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 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彩色心体之真机。 在万籁俱寂中得到的宁静不是真静, 只有在喧闹中仍然保持平静的心情, 才算是合乎人类本性的真正的宁静; 在得意热闹中得到的快乐不是真乐, 只有在艰苦中仍然保持乐观的情趣, 才算是合乎人类本性的真正的乐趣。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 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 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每个人的机会都有所不同, 有的运气很好可大展鸿图, 有的运气糟糕而无所成就, 自己有怎能企求最好运气? 每个人的情绪都时好时坏, 情绪稳定的时候桩桩顺利, 情绪浮躁的时候件件糟糕, 又怎么要求别人事事顺从? 假如能对此平心静气反省, 则是一个绝好的修养途径。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咎尤并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毖议丛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 但是说错了一句就会立刻遭受众人指责; 即使十次计谋九次成功也未必能受奖赏, 但是有一次失败埋怨责难就会纷纷到来。 所以君子宁愿保持沉默而不随便乱开口, 在做事什么宁可显得笨拙也不显露聪明。 苦中有乐趣 乐中有苦味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 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艰难困苦时坚持乐观的生活信念, 苦尽甘来时就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样的喜悦就是人生的真正乐趣; 春风得意时放纵自己的谬误言行, 失意潦倒时就会被他人乘机报复, 埋下了日后招灾惹祸的悲剧根苗。 待小人难于不恶 待君子难于有礼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 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待品行不端的小人, 态度严厉并不算困难, 困难在于不憎恨他们; 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 态度恭敬并不算困难, 困难在于对他们有礼。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 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 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 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性情急噪的人言行如火一般炽烈, 所有跟他接触的人物都会被焚毁; 性情刻薄的人言行如冰一般冷酷, 所有被他碰上的人物都会被冻僵; 而那些性情呆板而性格愚顽的人, 既像是一潭死水又像是一株朽木, 死气沉沉已经完全断绝了生命力, 这些人都不能成就功业为民造福。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人之所以有骄傲无礼的脾气, 无非是受了外来血气的影响。 只要能把这种外来血气消除, 光明正大的气概就可以出现; 一个人之所以有情欲和意识, 无非是虚幻无常的妄心所变。 只要能把这种虚妄之心消除, 善良正直的本性就可以显现。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 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伪装成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 和无恶不做的小人没有不同; 而改变品节操守的正人君子, 甚至比不上痛改前非的小人。 转祸为福 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变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 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当淫邪的念头在你的心头一闪而过时, 你如果发觉它有走向物欲方向的可能, 就要立刻用理智把它拉回到正路上去; 只要坏的念头一产生就要立刻有警觉, 当有所警觉时要立刻想方设法来挽救。 这才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重要关头, 所以你切不可放过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 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一个人的心胸一定要虚旷得像山谷, 因为只有空旷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 一个人的意志一定要坚固的像磐石, 因为只有坚固才能抵抗物欲的侵入。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栗可当万钟之报; 利物者,计己之施,则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一个施舍恩惠来帮助他人的人, 既不可常把这种恩惠挂在心头, 更不可总想着获得他人的赞美, 这样即使是施舍一斗米的恩惠, 也可以收到万钟粟的真诚回报; 一个施舍财物来帮助他人的人, 不但计算着自己对他人的施舍, 而且要求人家丝毫不差地回报, 这样即使是付出一百镒的黄金, 也难以收到一文钱的轻微功效。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大巧去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真正廉洁的人不贪图虚名,所以反而没有廉洁的名声; 而那些到处树立声誉的人,正是为了替自己沽名钓誉。 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显得笨拙; 而那些一味玩弄权术的人,正是为了替自己掩饰笨拙。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 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只凭着一时感情冲动做事的人, 热情一退事情也跟着停顿下来, 这岂是永不停懈地进取的态度? 只从情感意识来领悟真理的人, 既然能领悟也就必然重陷迷惑, 终究不是永远明亮的觉悟之灯。 