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股票

 剑走@偏锋 2011-08-26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被表述,就不能称为“常道”;名可以被定义,就不是所谓“常名”。“无”,用来表征天地的初始,“有”,用来表征生成万物的本体。所以对于“常无”,要观察它变化的妙要;对于“常有”,要观察他的结构(边界)。这两者统一的,只是名称不同罢了,这种统一就叫“玄”,一层一层深入地去探究“玄”,就会找到解决大千世界最根本的问题的方法。

[解读]: 

有的译者把“常道”译为寻常之道,永恒之道等等,我认为这都是不准确的。“常道”、“常名”、“常有”、“常无”都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名词,用语言很难翻译出来,还是去理解吧。理解“常道”不易,我们先理解“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那么“常名”就是无法用语言去定义的。这个怎么理解呢?

比如“汽车”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不依靠轨道和架线,能在陆地上自行驱动行驶的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用汽油发动机,故称汽车,并沿用至今。具有高速、机动、使用方便等优点。主要供人乘用或载运货物,经改装,也可用于起重、消防、救护等特种用途。”这个解释是真正的汽车吗?它只是抓住了“汽车”这种东西的部分特征,部分用途,部分......而已,因为这一串解释只是汽车的非常名。真正常名意义上的汽车(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常汽车”)是解释不了的,所以说“常道”其实也是一个常名,也是不能解释和表述的。如果真正理解了道德经的前两句,这个“常”是不用解释,也无法真正解释的。

紧接着老子就定义了另外两个哲学概念:“无”和“有”。“无”和“有”可以定义,“常无”和“常有”就无法定义了,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嘛。所以老子没有定义“常无”和“常有”,只是表述了我们如何给理解“常无”和“常有”以及它们的根源。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老子是怎样表述自己哲学的根本问题的呢?老子将“道”分为“常道”和“非常道”,这“常道”分明就是物质的范畴,“非常道”就是意识的范畴。其实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常道”是先于“非常道”而存在的,“非常道”只是人们意识对“常道”的描摹。至些,老子已经回答了哲学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据些认为,老子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可知的。

老子在第一章不但回答了哲学的根本问题,还通过“无”“有”“常无”“常有”“玄”等哲学范畴解释了世界的起源和发展。

[感悟]:

没有哲学上的智慧很难理解《道德经》第一章的。但第一章不理解以后的章节只能抓住皮毛。我想股市是同样的道理,不去追寻股市之道当然是不行的,这种人把股市当作赌场,当然只会大败而归。但认为股市之道就如一把现成的钥匙,一旦得到就如一句“芝麻开门”,金钱会滚滚而来,那也只能是妄想。真正的股市之首是老子说的“常道”,是不可表述的,只能用心去领会。

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一直发展到今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股市的根本规律应该还是价值规律。所以读透社会主义市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内涵应当是股市“非常道”的一部分。

把以学完第一章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开心扉,让它经常接演戏智慧之光的沐浴吧。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解读]: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辩证法思想。矛盾双方是同时存在的,就象没有丑,美也不会单独存在一样,没有善,恶也不会单独存在一样。矛盾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就象原始社会人们都知道穿上衣服就美之后,美的标准就会提高的,谁的衣服做工精细,颜色搭配漂亮就是美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统一生,难易统一于成。

老子除提出辩证思想外,还提出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无为、不言。无为和不言几千年来多少人是误解的,老子的意思并非不作为,不表达,本意应该是“不要乱作非为”“不要胡言乱语”。

[感悟]:

本章老子谈了认识世界的方法:辩证法;改造世界的方法:无为,不言。对于操作股票实在是最高的智慧。巴菲特说:“我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与老子的思想实在是异曲同工。证券公司人山人海,股评人士狂叫8000点10000点的时候,实在是最该卖出的时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对于个股的认识同样是这样,说某股票效益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实在是快要卖出的时候。黑马往往出现在基本面较差,人们很不看好的股票。

对于实际买卖股票当然要遵守老子的“无为,不言”。大部分小股民买卖不股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超过两个星期一般都是被套了。对于各种消息对股市的影响就是恣意放大进行理解。这些与老子“无为,不言”的思想都是相违背的。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所谓贤能,让人民无可争;不以难得的物品为贵,让人民不为偷盗之事;不突现可以挑动欲求的东西,让民心不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人民心中空虚无所想,得到保暖,削弱它的志欲,强健他的筋骨。是他们恒常保有无知无欲的状态。让那些智者不敢动作。这样行无为就没有什幺不可以得到治理的。

[解读]: 

我们可以认为本章体现了老子不够进步的思想。为什么我不称其“消极”,主要原因是消极的思想是回避事物矛盾,而老子本章的思想正是为了解决春秋时期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我们都知道苏秦的故事,为了出人投地,他头悬梁,锥刺股,终于身佩六国相印,成了人上人,但也是他造成各国打来打去,结果自己也被人刺杀。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尚贤”。所以老子所谓“民无知无欲”,更多意思的是恶性竞争和穷奢极欲,他当然不可能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所以这一章更多的还是要理解老子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所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积极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思想。我们当前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文明建设”是不是也有老子的思想在里面呢?

