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对孩子厌学的几点思考

 萍水相逢321 2011-09-23

对孩子厌学的几点思考

 

文/草原雄鹰指导师

 

    最近不断有家长通过“七彩阳光家庭教育系列QQ群”、我的博客、还有七彩阳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网络教室找到我,问及孩子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孩子最小的有一年级的,大的甚至已经上了高中,看着一个个家长焦虑的情形,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但是正如和习惯培养一样,很多家长缺乏一个系统的思考,不能真正从观念上、从心态上、从方法上做有效转变。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竟然自我放弃了,看到这种急功近利心态下的家长,我有时感觉更失望,因为他们放弃的是孩子的明天,放弃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而很多家长全然不知道孩子是无辜的,可以说很多时候是家长一手制造了一个个厌学孩子的悲剧。

    相信有不少家长读过我那篇《对一个青春期男孩儿学习问题的个案指导》博文,这篇个案博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8e710100c5w6.html)。如今这个孩子的情形如何?家长心态又怎么样了呢?今天给家长们讲述这个故事。

    去年12月份的时候,明明的妈妈通过打听找到了我,当时电话中我听到的是哭诉的声音。事实上,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求助电话。我从孩子妈妈哭泣中断断续续了解了孩子的情况,便告诉家长,我们见一面吧,我想了解的更多,因为你现在的情绪比较低落,可能你的叙述内容并不一定是客观的。我和孩子父母见了面,他们都是很朴素的两位家长,为人真诚和善良,和他们的聊叙中我知道原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因他们多年来忙碌于生意而给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把孩子的学习做为重中之重,可以说,在孩子身上寄托了他们的大学梦,因为他们夫妻俩都只有初中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望子成龙的期待下,多年来,一直在孩子的学习上抓得很紧。可是现在的情形已经事与愿违,孩子不仅没有把学习搞好,相反出现了厌学的现象,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孩子甚至在家里都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老师经常来电话,动不动就要我去学校。“唉!每次我一听到老师要我去学校的电话,我都真哆嗦。韩老师,你说可咋办才好呢?我可就这么一个儿子啊,我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当我了解了明明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后,我感觉这个案例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严重,因为是明明父母无形之中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化了。于是便从家庭教育观念上对两位家长进行了矫正,同时写下了那篇解决个案。后来,我又和明明妈妈约见了三次,并去了明明家里两次。我原以我的努力会让明明的父母有所改变,然而我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经过三个月的指导后,我发现明明的妈妈根本没有任何转变,她仍然固守着以前的观念。尽管我每次和她交流时,她对我的分析和指导给予了肯定,感觉非常有道理,但是事后,一看到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变化,便又开始了最初对待孩子的心态,非打既骂。

    看到家长的无法转变观念,我只好告诉家长,请让孩子到我的家里来吧,特别是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里,都让孩子来我家里学习。家长听到这样的建议脸上简直乐开了花。我告诉家长,你们不要太过于乐观,虽然孩子在这里学习,并不等于你们可以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了,我希望我在调整孩子学习心态和动力的同时,你们也做积极的改变,家长很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正如我预想的一样,明明来我家几次后,明显感受到他脸上有了快乐,至少不再为学习而厌烦。这并不难理解,明明来我家后,心情明显轻松了很多,因为我没有要求孩子如何去学习,我只是通过谈心,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属于他自己的事,如果他心中有梦,他就需要努力。原来妈妈对明明的唠叨和在学习上过度关注,在我这里不会有,相反他感觉自己融入到我们全家人学习的氛围之中。

    当明明感觉到学习在我们家里是一种自觉行为时,当他看到大家都读书、阅读、用电脑学习当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学习方式时,他的心情由原因的烦躁逐渐转变为适应和习惯了。慢慢的,对学习的态度变了,对学习的专注情形变了,对自己的目标定位清晰了……

    明明的快速转变,让他的爸爸和妈妈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们甚至不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孩子身上的转变,他们终于明白:自己的固步自封差一点让孩子失去了希望;自己狭隘的传统观念才是孩子厌学的真正元凶。

    通过明明的故事,我想很多家长都热切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像明明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这里我要告诫家长们:如果你们不付出百倍的艰辛和努力,不会用心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你仍然会像明明的父母一样,无法走出昨天的自我。下面带着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分析:

