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分中药药理的现代意义诠释

 wenghuaxian 2011-08-24
部分中药药理的现代意义诠释
投稿时间:2011-08-24 11:14:24      投稿人:余晓辉

以下对部分中药药理作简单分析。
        1. 补气类药物多甘温。味甘能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进而提高血流量增加供氧量,这是所谓的补气。

2. 清热泻火药类药物能降低细胞氧化代谢强度,所以能清热泻火。 高价阳离子和重金属等物质在中医中被普遍使用,譬如石膏、朱砂、磁石等等。这些药物大多性寒凉,这显示其必然有重要共性。这些药物的化学性质简单,如果能正确认识,肯定有助于我们更好使用这些药物。 我以为,这些药物可以和细胞内有机阴(负)离子结合,容易形成难溶性胶体或其他物质,从而降低了中间反应物的浓度,因而使氧化代谢、振荡效应以及其他各种反应速率降低,所以有清热或镇静安神等作用。 相对而言,中医所选取的这些药物大多是难容或溶解度比较低的物质(尤其是内服药物)。如果溶解度比较高的高价阳离子或重金属物质则容易和细胞内有机阴(负)离子广泛结合,从而极大降低代谢速率,可以产生中毒症状。而已知的高溶解度高价阳离子和重金属(包括易溶的高密度非金属物质)都容易产生中毒症状。 通常严重炎症区域必定存在氧化代谢亢进现象,细胞内的中间产物浓度高,渗透压也升高。由于细胞外水分倒灌,因而导致细胞水肿。所以严重炎症的局部外观往往坚硬、红肿、发热等。钙离子是比较安全的高价阳离子,被中医广泛使用。由于钙离子和细胞内阴(负)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从而降低了细胞内渗透压,减轻细胞水肿,降低已经损伤细胞的内压,所以有中医所谓的软坚、散结、化痰等功效,常用中药如牡蛎,瓦楞子,石决明,鳖甲等。事实上,只要是钙类药物都有这样的功效,只是药性缓急不同。而现代病理学以为在严重炎症愈合区域有钙化点,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这是炎症区域钙的最终代谢结局。所以钙类中药必定对严重炎症有良效。凡是严重炎症或有严重渗出性炎症的治疗都可以配伍不同的钙类中药,必能加快炎症局部症状消退。这是钙类药物的又一药理。

3. 补阳类药物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细胞氧化代谢强度,一般用药后可见心率加快,药性比较和缓。 鹿茸是中医补阳要药,以下用逻辑演绎的方法推导鹿茸的现代意义药理。 动物体和人体相似,代谢最强的组织中由于有机物浓度高以及二氧化碳积聚,导致钙质(碳酸钙、磷酸钙)沉积。因此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凡是有钙质沉积的组织必定代谢最强,这种钙质沉积是一种酸性沉积。鹿角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沉积,所以鹿角初生时必定具有很强的氧化代谢强度。从系统考察,影响氧化代谢强度的有血液、神经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如压强)等。因而可以认为,影响鹿角这样的组织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神经作用,神经作用导致了代谢增强。而神经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起效应的。 由此进一步推论,鹿茸中补阳的有效成分必然是鹿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其受体。这些物质同样能增强人体代谢强度,所以有补阳的作用。显然,鹿角老化以后神经递质和其受体含量减少,药效必然不及鹿茸,此外还要考虑钙质对人体反而有清热作用,故鹿角远远不如鹿茸高效。