[感悟]:

对于本章理解,我想应该是在做人和操作股票方面都应该遵循“一颗平常心”的观念。身价44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宣布准备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约370亿美元捐献给美国5家慈善基金会,这意味着,他曾经和以后经营的大部分财富都不是他自己的。他的经营是为了实现他的价值而不是占有,我想这种“心境”正是他成功的原因。如果我们买股票时总是想着何时能赚一座房或是一辆车,只会让自己的心境越来越坏,越来越失去操作的理念。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虚不可见却不可竭尽,深远阿好似万物的宗祖。消挫万物的锋芒,消解万物的纷扰,和万物的光芒相追随,和万物的尘埃相融合,就那幺恍惚而明显的存在着 ,我无法知道他是如何生成的,应该是在帝之前。

[解读]: 

老子讲的道是博大精深的,本章从两个方面对道进行了描述。一是道的表征,二是道的生成和存在形式。我想这个层面的讲的还是老子所谓的“非常道”,只有对“非常道”理解的超深入,才能对“常道”领悟得更透彻。我我们以形象地理解,比如我们现在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还可以分析出是由夸克组成的,当然这可以无限地探讨下去。其实这些微观的物理理论很明显已经包含在老子的思想之中。老子的“道”既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形式,也是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他的思想体现了物质世界和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有机统一。 这不正契合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个思想吗?而且老子所说的“道”是“物质”“运动”“规律”三者的有机结合。

[感悟]:

股票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事物,股市之道应该是融合在股票本身,股票的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股票发展变化的规律之中。所以研究股市之道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股票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股票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三是权威的股票理论。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所以研究股市之道不能死读书,什么时候心灵上感觉与老子这句话产生了共鸣的时候,应该不是临近“入道”的时候。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没有仁义的,只是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也是没有仁义的,只是把百姓当作刍狗。天地之间就好象一个大的风箱,空虚它气也不会穷尽,拉动它就有更多的气产生出来。 多说天数总会穷尽,不如守中。

[解读]: 

刍狗,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本章三个方面:一是“仁”。我们知道,儒家讲“仁”,老从却提出了“不仁”的思想。“仁”在哲学上是意识的范畴,自然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圣人”并不是指的人圣贤或圣明的人,这里应该指的是遵守自然法则的人,并非具体的人。老子“不仁”的思想真正体现了他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思想。

老子用风箱形象地形容天地之间,说明老子已经深入理解了物质世界运动会产生此起彼伏,不管如何起伏,总有一个平衡点,这就是风箱的总容积,低于平衡点就是虚,高于平衡点就是动。

多言,即多知多见,多视听言动。数穷,通常指人的寿命,其实质则为世界万物中先天道物之数量。守中,此“中”意义甚深,非三言两语所能言尽,此处则为心无他想,意不外驰之义。因为不他想,不外驰,不视不听不言不动,道物也就不会因大量耗损而很快枯竭。何止于此,久之,观妙、观徼还将接踵而至,为向上进功打下深厚基础,这就是“守中”的道理。守中是下手必行之法,又是高层次不能或离之功。

老子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总有一个平衡点,找到这个平衡点,则不需“多言”,“数穷”的过程也要慢一些。

老子本章提出了一个“中”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运动规律有什么普遍的规律吗?有,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我们如何把握这个普遍规律呢?曰:“守中”,“中”就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普遍规律的平衡点。“守中”就不需“多言数穷”,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感悟]:

本章对股票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股市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物,股价的涨跌不以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许多股民偏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买卖股票的理由往往是:“我感觉要涨(跌)。”我要对他说:“股市不仁,以股民为刍狗”。其实股市的涨跌犹如风箱的“虚”“动”,我们的任务是发现“中”,并且“守中”。但股价的“中”在哪儿呢?我想在“价值”。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是股市的运动规则,股价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股价涨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股市中追涨杀跌的人往往输得很惨,“多言数穷”,整天买卖,只会赚少赔多,并且还要交纳收续费。“不如守中”,还是找到价值远远大于股价的股票,长线持有,这不正是巴菲特老先生“价值投资”的理念吗?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中之神是不会死的,叫做玄牝,玄牝的开合之处就是天地的根源。它绵延存在,其用永不止息。

[译文]:

谷神即生养之神,他可称为是原始的母体。万物都从这原始母体之门产生,可以说他是万物的本根。他绵绵不绝,似亡实存,使用他永远不会穷尽

[解读]: 

