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堕 本人名,代美酒。《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后因用作美酒别称。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陆游《官舍夙兴》:“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明 2、般若汤 僧徒称酒的隐语。宋 3、碧蚁 未过滤时酒面泡沫,呈浅碧色,借以代酒。吴文英《催雪》:“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4、冰堂 古代美酒名,产于滑州。苏轼《送欧阳主薄赴官韦城》:“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5、冰蚁 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清 6、泼醅 重酿未滤的酒。白居易《初冬月夜得长句》:“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关汉卿《碧玉箫》:“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清 7、澄醪 清酒。晋 8、翠樽 亦作翠尊,饰以绿玉的酒器,或借代酒。曹植《七启》:“于是盛以翠樽,酌以彫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周邦彦《浪淘沙慢》:“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9、春 10、春醪 春酒。陶潜《拟挽歌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曾巩《一鹗》:“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清 11、醇碧 一种色碧、味厚的酒。黄庭坚《醇碧颂》:“荆州士大夫家,菉豆曲酒,多碧色可爱,而病于不醇,田子醖成而味厚,故予名之曰‘醇碧’而颂之。”陆游《自适》:“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 12、醇醪 味厚之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明 13、醇酎 味厚之美酒。邹阳《酒赋》:“凝醳醇酎,千日一醒。”五代 14、醇醴 亦作“醕醴”。味厚的美酒。刘向《列仙传·酒客》:“何以标异?醕醴殊味。”嵇康《养生论》:“劲刷理鬓,醇醴发颜。”元 15、醇酒 味浓香郁的纯正之美酒。 16、醇醨 厚酒与薄酒,酒味的厚与薄。王禹偁《北楼感事》:“樽中有官醖,倾酌任醇醨。”陆游《以事至城南书触目》:“百钱且就村场醉,舌本醇醨莫苦分。” 17、醇醲 醇浓,酒味浓厚甘美。汉 18、丹醴 仙酒。晋 19、钓诗钩 酒之别名。言酒能激发创作灵感,故称。苏轼《洞庭春色》:“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 20、冻醪 秋后酿造、越冬后春天饮用的酒。 21、冻醴 冷酒。左思《魏都赋》:“清酤如济 22、郫酿 即郫筒酒。陆游《夜闻雨声》:“长缾磊落输郫酿,轻骑联翩报海棠。” 23、郫筒 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仇兆鳌注:“《成都记》:成都府西五十里,因水标名曰郫县,以竹筒盛美酒,号为郫筒。《华阳风俗録》: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清 24、杜康 传酒之发明者之一,夏朝人,后借为酒之代称。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5、鹅黄(嫩鹅黄) 谓鹅黄酒。黄庭坚《西江月·茶》:“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白朴《梧桐雨》:“御园中列肴馔,酒注嫩鹅黄,茶点鹧鸪斑。”钱谦益注:“《方舆胜览》:‘鹅黄乃汉中酒名,蜀中无能及者。’陆务观亦云‘两川名酝避鹅黄’。” 26、芳樽 亦作芳尊、芳罇,为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晋书·阮籍等传论》:“嵇阮竹林之会,刘毕芳樽之友。” 27、凫花 酒名。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池》:“竹叶岛纡徐,凫花波荡漾。”自注:“凫花,酒名。” 28、福水 酒的别名。清 29、福贞 酒名。清 30、浮蚁 亦作浮螘,酒面上的浮沫,借指酒。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蓱。”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唐 31、顾建康 酒的美称。南朝 32、桂酒 用玉桂浸制的美酒,泛指美酒。《汉书·礼乐志》:“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曹丕《大墙上蒿行》:“酌桂酒,鱠鲤鲂。”白居易《宴周皓大夫光福宅》:“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 33、桂酒椒浆 泛指美酒。《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清 34、桂浆 指酒浆,美酒。《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王逸 35、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沈约《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魏征《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苏轼《新酿桂酒》:“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明 36、桂樽 亦作桂尊、桂罇,为酒器的美称,亦代酒。《南齐书·乐志》:“桂樽既涤,瑶俎既薰。”