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神不犀利?谈“如履薄冰”

 寂静心 2011-09-25

如履薄冰,无论站桩行拳,都不会伤膝盖。
如履薄冰,胯就会松。。
如履薄冰,劲则在腰,不外显而滞于腿脚。
如履薄冰,就会提肛实腹。
不信的自己可以试下有没有效果。
无论走路,练拳,都保持这个状态。轻盈无声。

-------------------

拳没有太多要谈的.眼神不犀利 <wbr>谈鈥溔缏谋”
有了这些基本的.就会越走越好.
拳谱都说的明明白白了.不用非自己去争对某个条件整个其他东西出来.
你收下颌了,胳膊窝空了虚,手不离心,肘不离肋了.自然会胸实腹.塌腰.什么松啊什么松的,你自己练拳,行拳,站桩,没有人去偷袭你,有什么紧张呢?
无非要求姿势到位.姿势到位也有判断标准.不就是"外三合"?
行拳也的标准也有了,不就是"六合"?
用正确的姿势.练到一举一动"六合",不就是工夫了?
拳谱中真正的东西,都在对姿势要求上了.前辈们在拳谱中说的够仔细了,做到了,就会什么都练到.

 

若真说练法和打法的区别,无非就是练是"眼随拳走",打时能做"拳随眼走"罢了.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解释了.

 

这个合,不是要求绝对要求在一线上。而是有相互照应,协同的意思。
外三合,不是感觉,是眼睛就能看到的。拳谱说“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您又从哪看来手心与脚心合?这可不就是又钻牛角尖去了?眼神不犀利 <wbr>谈鈥溔缏谋”

 

学拳第一步,就是基本功,韧带拉开.武术的各种劈叉,下肩等基本动作都是为了这个.
然后就是重点着手外三合.需要一段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
行拳是眼随拳走,也是帮助人注意力集中.以逐步做到内三合,一直到"六合".
还有换劲,说白了,只是将"身体调整到适应新的发力方式"的过程,所以,身体状态的改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武术中的"自然",在初期为习惯自然.而不是先天自然,否则也就不用对姿势有那么多的要求.也就是养成习惯就自然.打个比方"你一直用左手拿东西,现在要求你以后要用右手了,你能做到吗?当然能.而且能把右手锻炼的比左手更熟练.只是这个过程有点别扭而已"这就是习惯成自然.那么武术的锻炼,就是培养你养成这些好的习惯.


一胆二力三工夫.
首先是胆量,临阵一惧,手足无措.再大的力量,在好的招式都使不出来.其二是力.那就需要多多锻炼.一个没有肌肉运动的人,只能是个软人.大家看到肌肉瘫痪症的人,或者肌肉萎缩的,那是个什么状态.所以,练武术没有肌肉,可以想象一下...而武术的肌肉,大家其实都知道是哪种的吧.少重量,多组数的锻炼.三功夫.这个大家心里都明白.
内家拳因含了道教思想,故各种要求更多.
有如"逆呼吸".道家是顺则生,逆则仙.行顺以瞒天,气逆以求仙.当然.这个有点玄乎,您可以权当一笑话.但是最初,它就这么来的。练武术的人,要求内脏强壮,所以改变横隔肌的运动方式,以更有效的按摩内脏。


1.有取意.比如面向东,取朝气蓬勃之意.模仿各种动物,取灵动之"神"意.为什么要讲[先主乎"敬".后主乎"静"].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在想佛的时候,立刻就会忘却其他,而一心向佛.那么对拳要"敬",同样心中也就只有拳.也就会静.而静能生慧.拳才能练的生动活泼,才有灵性.而佛在不信佛的人那里是没有,但是"拳"只要是人就有.将心托付于"拳"就更实在.


2.意志.在这中习惯改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痛楚.很多情况靠"坚持",那么是什么在坚持?无非是意志.所以锻炼前面通常跟的都是"刻苦".所以很多前辈喜欢站桩,这首先就是正面克服身体对这种负面感觉的挑战.是种与自己面对面的挑战.


3.会意.这也是拳术的至高境界.也就是对事物的了解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对手一动,立马知道他要干什么.胸有成竹,自然到拳术上表现为"无可无不可".
所以站桩,行拳,都求这内家三意.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
有人说内家拳很复杂,因为有了道教的东西在里面。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但是内家拳确实很简单。因为有了道教的东西在里面,而道教恰恰是求“大道至简”。
所以,身体的规矩,无一不含道教之思想。所谓,求人不如求己。练好拳,也就能实实在在体会到这种简单。至于,那些,玄之又玄的,你知道那些存在就行。而不用刻意的去关注它,甚至把精力都给了它。

外三合即使做到了,也还是只能停留在"眼随拳走"的路上,只是锻炼符合规矩.所以说无"低"手是正确的.而不是无敌手.但也仅仅是不低.却也不能进入高的层次.
外三合还是人从拳.所以注定这个阶段高不了.六合做到了,才能做到"拳随眼走".这才是拳从人.这时才进入高的层次.
当然,也许有契机的话,就会进入所谓的"形无形.意无意"的境界.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走技击的道路.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要做到"随机应变"就必须参与技击,因为只有人的心是变换莫测.你的对手是如此,你聪明,还有比你聪明的.必须记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偶然的顿悟,背后是必然的艰辛.
可惜啊.外三合做到的不多。六合的几乎都快凤毛麟角.至高层次的,只有期望年轻一辈的了...
能入能出,道也.只入不出,魔也.
可叹诸君,眼光和心神只停在拳谱中得到精髓后如神如仙之体验.却忘了如疯如魔之锻炼.实在是买椟还珠.

 

看到很多朋友在讲发力。
发力的方法拳谱也有。我也不知道各位说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松柔何来。。。
说的很明白“三节相催”,这是练习。“三节相追”这是技击。
无论是相“催”还是相“追”。他们的诀窍都不是松柔、而是“形顺”。所以拳谱才要求一形不顺不练下形。
“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散漫.要而言之,身形和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自增灵气。形一顺自然力活气顺。”

 

 

眼神不犀利 <wbr>谈鈥溔缏谋”你知道前辈为什么写拳谱时要从低到高这些都写上去吗?若照您(巨大猫头鹰)说,到什么地步说什么话,那么前辈拳谱明明是要面世的,是要面对很多没有练过拳的。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到什么地步说什么话?所以“误导后人的话是肯定的”不存在。。关键是看书的心比天高罢了。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拳练千遍,其义必现。
读书明理,找到道路,并对照自己的水平,沿着路踏实的走下去。这是自明。
同样是读书,也有两害:1.因辞害义。2.断章取义。这是自害。
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两样一样不能缺少。每个行业都有那么一些人做的很好,因为他们具备这两样。拳要想练到高深处同样如此。所以能达到很高境界的注定只会是少数人。

 

门外门内,亲疏之别。显传密传,玄虚而已。
有了一大批前辈拳谱的面市。传统武术的传承,早就分为很多渠道了。这是他们交流的必然结果。孙禄堂公的“形意拳学”并没有写成“孙氏形意拳学”。王宗岳公的“太极拳论”及至薛颠前辈“象形术真铨”等等等很多近代的拳谱都不加姓氏,却是为何?实在是因门派桎梏,阻碍交流,隔断进步。
贴吧是公共场合,交流所用,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没有教任何徒弟。但我希望能有人从我的理解中有所收获。三人行必有我师,他是我师,我是他师,又如何,目的只是寻求本来面目而共同进步。
多谢提醒好意。但猫头鹰兄,我最崇尚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若因顾忌而言不由衷,试问,我又怎么好意思发这个帖子,我又与一些故弄玄虚之辈有何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