“玄牝”是什么? “牝”是女性(雌性)的生殖器官,生命从这里起源,生机从这里开始。“玄”是“天”的颜色,这里代表了宇宙层次。  “玄牝”就是天地间至吉至祥的众生萌生之地。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文字是很少的,词语比现在更少,怎么用有限的书面语言来表达深邃的思想呢?没有高度抽象的词语,比如“物质”,但是老子可以用形象的词语去替代,尽管没有抽象的词语表达得更准确,但是形象的词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在第一章,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本章重点阐述“无”的利用——“谷神”,即“玄牝”的性质和作用。
我感觉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角本章。一是静态地理解,老子表述了物质是不会消亡的,物质是组成天地万物的要素。二是动态层面的理解,物质的运动,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以至进化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感悟]:

股票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事物,它的本质(玄牝)是什么呢?答曰:“股票的本质就是公司股权的凭证我们投资股票其实就是投资公司股权而投资公司股权就是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就是投资公司的产品和产品的预期收益。”那它产生的母体(也就是玄牝之门)是什么?曰:“市场经济”。这应该是投资票的出发点,深入研究是不能少的。

同时股票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持续生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物质的生产不光是持续的,而且是螺旋上升的,这就决定了股票的价格一般要大于其内在价值,也就是股价大于净资产。所以说股价低于净资产的股票极具投资价值也就是这个原因。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们不是自行其事而有年作为,所以反而能长久生存。所以圣人暂时落后,反而最终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是因为他没有自行其事,所以反而能有所作为,成就他自己志向。

[解读]: 

许多人认为为这一章讨论的是自私与无私的问题,我认为这个理解层面太低了。老子本章应该论述的是要遵守客观规律,不要违反自然规律,自行其事的思想。老子讲了两个方面的方法论,“后其身而身先”,凡事不应该急于介入,应该研究事物的内存规律,这样最终才能领先;“外其身而身存”,研究事物的矛盾,应该站在矛盾双方之外看问题,如果站在矛盾中的任何一方,只能造成先入为主的结果。“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是诡辩的结论,是老子遵守自然规律改造世界的思想。

[感悟]:

对于炒作股票来说,首先应当遵守股市的基本规律,违反基本规律自行其事最终只会失败。首先要埋头研究股市规律,不要看见哪支股票上涨就激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买,看见别人赚钱就眼热,随便否定一些基本的规律,养成自作主张的恶习,否认股市规律的存在,认为炒股就是凭感觉;其次,研究股票不要站在多方或是空方,而要站在多空双方之外来研究股票的价值。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真正至上的善就像水,水能滋养而不争高下,以处于人们都不愿处的低处,因而接近于道。居住要善于选择地方,思考问题要深远,给与别人要本着仁义的心态,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运用自己所能,有所行动要合乎天时。因为其不争,因此便没有忧患得失。

[解读]: 

善,是老子提倡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从哲学上讲就是方法论。“上善若水”的思想体现在老子哲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并不是原来研究者所谓“小国寡民”“无为”等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思想。象“居、心、言、政、事、动”可以说概括了当时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就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仍旧生活在这些实践之中吗?所谓“不争”是在“上善”前提下的不争,并不是回避矛盾,躲逃现实,只是为了防止小的争端影响远大目标的实现而“不争”。

[感悟]:

中国人说水即是财。老子说水处众人之所恶,对炒作股票来说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妙语。最赚钱的股票是什么股票?就是大家都不愿买的股票;最赚钱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大家都不愿意买股票的时候。这不正契合了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吗?但有人又该说了什么是大家都不愿买的股票呢?什么时候是大家最不愿买的时候呢?老子说“动善时”,怎样做到“动善时”?在第六章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找到“中”,看现实与“中”的偏离程度,即可做到“动善时”。由此可见老子的哲学思想很丰富的,就“方法论”来说,有改造世界和一般方法论,有直接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论。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

每天要保持饱满状态,那就不如让它消亡;时时打磨才能使其锐利,这不能长保有。丰厚的资财从来都是难以守护,富贵而骄逸就会给自己造成祸患。成就而退身事外,这就是天道。

[解读]: 

自然万物都要经历生到死的过程,这就是所谓轮回。但是加入了人类的创造就变成螺旋式向前发展。老子本章讲他所谓“天之道”,这就是我们面对自然万物由生到死这个过程应该采取的“方法”。老子已经多章讲了改世界的方法,但都是不同层次,或是不对侧面。本章是讲我们要在事物发展到顶峰时期全身引退,用微积分理论下的现代经济学解释就是在边际效益最大的时候开始放弃这件事物。当然不仅是经营方面要这样做,为人处世同样也是这样。

[感悟]:

