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中游览襄阳古隆中

 农业书屋 2011-10-07

 

 

雨中游览襄阳古隆中

 

 

 

        2011.10.2日,离开丹江口水库大坝,驱车沿着汉江右岸公路往襄阳进发,沿途不少村落正在大办喜宴,鞭炮的红色碎屑散落在路旁,饭店或家中高朋满座,杯盏交错好不喜庆!下午3时许方赶到古隆中,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又下起了小雨,只好撑起了雨伞,然而兴致不减急匆匆进入景区。

        沿着隆中路一路前行,3个人50元的观光电瓶车也不坐,儿子说景区不大可以步行浏览别有一番情趣,倒不是花不起这个钱。的确雨中游览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随着我的镜头往后看吧,也可以看我的相册。顺便嗟来的一篇我认为比较全面的古隆中介绍以飨网友:

 

襄阳古隆中

    隆中距襄阳城13公里,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面积约12平方公里,境内有隆中山, 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小量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公尺,盘旋起伏,状若盘龙。大旗山隔谷相望,形如卧虎。山上郁郁葱葱,山下流水潺潺。 

    隆中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抱,环境幽雅。村里“猿鹤相亲,松相交翠”。主蜂乐山(即隆中山)高达数百公尺,古木参天,树林如海。登上乐山顶峰远眺襄阳,全城历历在目。向北俯视山下,沔水如一条玉带绕着乐山缓缓向东流去。乐山西侧的古泉——老龙洞一股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出,灌溉着山谷数十亩田园,使田间禾苗茁壮,郁郁葱葱。《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隆中秀美幽静的景色,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中至襄阳城步行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由于襄阳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各地瞬息万变的局势,不到一、二天这里即可传开。所以诺葛亮隐居此地,不仅有一个幽静的学习环境,而且外出寻师访友,交游士林也极为方便。在此还可对风云变幻的政治、军事形势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便于他作出政治上的抉择。   

    隆中距襄阳城13公里,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面积约12平方公里,境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小量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公尺,盘旋起伏,状若盘龙。大旗山隔谷相望,形如卧虎。山上郁郁葱葱,山下流水潺潺。 

    公元207年冬天,诸葛亮离开了居住十年的隆中,这里就只剩下他的故宅——竹篱草庐,即所谓“龙离庐空”了。但集中反映诸葛亮政见的《隆中对》和形成这个对策的地方——隆中,却为后人追念不忘。在这里,他躬耕陇亩,咏啸东峦,聚名人志士于山林之中,高咏梁父于溪畔岩端,秀丽的隆中山林中布满了他的遗迹。人们为学习这些可贵的历史遗产和纪念这些故迹,对这些遗迹或“原所有而著其迹”,或“因所有而昭其节”。其中,三顾门是隆中最早有记载的古迹之一。 

    经千余年的建设和维修,在明朝中期,隆中就形成了以三顾堂为中心的六角井、 躬耕田、小虹桥、 老龙洞、梁父岩、 半月溪、古柏亭、野云庵、抱膝石等十景,成为文物风景区。在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隆中诸葛亮故居因襄简王朱见淑为争风水宝地而破坏。此后,又经数百年的恢复和重建,增加了 草庐亭、抱膝亭、 武候祠、石牌坊、 荷花池、铜鼓台、 襄王陵等景点。 

    现在,隆中景点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房屋皆为四合院式,殿堂只带前廊,为木列架和硬山墙组合,不饰斗栱飞檐。搏风有彩绘,墙头尖除中央翘起外,两角常飞出双龙或双凤。顶脊花锦繁衍,顶面只疏点人兽,龙吻轻巧,建筑风格朴实、素雅而多采。    现在,隆中景点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房屋皆为四合院式,殿堂只带前廊,为木列架和硬山墙组合,不饰斗栱飞檐。搏风有彩绘,墙头尖除中央翘起外,两角常飞出双龙或双凤。顶脊花锦繁衍,顶面只疏点人兽,龙吻轻巧,建筑风格朴实、素雅而多采。

隆中古迹

    乐山

乐山是隆中山的一脉向西折南又向东回旋而形成的山头,因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常登此山鼓瑟为梁父吟而得名。

    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荆州时“好为梁父吟”。三国时期的人鱼豢写的《魏略》中也记有诸葛亮青年时期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习凿齿的《襄阳记》中说诸葛亮“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南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和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及《荆州图副》等书都有类似记载。郭沫若给隆中题对也是“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以上资料说明,诸葛亮年青时在隆中生活的爱好。他常登之山被命名为乐山,他常抱膝长啸和坐唱梁父吟的岩石分别被命名为梁父岩和抱膝石,旧传此山之上还有诸葛亮的琴台。另外,乐山上还有棋盘石、观星台、烂驴子沟等遗迹。

