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溜会带给的启示【原创】

 天赐宝地 2011-09-30
 

溜会带给的启示【原创】  

2011-09-25 21:17:22|  分类: 原创文章 |  标签: |字号 订阅

溜会带给的启示【原创】 - 教育思考园 - 教育思考园

        上周参加了一个层次较高的专题会议,共一天半的日程,第一个半天是专家报告,第二个半天是参观学校,第三个半天是专题经验介绍,紧张的安排对我来说收获很大,感受最深的是会议内容和与会表现。

   在专家报告中,前两位的报告很让人震撼,全场鸦雀无声,可到第三位讲时,下面开始开小会,开始坐不住,陆续有人出去透风,再后来不少人干脆夹着包走人,我也想走,还是忍到了结束。到下午参观时,按学段分别乘车到不同的学校,那时我才知道参加会议的各学段大体人数。在分学段专题经验介绍时,我所在的会场人数不足应到人数的二分之一,中间休息之后更没剩几人,原本安排发言的人也没到齐,是会议组织问题?会议内容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恐怕兼而有之。

   会议是学习的集中场所,只要参加总会有所得,要么是相通的,要么是创新的,哪怕是不科学的做法,也会有启发、有碰撞,会议的效果一是来自会议的组织和内容把关,名人效应也好,语言的吸引力也好,内容的深刻也好,总要有点磁力;二是来自与会者的学习态度,抱着取经之心总会静心聆听,至少还有公共场所的讲究和尊重问题。

   值得延伸思考的问题是,作为教育者因会议的无味无趣而开溜,那么我们的课堂如果也这样,学生可不可以开溜或做其他的呢?

   当我们被煎熬时,可以想像我们的学生多么可爱,多么给面子。我们的课堂和系列活动并不会始终上学生都满意,但我们的学生却不离左右,也许因为有严格的纪律使然。

   施教的最大效果来自于吸引和兴趣,不要让死寂的课堂、无味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思维开溜,教育的内容能滋养到学生的大脑,在于教育方式的推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