《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菆涂既启,桂罇虚凝。”骆宾王《秋日饯尹大往京》:“薛六郎 37、酤 酒。《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38、含春王 酒的美称。宋 39、汗酒 烧酒的别称。因其是蒸馏酒,酿造时蒸气聚滴,如汗流出,故称。元 40、寒醅 冬季酿造,及春而成之酒。又称冻醪。唐 41、和泉 美酒名。宋 42、洪梁 美酒名,其产于洪梁县,故名。晋 43、红友 酒的别称。罗大经《鹤林玉露》:“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与儿子小酌红酒》:“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朱彝尊:“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猨翦烛,伴我夜深语。”亦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清 44、花雕 绍兴产的上等黄酒,因用雕花的坛子装盛,故名。 45、花露 酒名。王楙《野客从书》:“真州郡斋,旧有酒名花露。” 46、花酒 旧时由妓女陪着饮酒作乐叫吃花酒。 47、胡椒酒 用胡椒浸制的酒。《齐民要术·笨曲并酒》引晋 48、欢伯 酒的别名。汉 49、懽伯 酒的别名。元好问《留月轩》:“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懽伯。懽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懽,一本作驩。 50、壶觞 酒器,亦代酒。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金 51、黄醅 黄酒。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陆游《山园杂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52、黄醑 黄酒。苏曼殊《断鸿零雁记》:“惜吾两人不能痛饮,否则将此蟹煮之,复入村沽黄醑无量,尔我举匏樽以消幽恨。” 53、黄封 酒名。宋代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后泛指酒。苏轼《岐亭》:“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54、黄流 指酒。《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孔颖达疏:“酿秬为酒,以郁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郁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沈约《梁宗庙登歌》:“我郁载馨,黄流乃注。”陆游《题斋壁》:“昼存真火温枵腹,夜挽黄流灌病骸。”章炳麟《訄书·原教下》:“夫黄流之祼,郁金百叶,酹之以达黄泉。” 55、黄汤 酒之贬义称呼。《水浒传》十四回:“你却不径来见我,且在路上贪这口黄汤。我家中没有与你吃?辱没杀人。”元曲《砂担》:“我则是多吃了那几碗黄汤,以此赶不上他。”《遇皇上》一折:“正末云:‘这酒有好处。’搽旦云:‘这黄汤则是嘴强,有甚好处?’”元 56、醳 酒、醇酒:“觞醳泛波。”《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逵注:醳,酒也。另,赏赐酒食:“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 57、嘉觞 祭享时所用的美酒。觞,酒杯,借指酒。《汉书·礼乐志》:“灵既享,锡吉祥,芒芒极,降嘉觞。”《汉书·礼乐志》:“侠嘉夜,茝兰芳,澹容与,献嘉觞。”《宋史·乐志七》:“嘉觞布兰,牲玉洁精。神之燕虞,肃用有成。” 58、佳酿 美酒。元好问《送武诚之往渼陂》:“杜曲旧游频入梦,兵橱佳酿惜兮携。” 59、佳酝 美酒。元 60、佳酌 指美酒。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醖成芳酎…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钱起《同严逸人东溪泛舟》:“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61、家酿 家中自酿之酒。南朝 62、金波 酒名。亦泛指酒。宋 63、金浆 酒名。汉 64、金兰 古代酒名也。范成大《滇海虞衡志·志酒》:“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 65、金浆玉醴 喻美酒。晋 66、金陵春 酒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67、椒花 酒名。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杜甫《十二月一日》:“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明 68、椒花雨 名酒。亦泛指酒。杨万里称烈酒为椒花雨。宋 69、椒浆 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王维《椒园》:“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 70、秬鬯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史记·晋世家》:“天子使王子虎 71、酒兵 指酒,酒能解愁,当如兵能克敌,故名。唐 72、九光杏 酒名。唐 73、九霞觞 亦称九霞巵,酒杯名,常借指美酒。唐 74、九液 指多种美酒。唐 75、九酝 一种经过重酿的美酒。《西京杂记》:“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醖、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醖,一名醇酎。”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拾遗记·晋时事》:“张华为九醖酒,以三薇渍曲糵…糵用水渍麦三夕而萌芽,平旦鸡鸣而用之,俗人呼为‘鸡鸣麦’。