A股有一支股票:凯迪电力,中国第一家垃圾发电企业,在中国大力上马火电的时候该公司搞火电脱硫业务,当脱硫业务最赚钱的时候,他把脱硫业务卖出了,从脱硫型环保型公司逐步转型为绿色能 源综合型环保公司转型。投资股票同样是这样,对于绩优蓝筹股要在他效果最好的时候卖出,2007年巴菲特沽出中石油的时候不片怀疑的声音,但他是正确的,同样2008年他入驻比亚迪的时候大家并不看好,他同样做对了。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身体与魂灵,能做到恪守大道不离不弃吗?凝神聚气,能做到温柔和顺状如婴儿吗?涤除杂念内视心灵,能做到非树非台无瑕无疵吗?爱民治国,能做到顺从自然不谋智术吗?感官交通外界,能做到举一反三吗?明达古今,大彻大悟,能做到清净闲散无欲无求吗?生它,养它,自己生发不是占有别人,在实践中不能完全倚仗过去的要验,使之生长而不宰割,这就是最根本的方法。

[解读]: 

老子在前几章已经讲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但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何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呢?本章老子讲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修炼的目标,也就是要达到的境界,二是修炼的方法。

能做到身心合一,是不容易的,人往往是想的,说的和做的都不一致,而这些恶习,究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非常之道,没有恪守非常之道。老子用状如婴儿来比喻淡定专注的的行为,我想用一个词再深入解释一下,这就是“天真的平常心”,如何理解,还是仔细去体会吧。我们每天行为(包括对股票的分析买卖)都可能出现一点瑕疵,我们发现它,我们要涤除它,这样才能实现修炼的目标。爱国治民当然是很大的话题,但是小事是同样道理,也就是不要胡作非为,顺应事物内在规律。“天门开阖”,就是人体感官的运动,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分析。“能为雌乎”就是象雌性动物一样繁衍生育,引伸开来就是举一反三。大彻大悟,无所不知当然是修炼的最高境界了。以上六个方面是老子讲的修炼目标,即第一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修炼的方法,共有五个方面,“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应该这样理解,在实践中会孕育产生各种经验,要不断地积累它,产生经验不是照搬前人和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旦成为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实践,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倚恃过去的经验,要让经验不断地发展而不能随意宰割。这就是与自然相呼应的深奥的智慧学问。体现在与时俱进的观念。

“玄德”: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四次,第十章是第一次。这个也有很多解释,有时间再一一列举吧。这里先提出我的解释。

“玄”,老子有解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所以玄就是有和无的统一体。现在哲学讲“对立统一规律”,很好理解,但是“统一”在何处呢,不研究统一在何处,又何谈指导实践呢?老子提出“玄”的概念,解决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问题。

“德”,这个很明显,有人解释很晦涩,有人解释不着边际,但不管怎么说把德理解为“品德”,现代意义上的和法律相连“道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德”是什么,就是用“道”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

“玄德”,也就是不断探究,一层一层挖掘出的最根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当然这个解释还要大家去领会,因为怎么解释也只是“非常名”,至于“常名”,老子第一章已说过,“名可名,非常名”。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真正的“无为”。

“能为乎?”,大多译者把这句译为:象雌性动物一样柔静,或是以静制动等。我认为不妥。首先,从现代人类来说,似乎雌性是安静柔弱居多,但是原始社会也未必。老子说的是雌性并非母性,所以要再看看整个动物界,雌性比雄性凶猛的也多的是。其次,柔弱以静制动等译法与“能无为乎?”这句意思相近,老子不可能让六个排比中出现意思相近的两句。再次,雌性孕育万物,繁衍后代的作用是根本的,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句和本句是相应的。再次,本章随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也和“孕育万物,繁衍后代,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我认为用“孕育万物,繁衍后代,举一反三”解释应当是最妥当的,尽管我从各种资料查阅,还没有发现有这种译法。

[感悟]:

结合股市操作,我们就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这些经验要来自自己,不能死搬硬套占有别人的现成经验,而且在实践中不要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因为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让经验不断地更新,保持其先进性。通过以上方法,不断修炼自己,达到以下境界:1、有坚定基本理念,身心合一。不会跟着感觉走,头脑有清晰的方法,或是有具体的操作计划,但是总不执行。2、有一颗“天真的平常心”。股市的涨跌那是客观存的,没有涨跌,何谓股市,所以不要让涨市的涨跌影响自己的情绪,要婴儿一样专注地去分析,但还要象婴儿一样淡然地去面对结果。3、认真审视自己每天的失误。我认为股民都要记一本股市日记的,总经失误就是总结经验。4、不乱买乱卖,做到“无为”。要按股市的基本规律去操作,不要“胡作非为”,因为股民很多情况下都是刚刚操作就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傻事,但是不即时纠正,抱着幻想,越陷越深。5、做到思维发散,举一反三。股市要有发散思维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只会跟风操作,每次都慢半拍,不套你套谁呢?6、大彻大悟。这是最高境界了,当然大彻大悟并非不会失误,只是有正确和应对策略和方法。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六根幅条共同撑起一个架子,妥当处置空虚,就有了车子的用处;团和粘土做成器皿,妥当处置空虚,就有了器皿的用处;开凿门窗形成居室,妥当处置空虚,有了居室的用处。所以说“有”是事物占有的部分,“无”是事物为人所用的部分。

 [解读]: 