4. 温里类药物能提高组织细胞氧化代谢强度。

5. 祛风湿类药物大多辛散苦燥,能较强降低血液成分的组织间隙回流阻抗,也能祛风行气,并有较强燥湿作用。 虫类药物在中医中广泛使用,许多药物的药理与这些虫类的生物特性相关。蝎子捕食时,通常将尾后毒液注入猎物体内,能使猎物神经麻痹以及液化,这是许多有毒生物毒性的重要共同点。由此可见,此类生物的有毒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下面两个影响: 1) 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2) 对局部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这两个药理作用在中医中被演绎为: 1) 熄风止痉作用。 2) 解毒散结作用。 这就是一些常用有毒生物的重要药理,如蝎子、蜈蚣等。这些药物可以广泛使用在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病症之中,如高热,脑部炎症等。有的虫类药物如僵蚕、地龙等虽然无毒性物质,但也有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所以也有熄风定惊等作用。 白花蛇有大小两种,大者为蝮蛇,即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全体,小者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全体。银环蛇主要含神经毒类,其作用特点主要阻断神经肌肉结合点的传导,引起横纹肌瘫痪。此种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作用于运动终板的突触后膜部位,抑制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使神经传递介质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导致横纹肌松弛,对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没有影响。银环蛇毒甲属于这一类。 2) 作用于突触前膜部位,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横纹肌瘫痪,而对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无影响。银环蛇毒乙属于这一类。 由此可见,神经毒类蛇毒可以抑制神经作用,抑制外围组织代谢强度,对肌肉组织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此种药理作用在中医中被诠释为: 1) 定惊搐。 2) 祛风湿。 所以,只有属于湿热、实热等风湿病症才比较适合使用白花蛇,其他病症需要斟酌而用。中医虽然使用各类有毒药物,但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都选取毒性比较低或者低浓度药物使用。 这种由生物进化而产生的虫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非常强效的。现代医学也广泛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神经作用药物,而中医所使用的是天然虫类生物产生的神经作用药物,殊途同归。 总的看来,各种中药都可以归结为以下特点: 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3) 对局部组织的作用。 以上这些作用与现代医学认识是一致的,在实际使用中药时可以综合考虑。譬如,部分辛凉解表中药也有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使用在与中枢神经亢奋的相关病症中。

6. 收涩类中药大多酸涩,有收敛安神的作用,并能抑制低级神经系统作用。 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重要原因是氢离子大量随尿液丢失(也有可能从肠道丢失或者以其他方式丢失),这通常是过度药物利尿或疾病导致多尿、尿频所致。病人由于氢基缺乏,生成水分的氧化效应减弱,中间代谢产物浓度升高,因而导致代谢和神经振荡增强,出现烦躁、失眠等碱中毒现象,这是中医典型的阴虚或气阴两虚症状。除了其他药物配伍,针对碱中毒,中医通常配伍有机酸类药物,如乌梅、五味子、五倍子等,以有机酸纠正碱中毒。此类药物中医认为有酸涩之功效。而探其药理,实为有纠正碱中毒之功。我以为主要作用如下: 1) 纠正碱中毒。 2) 抑制神经亢奋。 所以凡是有阴虚尿频,兼失眠、烦躁、咳嗽或腹泻等都可以配伍有机酸类药物。 有机酸类药物多为弱酸,是很好的纠正碱中毒药物。而许多无机酸为强酸,氢离子为电离状态,很容易从尿道丢失(小分子或离子更容易被排泄),所以不适合做纠正碱中毒药物。

7. 清热凉血类药物能纠正酸中毒。 传统中医认为,清热凉血药物适用为热入营血、口干舌绛、壮热神昏等病症,这究竟是何种病态?凡是严重热病必然导致大量酸性产物积累(必然伴有严重缺氧),从而导致酸中毒。因而以生地黄、水牛角为代表的清热凉血药物实有纠正酸中毒作用。水牛角为角蛋白沉积形成,与鹿茸性质不同。由于在酸中毒情况下,红细胞分解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出现口干舌绛等现象,这就是中医所谓的热入营血之症。所以清热凉血的药理可以归纳为: 1) 纠正酸中毒。 2) 稳定血细胞,抑制血细胞分解。 凡是严重的热病导致酸中毒,以及中医辨证为阴虚火热——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都可以配伍清热凉血药物。代谢性碱中毒和酸中毒需要仔细鉴别才能正确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