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质疑习惯,期待思维飞跃

 老顽童老师 2011-10-01



我们的学生不会提问,这是一个被我们长久忽视,而今重又提起的话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学问”这两个字中,第一个字“学”和第二个字“问”,意思就是一定要学着怎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其实,儿童从学会说话的那一刻起,就经常提各种问题。不幸的是,一旦他们开始上学,提问的次数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周围没有形成鼓励他们提问的“场”,从而使本来可以培养的好奇心逐步淡化或消失。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增长了学问。因此,父母和教师确实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质疑的习惯,对孩子的质疑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当我们重新意识到培养好奇心于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确实大有益处时,我们会非常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好奇心的复苏是如此令人吃惊。

记得曾经上五年级(上)第17课《飞夺泸定桥》时,我向学生提议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对课题与文章重点内容,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来质疑,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学生受到了激励,于是埋头读思,专心致志的程度是以往难得见到的。之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发问,我原本预设的一些的重点、难点之问竟都被学生问到了,令我甚感欣慰,我还给学生提的不同问题按质量(价值)评上不同的分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问必须有用,不是凑热闹,要经过上下联系,深思熟虑,从而逐步培养善于质疑的能力。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对于一切总是不经思考而继承,把自己的大脑作为装知识的篓子,这样的孩子是无法独立思考的。我们就要创设让学生质疑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习惯,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才会像期待的那样飞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