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夏文化(2006.11.19)

 洋汀 2011-09-08

初读西夏文化
 

西夏,听说很神奇,11月14日下午乘坐MU2156航班从咸阳前往银川,透过机舱往外看,就像去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路途,到处是黄土高坡,没有植物、没有生命……

到西夏陵和华夏西部影视城参观后,买了几本小册子和张贤亮的作品狼吞虎咽,才粗略知道一点: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王朝,是党项族拓拨氏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王国,统治着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和内 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李元昊称帝后,迅速由氏族酋长向封建地主的转变,加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与宋 、辽鼎足而立,号称宋代三国。

西夏拥有辽阔的疆土,人口500万左右,军士70多万,在华夏大地上,除了汉族以外,党项人就是最强盛的民族了,先后与北宋、契丹、女真、吐番进行过频繁的战争。一个没有文字和历法,以草木的荣枯来计算岁月的民族,在短短的189年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西夏历史,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绘画、建筑、贸易等方面都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西夏文化。尤其是被称为“天书”、“绝学”的西夏文字,更是吸引着世界的瞩目。

西夏鼎盛一时,1227年 西夏陷落于蒙古的铁骑之下,为报复西夏军队的顽强抵抗,蒙古军队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个争强好胜的民族,与印第安人、撕克逊人同样的命运,党项人的消亡更加迅急。成吉思汗大败西夏以后,蒙古人对党项人分而化之,幸存的党项人有的逃亡,有的改名换姓;元代继续蒙古人的做法,洪武五年,朱元璋实施两夏边空,把党项人迁往陕西等地,法律上还规定对于蒙古人和党项人(色目人)进行强制同化,明初规定:蒙古人和色目人“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宫为奴。”今天只有四川境内的贡嘎山脚下,还幸存着少量的木雅人,他们正是西夏灭亡时一部分南辽的党项人与当地未北迁的党项人的汇合。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党项人已经被当地的藏族人同化,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讲藏语了,他们的生活中尚保留着远古时西夏人的一部分生活习俗。神奇的西夏国在中国大地上神秘地消失了,当年西夏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黑水城,现在却成为无人居住的死城;神奇的西夏文化也在中国大地上神秘地消失了,西夏文不再使用, 只留下承天寺塔等为数不多的遗址,等待着后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环视,当时的一些外国“探险家”、“考察队”、“探险队”纷至沓来,中国大批珍贵文物文献相继流失海外,西夏的大量文献资料至今存放在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大英图书馆,文物存放在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