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防治...

 changanqf 2011-09-07

浅析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防治

www.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12-2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下旬刊供稿文/张建宇
[导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从成桩的各道工序入手,从严控制,才能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张建宇 (驻马店市公路管理局)
摘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从成桩的各道工序入手,从严控制,才能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主要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钻孔前、钻孔中、成孔后、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故障的排除方法等。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问题  故障排除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无挤土效应、无震害、无噪音、承载力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但由于其施工影响因素多,工艺环节多,一环不慎,便会有质量事故发生,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只有高度重视并运用科学、实用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才能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促进工程的顺利进展。主要施工程序为: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1 施工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查清地下管网情况,迁走桩位上的地下障碍物。
        1.2 设置闭合导线网并达到规范要求精度,保证桩位点的偏差符合要求。
        1.3 挖泥浆池、沉淀池、储水池,准备合格粘土或膨润土。
        1.4 埋设护筒。护筒四周应夯实,位置正确和稳定,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2 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要科学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应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少加压慢钻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大压力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中等压力,慢转速并适应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杆、钻锥和压块重量之和的60%,以避免和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初期钻进速度不要太快,在孔深4.0m以内,应≤2m/h,以后应≤3m/h。在覆盖层始终要减压钻进,钻进速度与泥浆排放量相适应,经常测试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注意调整钻孔内泥浆浓度。钻至设计深度时,可使钻机空钻不进尺,射入较稀的泥浆,使孔中较浓的泥浆能置换出来,待泥浆比重降到1.15~1.20左右,才能允许提钻,并用测绳量测孔深。钻孔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应提升钻锥至孔外以防埋钻。发现异常情况,如塌孔、进尺异常等问题,应仔细观察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采用相应的对策。
        遇到因地质、地层情况而引起塌孔、涌水等现象,一般会采取回填粘土、筑岛等方法来处理。但也会遇到采用回填、筑岛处理不了的涌水、塌孔现象。如在省道S219线汝南城区段改建工程北汝河大桥的桩基施工过程中,就遇到了此类情况:
        该桥共8孔,每孔长20米,桩基φ1.5米。5-2#桩设计深度39米。在该桩基施工中,当钻头钻进到27.5米时,遇到了厚砂层和泉眼,导致踏孔,从钻头处沿钻杆向外涌水,施工被迫中断,钻头埋在27.5M处,钻杆、兰花盘无法拔出。
        处理方案:①在5-2#桩周围挖截水沟,想切断泉水的涌出。但没有成功,泉水继续向外涌出。②利用爆破技术,炸断钻杆与钻头的连接,放弃钻头,拔出钻杆,但由于钻杆及法兰盘与周围土体摩擦过大无法拔出。③放弃钻头、钻杆,在原基桩两侧重新钻两个基桩,基桩顶端用承台连接,在承台中央按原5-2#桩位浇注立柱。在两个新基桩的钻进过程中,放慢了钻进速度,控制好泥浆性能,确保了基桩钻进的顺利完成。
        3 清孔
        清孔主要是清沉渣与沉淤,沉渣是钻孔过程中钻机切削和孔壁塌落的岩土,主要是砂、砾石和碎岩屑等;而沉淤则是比重大、稠度大的劣质泥浆由于空孔时间过长沉淀而成的流塑状混合物,沉渣与沉淤均在桩底形成软弱隔层,能导致端承力丧失殆尽。沉渣的清除可采用下循环成孔、气举反循环清孔的工艺。清沉淤方法是用换浆法清孔,提升钻锥20~30cm后继续循环,保持钻孔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1.5~2.0m防止塌孔。用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压入清孔。清孔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头,经常检测泥浆指标,一旦达标,迅速起钻。然后下钢筋笼,尽可能缩短浇筑前的操作时间,减少沉淀量。严禁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这将会极大地降低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也容易因泥浆相对密度过大而造成夹泥或断桩。
        4 砼灌桩
        灌注砼常用导管法。导管安装好后,利用导管须进行第二次清孔,在砼灌注前须再次用测绳量测孔深、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灌注。
        浇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导管的埋深。卸管前应准确测定砼面高度,计算导管埋深,从而确定导管拆散的节数,保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内。埋深过小会使管外砼面上的泥浆卷入砼形成夹泥;过大则使砼不易流出顶升,还可造成桩外周的砼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减少桩的有效直径;亦可造成近导管处砼面高,远导管处砼面低,从而砼先顶升再水平扩散,出现死角区,使泥浆和砼混合物填实在死角区,造成钢筋的所致裹力不足。
砼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砼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砼,牵动导管有利于后续砼的顺利下落及增强砼向周边扩散,加强桩身与周边地层的有效结合,增大桩体摩擦阻力,同时加大砼与钢筋笼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
        4.1 卡管:卡管是最常见的现象,原因不外乎有:砼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各种机械故障引起砼浇筑不连续,在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砼离析等。排除的办法有:①锤击导管法兰,吊绳上下抖动等兼可疏通。②若卡管位置在地面以下不远者,可用Φ25以上的钢筋冲捣。③在导管外加焊铁板,利用导管下落时铁板与其它卡座的撞击振动疏通。
        4.2 导管进水。其原因有:首灌砼量不足或导管口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误测导致导管提升至砼面外,其基本现象为导管中会重新充水,孔内水位明显下降。其解决办法为:①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造成的进水,可用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方法将孔内砼吸出,重新灌注。②第二种原因则可采用重插法。即重新插入砼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再重新浇灌砼。其前提条件是表面砼没初凝,若超过初凝时间则作为废柱。若没埋深,但导管内有砼面而没进水,则插入重浇,但有可能造成夹层,应注意测试。
        4.3 灌注时发生井壁坍落。成孔后灌注水下砼时发生坍孔现象,若坍塌不止,应将导管拔出,以粘土回填重新成孔。
        4.4 断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不良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极容易发生断桩现象,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①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但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②接桩。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砼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然后挖至合格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砼施工方法进行砼的浇注。③桩芯凿井法。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砼施工方法浇筑膨胀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