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新生家长必读(一)

 昵称7553421 2011-08-21

高一新生家长必读(一)


高一新生家长必读(一)高一家长你该怎么当

 

  新的学期快开始了,一些孩子走进了他中学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向大学冲刺的阶段——高中。在孩子入学之前,不少家长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教诲、叮嘱,让孩子心里很烦、对家长的话感到无所适从。当孩子表示厌烦的时候,家长还适应不了,觉得孩子大了,反而和家长的感情疏远了。要想真正地帮助孩子,家长就要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换个方法,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孩子的工作


熟悉环境

  孩子由初中升入高中,全新的环境会给孩子心里画上很多问号:新学校怎么样?老师怎么样?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同学?我初中的好朋友能不能和我分在一个班?新老师会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喜欢我?等等。这些问号的存在,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增添压力,使之焦虑。为了消除孩子心中的问号,让孩子对高一的生活有基本的心理准备,家长要在入学前帮助孩子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 陪孩子到要就读的那所高中去,在了解学校地理位置的同时,重点了解一下学校周围的环境和设施,感受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孩子对新学校整体教学环境有个初步认识,消除入学的陌生感。

  第二件事 陪孩子走访高一的教师,了解一下高一的课程设置,各学科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并详细咨询一下,高一学生入学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等,让孩子对高一的学习环境有个基本的了解,消除孩子入学的盲从感。

  第三件事 陪孩子走访上过高一的学生,让其给孩子介绍一下在高一时与同学相处的经验和学习经验,让孩子做好与陌生同学友好相处、合理安排学习的心理准备,消除孩子的焦虑感。

  第四件事 和孩子一起,梳理在前三件事中获得的信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让孩子明确应该重点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其中,物质准备方面,该由孩子准备的,(如,书、本、文具、洗漱用具及自己生活用品等)就让孩子准备,该家长准备的(如,被、褥等)就由家长准备,不要什么都家长包办代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因为他面对的就是离家过集体生活的现实,不会自我管理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及时沟通

  就学习活动来讲,初中时,教师讲得详细具体,指导得仔细周到,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到了高中,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老师讲的少,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多,每个学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对于这种变化,一般孩子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心情会很烦躁。如果不能及时校正,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对比在初中时下降的幅度太大,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之陷于焦虑状态,严重的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

  在开学初,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老师、学习的认识和感受,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最恰当的时间是在第一个周末,因为第一周,孩子还没有从原来的学习环境中走出来,对新环境很敏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处处拿高中的和初中比,在比较中,他们的思想波动会很大,另外,一周的时间,孩子已经接触了所有开设的课程,对学科内容及难易程度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所有的任课教师也都登台亮相了,对老师的讲课风格、教学方法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所以,这时候和孩子沟通,孩子会说出许多感受,很容易发现孩子心理症结所在。

  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创设宽松、和谐、愉悦、自然的交流环境,切忌搞得很郑重其事,很严肃,这样会使孩子很紧张,不愿坦露真情实感;

  二是要重点听孩子倾诉 ,不要轻易插话或打断孩子的话,这样会对孩子产生误导;

  三是要像朋友似的,以平等的心态、亲切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对新环境比较满意、比较适应,家长要予以鼓励,为之加油!如果孩子感到对新环境很不适应,在给孩子必要的安慰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针对存在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给孩子一些乐于接受的意见和建议,切忌埋怨、指责,说一些伤孩子心的话,例如“你这样下去没个好!” “你这样的就别指望考大学了!”“在初中挺好的,你咋退步了呢?”等等。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家长关心的是他的成绩,是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根本不是在关心他这个人,不但不会解决孩子心中的压力,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烦恼,从而不再愿意和家长沟通。

 



如何做好孩子的初高中衔接
文章来源:转载http://www./viewNow.asp?new_Id=4619

 

  高中是面临人生的又一个新考验,不管是孩子主观方面,还是客观环境和承担的学习任务,较之初中阶段学习有大幅度的变化,能适应的则前进,否则可能掉队,家长要了解孩子到了高中阶段身心发展可能出现的新特点,帮助孩子过好初、高中衔接关。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

  “四性”即敏感性、社会性、动荡性、闭锁性。

  敏感性是指对人、对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社会性是指对人生的意义、升学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动荡性是指情绪容易激动对事既积极热情,又焦虑不安。闭锁性是指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内敛。

  “四高峰”即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展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

  生理变化高峰是指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变化,性发育成熟。智力发展高峰是指此时的孩子的智力发展、记忆力、判断力和动作反应力及速度都已达到人体的最高水平。如果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初中到高中,记忆力从95逐渐达到100,判断力从80达到100,动作及反应速度从90达到100。社会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对爱情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创造高峰是指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孩子会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其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常持分析和批判态度,很反感家长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高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力图在各个领域有较出色的表现,想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

  


高中学科的特点

  一、知识量大。

  高中三年开设的十几门学科虽和初中差不多,但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量比初中要增加若干。如数学要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高中是学生求学阶段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学期所学内容的容量都很大。

  二、难度大。

表现在初中和高中知识上有些跨度,这一跨度不可能细嚼慢咽,对把握知识带来一定困难,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三、高中学习的难度还在于学习进度快。

如果跟不上进度,往往出现“消化不良”或“负债”现象。

  四、综合性强。

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各科知识。

  五、系统性强。

  六、能力要求高。

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大为重要。

  七、理解要求高。

要理解概念、法则的本质,形成某种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识学到手。

  高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较为放手,不可能像初中那么具体地要求学生每个环节怎样做,而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很重要,孩子应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还是用初中老一套办法远远不够,学习成绩也会下降的。家长要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记为活用,孩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

  孩子三分之二时间在家里生活,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与补充。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中具有民主和谐的气氛,积极进取的精神,保证孩子有宁静的学习环境。

二、指导孩子科学安排时间,开学前制订两张表。

  一张是一天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从早到晚,从起床到睡觉,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另一张是一周学习计划表。正常的学习和单元学习,查漏补缺合理安排,课内学习和共同完成与知识面的拓宽和发展合理安排,这两张表的制定,可促使孩子克服忙乱现象,有条不紊地学习、活动、休息,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放下架子,与子女做朋友。

  父母不要以长辈高居,不独断,不以孩子气来教育孩子,与孩子有平等之心,设法与孩子做朋友相互沟通,开展谈心活动,不定期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做到四个一,即倒一杯水,泡一杯茶,与孩子聊一聊,在轻松愉悦之中做一次倾心交谈,沟通情感与思想。

四、家长要会展现爱之情感。

  家长不要吝啬爱子女的语言,不要深藏爱子女的情感,要善于言表,要适时用语言表达爱意,让他们能体会到爱。孩子是夸好的,孩子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要及时表扬、激励,少用或不用命令式,常用一起商讨的口气形成共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全身心帮助,这最能取得孩子的信任,能达到心与心真诚地交流。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要帮助分析危害找原因,让他心服口服。

五、改进育儿方法,多请教教育书籍。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孩子吸收了时代的活水,新鲜的知识,接受的信息多而广,他们有时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周围的事评头论足,家长应“小心”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工作繁忙之余能抽时间读些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加强自己的修养,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孩子的思想,以便帮助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