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及先秦绘画
我们现在对史前绘画的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来的,而今天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出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而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先秦绘画遗迹少之又少,先秦绘画的研究还只是凭借着那些并不完全和丰富的记载进行的。
秦汉绘画
秦汉时期,秦始皇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东汉的皇帝们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汉代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秦汉时代艺术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魏晋南北朝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象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
隋唐绘画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
五代两宋绘画
五代十国历时53年,虽然纷争并峙,但在绘画创作方面并没有停止,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五代十国的书画,在唐代和宋代之间形成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和面貌。
辽金元绘画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往往人物画是最先发展起来的,辽代绘画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及契丹民族的艺术思想的原因,辽代的山水画创作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另外,与汉族地区相比,辽代并没有类似汉地文人画大发展的阶段,也没有许多属于此类的作品。但在辽金绘画的鉴赏中,许多并非辽金时期作者的绘画因为描画的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形象,被误为辽金画者甚多。
明清绘画
明代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变得发达起来,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绘画方面,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派,董其昌、赵左等人的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蓝瑛则另称为武林派等等。
近现代绘画
西方文化的传入,是近现代中国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近现代绘画是在近百年来引入西方美术潮流的文化环境中发展的,出现了诸多派别、主张创新的探索,名家辈出,在画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
|
来自: yiyidaodao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