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发展与衰亡入手,浅谈明清科举对寒门影响

 思明居士 2023-04-11 发布于河北

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发展,自隋创建科举后,经过多年朝代的更迭,科举制发展得日渐成熟。

明清时期阶级观念已根深蒂固,在周朝的礼建立起来之后,天子、士大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也随之建立,天子大多数所真正重用的依旧是“皇亲贵胄”。

寒门中存有鸿鹄之志的人物,他们要是想要更好地抒发自我的抱负,科举就是他们的“希望之光”,是他们“光耀门楣”的唯一机遇。

文章图片1

然而,物极必反,明清时期鼎盛的科举制度最终还是衰亡了。虽说现今我们已不存有封建王朝制度,已摒弃旧时糟粕,可是,在明清之际,参加科举、高中状元还是寒门子弟日益追逐的梦想

那么,留存了这许久的制度是如何发展,又是怎样衰亡的呢?这可需要我们先好好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经历了什么。

改人才选举,锢文士思想

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先民古老的智慧。对于如何管理我们的国家,善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那么,君主在维护自我统治之时,人才的选用当然不可随意任之,故而,君主开始制定一系列有关人才选举的制度。

文章图片2

从最开始各国有地位的人士主动接纳门客,至两汉时期发展的“举孝廉”,由下而上举荐人才,一直到隋建立的科举选拔,以文化知识的考核来评定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才大致定型。

中央权力的赋予大多在皇室手中,皇室血脉的“高贵”压迫着平民百姓的“闪光”,以考核形式来选拔人才,不限制寒门子弟的发光发热的科举制度,反而给予了他们更好的机遇去实现理想。由此可见,科举的创立与发展是对前朝其他方式选拔人才制度的促进与完善。

文章图片3

因元朝少数民族对于我们中原的文化知识了解甚少,虽说后期不断实行汉化,开始文化融合,却弥补不了科举制度发展受到的伤害。

当时,国家统治者不再于固定时间段开设科举,对于每日渴望参与科举考试证明自身的寒门子弟来说,高中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科举选拔停滞了一段时间。于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在经历了这样百年的磨砺之后,开始了更加精细的“雕琢”。

文章图片4

明朝时期,经书开始作为重点考核,考核内容,考核的作答方式逐渐固定化,那些为了当官的寒门子弟开始为了应试而专门研究“四书五经”,日渐沉迷于吸收书籍中前人的知识,而减少自我实践与创新。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透露出他为了考中科举而待在家中每日一人专心读书,家人不得打扰,并且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的场景,这样的读书人是当时大部分寒门子弟的真实写照。

文章图片5

并且,学校的教育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设立的处所。那些夫子每日“之乎者也”,那些读书人每日只顾研读八股。

这样的学习环境下,社会管理阶级的人才思想开始被禁锢,就算是步入了殿试一举夺魁,也还是只会满口仁义道德,满心封建礼教。

思想的禁锢压制了创新的发芽,中国在明清时期日益稳定下来的八股取士中,逐渐固步自封起来。

文章图片6

于是,清末我们国人所受的教训敲响了我们社会人才培养的一记警钟。在一味只知道巩固阶级观念的王朝治理下,科举制度的发展步入了“坟墓”。

西方的先进思想不断地涌入国内,有些寒门子弟经历了多年的苦读之后,难以抛舍自己多年来付出的心血,脑海中留存的是昔日苦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另一部分寒门子弟经历封建礼教思想的侵害较为浅薄,故而在接受新思想后,成了维护新式思想,而抵制科举考试的人物。

例如13岁的林觉民在参加童生考试时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句子就离开考场,他最终成为我国推翻科举制度与封建社会的“促进剂”之一。

文章图片7

通社会人才,亮寒门之心

万事万物有弊也有一定的利。在乡试、会试、殿试的层层筛选中,进入中央的官员必定有着一番真真实实的能力。这就是从寒门子弟中掏出来的金子,对于我们社会中人才的流通提供了通道。

文章图片8

寒门子弟考中举人后,就可以不用缴纳赋税,且国家还会发放抚恤金,就相当于现在的贫困补助金。国家保障这些有潜力人才的基础生活,为他们提供读书条件,激励他们继续深造。

对于有能力考中进士者进入中央任职,能力稍差些,秀才、举人这样的可以在地方上赋予一些官职,保障地方上的治理。在一波又一波的人才选举中,寒门子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头脑闯出一片天地。