以之酿酒,醇美,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叫笑摇荡,令人肝肠消烂,俗人谓为‘消肠酒’。”元稹《西凉伎》:“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醖当前头。”元 76、九剑 仙酒名。《云笈七签》:“帛举字子高,尝入山采薪。见二白鹄飞下石上,即成两仙人,共语云:‘顷合阴丹成,就河北王母索九剑酒服之,至良。’子高闻仙人言,就访王母者,得九剑酒,还告仙人,乞丹服之,即翻然升虚,治于云中,掌云雨之任。” 77、君子 借指酒。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8、菊华酒 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79、狂药 酒之别名。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 80、酾 薄酒名。《楚辞·渔父》:“何不酺其糟而为酾。” 81、流霞 亦作流瑕、流赮,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亦泛指美酒。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葛洪《抱朴子·逸民》:“安得悬虚空湌,咀流霞,而使之不居乎地,不食乎谷哉?”唐 82、醴泉侯 代酒。《陆胥传》将酒比作人物加以叙述,作成传记,说酒的封爵是醴泉侯。 83、鲁酒 鲁国出产的酒,味淡薄,后作为薄酒、淡酒的代称。庾信《哀江南赋》序:“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梅尧臣《依韵和子聪夜雨》:“况值相如渴,无嫌鲁酒甜。”参见“鲁酒薄而邯郸围。” 84、醁 美酒。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85、茅柴 亦作茆柴,村酿薄酒。苏轼《岐亭》:“几思压茆柴,禁网日夜急。”明 86、魔浆 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梁武帝《断酒肉文》:“思念鱼肉,酒是魔浆,故不待言,凡食鱼肉嗜饮酒者,善神远离。” 87、木瓜 酒名。清 88、美禄 代酒。《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后因以“美禄”指酒。元稹《谢赐设状》:“陛下载分美禄,特降珍羞。空怀满腹之惭,未有沃心之便。”马致远《清江引·野兴》:“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只说刘伶醉。” 89、杯中物 指酒。陶潜《责子》:“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 90、迷魂汤 酒之贬义代词。《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91、内醪 御酒。明 92、内酝 皇家作坊酿造的酒,即御酒。《明史·仇成传》:“赐内醖,手诏存问。”清 93、女酒 酒名,亦称“女儿酒”。旧俗生女即酿酒贮藏,至女嫁时方取出宴客,故名。晋 94、缥酒 浅绿色的美酒。曹植《七启》:“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95、平原督邮 劣酒的隐语。南朝 96、醅 没滤过之酒。杜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97、醱醅(醗醅) 重酿未滤之酒。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醱醅。”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宋 98、千里酒 酒名。《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昉又曰:‘酒有千日醉,当是虚言。’杳云:‘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醉,亦其例也。’” 99、千日酒 酒名。古代传说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饮后醉千日。晋 100、千日酿 指美酒。明 101、清酤 清酒。《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赉我思成。”毛传:“酤,酒。”魏 102、清圣 清酒。陆游《初秋小疾效俳谐体》:“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 103、清酌 古代祭祀所用的清酒。《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孔颖达疏:“言此酒甚清澈,可斟酌。”元稹《告祀曾祖文》:“孝曾孙稹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曾祖岐州参军府君。”苏轼《送张龙公祝文》:“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灵侯张公之神。”章炳麟《沉荩哀辞》:“谨以清酌庶羞奠国士沈君之灵。” 104、清醠 清酒。《淮南子》:“清醠之美,始于耒耜。”耒耜为农具,借指粮食。 105、青州从事 亦省作青州,代酒。南朝 106、琼花露 酒名。《西湖老人繁胜录》:“酒名:玉楝槌、思春堂、皇都春…琼花露。”宋 107、琼香 亦作璚香,指美酒。宋 108、琼荂露 美酒名。元 109、琼苏 酒名。《南岳夫人传》:“夫人设王子乔琼苏绿酒。”李商隐《隋宫守岁》:“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宋 110、琼斝 玉制的酒杯或代酒。江淹《飨神歌辞》:“琼斝既饰,绣簋以陈。”元 111、琼浆玉液 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之可成仙,喻美酒。 112、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瑶池琼浆千杯少。” 113、璚露 美酒。