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小农养殖 政策调控力减弱我国养猪业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化进程

 亿万财翁 2011-08-25

面对小农养殖 政策调控力减弱

我国养猪业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化进程

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體
 

  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刺激的似乎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神经了,就连生猪养殖户、经纪人也大呼受不了这如同“过山车”般忽高忽低的惊险感受。不得不承认,养猪产业的确已经陷入了一个“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的怪圈,即使价格高得让消费者发出“吃不起猪肉”的感叹,相当多的养猪场却依然是“年头亏了年尾补,今年亏了明年补,基本赚不了钱”。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近日分析肉价上涨的原因时,除了谈到往年也通常有的几种原因,如成本推动、气候或疫病等之外,还有一条原因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生猪散养户退出加快。他指出,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增多、收入可观,加上养猪成本上涨、风险加大,很多散养户不愿养猪。同时,受融资难、用地难、环保压力大等因素制约,规模养殖发展速度放缓,规模养殖增加量不足以弥补散户退出的饲养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供应。

  这虽然不是造成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但却是传达产业生存状态的一个最重要信号,那就是生猪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不进则退,迫切需要从种源技术研发、市场信息到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保障机制。

  近15年来,我国猪肉价格历经了至少5轮暴涨暴跌。对于猪肉生产及供应,历届政府可谓颇费心机,从补贴种猪仔猪生产、扶持养殖户,再到投资建标准化养殖基地,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不少,效果也不能说不显著,但却为何难将这一产业推向良性的轨道?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所在。每一轮的政策调控都对产业的“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却没有对产业的“质”产生根本影响。面对产业的复杂现实,我们相关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和持续性都值得考究。

  2007年、2008年,由于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猪供应量明显减少,猪肉价格大涨,有关部门出台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等多项扶持政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攀升,出栏生猪数量很快供过于求,在猪肉价格短期内得以平稳之后,很快2009年、2010年又接连出现猪肉价格低迷。而政策中有关扶持规模化养殖等措施,在很多地方却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

  这些年,虽然我国养猪业已形成数字可观的产业,而且已经拥有了诸多高度组织化的生猪屠宰、加工大型企业,但一个基本的背景却始终未变,这便是生猪养殖行业中,圈养母猪10头以下、年出栏量在200头以下的小规模养殖户占据多数,庭院圈养的方式仍居主导地位。

  面对这样高度分散的小农养殖模式,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微弱的。因为散户都是各自分散决策,而且决策的期限又比较短,不是一种长期投资,没有抗击波动的能力,这种小农养殖的自发性和随意性,令政府很难收集到完善、及时的行业数据;同时因为小农经济体的分散性,政府的调控手段也很难得到落实。

  难怪面对本轮涨价,很多业内专家和养殖户都希望决策部门谨慎调控。毕竟去年猪肉价格太低,养一头猪亏700多块钱,如果考虑当时的亏损状态,目前猪肉价格的实际涨幅并不算高。而另一方面,大家更希望的是,有关部门发放扶持生猪养殖的补贴时,更多地向规模化的养猪场倾斜,鼓励猪肉加工企业自建猪场。养殖户普遍反映,他们更愿意与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对接,养殖数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暴增暴减,而且应对疫病、研究和判断生猪市场供应量的起伏能力更强,也方便政府部门调控,走出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周期的可能性更大。

  可以看出,面对猪肉价格怪圈,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养猪规模,增强养猪户抵御波动的能力。而政府若想真正加强对生猪市场的调控,首先应该扭转目前小农经济的产业模式,将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现代化的轨道,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建立规模化养猪场和大型猪肉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才是稳定猪肉价格的长效机制。

  (实习编辑:高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