本章很好理解,各种版本的译文差别不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目的是创造一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这个“使用价值”就是老子说的“无”。生产物质资料就要耗费生产资料和劳动,这个就是产品的“价值”,就是老子说的“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一个规律。老子的思想已经涉及近代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不可思议,但是这是事实。如何通过最少的有实现最大的无应当是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

[感悟]:

经济社会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不可避免出现了股票。当然最基本是价值规律还是股市的基本规律,但老子提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给我们炒股提供了很大启发。如何用最小的全价值实现最大的使用价值这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如何前若干年涉入垃圾发电的企业将没有价值的垃圾变成了电,最石脱硫企业将污染环境的硫变成了有用的硫酸,现在某企业准备搞绿色能源综合型环保公司,这不仅仅是垃圾发电和脱硫的问题了,各种资源都要综合利用,这才是根本。青岛地价居全国前列,目前有一公司在青岛进行填海造地,投资6亿元造地2661.7亩,土地使用证已办理,最保守估计,价值60亿。这样的公司很多,大家不妨找一找,共同学习。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色让人视觉被蒙蔽,五音让人听觉被蒙蔽,五味让人味觉被蒙蔽,驰骋田猎让人心智迷乱,难得的财物让人行为受到妨害。所以圣人求温饱而不求赏心悦目,放弃那些得到这个。

[解读]: 

老子生活的年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下的,老子认为,为腹和为目就是彼此对立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这已经不是对立的关系了,所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子本章的思想,不是去彼取此的问题,而是先彼后此的问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个道理还是存在的,君不见多少明星陷入吸毒门,多少高官利令智昏,多少生如夏花却又精神枯萎......但是五色、五音、五味等能满足人们合理的欲望,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达到为腹之后,我们还要为目,这个为目,我想就该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核心一点就是老子第五章提出的“守中”。

本章的译文基本一致,但我对“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还有一种解释,从自我感觉上这种解释还稍逊于上面解释,但仍很有道理,也许再查阅一些资料后我可以重新坚定我这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圣人做事来自内心的经验而非视觉感触”。因为五色、五音、五味的诱惑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地回避它。

[感悟]:

从去年以来,股市资讯满天飞,电视台,报纸电台到处都在荐股,打电话透内幕,做黑庄,老鼠仓赢利分成,卖软件教你一夜色暴富等等,明骗、暗诱、使套不一而足。真是五色、五音、五味都找上门来诱惑你,你还有视觉、听觉、味觉吗?没有了吧,快去修炼,不修炼上当没商量。如何修炼,第十章已经讲过。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宠辱若惊呢?以为下为尊,得之失之达到惊惧的程度,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幺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如果我没有这个身,我还有什幺忧患?所以以合自我与天下者为贵,这样的才可以将自己寄托于天下;把合自身于天下作为一生的追求的才可以托付天下给它。

[解读]: 

得到别人的宠爱和赞赏,为得,被别人羞辱或夺取,为失。得、失,在我的心目中,有多重要,为惊。关注他人的评价和爱恨,是谓宠辱若惊。究其原因,究其原因,是有个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我”比“天道”更重要。如果追求天道而淡弱自我,又何必在乎生老病死与恩威宠辱?由于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影响,“众生平等”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很淡薄,所以“自我”思想很膨胀。滚滚红尘,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现在人们意识中的宠与辱再过若干年又不谁能记起。鲁迅笔下的阿Q因自己身上虱子别人的小,感到很屈辱。我们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又比阿Q能高明多少,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只要走出自我,就可以看到天首的面目。

[感悟]:

炒股可以看出人性。股民过多地去关心明天股指会跌多少,某某专家明天推荐买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或是早已忘记股市的根本是价值规律,我们对股票进行科学地估值,看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才是研究股票的根本方法。脱离这个根本的股市之道,我们只会象宠辱若惊地去对待股票的涨跌。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却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却听不到叫做希,捉它却捉不到叫做微。这三种都是无法穷究的,所以把它们混同在一起。它突现也不明亮,隐匿也不幽晦。绵绵不断不可名状,与无相勾连。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事物的象。这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迎着它走看不到它的面目,跟着它走又看不到它的背影。秉承远古的道来统御现有,能知道的远古的初始,这就是道的轨迹。

[解读]: 

老子本章讲的其实是现代高等数学的极限理论——微积分学的精髓。很多刚从初等数学跳到高等数学的学生焦头烂额。包括数学系的学生,一些人到了毕业,还对为如此抽象的极限理论不甚了了。但几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深入领会了极限的理论,他用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庄子在《天下篇》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更形象地表达了极限的概念。

极限的概念在经济中非常常见,比如养鸡要四十天卖掉,并不是说第四十一天利润就不增加了,而是第四十天边际利润到达极限,第四十一天边际利润将减少,也就是说第四十一天你喂鸡消耗的饲料不如喂一只新出生的小鸡利润大。

[感悟]: 

