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t庭感统训练小游戏(三) 朱老师 九叶网(9ye.com)博客

 yzb7973 2011-09-21

家t庭感统训练小游戏(三)

标签: 忘记填写标签了 收藏
  
 

51 双手接住从1远弹来的中型球;(4-5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
1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52
 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
2;(4-5 
训练目的: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
 

53
 用脚尖向前行
3;(4-5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
3
的路程。 
难度设置:只走2-3步路的距离;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54
 单脚向前跳5步;(4-5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55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4-5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56
 照镜子游戏;(4-5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57 吊床游戏;(4-5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58
 疗球—平衡调整;(4-5
 
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难度设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靠近时弯曲。推出时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f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倒置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59
.治疗球—肌力训练;(4-5
 
训练目的:肌力、速度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站立;(1)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2)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
 
难度设置:(1)治疗球上侧滚翻;(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 (3)仰卧起坐; (4)俯卧撑双臂屈伸;(5)俯卧后弓身; (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靠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单足举腿置于球上; (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60
.治疗球—月球游戏;(4-5
 
训练目的: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
 
难度设置:(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2)推大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61
 用力拉着绳子时,62 仍能拉动绳子;(5-6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62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5-6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将一条约
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63
 跳脚印; 
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 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步态训练。
 
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
 
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
 
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
 

64
 能在双脚离地时时拍一下;(5-6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先熟练双脚跳;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
 
帮助给予: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65
 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
 
难度设置: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

1.平衡木

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2.羊角球游戏

 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3.身体滚动

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接球游戏 

 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5.梳头游戏

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宝宝的头皮,顺势梳头。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面前自己动手,这对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6.抓痒游戏

让宝宝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根据宝宝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如手、臂、腿、背部等、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加强此游戏。可用刷子、海绵等刺激,摩擦手、脚、全身。

7.篮中寻宝

准备一个水果篮,篮子内放各种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玩具,鼓励宝宝从篮中将玩具一一取出,爸妈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再将玩具一一放入篮中,反复23次。让宝宝多触摸各种玩具,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8.箱中摸宝

准备一个空纸箱,上面开一小口口的大小以能容宝宝的小手及内装的各种玩具进出为宜、,内装各种质地不同玩具或物体,如沙包、玻璃球、小动物玩具等等。爸妈讲1种玩具或物品的名称,让宝宝手伸进去抓取出来,并能准确报出名称。

9.按摩足底

 把沙子、碎石子、毛毯、树叶等不同质地的东西铺在地上,让宝宝光着脚从上面来回走,使宝宝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另外,每晚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后,爸妈用大拇指按压宝宝脚掌心,每只脚各按压100次,不仅可训练触觉,还是一种保健按摩法,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10.小飞机飞起来

爸爸或妈妈仰面平躺,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通过腋窝握住宝宝的前肩,并弯曲双腿用脚托住宝宝的腹部。宝宝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平,做成飞机模样。这时,爸爸或妈妈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并说:“小飞机起飞了!”也可以大人站在宝宝背后,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左脚抬高时身体向右边倾,左右脚轮流替换。

11.骑棉被马

将棉被捆成一个圆桶状,让宝宝如同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时两臂伸直,或上下弹跳,因为有棉被垫着,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让宝宝尽情跳动,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大的靠背垫代替棉被。

12.四肢运动

    让宝宝平躺,大人分别抓住宝宝两腿、两手,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各4个节拍;再抓住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左手同样运动,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宝宝身体协调有很大帮助。

13.空中晃摇

在床上铺有软垫或较厚的棉被,爸爸或妈妈一人通过腋窝抓住宝宝的肩膀,一人抓住双脚,晃动几下后,将宝宝轻轻丢向床铺,丢出时宝宝与床铺的距离不能超过10公分,也可让宝宝躺在棉被上,大人手分别抓住棉被4个角两边摇晃几下后,将它丢向床铺。可反复58次。

14.摇小船

大人双脚并拢双腿分开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上或床上,让宝宝坐在大人脚上,和宝宝手拉手,胳膊伸直,大人的身体前后摇摆带动宝宝一起摇摆,并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身体,就像小船在水中起伏摆动前行,可做20~40次不等。

15.水中游戏

 透过水的浮力及水温,刺激宝宝皮肤的神经,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用处最大的。可以在水中放玩具,可以让宝宝边在水中玩,边用柔软的刷子刷身体,有助于触觉苏醒。这个游戏,只要注意环境及水的温度就行,可借助给宝宝洗澡时进行。

16.和皮球亲密接触

宝宝躺着,将小皮球紧贴宝宝的皮肤从胸部滚到腹部、腿部再回到头部,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宝宝不同的感觉,也可以让宝宝坐在皮球上面弹动,让屁股感觉球的弹性。

17.爬山洞

将硬纸板架在矮凳子或箱子上面,和家里的高椅子、桌子,做成好几种高度、形态不同的组合,让宝宝俯卧或仰躺着由硬纸板或桌椅下面钻出来。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度,健全本体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