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拳举要(8)

 寂静心 2011-09-27

下面介绍向后的活步推拉试力:先按向前推拉试力的要求,双手向前推木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当推至手臂将要伸直时,向后拉木板。这时,不是双手有拉不动的感觉,而是双手利用整个身体的向后运动,往回拉木板,从外形上看,双手先有回拉的动作,而后左脚随之开始拔起,但是回拉的同时,前脚已含有拔起之意。按后退摩擦步要领,左脚向后移动一步。踩地后,重心完全移动到左脚上后,双手再向前推木板,依此反复。
锻炼时须记住,第一,双手向前推不能将手臂伸直,向后拉时手要离身体尺许,以便使己内之力饱满,要保持肘部外撑。双手的推拉要与脚下移动配合协调,后脚蹬地才能向前推动木板,身体向后向下坐才能拉动木板。
第二,与定步试力一样,在推拉过程中,双手向前推则随时可能向后拉,向后拉则随时可能向前推。
第三,双脚的运动,则可能是脚步向前刚一踩地,又可能马上向回收脚,脚步向后刚一落地,也可能立即向前收脚,而且行步中,向前始终是在又去又回,又回又去的矛盾状态中试探着向前移动,向后也同样是在这种矛盾状态中试探着向后移动。
第四,无论是向前或向后的运动,两眼始终要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
如同练习摩擦步一样,当向前向后的活步试力都做得比较协调了,我们就可以将向前和向后的推拉试力结合起来练习。至于,向前多少步,向后多少步,没有具体的规定,视情况而定,以随意为好。
总之,开始练习时,可以只练向前或向后的活步推拉试力,而后进一步就要打乱顺序,随意进退,以应实战的需要。
在以上推拉木板的试力练习有了相当的基础,我们可以改变意念活动,重复进行推拉活步试力练习,具体方法与前面一样。意念活动可进一步设想站在水里,双手扶按的不是水中的木板,而是一个浸没在水里的球。
前面我们做推拉木板练习时,木板上下飘浮感较强,双手比较容易控制。但现在意念活动改变了,双手推拉的是一个球,要想在推拉的同时,控制好手中的球,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因为在推拉过程时,我们总是要推着球向前去,或拉着球往后来,而球在水里不仅上下浮动,很可能向左向右向其它方向滑动,很不听“使唤”,双手控制起来的难度较推拉木板就大了许多。
双手在水里推拉这个很不听“使唤”的球时,要感觉这个球在推拉中的方向变化,并迅速加以控制,不使其脱落或滑走,体会在双手控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整个活步推拉试力,还能不能象推拉木板一样做得协调均匀,舒适得力。
活步试力练习内容很多,限于篇幅,在此我们仅以活步推拉试力为例,谈了谈活步试力的基础,相信读者依此锻炼,会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习者只要不违背意拳的原理原则,尽可在任何定步试力锻炼的基础上,配合摩擦步进行活步试力练习。

意拳发力概要
前五期文中,我们着重介绍了意拳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的具体锻炼方法和步骤,相信对爱好意拳的朋友会有所启发和帮助。接下来,我们谈谈意拳发力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什么是发力。先师姚宗勋先生言:“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
拳术的发力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用力和一般体育运动的发力,它是拳术专项素质所特有的力,俗称功力。具体讲,功力就是力的发出在不同情况下,可快可慢,经过的空间路线可长可短,动作或大或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发出均整的力。
练习发力的目的是如何将力发挥出来并作用于受力对象。意拳发力,简单地说,就是浑元力的发动。既然是浑元力的发动,因此要发力就首先必须有力。如何才能有力呢?这就需要通过站桩、试力以及走步来解决怎样有力这个问题。所以,发力练习我们总是放在站桩、试力和走步后进行。
事实上,有了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并不等于就一定能练好发力,但没有笃实的基本功作基础,发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为了练好发力,我们必须明白发力的道理和练习发力的方法。
意拳发力可分为蓄力和发力两个过程,没有蓄力,就不可能有发力,二者密不可分。蓄力要求无论动静,周身都要保持似松非松、松紧适度的待发状态,过松发力迟缓,易给敌以可乘之机,过紧则无力可发。意拳发力离不了松紧转换,具体一点,就是松紧转换速度的问题。发力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意念支配下,将内在蓄而待发的劲力,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速地爆发出来。可见,发力要求的是瞬间的爆发力,而爆发本身就突出表现为两个字──速度,没有速度,也就称不上爆发,更无拳术真实力量可言。
那么,意拳发力时瞬间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从何而来呢?概括地讲,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来自意念假借所产生的神经激发状态的某种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在这时发出的信号大小和我们平时站桩锻炼时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第二,具体力量来源于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利用整体运动产生强大惯性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在后脚蹬地的同时,前脚踩地而产生的争力所发出的惯性力量。
第三,力的来源是发力时躯体各部位瞬间的互争而产生的争力。争力是意拳的核心之一,周身的争力越丰富,所发出和力量也就越大。
第四,发力是全身肌肉的收放和意力之后倚与前撞所产生的振动。这种振动的强弱和我们站桩及试力的功夫深浅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意拳发力主要有前发力、下(后)发力、左右发力等,有定步发力和活步发力之分。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定步前发力和定步下(后)发力的问题。
定步前发力是意拳最基本的发力。练习定步前发力,应先从平步开始,然后过渡到丁八步。方法是:
先按撑抱桩姿势站好,两手向上抬起与肩平,距离胸部约尺许,两手相距约二、三拳,腋下虚涵,两手虚握拳,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轻触掌心,拇指和食指成环状,虎口微撑,拳眼向上,拳心向内。其它部位要求与站桩相同。设想两手各抓有一把沙子,发力时,两脚蹬地,促使身体前移,向前撞击手臂,同时两手向内拧转,旋转着向前方伸去,当转到拳心向下时,手指突然弹直,意念将手里的沙子向远处扔出去,比如前方远处有一堵墙,能将沙子扔到墙上。然后迅速自然地恢复待发状态,以利再次发力。依此方法,反复练习。
注意,初练时要着重加强将沙子扔到墙上去的意念活动,发力一定要保持似松非松的状态,以免身体用力造成筋肉凝滞,影响发力的速度和效果。两脚蹬地时,头部须向斜上方领,额头相应向前撞击,同时要有头部向上顶而顶不动的意念活动,这样能增大身体向前撞击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