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底部?估值是个动态活!发布时间:[2011-08-26 14:23:06] 来源:众禄投顾总监 陈龙 向专家提问 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是很多机构的心声。上周参加一个投资论坛,某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实际市场利率在10%以上,因此整体市场13倍的市盈率并不便宜。这些都引起了我对估值的思考。 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结构中,劳动力报酬(居民收入为考察指标)、企业家报酬(上市公司高管收入为考察指标)、资本成本(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考察指标)和税收(财政收入为考察指标)是主体。过去的三十年,只要GDP增长10%,财政税收收入增速基本能达到20%,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更达25%左右,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的增速就羞涩很多了,如下表,实际的差距可能更大。 表1 1995年以来GDP与财政、居民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初次分配结构决定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集中在税收、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上,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高房价和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圈走了几代人的财富),如何有能力消费?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高投资;当国内消费无法承接高投资时,依赖出口就不可避免。 决策层已经提出了包容性增长战略,核心思想是所有公民公平地、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可以预见,国家将推动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人口红利已过高峰的背景也将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管理层报酬具有刚性,在劳动报酬未来看涨的背景下,股东回报率下滑比国家税收增速下滑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企业盈利相对经济增速的弹性在未来20年逐渐下滑是趋势,以前经济增长10%,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可能达25%,弹性为2.5倍,但未来20年,弹性会由2.5倍变成2倍甚至1.5倍等。 股票估值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速和市场情绪决定,不考虑情绪因素,若企业盈利增速下降,估值也就会相应下来。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可能的,上市公司盈利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下降更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直接拿当前估值与历史估值比较并不科学,估值是个动态活,需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张小青 |
|
来自: TomJerrysDad > 《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