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夏秋冬四季
————广义二进制的解释———— (SSR1939以此文献给“仪器87北京聚会”) 根据相对论可知,物质可转换成能量,能量也可转换成物质。 地球上的四季也是由此而来的,其过程如下: 形成四季的能量来自太阳及外空以及地球本身故有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称作“太极”。这些能量有些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有些我们是可以感觉到的,而有些是我们只能体会到的。如明、暗,热、冷,生长、收藏等等,可把它们分成两类。 明 热 生长 向上 积极 …... 这类称作“阳”爻,标记为 因为阴阳都是来自于太极,故有“太极生阴阳”之说。 当我们把阴表示成0,把阳表示成1,这就成了大家熟悉的二进制了。实际上,莱布利茨发明二进制时,确实是在看了阴阳八卦受到启发之后,所以我们不妨可以认为阴阳就是广义的二进制。而今我们用二进制编程序时的0和1,早已不是数字上的0和1了。 由太极生阴阳,这是一分为二。那么有没有合二而一的事情发生呢? 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严厉地批判过合二而一,说它是反动的。当时我们还年轻,也跟着批判一通,现在看来年轻时是很容易受骗的。 事情的真像应当是,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都是存在的。正是有了合二而一才有了“阴阳生四象”之说。阴阳可组合成下述四种情况:
于是有了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地球上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可用下图表示:
阴阳二气随时随刻都处于“彼消此涨、彼涨此消”状态,两者好似均处于振动状态。这就与当前的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弦”理论是一致的。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弦构成的,(弦本身并非是看得见的物质)而春夏秋冬四季也应当是由弦(阴阳)组成的。 为了将上面讨论四季成因的分析方法推而广之,我们重新研究下阴阳生四象。 在立春时,阴气满满、阳气为零(图三),但阳气即将诞生。称其象 立夏时阳气由立春时之零渐渐生长变强至半成(立秋时满),与此同时阴气在逐渐减少至一半,其象为 立夏后,阳气呈快速增加状,犹如火焰上腾直至立秋时满满为止。而阴气也快速减少到零。其象为 立秋后,阳气由满满开始下降,阴气从无到有开始上升,到立冬时阴阳相等各为其满时之一半。其象为 立冬后阳气快速下降,阴气急剧增强直至立春之时阴气满满,阳气为零。阳气锐减之动态特征是固缩一点,这性质可用一字“水”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引用的水、木、火、金 等字,并非是指这些物质,而是用它们来描述阳气变化是的不同特点、动态!因此,图一可画成图四,图三置换成图五。
因此,可将图五置换成图六。
整个宇宙间的普谝规律是:能量(无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能量的过程。亦可说成“形散化为气,气聚则成形”的现象。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均是由气(弦)组成的。世间万物的变化的规律是由盛→衰→盛→‥‥,且有“阳极生阴,阴极阳起”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阴阳二气,均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动态特性。所以,它们在运动时必将遵行图六、图七所表示的规律。 从本文的讨论可知,当用阳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