我不提倡炒作效益非常好的蓝筹股,其原因就是既然效益非常好,即使利润可以继续增长,但其边际利润很多情况下程下降趋势,所以不宜长期持有。再比如今天年几个月炒作的新能源。即使在目前传统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的成本仍居高不下,可以说新能源下游都在赔本赚吆喝,当然许多企业是为了将来的战略布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太阳能就要分清投资方向了,在一哄而起的情况下,首先受益的就是上游企业,具有技术垄断的企业,而最居投资价值的将是子公司或入股公司介入新能源又将IPO或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掌握天道的人,微妙玄邃无不通识,深晦而让别人无以辨识。因为大家不可辨识所以勉强描述一下它们的样子。人们以为它谨慎小心仿佛在冬天穿越冰河,以为它犹豫彷徨好像惧怕所有的邻人,以为它庄重严肃好像在做客,以为它散漫无形好像融化的冰。以为它敦厚纯朴的象石头,以为它心胸豁达的象山谷,看来难以辨识仿佛一条混浊的河流,恬淡广阔象大海,幻化流动好像永无止息。谁能使混浊在静置下逐渐清静?谁能使安稳在拨动下逐渐化生?秉承这天道者不会让它满溢,只有这样才能隐秘的造就新的事物。

[解读]: 

老子认为“善为士”不光要修炼自己的思想,还要修炼自己的人格秘括性格。本章就是诠释了人格修炼目标。用现代语言总结就是:谨慎、理性、、敦朴、心胸博大、深邃、与时俱进。

[感悟]:

人格的修炼的确不是一日之功,但从投资股票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可能对自己要求太苛刻,所以只能慢慢地对自己严格要求。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进入虚无达到极至,恪守纯静达到深层。 万物都在运作,我观察它们的本原。事物虽然众多,都要归附它们的本原。这种归附就叫做静,静也叫做复归它们的命数。复命就是“常”,知“常”才可以通达明了。不知“常”,肆意妄为就会凶。知道恒常就要包容万物,有这样的心才能更客观的看待事物,也就成为事物的领首,这是顺乎天命的,顺乎大道的,这样才能长久,身躯消亡了也不会死去。

[解读]: 

老子在本章用抽象的方法讲了得道的过程。我们仔细领会就会发现,得道的过程其实就是要跨过一道门槛,也是认识达到另一个境界,这一步就是“知常”。“常”的概念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讲过,这个概念要大家去领会,我们只能去讲如何去领会,而说不出它是什么。明白了“常”,即为“知常”。当然老只抽象去讲了一个方面的“知常”,在现实生活在“知常”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感悟]:

还是股市为例,我们说股市之“常”可以说是价值规律,但明白这种价值规律就可以把握股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又如何把握吗?做为散户来说,有投资者自身的特殊性。做为中国股市来说又有市场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散户在炒作中国股市的时候又会有独特的“常”。这也正反映了“知常”的多层次,多侧面。

许多人每天听股评家推荐股票,或是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报告来投资,最终赔得一塌糊涂。为什么?他们忽视了散户的特殊性。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想想你会明白的。

有的人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是骗人的。我们想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是一样的吗?用美国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能行通吗?但我们不能不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找出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的不同,再根据不同修正价值投资理论,形成具有中国股市特色的价值投资理论,这们来做股票会输吗?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高明的方法让人们不察觉,其次让人们亲近赞美,再次让们畏惧,再次人们就会指责了,信任不足了也就有不信任了。看起来遥远又少拨动,事业成就了,人们都以为自然如此。

[解读]: 

很多译者把本章理解为治国之道,我感觉这太狭隘了,治国只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老子的思想应该具有更普遍的实践意义。不管从治国、管理、甚至百姓生活的层面上说,本章都是讲人际之间的智慧。比如我们讲为师之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感悟]:

用人际关系和股票拉到一起肯定是牵强附会,这也不是我的行事方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示的。

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一只股票不知不觉变成黑马,股价翻了一番甚至涨了几倍,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都是庄家高明的手法。我们看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虽然庄家是不知不觉,但肯定会有蛛丝马迹,我们既然分析出这个道理,下一步就是如何时找蛛丝马迹了,如何在庄家悄悄动作时就关注,与庄共舞呢?我们以后会谈到的。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才有仁义产生,有智慧的人出现了才有了大的欺诈,六亲不和睦孝慈才被推崇,国家昏乱了才有所谓的忠臣产生。
  [解读]:

 本章体现了老子彻底的辩证法思想。为什么说彻底呢?因为只有他敢于将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存在置于丑陋之下。但这就是真理,绝对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思想。对于礼教至上的孔子也只会把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当作上天的意志进行宣扬。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唯物的。

[感悟]:

辩证唯物的思想应该是贯穿于整个股票市场的,我认为炒股票首先是要学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如果你嫌辩证唯物主义太枯燥就读读《道德经》吧。我们用老子的句式说几句:只有绩差股,效益才会爆发;黑马从来都是从绝境中跃出。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放弃对圣人的推崇对智慧的宣扬,人民得利百倍;放弃对仁义的推崇和宣扬,人民也就重新达到孝慈了;放弃对巧妙利益的宣扬,也就没有盗贼了。这三点用来形成文字还不够,所以要给他们一个规范,这就是显现素有抱持纯朴,少去妄想克制执著。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飙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去掉象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忧虑。顺从和背逆,美好和丑恶有什么区别呢?别人畏惧你就要畏惧,这样永远也没有尽头啊。大家都愉悦的好像要分享祭品,得到什么情景了一样。只有我看到了那些大家察觉不到的东西,就好像婴儿还没有降生的景象。总是这样啊无所归附。众人都觉得得到了什么,只有我能感到在失去着,我是傻瓜么?人们都明了只有我糊涂,人们都感知大道到了只有我不言不语。大道啊象大海一样,无有止息,大家都所预谋,只有我顽固不化,和大家不同,而只是保养着那本原。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内涵从于道而已。道这东西恍恍惚惚。恍惚啊却总是有现象,恍惚啊,却总是有事物,寂寥啊却总是有精髓在其中,这精髓是很真实的。其中蕴含着信息。从古到今从未销隐而关照万物。我怎么知道万物如何达到今天的样子呢?就是凭借这个。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译文]:

放弃对圣人的推崇对智慧的宣扬,人民得利百倍;放弃对仁义的推崇和宣扬,人民也就重新达到孝慈了;放弃对巧妙利益的宣扬,也就没有盗贼了。这三点用来形成文字还不够,所以要给他们一个规范,这就是显现素有抱持纯朴,少去妄想克制执著。
  [解读]:

也许在左的思想横行的年代这一章成为老子思想颓废的最充分证据,认为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所以其思想是消极的,遁世的。其实研究之后我才发现我们曾经学过的历史教书上对老子思想的评价是多么的可笑,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老子思想,更看不到老子的智慧。老子并不是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只是老子讲述自己“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思想而做的一个假设。把假设当做老子的愿望,亏这些人能想得出。如老子那般聪明,“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这种状态会是现实的吗?老子只是想用这种极端的假设来说明一个道理而已。见素抱朴,就是要我们把握根本的,客观存在的的东西。少思寡欲的前提是见素抱朴,不是无原则的少思寡欲,是不要考虑一些和根本的客观事实无关的,我们把握不了的东西。

[感悟]: 

根据我们对本章的理解,我们不研究老子的假设,只谈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种思想。前几天很多股民一上线就问我“美国总统要访问中国了,是不是钢铁股要涨了?”我当时说了蝴蝶效应(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应该是科学的,但是根据蝴蝶震翅来预测飓风那就是傻子。美国总统的访问对股市有影响那是真的,但会促涨还是会促跌,还是无动于中,我们很难分析,如同蝴蝶震翅是一样的道理。股市中类似蝴蝶震翅的事件和道理太多了,我们整想这些想不明白,对股市影响方向不得而知,影响力微乎其微的东西有必要吗?所以对这些要“少思寡欲”,而对股市一些客观的信息要“见素抱朴”。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飙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绝学好象是无所忧虑的。那些去唯诺附从的与那些去呵责排斥的,能有多大差别?那些在欣赏喜欢的与那些在嫌恶厌弃的,又相差多少?他人所敬畏的,难道就可能盲目敬畏吗?这种盲从风气从久远以来就有,到现在还没完没了!人们真是熙熙攘攘,就像享用着鲜味美食,就像春日里奔赴高台。唯独我淡淡漠漠的,找不出任何随潮同流的迹象,就像婴儿还不懂得言笑作态,娴静而慵懒,因不附从于任何潮流而显得无所归属。人们似乎都有充足的装备,而我却显得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呵,混混沌沌的。人们似乎精明而睿智,而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人们勤紧而利索,而我却在无可无不可地闲散游荡。淡远宁定呵,就像大海一样;飘忽散漫呵,无拘无束。人们似乎都有足堪仗恃的突出本领,而我却总是不轻易出离混沌无名,就像不堪成器的鄙朴一样。我将继续我的特立独行,我崇尚求得于道。

[解读]:

在本章,尽管老子描写得非常生动,但本章似乎较难理解。

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许多称为“显学”的学问,如法家的《韩非子》,这些学问给统治者和人民指明了路线目标,使人们有所仗恃,权威化之后就成了对人群起导向作用。人们因竞相附从而熙熙攘攘,因路线目标明确而"察察"奔竞。老子将其称为“绝学”,是因为这些学问都竞相标榜自己是最好的治世之道,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无忧”,这些学问貌似无所畏惧,不需自我完善,不用考虑实践的后果是否与预想一致。