元 114、齐物论 本篇名,借用为酒名。唐庚《泸人何邦直吾呼与饮为此诗》:“满饮一杯齐物论,白衣苍狗任浮云!”自注:“余在惠州作酒二种,其和者名‘养生主’,其稍劲者名‘齐物论’。” 115、曲生 酒的别名。唐 116、曲秀才 指酒。明 117、曲米春 酒名。杜甫《拨闷》:“闻道云 118、曲神 酒神,亦代酒。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曲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 119、曲孽 亦作曲櫱。酒曲或酒。《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曲糵。”孔传:“酒醴须曲糵以成。”王充《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曲蘖。”唐 120、曲阿酒 酒名。《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一·润州》:丹徒有高骊山,传说昔有高骊国女来此,东海之神乘船致酒,欲礼聘为妻,女不肯,海神拨船覆酒,流入曲阿湖。后遂以产美酒著名。《魏书·刘藻传》:“臣虽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贼虏而遗陛下,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官。” 121、曲居士 指酒。黄庭坚《杂诗》:“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122、曲道士 指酒。陆游《初夏幽居》:“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寓舍偶题》:“平生曲道士,岁晚欲深交。” 123、瑞露 酒名。苏轼《小圃五咏·地黄》:“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王十朋集注引《纂异记》:“田璆、邓诏,逢二书生,谓曰:‘我有瑞露之酒,酿于百花之中。’” 124、三白 酒名。明 125、三清 酒名即清酒。晋 126、山酌 山野人家酿的酒。王勃《圣泉宴》:“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梅尧臣《雪中访李君俞》:“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127、三酉 酒的隐语。明 128、十酒 清酒。因十旬酿成,故称。南朝 129、十旬 酒名。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李善注:“十旬,盖清酒百日而成也。”刘良注:“九酝、十旬皆酒名。”南朝 130、寿水 指寿酒。刘克庄《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131、石冻春 美酒名,亦省作石冻。唐 132、烧春 酒名。唐 133、松醪春 酒名。唐 134、醽醁 美酒名。“密宴既集,醽醁不撤。” 135、扫愁帚 酒之别称。苏轼《洞庭春色》:“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 136、生酒 未经煮过之酒,一般指米酒。唐 137、水酒 薄酒,多用来谦称自己请客时的酒。略备水酒,聊表寸心。 138、瓮头 刚酿成的酒。孟浩然《戏题》:“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唐 139、太和汤 即酒。宋 140、醍醐
本为发酵乳脂,代美酒。醍,为好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白居易《将归一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141、粢醍 浅红色的清酒。《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澔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清 142、天醴 指天降之甘露,亦谓天酿之醴酒。苏轼《人参》:“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明 142、天禄 酒之代称。《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苏轼《桂酒颂》序:“东坡先生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 143、天禄大夫 指酒。宋 144、土窟春 酒名。唐 145、屠苏 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46、琬液 指美酒。晋 147、五酘 酒名。白居易《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范成大《吴郡志·土物上》:“今里人酿酒,曲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酘。其酒则清冽异常,今谓之五酘。是米五投之耶?” 148、仙醪 仙酒。《镜花缘》第一回:“王母各赐仙桃一枚,众仙拜谢,按次归座,说不尽天庖盛馔,天府仙醪。” 149、仙液 指美酒。《暮山溪·寿李学士》:“霜天晓,笙歌彻,玉斝倾仙液。” 150、仙露 本指汉武帝所造铜仙人捧盘所接之甘露,后亦借指皇帝赐御酒。明 151、仙酝 仙人所酿之酒,喻美酒。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王昌龄《题朱炼师山房》:“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152、香醪 美酒。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李煜《一斛珠》:“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柳永《西江月》:“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陈维崧《薄幸》:“酒槽珠溅,向当垆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153、香蚁 酒的别名。