贫穷净扫地,贫女净梳头 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士君子一当寥落,奈何辄自废驰哉! 贫穷的家庭要把地扫得纤尘不染, 贫家的女儿要把头梳得干干净净。 摆设和穿着虽然算不上豪华艳丽, 但是却能够保持高雅脱俗的风范。 因此君子一旦处于穷愁潦倒之时, 绝对不应该荒废松懈而自暴自弃。 醵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美酒佳肴大鱼大肉不是真正的美味, 真正的美味只须在粗茶淡饭中体会, 才智卓绝超凡的人不是真正的伟人, 真正的伟人只不过是平凡无奇的人。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 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与世有补; 救助他人不希求对方感恩图报, 对方不怨自己就算感恩戴德了。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 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惨忸。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 独自静坐来观察自己的心, 会发现妄心全消真心流露。 当这个真心开始流露之时, 觉知了无杂念的细微境界; 然而当真心出现之后不久, 虚妄的无明念仍难以根除, 心灵有了羞愧不安的感觉, 又产生了改过向善的念头。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与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在狭窄的径路上行走时, 要留出一些让给别人走; 遇到美味可口的佳肴时, 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 这便是最安全快乐的处世方法。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 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氓其病矣!如何不败? 富贵家庭待人应宽大仁厚, 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阴险。 这种人虽然身为富贵之家, 行经却完全等同贫乏之人; 又如何能长久享有富贵呢? 聪明人本应该隐藏起锋芒, 可是很多人反而夸示炫耀。 这种人虽然看上去很聪明, 其实却只不过是愚蠢透顶; 到头来又怎么能不失败呢? 作人去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 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要想成为一个为人称道的著名人物, 并不一定非要干出宏伟远大的事业, 只要能摆脱凡情俗念就能跻身名流; 刻苦学习并且获得非常高深的学问, 并不需什么特别的增加学识的功夫, 只要能排除私情杂念就可超凡脱俗。 事事留下有馀不尽的意思, 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 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 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出点余地, 而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太损, 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 甚至连鬼神也都不能伤害我。 假如所有事情都想尽善尽美, 幻想一切功业都能登峰造极, 即使不为此招致内部的混乱, 也必然为此招致外来的忧患。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一个人能够摆脱功名富贵荣华的束缚, 就可以净化自己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 一个人能够冲破道德仁义思想的束缚, 就可以净化自己进入绝俗的圣贤境界。 宁守浑噩而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 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宁可保持纯朴无诈的本性, 而摒除尽后天的聪明才智, 以便保留住一点浩然正气, 归还给孕育灵性的大自然; 宁可抛弃世俗的荣华富贵, 而品味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以便保留下一个纯洁美名, 归还给孕育本性的天与地。 事穷势蹩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一个人即使到了穷途末路, 要体察他当初的本心如何; 一个人即使达到功圆行满, 要注意他以后的操守怎样。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 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酒足饭饱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滋味, 所有甘香醇美的味道都已全部消失。 房事满足后再回味激情性欲的意趣, 所有鱼水之欢的念头都会烟消云散。 因此假如我们能经常用事后的悔悟, 来破除开始某件事情时的执着痴迷, 就可以消除错误而恢复纯正的本性, 所做的事情就没有一件不合乎正理。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该严正刚直, 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该随机应变; 在国将不国的未世时期,则应该刚直与圆滑并用。 对待善良而正直的君子,要宽容厚道才算有涵养, 对待奸险而邪恶的小人,要严厉不苛才能有距离; 而对待一般的平民大众,则应该宽大与严厉互用。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甚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晦;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站在低下处就会知道:攀到高处容易粉身碎骨; 站在阴凉处就会知道:向着光亮容易刺痛眼睛; 保持恬静心情就会知道:钻营驰逐的人太辛苦; 保持沉默心情就会知道:喋喋不休的人太浮躁。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如果一个人做下了坏事而担心让人知道, 那么他在恶性中还保留改过向善的良知; 如果一个人做了善事而急着让别人知道, 那么他在做善事时已种下了伪善的祸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