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书包围的日子——清代小传——颜伯焘

 胡笳三十六拍 2011-09-07
    颜伯焘, (1792——1855),字鲁舆,号载 ,别号小岱,广东连平元善镇人,出身于颇有“政声”的官僚世家,颜检之子,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考取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又依次任武英殿提调、戊寅恩科四川副主考。道光二年(1822年)出任陕西延榆绥道。继而,先后调任陕西督粮道、按察使,甘肃、直隶布政使,陕西巡抚。道光十七年任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道光二十年任闽浙总督。诰授荣禄大夫,赏戴花翎。著有《回字楼奏议》及诗文集。 颜伯焘出身于官僚家庭,自幼受祖、父辈的良好思想影响,秉性刚正不阿,“娴习吏治,所至有声”。道光十七年(1837年),他在云贵总督任上,力排众议,改址建造云南滇池石碑,使大片农田得以保全,当地群众感恩颂德。
     颜伯焘为官清明,也是个主战派,当时定海已经陷落,他愤然上书弹劾水师提督陈阶平,于英兵攻厦门,大敌当前时却告病规避,又对琦善的出钱买平安之卖国策痛恨不已,并主张启用林则徐。
  1841年,颜伯焘亲临厦门,指挥厦门战役,但却遭到惨败,英军船队,共30多艘船只进攻厦门,颜伯焘指挥兵士迎战,最终遭到惨败,总兵江继芸、游击凌志、都司张然、守备王世俊都战死。颜伯焘逃到同安,次日清晨,英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据了厦门城。此战,清军战死总兵1员,副将以下军官7员,士兵难计其数,英军则仅战死1人,伤16人,颜伯焘的战报却说他击沉英轮1艘、兵船5艘!
         事后,清延以“未能进剿”之罪,将颜伯焘革职回原籍。 颜伯焘回连平后,在州城西面西门岗处(现惠化中学所在地)建一庄园,闲居达12年之久。咸丰四年(1854年),颜伯焘被起用,因赴京途中阻梗,奉旨改赴苏任职,总统潮勇,办江南军务事。次年,卒于任上,朝廷按例复其闽浙总督,兵部尚书衔,灵柩运回连平老家,葬于城北灌子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