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称。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金尊进酒浮香蚁,象板催筝唱鹧鸪。” 154、醑 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尊。”李白《送别》:“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小蓬莱酌酒》:“餐菊为粮露为醑”。 155、玄酎 一种味道醇厚的酒。王粲《七释》:“冻缥玄酎,醴白腐清。”晋 156、玄浆 指美酒。明 157、玄醴 指酒。潘岳《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158、玄露 喻美酒。唐 159、玄玉浆 用马乳葡萄酿造的美酒。明 160、玄酌 161、忘忧物 指酒。陶潜《饮酒》:“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白居易《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 162、昔酒 久酿的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疏:“昔酒者,久酿乃熟,故以昔酒为名。”钱谦益《渡河闻何三季穆之讣》:“雒诵然宿火,清言酌昔酒。” 163、醹 醇厚之酒:“甜醹九投”。 164、酏 米酒,甜酒,黍酒。 165、养生主 原为《庄子》篇名,后借作酒名。宋 166、仪狄 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用为酒的代称。《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北魏 167、祸泉 指酒。宋 168、绿蚁 绿蚁新酿米酒,未过滤时酒面浮沫,微现绿色,细如蚂蚁,故名绿蚁。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69、鸭绿 酒,以其色似鸭颈羽毛,故称。杨万里《生酒歌》:“坐上猪红间熊白,瓮头鸭绿变鹅黄。先生一醉万事已,那知身在尘埃里。” 170、瑶觞 玉杯,多借指美酒。王勃《宴山亭序》:“银烛摛花,瑶觞抒兴。”《群音类选·百顺记·父子荣归》:“玉趾步金莲,捧瑶觞遶膝争先。” 171、瑶钟 玉制的酒钟。亦用作酒钟的美称。多借指美酒。宋 172、瑶浆 玉液,指美酒。《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唐 173、瑶樽 亦作瑶尊、瑶罇。玉制的酒杯或美酒。亦用作酒杯的美称。王禹偁《茶园》:“汲泉鸣玉甃,开宴压瑶罇。”元 174、秬鬯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史记·晋世家》:“天子使 175、玉膏 喻美酒。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鲫堆盘荇菜鲜。” 176、玉缸 酒瓮的美称。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梅尧臣《送潘歙州》:“养亲将为寿,倾甘抱玉缸。”明 177、玉尊 亦作玉樽、玉罇,玉制的酒器或批酒。《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尊、玉笾。取一尊,一尊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178、玉钟 玉制的酒杯,亦代酒。汉 179、玉杯 亦作玉桮,玉制的杯或代酒。《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史记·孝文本纪》:“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谢朓《金谷聚》:“璖椀送佳人,玉桮邀上客。”杜甫《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秋日野亭千橘香,玉杯锦席高云凉。”清 180、玉壶冰 酒名。叶梦得《浣溪沙·送卢倅》:“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吴伟业《戏题士女图》:“四壁萧条酒数升,锦江新酿玉壶冰。” 181、玉壶春 酒名。《水浒传》第三八回:“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清 182、玉浆 喻美酒。元 183、玉酒 醇美的酒,多指御酒,亦指仙酒。唐太宗《帝京篇》:“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梅尧臣《社日饮永叔家》:“鳌头主人邀客饮,玉酒新赐蓬莱宫。”关汉卿《蝴蝶梦》:“你不想堂食玉酒琼林宴。”《十洲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隋 184、玉露 喻美酒。元 185、玉泉 指酒。苏轼《岁暮作和张常侍》:“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186、玉斝 玉制的酒器或代酒。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鹜之稻粱,霑玉斝之余沥。”李善注引《说文》:“斝,玉爵也。”杜甫《朝享太庙赋》:“福穰穰于绛阙,芳霏霏于玉斝。” 187、玉醴 美酒。李白《咏山樽》:“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宋 188、玉酝 美酒。唐 189、玉蛆 浮在酒面上之白色泡沫,亦代酒。韩偓《海山记》:“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梅尧臣《至灵壁镇得杜挺之书及诗》:“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元 190、玉浮粱 未熟的酒。宋 191、玉瀣 美酒名。陆游《鹧鸪天》:“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元 192、玉沥 指美酒。