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洞尘技》的拳道结合特色

 道,可道;非常道 2011-10-06
《守洞尘技》的拳道结合特色
2009-06-23 22:22

  《守洞尘技》中的盘根内功极有特点,可以说是以道家内功为本又结合了传统的武家内功而成,因此其具有养生与技击并重的特色。其养生部分来源于傅山先生的道家内丹功,武家内功则直接源于姬隆峰先生的心意六合拳法。这两种功法传到戴龙邦父子手中后,戴氏又将其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说这种内功融合了几代宗师的心血,功法简易不繁而功效则恢宏博大。

  

  现就其几项内功功法内容加以分析。

  

  1、盘根释名: 《守洞尘技》“游艺因”中有两首专论盘根的诗,诗道:

  “盘根三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

  要把此身高位置,先从本实精神。”

  

  “根株相带阵相因,盘结多端赖有人。

  猿臂封侯真可羡,千钧一举见其神。”

  

  由其诗可知,“盘根”并非如今流传在山西形意拳中之类似于八卦掌转圈的一种步法,而是一种内功的名称,其直接来源于傅山先生的道家内功。这种功法共分为天地人三步,但最重要的是“本实”之功,即谱中所谓底功,也即盘根之根字所指。民间俗语有所为"盘根问底"之言,即是真意。

  

  因此可知,所谓盘根者,身中精气始著,由根底之气海丹田盘旋于周身。其三步功夫分别为采气、行气、贯气,此功练成即内功有成,在丹道家可称为筑基功就,在拳术家则可谓周身真气贯通,已达内外如一、健养不二之境界。此功可以称之为拳道结合的显著代表。

  

  2 内功引气法

  

  目视鼻、鼻对脐,处处气行不可移。

  撤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此功于拳道结合之法诀则直言不讳。

  

  3 内功周天法真诀

  

  紧撮谷道内要提,尾闾上起夹脊齐;

  玉枕难过目视顶,要下海底丹田基;

  往前又视雀桥路,十二时中降华池;

  镇住心猿与意马,丹田海底自然齐;

  一时快乐无穷尽,返本还原心自知;

  久炼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

  

  此段则直述丹家小周天之法,其诗中丹家术语比比皆是,而与拳术家之技击则毫不相干,纯为戴氏将傅山先生之道法合盘借用于养生保健之途。

  

  4 心意拳调气法

  

  敛神化气炼灵根,元阳不泄养真精;

  丹田稳固如底柱,神技妙术脱凡尘。

  

  谱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泄保灵根,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此段论述为道家南宗中炼精化气之法诀,兼言盘根底功,由此而亦可见戴氏所收之道经法诀以南宗之保精惜命为主,以北宗之明心见性为辅,这与傅山先生道法之兼收并蓄、学兼南北之旨甚为相合。

  

  5 九转还阳练气法

  

  一、采气;二、周天运气;三、升阳;四、固精;五、展窍;六、还阳;七、聚气开关;八、贯气;九、洗髓。

  

  以上九步实即道家之筑基阶段,也可称之为“练精化气”阶段。后来形意拳家所谓易骨、易筋、洗髓乃是模仿丹道家之言,并不能真正达到洗髓之目的。其实心意拳家最后达到所谓“化劲”之境界,也仅仅是修成了丹道家的练精化气之筑基部分,离入道相差尚不可以道里计。但即便如此,也可以说是内家武学的一大成就,非其他单纯为习武者所能望其项背。戴氏父子得此奇功而均能寿享天年,戴龙邦寿89岁,戴二闾寿达92岁,戴良栋寿81岁,即使戴奎沾染毒瘾仍寿77岁,而独得心意拳内功之秘的山西形意拳家宋世荣、宋铁麟等也均寿达九十余岁(版主按:此处有错误,宋世荣先生享年79),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不以不说是武学中之奇迹,亦即拳道相合之结果也。

  

  以上功夫之修炼均体现于《守洞尘技》的内功修炼诸功法中,至于其拳法中则充分体现了道家的阴阳辩证学说,诸如开合、束展、虚实、吞吐、收放等,而以束展二字为代表。

  

  所谓束展即为丹田之开合也,心意六合拳中可以说无一处不讲束展,束展之诀贯穿于整套拳法之中。其代表动作则为内五行功中后步搓丹田之法,双掌互搓带动丹田之一开一合一束一展;其身法前进后退亦即丹田之一收一放;而其出手之劲诀身法之配合也不外乎此丹田之束展而已。

  

  综上所述,《守洞尘技》所载之心意拳法确为拳道相合之拳法,作者目的固有借道法以丰富拳法理论之意,同时亦可在武术界别开蹊径,另外又可借道法之健养功能而补充拳法之不足,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此仅为拳道相合而已,与武当派丹道武学之道武相融,武为道之基,道为武之果,并可由武入道者大不相同,但亦足以开创武林中一番新气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