老子形象的描述自己的态度表明不附从绝学成见而要崇尚大道的鲜明立场。

在老子看来,人类必须永远以一种投身于未知而不确定的状态前行--"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在这片未知而不确定的事件丛林中,任何认识都只能看成是短时有效,有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耽乐于一时的成功预测就得意而往是最大的错误。拥有某条路段的路况知识、某方面的有余、专业的仗恃可以使我们善于走这节路段,但并不见得就使我们善于走其他路段。

[感悟]:

我们最初进入股市,肯定是瞢懂的,在这种状态下急需一种明确有效的方法给我们指导,如什么情况买进什么情况卖出,找到这种依仗就可以减少我们的忧虑。但最后我们输入很惨。于是又要找更要权威的指导,就如老子描写的“熙熙”“察察”。有的人最后明白了,但有的人目前还没有明白。股市中有很多玄之又玄的理论,股民都妄图用自己的资金支验证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很少有人去分析这种理论是否有科学的依据,是否符合股市根本的“道”。

明白什么呢?任何认识都只能看成是短时有效,有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耽乐于一时的成功预测就得意而往是最大的错误。拥有某条路段的路况知识、某方面的有余、专业的仗恃可以使我们善于走这节路段,但并不见得就使我们善于走其他路段。所以说得越是准确越是玄乎的就越是瞢人的,如算命先生的预言,他可以找一万个理由给他的预言结果找支撑,而不用负任何责任,而对我们而言失去的会是金钱、时间和机会。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是老子的鲜明立场,也是我们跳出所谓绝学影响,不断探求股市之道的态度与方法。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大德的内涵,是在道的基础上产生的。道这东西恍恍惚惚。恍惚啊却总是有现象,恍惚啊,却总是有事物,寂寥啊却总是有精髓在其中,这精髓是很真实的。其中蕴含着信息。从古到今从未销隐而关照万物。我怎么知道万物的产生与发展呢?就是通过这个方法。

[解读]:

老子在本章第一次出现了"德"的概念。德是什么?用“道”指导我们实践的方法论称为“德”。

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初期,总是从纷繁杂乱的表象中逐渐提取、集中,此时脑海里的概念是恍恍惚惚的,在这些恍恍惚惚的概念里逐渐总结出一些可靠的信息,此时就是“名”的产生过程。再从集中的认识中不断升华,此时就产生了“知识”。认识越升华就越趋近自然,越趋近于自然就越趋近于真理,此时就产生了“科学知识”。再用科学知识来指导我们探索更深层次的自然奥秘。

[感悟]:  

 老子所说“德”是从实践中来,形成认识,然后再指导实践。我想这种方法应该成为我们股市中最基本的方法。我们以前说过股市的根本之“道”应该是价值规律,我们用价值规律分析股市的方法可以称为价值分析。这种价值分析股神巴菲特先生已给我们做了深刻的论述,并且用他的成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但这种价值分析的方法如何在国内股市运用,还有更深层次的“德”要我们来研究。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故。
  

弯曲才能成为圆,违背原有才能直顺。有坑才能被充满,旧的才能更新。少才能够积累,多了也就会疑惑。所以圣人只抱持大道作为天下的楷模。不抱持个人见解所以能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得到人们尊重,不自我炫耀所以成就功绩,不封闭自身所以能够长进。正因为不与天下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它争。古人说曲则全难道是空话么?不是都被验证了么,这是自然的真理啊。
  
  

第二十三章
   [原文]: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风雨都不会整天的肆虐。谁让她这样的?天地啊。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于人?所以修道之人有道的性质,修德之人有德的性质,贪恋得失变化的人也就有得失的性质。同于道者容易得道,同于德者容易从德,同于失者容易有失。对它的追求不足啊它就不给予你。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翘脚站不住,跨着的走不了路,只有个人见解的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不能得到认同,自我夸耀的人不以为有功,自我封闭的不能长进。对于道来说这就是被多余的东西所拖累啊。事物会伤害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种东西浑然一体而成,在天地之先就生成了。傲然独立而不改变, 循环往复而不止息。是天地生息的本原。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勉强把它命名为道,说它很大。大就是一直消逝而去,这种消逝就会很遥远,遥远到在我们身边却观察不到的地方。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社会亦大。世界上有四大而社会是其中之一。社会取法于地,大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灵的根基,清静是浮躁的统领。所以圣人终日出行不离辎重,虽然被人崇敬,却能坦然对待,超然物外。何况万乘之主,怎么能因为自身而轻慢天下。轻慢就失去了基础,浮躁就失去了统领。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运作不会留下轨迹,善于言辞不会留下把柄,善于谋划不需要筹策,善于封闭没有锁闭却打不开,善于捆缚不需要绳索却无法解开。因此说圣人总是善于救助他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总是善于救助外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这就叫做恒常之明。所以说与人为善者是不与人为善者的老师,不与人为善者是与人为善者的资本。不尊重老师,不爱惜资本,这样的人虽然有一定智慧却有大的迷惑,这就是奥妙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