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准化厂房最大效率地利用空间。(资料图片) |
|
12月5日,在晋江撤县设市15周年来临之际,晋江市6个标准厂房项目分别举行奠基或封顶仪式,这既是献给市庆的一份厚礼,也标志着推行已久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正式启动。
这6大项目集体举行庆典预示着什么?一期投用后,可解决多少中小企业的用地问题?它们更倾向于吸引哪些类型的企业入驻?建成后,租(售)价多少?本期话题将带你进行探讨。
■本报记者 王远芳 郑翔 见习记者 江钰铃 王志前 吴毅嘉 王家煜 实习生 林美竹 文/图
土地紧缺 供需矛盾大
“要是现在政府能给我一块地,我可以马上付清所有款项。就算退一步说,如果土地暂未征好,交地时我仍愿意按照地价涨幅差额补齐,可是现在已经拿不到地了!”陈埭镇一位从事印刷的企业老板曾对记者如此描述“一地难求”之苦。
土地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而人多地少又是晋江的客观市情。晋江市国土部门曾做过调查,2006年,晋江市农用地面积为47.7万多亩,其中耕地29.4万多亩,人均不足0.3亩。福建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而晋江更是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从理论上分析,按照目前每年的用地速度计算,10年内,晋江发展工业就将无地可用。集约用地、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单位土地产值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晋江眼下最亟须探索解决的课题,也是晋江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成长的需要,有的企业在同一个村里10年内建了3处厂房,这些厂房分散在不同角落,缺乏规划、楼层较低,这种土地利用效益明显很低。”晋江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诗从告诉记者,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更要善于挖潜。他建议,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建筑,减少单层或低层建筑,向空中用地,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和利用率。
向“标准化”要空间
在地少人多用地需求大的前提下,晋江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势必进一步提高。
晋江市国土局局长丁尚光表示,今年,工业用地的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及省有关产业政策,在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按照送审文件的规定,原则上投资额度在1000万元以下的新建生产性工业项目不予单独供地,将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同时,工业投资项目也将向工业区集中,原则上5亩以下的新建生产性工业项目将不予单独选址。
他认为,建设标准厂房是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工业亩产”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晋江人多地少、企业用地难的一剂“药方”。
标准化厂房是指政府、集体、个人等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建设,用于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外出租(出售)的生产性标准厂房,是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晋江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2005年,晋江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兴建和参建标准厂房。
自《实施意见》出台以来,通过在企业积极推广使用标准厂房并规范标准厂房建设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中小企业用地难、妥善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三合一”厂房难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标准厂房要因地制宜
本月5日奠基或封顶的6个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其中,既有政府、企业单独投资,也有村集体或个人投资。晋江市商务局局长谢陆伟表示,只要有条件,社会各界都可以积极兴建和参建标准厂房。
据调查,此次已奠基或封顶的6个标准化厂房项目,其土地来源中,17%是征用村民土地,66%是利用闲置土地,其余17%是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
而在投资者方面,由单个企业出资的仅有西滨标准化厂房项目,其投资者为晋江雪域置业有限公司,陈埭、灵源的标准化项目由村委集体出资,而安海、深沪、出口加工区等三个项目则采取股份制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其他投资方式。
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垵认为,在条件较完备的村进行试点,结合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把土地集约化起来,让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建设标准化厂房,可允许以部分出售及部分出租的形式供给企业,这样既可以使农民通过租金长期受益,也可以不断壮大村集体的财力。
但是,兴建标准化厂房,并非每个街镇都适合。谢陆伟认为,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合适的土地,选址、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都很关键。二是具有产业基础,在有些街镇如磁灶兴建标准厂房,很难吸引企业进驻,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需求。三是在有地、有需求的基础上也要有投资方。
一期建成可容纳100多家企业
虽然标准化厂房还没建成,但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打听。
据悉,这6个分处不同地点的标准化项目,一期建成后大约可容纳100~180家的企业,吸引进驻的企业大多为服装、鞋业、纺织等传统产业。
陈埭鹏头村的一家企业主告诉记者,他有意进驻某个项目,但初步打听后得知,标准厂房每平方米的售价可能在1700元~1800元之间,价格偏高了些。
作为项目投资方,泉州出口加工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晋展也考虑到了企业的顾虑。他说,为了能“斗市”(闽南话,形成市场氛围),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厂房将以出租而不是出售的方式让企业使用,月租金在5元~7元/平方米。“最重要是先让企业进驻。”孙晋展再次强调。
“有实力的公司都喜欢自己建厂房。”韩国劲都人国际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青青认为,建标准厂房出发点是好的,但要看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为目前个别公司处于厂房面积过剩,工人紧缺的困局。如果进驻标准厂房可以从规范“三合一”、租金优惠或者减免税收等相对优惠政策入手,可能很多企业就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