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一本作“玉历”。 193、玉醅 美酒。萧统《十二月启·南吕八月》:“倾玉醅于风前,玉琼驹于月下。” 194、玉髓 喻美酒。明 195、玉醑 美酒。 196、玉友 白酒的别名,亦泛指美酒。卢纶《题贾山人园林》:“五字每将称玉友,一尊曾不顾金囊。”宋 197、玉酝 美酒。唐 198、玉盏 亦作玉琖、玉醆,玉饰的酒杯,亦代酒。《礼记·明堂位》:“爵用玉琖乃彫。” 199、玉鬯 古代祭祀用的以圭为柄的灌酒器。《周礼·春官·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眡涤濯,涖玉鬯,省牲镬,奉玉齍,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孙诒让 200、玉薤 美酒名。柳宗元《龙城录·魏征喜治酒》:“兰生,即汉武百味旨酒也。玉薤,炀帝酒名。”明 201、玉醹 美酒。《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昭昭丹陆,奕奕炎方。礼陈牲币,乐备篪簧。琼羞溢俎,玉醹浮觞。恭惟正直,歆此馨香。” 202、玉瓒 亦作圭瓒,古代礼器。为玉柄金勺,祼祭时用以酌香酒或代酒。《诗·小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203、郁鬯 香酒。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古代用于祭祀或待宾。《周礼·春官·郁人》:“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郑玄注:“筑郁金煮之以和鬯酒。”唐 204、玉醑 205、玄鬯 指醇酒。葛洪《抱朴子·名实》:“玄鬯倾弃而不羞,醨酪专灌于圆丘 206、酝 酿酒,亦指酒。《随书》:“宜城酝始熟,阳翟曲新调。” 207、云液 古代扬州名酒,亦泛指美酒。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陆游《庵中晨起书触目》:“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坼龙团。”自注:“云液,扬州酒名。”清 208、真珠 指酒。宋 209、真钦酒 传说东方朔于真陵山得麋钦枣所作之酒。《古今图书集成·草木·枣》:“麋钦枣,出真陵山,食一枚,大醉,经年不醒。东方朔游其地,以一斛归进上,上和诸香作丸,大若芥子。每集羣臣,取一丸入水一石,顷刻成酒,味逾醇醪,谓之麋钦酒,又谓之真钦酒、仙芗酒,香经旬不歇。” 210、旨酒 美酒。《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孟子·离娄下》:“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211、浊醪 浊酒。左思《魏都赋》:“清酤如济,浊醪如河 212、状元红 酒名。汤显祖《牡丹亭·如杭》:“这酒便是状元红了。” 213、浊酒 未滤的酒。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214、酎 醇酒,经过两次或多次重酿之酒。郑玄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说文》:“酎,三重醇酒也。” 215、酦醅 重酿未滤之酒。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酦醅。”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野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广韵》:“酦醅,酘酒也。醅,酒未滤也。” 216、渌醽 美酒名。王安石《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思君异日投朱绂,过我何时载渌醽?”杨慎《禁直春寒》:“欲分青藜火,共举渌醽杯。” 217、酃渌 美酒名。晋 218、杯中醁 亦作杯中渌、杯中绿,指美酒。南朝 219、醁波 指美酒。《三国志平话》:“辞容不改邀蜀客,颜貌依然饮醁波。” 220、醁醽 美酒名。南朝 221、春醁 唐人之酒多以春命名,故以春醁泛指美酒。温庭筠《夜宴谣》:“裂管萦弦共繁曲,芳尊细浪倾春醁。” 222、醁醑 美酒。《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问着后只言得一句,亲身与斟醁醑,却争敢离一步。”马致远《陈抟高卧》:“有兴处饮醁醑千钟醉,没人处倒山呼万岁声。”汤显祖《紫箫记·换马》:“红筵巄嵸,醁醑氤氲,珠曲玲珑。” 223、醁醅 美酒。唐 224、醁酒 美酒。李白《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至于清谈浩歌,雄笔丽藻,笑饮醁酒,醉挥素琴,余实不愧于古人也。”宋 225、醅醁 指酒面浮起的浅碧色浓汁浮沫,代酒。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难醒拨醅醁,殊厌落头鲜。” 226、黍醅 未过滤的黍酒。陆游《杂题》:“黍醅新压野鸡肥,茆店酣歌送落晖。” 227、黍酒 用黍米酿制的酒。北魏 228、官醅 官府酿造的酒。陆游《湖上今岁游人颇盛戏作》:“台府官醅岁岁新,兰亭春胜镜湖春。” 229、腊醅 腊月酿制的酒。清 230、腊酎 腊月所酿之醇酒。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旗亭腊酎踰年熟,水国春寒向晚多。” 231、瓮醅 指酒。陆游《睡起》:“瓮醅力量初投枕,鼻鼾声豪已撼床。” 232、醲醅 厚酒,美酒。张先《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 233、醅酒 未滤去糟的酒。唐 234、醅酎 美酒。唐 235、嫩醅 未过滤的新酒。宋 236、村醅 农家自酿的未过滤的酒。陆游《客至》:“野果尝皆涩,村醅压尚浑。”金 237、拨醅 未滤过的重酿酒,亦泛指酒。温庭筠《醉歌》:“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 238、薄酒 度数不高的酒,谦称待客之酒。 239、春醅 犹春醁。唐 240、旧醅 陈酒,旧酿。