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

 杏林雅士 2011-09-29

本病是妇女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与乳腺癌相似。因此,本病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乳房胀痛  具有周期性,常于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少数病人也可无周期性加重。

2、乳房肿块  常为多发性,见于一侧或两侧。可较局限,或可分散于整个乳房,月经期后可减少或消失。

3、约有15%的患者可见乳头溢液。

(二)体征

查体可见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活动度好,但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诊断依据】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对不能排除有乳腺癌的病人,必要时可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如病人有乳腺癌家族史,组织切片发现上皮细胞增生活跃。若是乳腺癌,则以外科手术为主。

【治疗依据的理论】

根据内脏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及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理论进行治疗。

【治疗】

(一)调节电生理线路的治疗:

1.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刀口线与前正中线平行,针体垂直刺入达骨面,横行剥离2~3下。

2.在肩胛骨下窝的中央,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背平面垂直刺入1cm,横行剥离2~3下。

3.在肩胛骨上缘与斜方肌间扪得的凹陷处,刀口线与肩胛骨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平面垂直刺入0.5cm,横行剥离2~3下。

4.在第九、十胸椎棘突连线中点旁开左右各1寸半,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垂直刺入0.8~1cm,横行剥离2~3下。

5.在前臂背侧面的下段、腕上2寸、尺桡骨之间,刀口线与上肢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刀点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横行剥离2~3下。

(二)局部软组织变性的治疗

在乳腺肿块中央或压痛最明显处定点,常规严格消毒,用Ⅰ型针刀,刀口线与乳腺管方向平行,左手固定肿块,食指尖压紧定点部位皮肤,使之不再移动,针刀沿食指指甲加压刺入,进行通透剥离和纵行剥离各2~3下。硬结处小心切开,出针后压迫针孔,无菌纱布覆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