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

 龙溪舟子 2011-08-2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

2011年08月19日 09:36
来源:万学海文

一、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甲骨文2、小篆3、隶书

二、 判断题:

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

②实物记事同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

③程邈是隶书真正的创始者。( )

④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义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 )

⑤形声字的形旁并不表示形声字本身的含义。( )

⑥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的能产性最强。( )

⑦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原始的文字,仅具文字雏型。( )

⑧从小篆到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的分水岭。( )

三、填充题:

1、汉字是一种______体系的文字,每个字都是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体。

2、______是象形文字的直接萌芽,是象形文字产生的基础。

3、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总称为_______;隶书、楷书总称为______。

4、甲骨文又叫____、_____、_____;金文又叫_____;大篆又叫_____;小篆又叫_____。

5、形声字的_____只表示形声字含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也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形声字的声旁所表示的音是形声字______之时的读音。

四、选择题:

1、“黑”字是个( )。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形声字④指事字

2、汉字产生至今已有( )的历史了。

①一万年②两万年③五、六千年④两千年

3、甲骨文最初出土于( )。

①河南安阳小屯②陕西周原③河南洛阳④山东溜博

4、隶书到了( )就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全国通行的主流字形。

①西周②秦代③汉代④春秋战国

五、问答题:

1、 象形文字和记事图画有什么区别?

2、 简述汉字结构的发展情况。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抢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也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氏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2、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刘向《说苑》)

中国语言文学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金属刀具刻画在晒干了的乌龟腹甲和牛羊鹿肩胛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殷商王室用来记录占卜吉凶之事的,因此,又叫“卜辞”或“殷墟卜辞”,也叫“契文”。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它的结构,包含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具刻在坚硬的甲骨上的,因而其笔划多为细而长的“瘦笔”。甲骨文的形体尚未定型,异体字很多。

2、小篆:小篆又叫“秦篆”,本是秦国使用的文字,是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简化而成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小篆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形,废弃了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如六国古文等)。小篆笔划圆匀,粗细一致,结构比籀文简单。

3、隶书:秦代规定以小篆为标准字形,但由于篆体字书写较困难,秦始皇允许当时官府里专司抄录的吏役用“隶字”抄写公文。隶书在形体上与小篆的结构、笔势大不相同,它把小篆圆匀宛转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折的笔划,又把小篆一些复杂的笔划加以简化,并打破小篆原先的字形结构,使一篆变数形或数篆变一形,使小篆丧失了原先的形象性。由于隶书字形简单,书写方便,大大便捷了人们的掌握使用,因此,到了汉代,它就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全国通行的主流字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三、填充题:

1、表意、形、音、义

2、记事图画

3、古文字、今文字

4、卜辞、殷墟卜辞、契文、钟鼎文、籀文、秦篆

5、形旁、初创

四、选择题:

1、② 2、③ 3、① 4、③

五、问答题:

1、答:记事图画并不记录语言,并无固定的读音和相对固定的形体,也不代表一定的词句,所以它还不是文字。不过,记事图画已经是象形文字的直接萌芽,是象形文字产生的基础。记事图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表概念逐渐固定,图形线条逐渐简化,形体相对定型,成了形象化的符号,而且同语言里的词发生了固定的联系,并被赋予一定的读音,成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只有到这个时候,它才同“记事图画”产生了质的差别,真正变成了文字。早期的象形字之所以具有浓厚的绘形意味,是因为它们都是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的。

2、答: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本构字部件的表意体系文字。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1)表形阶段:表形阶段的汉字,主要是直观描拟外物的具体形象的象形字,它们有的是直接从记事图画脱胎而来的。象形字数量不多,大约只有几百个。如“兔”、“龟”、“人”、 “刃”等。(2)表意阶段:有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用象形、指事难以造字,人们就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形成了会意字,汉字进入了表意阶段。“友”、“步”、“林”、“比”等字,都是会意字。(3)音义结合阶段:音义结合阶段的汉字,是指由表义的形旁与表音的声旁组合而形成的形声字。形旁所表的“义”,并不是形声字本身的含义,而仅仅是形声字含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也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声旁所表的“音”,是形声字初创之时的读音。如“江”、“河”、“湖”、“泊”等都是形声字。

六、标点并翻译下面的短文: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抢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氏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译文:楚国的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捧着它去献给厉王。厉王让玉匠来鉴别,玉匠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和氏欺骗他,就把和氏的左脚砍掉了。等到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和氏欺骗他,就把和氏的右脚砍掉了。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和氏抱着他的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哭出血来。文王听说这件事后,派人去问他是什么缘故,并且说:“天下被砍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和氏说:“我不是因受刖刑而悲伤,我悲伤的是:明明是宝玉却把它说成是石头,明明是诚实正直的人却把他说成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就让玉匠剖开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了一块宝玉,于是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2、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刘向《说苑》)

译文:有个客人去拜访一家主人,看见主人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灶旁还堆了许多柴草。客人就对主人说:“你要让烟囱拐个弯,把柴草搬的离灶远点;不然的话,是会失火的。”主人默默地没有回答。过了没几天,他家果然失火了。乡里邻居同情他家赶来救火,总算幸运,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宴请帮忙的人,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被请到上首的座位,其余的人也按着出力的大小依次排定座位,可是却没邀请那位建议改装烟囱、搬开柴草的客人。假使从前主人听了客人的劝告,就用不着破费牛和酒,最后也不会有这场火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