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朱熹《次秀野韵》:“公能顾我传新句,我欲留公拨旧醅。” 241、新醅 新酿的酒。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陆游《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东隣膰肉至,一笑举新醅。”元 242、绿醅 绿色美酒。唐 243、酒醅 酿成而未漉的酒。刘禹锡《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白居易《赠皇甫庶子》:“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酒醅。” 244、蜜酒 用蜂蜜酿造的酒,亦泛指甜酒。苏轼《蜜酒歌》叙:“西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宋史·外国传五·三佛齐国》:“三佛齐国有花酒、椰子酒、槟榔酒、蜜酒,皆非鹿蘖所醖,饮之亦醉。”明 245、蜑酒 蜑人所造的酒。苏轼《丙子重九》:“蜑酒糵众毒,酸甜如梨樝。” 246、真一酒 酒名。苏轼居岭南时自酿酒。其《真一酒》诗引:“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又自注其诗:“真一色味,颇类予在黄州日所醖蜜酒也。” 247、顿递司酒 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宋 248、溲酒 即醙酒、陈白酒。《仪礼·士虞礼》:“嘉荐普淖,普荐溲酒。”郑玄注:“今文‘溲’为‘醙’。”清 249、雪酒 名酒名。清 250、金丝酒 以鸡蛋和酒相煮的一种酒。宋 251、公酒 因公事酿造之酒。《周礼·天官·酒正》:“凡为公酒者,亦如之。”郑玄注:“谓乡射饮酒,以公事作酒者,亦以式法及酒材授之,使自酿之。” 252、辟恶酒 即椒柏酒。旧俗,正月一日饮椒实、柏叶所浸酒,谓饮之可辟恶气、消疾疫,故名。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253、三辰酒 酒名。唐 254、早禾酸 酒名。亦称“早秫酒 255、事酒 古指“三酒”中冬酿春成的新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256、程酒 古代桂阳郡郴县程乡溪出产的酒。郦道元《水经注·耒水》:“县有渌水,出县东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谓之程乡溪,郡置酒官,醖于山下,名曰程酒。”按,耒水在今湖南省资兴县境内。 257、蚁酒 浊酒。因酒面浮有泡沫,故称。唐 258、酘酒 重酿而成的酒。清 259、筩酒 犹瓮酒。清 260、泥头酒 用泥封口的坛子里存放的陈酒。元 261、社酒 旧时于春秋社日祭祀土神,饮酒庆贺,称所备之酒为社酒。宋 262、腐酒 谦词谓很差的酒。《二刻拍案惊奇》:“我店里只是腐酒,没有荤菜。” 263、几头酒 古代风俗,沐浴后饮酒,谓之“几头酒”。宋 264、时酒 一种新酿酒。又称生酒。明 265、蚁醅 即蚁酒。梅尧臣《依韵答吴正仲罢饮》:“君辞予家倾蚁醅,自有嘉味须持来。 266、黄醅 黄酒。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 267、市酿 市上所售的酒。陆游《秋怀》:“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268、醇酿 美酒。明 269、仙酝 仙人酿的酒,喻美酒。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时菊芳仙醖,秋兰动睿篇。”王昌龄《题朱炼师山房》:“百花仙醖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270、美酝 美酒。白居易《宿张云举院》:“美醖香醪嫩,时新异果鲜。”《宋史·文苑传四·郭忠恕》:“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以美醖。” 271、杜酝 谓家酿的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早间看坟的人来说道,桃花发,杜醖又熟。我们去那里喫三杯…两箇入去坐地,又是自做的杜醖,吃得大醉。” 272、法酝 即法酒。明 273、酿酝 指酒。唐 274、冻酒 寒凉的酒。欧阳修《送谢希深学士北使》:“穹庐鸣朔吹,冻酒发朱颜。”苏轼《和陶饮酒》:“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275、刁酒 古代名酒,亦指佳酿。钱谦益《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刁酒沾唇味许长,河间才得一杯尝。侬家酒谱卿知不?记取清甘滑辣香。”钱曾注:“ 276、野酿 山野人家酿的酒。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渚茶野酿,足以销忧;莼鲈稻蟹,足以适口。”宋 277、梨花酿 即梨花春酒。关汉卿《玉镜台》:“恰才立一朵海棠娇,捧一盏梨花酿,把我双送入愁乡醉乡。” 278、梨花春 酒名。因以梨花开时酿成,故名。白居易《杭州春望》:“红袖织绫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自注:“其(杭州)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清 279、芳醑 美酒。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孟郊《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芳醑静无喧,金尊光有涤。”明 280、菊醑 菊花酒。清 281、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沈约《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魏徵《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苏轼《新酿桂酒》:“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