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思想历程与文学创作

 赵学飞 2011-08-25
鲁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文化上具有伟大的建树,为中华民族新民主主义文化开辟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前进的基础。他的不朽著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丰碑。他的思想也成为中国现代精神文明的光华。他的思想、著作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才。那么,鲁迅先生又是怎样从封建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继而成长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呢?我们从他的生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和文学创作的必然联系。
鲁迅先生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介浮热忠于功名,因科举而做官,后又因科举而入狱。鲁迅因父病弟弱,身为长子,故而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日常的筹措,每年秋季为祖父免遭极刑而借款通关等。生活的磨炼使青年的鲁迅深切地感受到科举制度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在新台门周宅,又亲眼目睹许多周氏子弟在科举制度下潦倒牺牲的实例。他的早年生活促成了他的思想发展方向和人生道路上选择的突出特点:即坚决不走科举之路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与感情联系。同时也形成了他前期作品冷峻、沉郁的风格。如作品《孔乙已》就是以新台门周氏子弟为原形,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下层人物不幸的生活命运。
鲁迅18岁的时候,去南京求学,接受西方新思想教育,彻底与科举道路决裂。在南京求学期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戊戍变法运动。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1904年,在他23岁的时候,他“逃异地、走异路去寻找异样的人们”,东渡日本进行医学救国。在日本求学期间,他始终关注着中国命运,探索着人民解放道路。此间孙中山也与欧洲来到日本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他摆脱了改良主义的影响,冲破维新思想的束缚,继而被戊戍变法所唤醒。六君子血洒长街,百日维新的失败,以至中日战争中清帝国的败北,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这一连串发生的现象“洗净”了鲁迅,使他彻底抛弃了科学救国的维新改良思想,并弃医从文,决心用文艺来唤醒民众,从事思想革命。“寄意寒星荃不祭、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名著名的爱国献身诗就是鲁迅先生在这段时间写下的。
鲁迅回国后立即接受进化论思想,并以它为指导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及社会观、国家观、民族、文化、人性观等。“为了人生,并且为了改良这人生”鲁迅进行小说创作,以他的作品参与民主。他用笔描写了中国人民在大石底下压了几千年而被扭曲了的灵魂。并用笔对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塑造了许多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典型形象。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切肤之痛,刻骨之恨。作品中表现了封建礼教与家庭制度的酷刑如何摧残人的本性、人的幸福、理想与原望。而且写出了“执刑人”往往就是“服刑人”人的父母兄弟(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和爱人误进的毒药《华盖集杂感》),这是何等的可悲与令人痛心。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大哥要“吃”其弟,甚至也写到母亲也吃其子女。鲁迅本身也受封建礼教毒害。主要表现在他与朱安女士的婚姻上。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婚姻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的一句戏言当我们百年盟约,仿佛两口牲口听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住一块儿吧”。这场不幸的婚姻给鲁迅带来寂寞,并含着凄苦的辛酸。他要用笔来促进人们觉醒,来激起反抗和斗争。
但是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的失败,软弱、妥协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性,使鲁迅跌入沉默的痛苦境地(整个中国象一个没有窗户的铁屋子,人们都在里面昏睡,有少数觉醒者则在痛苦中挣扎,他们呼喊或呻吟过,然而如入无人的荒原,没有回音,便又沉默了。结果将是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记念刘和珍君》)。这在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有深刻反映。在《呐喊》、《彷徨》中鲁迅先生没有创造积极的形象,没有写人民的斗争生活。他写了人们象在大石底下压着的小草,可怜扭曲地生长,觉醒而又跌入愚昧、痛苦、麻木的深渊。其中有血泪、死亡、抑郁、痛苦、更有愤怒。如小说《阿Q正传》中阿Q想到的革命结果仅仅是讨老婆,在同类的小D面前耍威风。鲁迅先生如实地描绘了生活,创造了典型,表现了人民内心深处的痛苦、愿望与理想。他是为人生,为人民,为抗争而写作的。他是要通过对“想反抗而又不得的描绘,来促进觉醒,来激起反抗和斗争,发出非改变这个现实不可的激越呼号。
在1925年前,鲁迅先生是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在1925年期间,思想有了阶级性变化。他受到革命形势和工农革命运动发展的影响,斗争进化的思想和进化的社会内容都加强了,对于群众的力量开始看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不是年轻的给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使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为了忘却的记念》。他从血色中看出希望,烈士的鲜血和遗体激动了他的心,他不是更消沉了,也没有恐惧,而是更加成为一名真的猛士,更加奋然前行,并积极和瞿秋白、茅盾等一些共产党人交往。在他们的影响下,打破了原先那种对十月革命“还有些怀疑”的思想束缚。注意了解和研究起俄罗斯和苏联的文学艺术,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与实际,开始以阶级论为主要思想武器。并就大众文艺理论,民间文艺形式的运用和文字改革等问题上同他们取长补短,协同作战,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
1925年后,鲁迅定居上海,以杂文为主要武器,作为投抢、匕首;作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从事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大地主、大官僚统治斗争;从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从事左翼文学革命的斗争;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进行英勇的斗争。并站在为后代服务,为民族育才,“希望有英才出自中国”,以振兴民族这样的高度,以阶级观点来分析对待青年。好的青年他都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地为之效力。他“吃的是草,挤出来是牛奶、血”。他是站在急需培养大群的新战士的立场来发现与培养文学青年的。
在培养进步的文学青年同时,自身也受他们影响着、启发着、刺激着,并发挥自己的思想(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为了忘却的记念》)。如鲁迅同冯雪峰交往过程中,就是从他那里不断了解党,了解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以及民族出路、前途、社会主义革命等等问题,并凭此深化,发展自己思想。对革命青年的流血牺牲,鲁迅先生不仅在作品中多次写到这种流血牺牲,而且在理论上探讨这种流血同民族的救亡图立,人民的自由解放关系,探讨他们的意义、价值和取得的效果。
鲁迅在最后十年时间里,不仅要忍受病体折磨,还要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他采用杂感这各文体披荆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瞿秋白对鲁迅先生的杂文曾站在政治的、思想的、文学的高度,给予了充分的正确肯定。“这里有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成绩,而且也为着现时的战斗。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代名词”。今天鲁迅先生的杂文已成为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上一座罕见的宝库。
鲁迅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来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他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二心集》序言)。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在新文学的小说、杂感、随笔、散文、散文诗各类体裁方面都是真正的先驱,不仅筚路蓝缕,而且建树辉煌。中华民族新文化以鲁迅的方向为方向,并且以鲁迅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的伟大先驱,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文化巨匠。

1996.06.23于宁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