网民们大有要将判决颠覆之势
网络上的热帖,几乎一边倒地认定彭宇不曾撞人,并且以此为前提,推断此案判决背后有“猫腻”,与徐老太的警察儿子有关,并且将之拔高为法律和道德共同失效的证据……愤怒是如此汹涌,其中可找到许多我们熟悉的社会情绪:对司法机构的不满、对道德人心的不满、对社会规则的不满…[详细] [参与评论]
挥舞道德大棒存在一种无意识的风险
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看到民间重建道德的渴望。在黑砖窑事件中、在虐猫案中、在黄静案中、在高莺莺案中…然而,这些行动都是暂时的。实际上,未经制度化的道德力量几乎注定短命;而且,未经制度化的道德力量本身,还存在一种无意识的风险,有时候会表现出暴力的倾向…[详细] [参与评论]
“彭宇案”,你搞清楚了没有?
来自各方的评论文章把此事都扯到了道德上!什么“好人做不得”、“不能学雷锋”等等,所有的这些对于法院的批判,无一都是在认定彭宇没有说谎的基础上的。我们已经说了,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是一笔糊涂账,法院的判决只是在这笔账上浓墨重彩地画了两笔…[详细] [参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