 

学习对孩子很重要,但学习不是孩子的一切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应处于应试教育阶段,高考这根指挥棒几乎像魔棒一样,指挥者无数的家长及孩子们忙碌着,几乎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可以这样讲,在中国,一个孩子一出生,几乎所有的家长就将这个小生命与一个叫“大学”的东西紧密联系到了一起。仿佛一个孩子将来上不了好大学,这一生便没有希望,甚至被毁灭了似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业也与文凭,与毕业院校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这更加剧了考不上好大学,便意味着失去了竞争的资本和优势。

    然而,每年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展示给广大家长的是什么结局呢?你们眼中的高考对孩子来说,还是那么有无穷的魅力和诱惑力的么?毕业既面临失业的现状给了我们哪些深深的思考呢?为什么当年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毕业走向社会后择业反而面临着很多困难呢?孩子们当年牺牲了童年、少年去苦学的兴趣和特长此时到底有多少内容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优势和便利呢?

    或许当我问这些为什么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辩驳我:那是别人的家的孩子,我的孩子将来肯定不会这样。我想说,你的孩子肯定也会这样,因为这是社会现实造成的,正如你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很多家长一样,只期盼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结果,而不顾孩子成长的过程。

    前几天,我和一位远在荷兰的华人母亲交流,她告诉我:我真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享受到国内的教育,在我们这里,孩子的童年和少年几乎都是在快乐中度过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没有过难的题海去让孩子们漫游,没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们愁眉不展,没有家长的无数梦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以重压。听到这位母亲的话,我微笑地告诉她: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你看一代代中国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不都是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么?所不同的是,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下的生活质量是有着截然不同差距的。这位华人朋友也笑了,她说:是啊,这就是环境带给人的不同,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在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孩子的探索行为和创新意识都被家长和老师给扼杀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允许孩子有另类的个性,否则便会被定义为“不学无术”、“差生”、“坏孩子”等的帽子,这一样来,好端端一个孩子便被周围环境给湮灭了,如果说哪一个孩子不想被环境给同化时,便在常人眼中体现出了反叛的心态,要么不服老师约束,要么不听家长的管教,直至把成绩弄的一蹋糊涂,成了过街老鼠,谁见谁不喜欢。

    说到这里,我想问家长:学习是孩子的一切么?孩子们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应该有什么内容?我想很多家长,特别是家中有厌学孩子的家长,可能都没有去认真思考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如果你细心的话,去好好翻翻学校的课本,那些知识和内容,如果给孩子换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情去面对,根本用不着每天兴师动众,因为孩子们远比我们想像的要聪明的多,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呆板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倍感学习的枯燥。

    事实上,我一直在关注着对学习兴趣和方法的探索,比如我的儿子小路,在幼儿园中班时,老师给留的家庭作业,我找老师谈过,我告诉老师:我的孩子现在还没有执笔能力,我需要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我不需要他从幼儿阶段就感觉到学习很苦很累。所以,我和孩子不需要这些作业,希望老师能理解。如果老师有什么指责的话,请直接和我说,不要针对我的孩子,相反,我的孩子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为孩子想得到,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可。还好,我儿子先后几任老师都非常认可我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没有去苛求我的孩子进入苦行僧式的学习之列。

    然而功夫在诗外,让孩子不去写作业,并不等于让孩子放弃学习。通过我的引导,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识字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虽然目前在学前班,孩子已经可以独立阅读小学生的杂志。当孩子阅读能力提高后,他会关注很多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比如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比如大自然中的现象,比如报纸杂志中的内容,等等。当很多家长把电脑当成玩儿的工具,认为那是不错的游戏工具,每当孩子一触及就立刻感觉到危机四伏,他们哪里知道,电脑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工具,孩子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进入色彩斑斓的学习世界。我记得去年三月份,给孩子买了一套学习软件,如今孩子自己在那台属于他自己的电脑上已经把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我没有去刻意安排孩子学习,我只告诉孩子:那台电脑属于你的,就像你心爱的玩具一样,你要维护好,使用好它,结果孩子做到了。有的家长经常会问,孩子这么小用电脑,会不会伤了眼睛?我说,人是活的,电脑是死的。你动动脑筋,养成科学用眼,合理用电脑的时间不就行了么?至于如何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就得由家长来想办法了。

