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俭约”的陵墓 道光慕陵之谜

 人生客船 2011-09-19
一个“俭约”的陵墓 道光慕陵之谜

  道光拆毁在东陵刚建不久的陵墓后,就在西陵选定了一块万年吉地重修一陵,最后这座墓中葬入了道光和三个皇后。这座陵墓称为慕陵,它是怎样得名的?道光皇帝一再声称建陵时要“俭约”,果真修得十分俭约吗?慕陵的隆恩殿全部用金丝楠木构成,雕刻了上千条昂首空中的龙头,这又是为什么?

  道光慕陵在嘉庆昌陵西南的龙泉峪,地宫中葬着道光皇帝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和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后者是咸丰的生母。

  关于道光慕陵,有多个问题需要了解清楚。

  道光陵为什么叫慕陵?清代制度,帝后陵寝的名称一般由嗣皇帝选定,匾额与碑铭也由嗣皇帝书写。道光十一年(1831)二月,道光帝在西陵为自己选定了万年吉地,赐名龙泉峪。道光十五年,他又到西陵拜谒泰陵与昌陵,再次阅视了行将竣工的龙泉峪陵寝。见到万年吉地工程坚固整齐,晋监工大臣穆彰阿为太子太保,并将孝穆、孝慎两皇后梓宫奉移至龙泉峪大殿,等陵寝竣工后奉安地宫。据说道光帝挥泪奠酒,在大殿月台之上提笔写下了“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呼!其慕欤慕也。”写毕,招呼年仅4岁的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至御座旁,教读朱谕,后来藏于殿内东暖阁。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皇帝因肺病死于圆明园慎德堂,时年69岁。咸丰皇帝即位,重读当年道光的遗旨,见“其慕欤慕也”一句,特别有所感触,认为道光当年瞻望东北方向的泰、昌诸陵,仰慕列祖列宗的功德,其实是要将“慕”字传给自己,他已经寓意深远地默定龙泉峪万年吉地工程为“慕陵”。道光死后不到一月,咸丰帝就说:“仰见皇考,感念松楸,孝恩不匮,用垂遗训,昭示来兹。所有龙泉峪陵名,应敬称慕陵。朕当和泪濡墨,敬谨书写,命武英殿选工镌刻。”于是在石牌坊上亲笔写下了“慕陵”二字。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为什么题名为“慕陵”,咸丰二年(1852)二月,他又写了一篇碑文,刻于大殿前石幢上。文中说:“当年皇上恭谒诸陵,至龙泉峪大殿,召我同恭亲王奕訢至御座旁,命读朱谕,藏于殿内东楹。这是圣意深远,默定陵名。现在已经恭敬地镌刻在牌坊上,这是为了遵守遗训啊。”慕陵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慕陵是清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无大碑亭、石华表、石像生,无方城明楼,地宫之上惟有石圈。道光帝一直提倡要俭约行事,在建造慕陵的过程中,他也是不断提到要俭约。那么事实上慕陵的修筑真的俭约了吗?

  早在东陵宝华峪修陵时,道光就一再说要俭约。在挑选地方时,他对大学士戴均元等说选择陵地“只要择坤灵钟毓、干脉延长之处,是为了以定福基。其四至之广狭不必过分拘泥。如果地点选择了很好,即使比以前的陵墓规制俭约点,朕认为也是可以的”。之后,他反复说修陵“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自己要“永守淳朴家风”。当时的宝华峪工程的确是裁减了宝城头、宝城内月牙碑亭,地宫内起脊黄琉璃砖头、金券内的经文佛像、二柱门、井上栏杆,并且落矮了大殿举架,收小了石像生。

  新建的慕陵工程,在外观上也保持了俭约的风格,比清代其他帝陵少了很多东西,但慕陵在形式上的俭约无法掩盖实质上的不俭约,人们发现慕陵在建筑形式、材质结构上却是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造价惊人,毫无俭约可言。

  如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在西陵其他陵寝中均施以油漆彩画,大殿外围是汉白玉石栏杆。慕陵的三殿完全不同,全部是用金丝楠木建成,不施彩画,天花、隔扇、藻井等处刻有楠木雕龙上千条,其雕刻技艺可谓巧夺天工,是其他隆恩殿根本不可企及的。慕陵隆恩殿后有御带河一条,石平桥三座,过桥是三路石阶踏跺和三间四柱三楼顶的石牌坊,不同于其他陵墓琉璃瓦结构的三座门建筑。整座牌坊用汉白玉雕成,柱下有夹柱石。牌坊两侧有红墙向上伸展,与围墙相接,把慕陵分成了前宫后寝两个部分。穿过石牌坊是砖石墁地的广场,中间设祭台。迎面是三路石阶踏跺,旁护汉白玉石栏杆,顶级栏杆向左右伸展至外围墙。圆形宝顶矗立于石阶对面的月台上,宝顶外有龙须沟环绕。慕陵的女儿墙、字墙、方城、明楼等建筑,位置醒目,气势不凡,与众不同。

  龙泉峪慕陵形制虽简而造价惊人,共耗银240多万两,超过了工艺壮美的乾隆裕陵203万两,比后来豪华无度的慈禧定东陵227万两还要多13万两。如果加上宝华峪的陵墓200多万两以及后来的拆毁搬运费用,道光的耗费是惊人的,用作修建陵墓的经费竟达五六百万两之多,哪里还像他口口声声说的“俭约”?可想而知,大清帝国在这样的帝王手中,怎不快速衰败!

  今日慕陵的隆恩殿是一座全部由金丝楠木构成的建筑。它的天花藻井与通常各帝陵采用彩绘不同,而是全部采用香楠木用高浮雕的手法,刻成一条条向下俯视的龙头,有的地方采用凸出平面半尺多高的透雕手法。如果从底下向上看,只见龙头济济,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栩栩如生。加上浓郁的楠木香气阵阵袭来,恰如龙口喷香。梁柱檩枋上又以高浮雕加浅浮雕的手法,刻出各式姿态的犹如翻腾于波涛大海之内的群龙矫健之身。有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大小龙头计有一千多个。那么,当时为什么要雕出这么多龙头来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宝华峪地宫建成后,孝穆皇后的梓宫奉安地宫,有一天道光梦中遇见皇后在海中向他呼救,醒来后心里十分郁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担心皇后的尸身遭受不幸。第二天,他派人到宝华峪地宫勘视,发现地宫浸水,十分潮湿。愤怒中的道光重重地处罚了修陵大臣,并决定将陵墓修到西陵。道光认为,宝华峪地宫浸水是群龙钻穴、龙口喷水所致,因而命令在新建的陵寝殿内用楠木雕龙,嵌刻在天花雀替、门窗隔扇上,为的是不使群龙去地宫吐水而聚至殿内吐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是一种演义传说而已。如果这种说法真是从皇帝口中传出,那也无非是为他在西陵新建慕陵作点掩盖。依笔者的猜测,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建造大殿,并且雕刻上千条游龙蟠龙,其实就是道光精致修建慕陵的证明。道光修陵不注重形式,而是追求实质的完美和超越前人。在波涛云际飞腾、跳跃的群龙,是道光帝表面俭约而实质穷奢极欲的最好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