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蒜异常生长的原因与预防

 好象在哪见过 2011-09-13

大蒜异常生长的原因与预防  

2010-11-23 09:54:07|  分类: 大蒜相关 |  标签: |字号 订阅

       随着大蒜常年连作、地膜覆盖、气候变化、种植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异常生长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的属于生理异常现象,有的属于栽培管理不当。目前发生最普遍、对质量影响最大的是二次生长、洋葱型大蒜、管叶、抽薹不良、薹苞肿大等。 
      一、二次生长
大蒜二次生长又称次生蒜、马尾蒜、胡子蒜、冒樱子等。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且易松散脱落,既达不到出口标准,又影响国内销售,经济损失较大。大蒜二次生长现象在我县是相当普遍的,严重的年份发生株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蒜头的产量和质量。
       1、大蒜二次生长类型
       根据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
      ⑴外层型二次生长。大蒜植株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1至数个鳞芽,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形成独瓣蒜或没有花薹的分瓣蒜或有花薹的分瓣蒜,而在蒜头的外围着生一些排列错乱的蒜瓣或小蒜头,使整个蒜头成为畸形。这种类型的二次生长对商品品质的影响最大。
      ⑵内层型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内层叶的叶腋中,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从植株的叶鞘口伸出,形成多个分杈。有的分杈发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发育成分瓣蒜,其中有少数分瓣蒜还形成了花薹。轻度的内层型二次生长对蒜头的外形影响不大,发生严重时,蒜薹变短,薹重降低,蒜瓣排列松散,蒜头上部易开裂,所形成的分瓣蒜外观酷似一个肥大的正常蒜瓣,常被选作蒜种,但播种后由一个种瓣中长出2至多株蒜苗,从而影响下年度蒜头的产量和质量。
       2、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原因
        ⑴品种遗传性。苍山大蒜为内层及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三个品种中以糙蒜最重,高脚子最轻。
       ⑵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易发生。
       ⑶播种期和土壤湿度。播期早且土壤湿度高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利;播期虽然早,但土壤湿度低时,则不利于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⑷蒜瓣大小。蒜瓣大的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而小蒜瓣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
        ⑸灌水。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鳞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数多,灌水量大,土壤湿度高,二次生长发生重。
       ⑹施肥。氮肥施用量大,二次生长株率高。同样数量的氮肥,施用次数不同,二次生长的发生情况也不同。据试验,早春大蒜返青后施用的速效性氮肥量愈多,二次生长愈严重。
       ⑺覆盖栽培。生产实践证明,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有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有时二次生长增多。覆盖地膜后,土壤温度上升,含水量提高,有效养分增多,肥力增高,大蒜的整个生育过程都提前,植株生长旺盛,花牙和鳞茎分化期提前。花芽和鳞茎分化后常处于日照时间较短,土壤温、湿度适宜及养分充足的环境中,使二次生长增多。
        ⑻气候。如果冬季温暖,植株生育迅速,早春气温回升快,花牙和鳞芽分化早,分化后日照较短,如果又遇连续降温和降雨天气,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鳞芽再次感受低温,再次分化出鳞芽和花芽,以后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形成二次生长植株。
此外,部分低洼地积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植株瘦弱;大蒜在花芽和鳞芽分化期地上部或地下部受到损伤时,对大蒜二次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3、预防大蒜二次生长的措施
      ⑴合理选种。农谚说“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所以栽种大蒜时首先要选出好蒜种。应选择色泽洁白、顶芽肥大、无病无伤的蒜瓣,坚决淘汰掉断芽、腐烂的蒜瓣。
      ⑵改善贮藏条件。蒜种贮藏场所应保持20℃以上的温度和75%以下的空气相对湿度。
      ⑶正确处理蒜种。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使蒜瓣间疏松、易掰。栽蒜时除去残留茎盘,这样既可减少大蒜二次生长的产生,又可以使其萌芽早,出苗整齐。
     ⑷适时播种。播种期不要太早和太晚,应根据气候变化适期播种,一般日平均气温17C°左右,5厘米地温18 C°左右为最适播期。
     ⑸合理密度。合理密植有利于大蒜整体及个体生长,苍山大蒜的栽培密植每亩2.8—3.5万株,行距20—22厘米,株距8—10厘米。 
     ⑹科学施肥。在大蒜的整个生长期中,基肥要突出施用有机肥,生长期需要加强肥水供应,但不宜大肥大水,要少施氮肥,特别是返青期要少施或不施速效性氮肥。要采取配方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补充中微量元素肥(硫、硼、锌、钙等),在最关键的鳞茎膨大期施肥要以钾磷为主,注意花芽和鳞芽分化期,不要多次大量灌水。同时,在气候剧烈变化时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⑺地膜覆盖要科学。第一,播种期应比不覆盖栽培的推迟5-10天,使苗期生长不过旺,花芽和鳞芽分化后处在地温持续升高和日照时间逐渐加长的环境中,以利花薹和鳞芽的正常发育。第二,施用长效性有机肥和化肥作基肥,在做畦时一次施入。氮肥用量较不覆盖栽培者减少1/3左右。磷、钾肥用量与不覆盖栽培相同。揭膜前不施追肥。第三,田间操作时尽量避免对植株的地下部或地上部造成机械损伤。
      二、洋葱型大蒜
     洋葱型大蒜又称面包蒜、气蒜、公蒜。洋葱型大蒜为鳞茎的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该类型大蒜鳞茎由具叶身的叶鞘基部异常加厚,以及全部或部分鳞芽的外层鳞皮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如黄豆大小或无)或形成部分正常鳞芽,可形成蒜苔或无苔分化,无任何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
     洋葱型大蒜形成和二次生长发生密切相关,凡是能诱发大蒜二次生长的条件也可诱发洋葱型大蒜形成,栽培管理上可采用相同的措施。
    三、管叶
    管叶又叫枪杆子。大蒜的正常叶片是狭长而扁平的,“管叶”则是中空的管状,形似葱叶,近年来苍山大蒜的主产区田块管叶现象时有发生,发生株率一般在5%左右,严重的地块达20%左右。
    管叶多在蒜薹外围第一至第五片叶上发生。蒜薹外围第一片叶为管状时,蒜薹的总苞被套在管叶中,蒜薹生长缓慢,以后随着总苞的伸长和加粗,管叶基部被胀破,但总苞的上部仍被套在管叶中,所以总苞成为环形。蒜薹外围第二片叶为管叶时,蒜薹及蒜外围的第一叶片均被套在管叶中;蒜薹外围第三片叶为管叶时,则蒜薹和蒜薹外围的第一和第二片叶均被套在管叶中。依此类推,所以管叶发生的叶位愈向下,被套在管叶中的叶片数愈多,使正处在鳞茎肥大期的植株,减少了制造养分的器官,导致蒜薹、蒜头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
     管叶现象的产生除了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与蒜种贮藏湿度、种瓣大小、播期和土壤湿度有关。在预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蒜种在室温下贮藏,避免长期处于15℃以下的冷凉环境中;选用中等大小的蒜瓣播种;适期晚播;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长期缺水。一旦发现管叶,可及时划开,以消除或减轻对蒜薹和蒜头的不利影响。
    四、薹苞肿大
    薹苞肿大主要是激素造成的,要严禁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叶面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