科举制度的确立在明清时期对于寒门子弟来讲可以算得上是较为公平的致仕之路。我们现如今教育下的中高考不也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吗?通过参加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推动百姓接受教育,在有一定的受教育人才后,我们国家的建设发展才可能有更高的希望。

明清统治者虽说和我们现在发展教育的初衷有些许不同,重视科举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

但是,对于在科举中弟的人才还是会给予相当高的荣誉,这又与我们当今社会人才选拔有着较为相似之处,当然,这也推动了寒门子弟去通过读书来获得高官乃至皇帝的青睐

文章图片9

同时,在科举的快速发展之下,教育也发展地日渐兴盛。寒门子弟受教育程度提高之后,自己的下一代也会继续接受教育,在这样一辈又一辈接受教育下,我们国家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也会不断进步。

寒门子弟认为接受教育,考中进士,可以成为“达官显贵”,从而“光耀门楣”,抒发抱负,就会促进社会中的人才相互流通。

由下至上的人才培养制度是点亮寒门子弟心中光芒的必需品。出身寒门的人可以通过科举改变自我的出身,可以通过参加科举去成就一番事业,可以不用每天为着赋税担忧。

这样的好处对处于底层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成为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希望之光。

文章图片10

诚然,科举制度对寒门子弟有着极大的利益。但这也限制了寒门子弟的思想,在不断地想着接受教育,参加考试之后,反而使得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寒门为了考中进士一直读到老,成为只会读书,只能满嘴“之乎者也”的人

在清末新式思想流入之后,新旧思想的冲突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孔乙己”。科举考试中的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思想已经不适合于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

对于不利于我们社会发展的制度需得加以改造甚至直接摒弃,科举制度就是在推翻清王朝之后第一个被取消的制度。

在一个又一个受着八股思想荼毒的人士心中,我们国家的阶级观念是合适的,是正常的。这样的思想相当不利于国家的创新与进步,遂科举制度最终走向衰落。

文章图片11

只见那楼塌了,科举制必将灭亡

清朝末期八股取士的弊端逐渐显露:社会跟不上世界发展的进程、人民的思想被禁锢住、统治阶级思想软弱……靠着科举制度创造出来的人和社会难以接受新的思想。

在闭关锁国了一段时间后,新潮的涌入带动着科举的改制,在1901年,清廷颁布科举改制的消息。然而,1905年,清廷直接颁布废除科举

在这短短四年的改制中,还是经历了几次乡试、会试,部分寒门子弟接受新的科举改革,这样的发展前景看似光明,可最终还是“夭折”了,可见科举制度已然难以存活于当时的社会中

文章图片12

曾作为封建社会寒门子弟希望之光的科举制度,在经历了西方民主平等的新式思想的冲击后,最终败下阵来。寒门子弟接受新式思想,逐渐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自我的独立

他们找到了可以真正抒发自我抱负的方式,他们在一次次对清王朝统治的失望下发起了维护自我权利的抗争,他们渴望平等,争取消除阶级观。

科举礼教的束缚箍得太紧了,已经勒破他们的血肉,让他们过去麻木的身体感受到了疼痛

于是,寒门子弟与统治者抗争,取得了小小的成功,科举制度被取消了。选拔人才的制度从科举制度转换为学校制度,这次科举制度的衰亡实际上也显示出清王朝的衰亡。

科举制度的废除,加快了清王朝覆灭的步伐,最终在众多英雄的血肉堆筑下,清帝退位,封建统治彻底结束。

文章图片13

结语

科举制度存在了上千年,在这上千年的发展中见证了我国的兴衰荣辱,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为国的封建士大夫,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成熟之后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培养出来的人物“千篇一律”。

当然,最终在适者生存的社会竞争中,科举制度还是衰亡了。有道是“科举不足以得人才,且为学堂之一大阻力,其宜于废也,稍明新学程度者,莫不知之”。


参考文献

1.王学深.2020年以前清代科举史研究趋势与述评[J].教育与考试,2022(02)

2.杨静.再论科举考试衰亡原因[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2)

3.孟凡明.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J].今古文创,2021(46)

4.孙锦鑫.论明代八股文考试利弊及其当代启示[J].汉字文化,2019(14)

5.江丹. 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研究[D].武汉大学,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