    或许上面的故事和例子,会让家长们得到一些启发:学习不是孩子的一切,但是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来促进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扩大孩子的视野。

 

好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力远比成绩要重要的多

 

    前几天,我从一份调查资料中看到一组数据:自恢复高考以来,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毕业后都成了无名小卒,没有一个创立了一番大业的人。这是为什么?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这些当年的高考状元,几乎都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他们都是精于高考这一目标的,他们的能力也都是围绕如何得高分而进行的。是啊,家长可能谁也没有去想过,自己制造了一台机器,一台考试机器。

    在我们很多家长眼中,对待成绩可以说是盲目的,尽乎到了呆板的、机械的,甚至不加以思索的,想当然把成绩当成了衡量一个孩子是好是差的标准。这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有的孩子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如果家长不去发现,不去引导,不去帮助孩子解决,仅凭老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根本是顾及不过来的。问题就在这样的一点点积累中逐步成了肿瘤,当家长真正感觉到孩子已经到了厌恶学习的状态时,再去着手挽救,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何为学习能力?我告诉家长们,简单点说:就是要培养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化成条理易记、易背、易用的能力。那么有多少家长想过这个问题?家长的学习能力如何?你是否给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需要家长进行深刻的思考。

    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养成?需要给孩子在学习习惯上进行培养,从小便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学习和玩儿一样重要。我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习习惯培养三步曲》,有一些家长读完了,来找我了,说自己没办法实施,我笑着告诉家长:我能代替你去培养你孩子的学习习惯吗?如果你还能找出比这篇文章更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性文章来,你可以去试试。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深知,家长缺乏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是制约着引导孩子最大的障碍。很多家长宁愿相信孩子缺乏毅力和韧性,而不愿承认自己做不到,因为家长认为孩子是学习者,自己不是。凡是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几乎无一例外,都让孩子厌恶学习的情绪没有一个转化的迹象。因为家长缺乏一种坚持的榜样,给孩子以目标激励,给孩子一个奋进的刻苦的榜样。

    给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细观察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当稍微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或者阻力,便会寻求老师、家长或者同学的帮助。时间长了便养成了依赖性,如果不去寻求帮助,便会感觉无法独立完成学习。甚至个别孩子在求助无果时干脆就放弃了。而我们很多长,由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独立能力的培养,便给孩子的懒惰提供了土壤。当一个孩子懒于思考时,便逐渐会感觉问题很棘手,因为缺乏锻炼,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家长如果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欠缺时,你千万要想办法解决好,不要让自己的能力欠缺影响到孩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当你给孩子一个负面榜样作用时,你想,孩子将会从你身上学会什么?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坚定支持者,不要成为老师指挥棒下的小丑

 

    最近我在做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因在学校受到老师责骂,老师骂他是一头笨猪,孩子便愤而辍学了,后来竟发展到离家出走。当我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状况后,我感觉心情特别的沉重,原来孩子的父亲根本不尽教育之责,而全凭母亲来履行,可是母亲的性格懦弱,竟让孩子传承了遇事逃避、不愿坚强面对的心态。我就和这位母亲讲,我说你现在必须要坚强起来,否则你无法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一种自信心,包括他自己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细想想,这个辍学并离家出走的孩子如果家长换一种教育的方法,换一种亲子沟通的方式,孩子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吗?

    在这里,我要给孩子厌学的家长一个提醒:如果你孩子的老师经常给你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你要注意你的心态调整了,可以试着从下面几点来解决:

    一是切莫去埋怨和指责你的孩子,而是要冷静思考一番,应该如何先站到孩子的一边,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维护他的自尊和颜面的。

