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宝钢和民生说投资目标和盈利模式问题

 jctaixu 2011-09-11
我这里不是机械的谈论估值问题,也不是谈论价值投资的问题。我是谈论操作的目标选择问题。先看下面的宝钢和民生的k线走势: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上一篇文章我截取了马钢的月线图,马钢基本上回到了998的价格区间。上面是宝钢的走势(05年以来同样没有任何送股),也距离998的价格很近了。宝钢这个股的动态市盈率8倍左右,如果从市场垄断性而言,没有别的钢铁企业能和它竞争,如果从企业重置的角度来说,就是给你2000亿的资金也没有办法再建一个宝钢,接近6元的净资,价格却5元多一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宝钢大跌?175亿的流通筹码是无法操作的主要原因。

     再说民生银行,动态的估值市盈率5.6倍,每股净资产4.31元,价格不足6元。当然是被严重低估的股票,任你对银行股的利空说的天花乱坠,我仍然说这是极其低估的股价。但是,我并不认为目前就能涨起来了。为什么?民生的流通盘226亿,总股本267亿,而且还要再融资,如此庞大的股本和市值,就不要想短期会有惊人的走势。再说史玉柱先生,他看的很长远,他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注入,他要持股数年也许更长,更重要的是他要在民生某一个董事,而我们散户并没有这个企望和条件。如果60亿资金不是投入到民生之中,而是选择成长性企业,例如和华谊兄弟CEO称兄道弟,那股价早就一飞冲天了。别说华谊不值得投资,我相信腾讯马云都不是省钱的货,那眼光也不比脑白金差,问题是史玉柱不喜欢“那一口”。

     我上面绝非要评论估值和价值投资的问题,我要说的是,在这个市场的从业者,目前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企业是不是好企业,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值得投资。

    第二,企业的流通性和可操作性是不是能够投资,也就是价格的可操作性。

   我 认为类似工行和石油之类的超级大盘股,已经没有资金能“炒作”了,他们的命运必然下沉到合理的位置,成为避险资金的一个配置,一年内哪怕一分钱不涨,只要它能有超出银行一年无风险收益的红利,就是适合的。我认为目前已经接近这个目标了。这一类的股还有很多,除了超级大盘股之外,流通股本在数百亿,市值在千亿以上的股大概有很大的一部分都会逐步靠拢这个方向。大家看st梅雁,京东方,tcl这类企业,有些大股东都不想做了,你还持有这类股票还有什么意义!

   因此,我现在越来越明确操作的方向在哪里?这就是流通股和总股本适合私募,公募和各类资金的企业,不论是主板的还是中小板,创业板的,都是寻找的目标。而大盘股尤其是国有大盘股,不知道哪一会也许暂时的会有交易性脉冲机会,例如马钢宝钢在06--07年的大牛市里也走得很高,但是4--5年之后又回到了起点,这样的股市盈率和市净率再低,也不值得介入,更加没有什么投资可言。因此对于这类股,只有放弃。

    目前很多人对创业板有很多非议。认为还会大跌,甚至认为下跌才刚开始。我认为这样的评论是脱离了市场的实际的,是不合理的臆想。这些人的根据之一是创业板的业绩增长并不比主板高,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主板的业绩主要是因为大盘股尤其是银行股地产股的业绩突出得到了整体的提升,而恰恰是这类股价格涨幅并不大。而那些涨幅很好的股的业绩并不好。其次,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企业才接近2年,很多募集的资金投资的项目还在建设中,由于股本的扩大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制约,很多财务指标肯定是下滑的,很多企业的项目投资见效的是24个--36个月,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真正判断这类企业的成长性。第三,有些人的比较往往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寻找有利自己的标的,主板总是要找利润增长高的,创业板找盈利增率低的,例如海普瑞啊,汉王之类的。其实,2年上市260家企业之中,好的企业不少,垃圾也会杂于其中。创业板这个市场我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金矿和乱石都有的市场,关键在于选择。

      我认为将来的投资方向主要还在创业板。特别是新兴产业的企业,这是我们淘金配置的一个方向。尤其要关注早期上市的创业板,投资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的企业,他们会有一轮不错的行情。我相信他们在下跌的时候是”猪坚强”,能够hold系统性压力,而在稳定之后,他们会成为最快速反弹甚至反转的股。

    不要再迷信在指数的泥潭里,中国的股市已经变了,指数不再重要,企业成为了根本。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早一天明白这一点就早主动,如果一直迷恋那个上证指数,那就只有跟着股指期货波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