    二是要委婉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与老师交流对孩子学习的看法。

    三是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尊重和理解老师的苦心。

    四是要做好问题的分析工作,真正找出问题存的原因,看孩子是因为什么造成成绩下降,对学习兴趣的转移,只有找到了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给出解决的办法,并给于孩子一些自信心的激励,我相信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一些老师的人格魅力还有待于提高,师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修练。如果家长遇到老师在对待学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请家长要理性,不要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去指责老师,防止给孩子心理上留下对老师负面的印象。因为在孩子心中,老师应该是伟大的,老师应该是值得他们崇拜的,做为家长首先要维护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有一些孩子由于受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明辨是非方面缺乏公正性,在学校里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到家里就会和家长倾诉,甚至片面说老师的不是,家长遇到这种现象时,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是非教育,让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如果家长在这时偏向于孩子,护着孩子,甚至和孩子一起埋怨指责老师,会让孩子加剧对老师的反感。时间长了,孩子便会讨厌学习该老师所教的课程,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干脆不听讲,故意捣乱的现象。一旦朝这个方向发展,孩子的基础课就会落下,课上听不懂,课后无法完成作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老师,肩上的担子往往并不轻松,需要家长理性面对老师的工作和教学。做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找适当的时机与孩子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坦诚的心面对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和老师做一个意见上的交换,这样有助于与老师共同来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家长给予孩子的信任,远胜于对孩子的监督

 

    明明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关于儿子的一件事:

    明明说:“妈妈,你看那刚出窝的小鸡崽没有?当它饿了,你喂它小米时,如果你抓住它的头,强行让它吃小米,那小鸡崽是坚决不吃的。可是如果你放开小鸡崽,并离得远远的,那小鸡崽会很自觉地就去东西了。”

    明明妈妈讲完这个故事时,我问她:“你是否从儿子的这个故事是得到什么启示了?孩子说这番时你有没有往自己身上引申一下?”

    明明妈妈对我说:“咋没想啊,我感觉儿子说的非常有道理,我甚至没有想过他会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他是用故事告诉我,他学习时,我不要总在身边走来走去,甚至故意去监督他,他心里很反感。”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平时爱监督孩子学习的家长,如果你没有培养过孩子的学习习惯,那就找到《学习习惯培养三步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8e710100cr21.html来看看,如果你看了就按我给你提供的方法去和孩子一起进行习惯培养。一定要放下你无处不在,盯梢关注孩子学习的双眼,如果你每天总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会让孩子逐渐产生一种反感之心,因为你无意侵犯了孩子独立成长的生活空间。这种侵犯意味着你对孩子的不信任,当孩子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时,便会从心理拒绝家长的一切安排。时间久了,亲子沟通便会出现障碍。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由于与父母的信任感产生危机,亲子矛盾和冲突还体现的不是很明显,最多表现在孩子学习时拖拉、磨蹭、边学边玩,可是到了青春期的初中学习后,却往往体现在讨厌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愿意完成作业,有的孩子会逃避写作业、抄作业,甚至干脆逃学、网络成瘾等等。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心态,如果仍把成绩当成一切,孩子的学习问题将会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所以,在这里要对家长们说,请你真正从家庭教育观念上去做理性改变,放开手,鼓励孩子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行,辅助孩子建立理性的学习目标,启发孩子建立理想追求,切莫盲目追求高分数。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需要以家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为前提。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有问题。

    解决方法:家长可以适时引导,如果家长缺乏解决的能力,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家教的帮助。

    2、孩子基础课没有学好。

    解决方法:请家长想办法与孩子共同商量如何来解决,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复习?还是请家教老师来辅导?

    3、孩子与任课老师的关系比较微妙。

    解决方法:这时需要家长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必要时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委婉的提示,或者其他操作方法来扫清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障碍。

    4、孩子学习目标不明确。

解决方法:需要家长来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定位。

    5、孩子学习兴趣不浓。

    解决方法:请家长暂时给孩子以情绪上的放松,帮助寻找孩子的快乐源,让孩子通过放松和娱乐,逐步引申到学习中来。

    6、没有快乐学习的理念。

    解决方法:在家庭里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让孩子养成快乐学习的意识。

 

    上述几个问题,需要家长有一个系统的、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因为有部分孩子不可能短时间就能解决掉身上存的问题,请家长要适时思考,有针对性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亲子沟通方法,以及从学习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和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逐渐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过程中,需要家长不断鼓励孩子学会走向独立,通过良好的亲子沟通,通过目标的激励,通过合理的学习和娱乐的调节,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构建,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父母也会感受到孩子给予的纯洁的爱。

    当一切都充满了爱和温暖时,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