    乐山东南山脚下有两块突兀而起的巨石,上面平坦和乐山浑为一体,外侧陡峻,下边与田野相连,面向隆中山口,两石一名梁父岩,一名抱膝石,都是隆中的景点。抱膝石上曾建有抱膝亭,不知始建于何时。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赵宏恩曾经重建。相传梁父岩上也有梁父亭,建、毁于何时不详。1968年修筑泥咀至尹集的公路时,梁父岩、抱膝石被炸毁,现石根尚存。 
       乐山南面、抱膝石西边的棋盘石,相传是诸葛亮和他岳父黄承彦经常下棋的地方。地貌被襄阳至南漳的公路所毁,后人刻画在石头上的棋盘痕迹犹存。

    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观星台是他观察天象气候的地方,具体位置一说在旗山上,一说在乐山上。而隆中自古确有被名为诸葛亮观星台的地方。抱膝亭柱上有一幅对联说:“亭势凌云,抱膝迥留千古恨:台形丽日,观星总括万年奇。”就是把观星台和抱膝亭并提的。我们忆恻,乐山距诸葛故居较近,捷便易登,观星台在乐山上的说法较为合理。

 

    三顾门

三顾门是隆中最早有记载的古迹之一。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襄阳记》记载:“襄阳有孔明故宅,……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南北朝人盛弘之所著《荆州记》记载:“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水台,又有三顾门”。这是三顾门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

    习凿齿是襄阳人,他本人生活的时代距诸葛亮活动的时期也不远,因此《襄阳记》中的材料是可信的。而盛弘之在《荆州记》中所记同样内容时提到了三顾门,说明三顾门是南北朝时后人在隆中诸葛故居新建的纪念性建筑,以门为名,很可能是牌楼形式。

    刘备三顾茅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招纳俊秀的史实,三顾门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对刘备这种猥自枉屈,求贤若渴精神的尊祟。

    按《荆州记》记载,三顾门建在诸葛故宅的厅堂前面,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我国民族建筑传统;是一个待恢复的有现实意义的景观。

    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明朝吴绶在题三顾堂的诗中说“贤人隐岩穴,帝子再三寻,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

    三顾堂的命名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

    三顾堂

三顾堂是明代成化初(公元1465—1470年)吴绶在宋代三顾门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当时塑诸葛亮像于堂中,左右有关羽、张飞塑像。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三顾堂被襄简王破毁。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和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光化王朱佑櫍和御史王秀及李桢、阎芹宣等,对随祠东迁的三顾堂进行过修建。

今天的三顾堂是清朝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赵宏恩重建的,并移到原来的位置。初建时中构正堂三间,中堂渠渠,启以高闬,绕以周垣。堂前两腋互作两亭,东署曰卧龙,西署曰野云,是一个前厅后堂、腋带双亭的院落。同时于三顾堂内立碑,正面镌诸葛亮像,上方刻梁父 吟,碑阴刻“重修武侯祠记”。中堂左右立前后出师表石刻。

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和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郧襄兵备道李敏学和中宪大夫湖北分守安郧襄兵备道兼理水利事务永升进行过维修并保持了康熙年间的式样。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程文炳再次修复三顾堂,但倒塌的“卧龙”、“野云”二亭没有恢复。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中),蒋介石、刘骥也曾维修了一次三顾堂。

现在的三顾堂,先后经过了1954年、1957年、1967年等几次维修,还是保持了光绪年间的式样,前厅三间,后堂五间,都是硬山起脊建筑。两侧回廊嵌镶着历代题词石刻和维修记事碑文。后堂陈列有诸葛亮的几案、下榻(复制品),中堂挂着三顾茅庐的古画和国家原副主席董必武、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题词。门前有古柏三棵,象征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时的栓马树(系后人所栽)。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显得古朴雅致,能引起人们对“鱼水三分合,风云四海生”的历史画卷的回顾。

 

    六角井

六角井原在诸葛亮宅院内,现在三顾堂和草庐亭之间偏左的位置,是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用水井。现在六角井的井体是砖砌六边形,上有雕花古朴的六角石栏板。井底为六棱锥形,深4—5米,直径1.38米。隋朝时干涸。 

   六角井最早见于习凿齿《襄阳记》。书中说;“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鲍至《南雍州记》记载:“隆中诸葛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荆州记》说:“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

    以后吴绶、李桢、赵宏恩、蒋介石等历朝历代维修隆中诸葛故居时,都提到六角井,并把它列为隆中名胜古迹之一。吴绶在题隆中十景诗中写道:

庵前存古莘,云是汉时穿。 周洁厨中物,灵通地底泉。 流香来一脉,遗泽永千年。 良夜涵明月,光澄六角天。

    六角井的历史记载最详,地址一直没变。在隆中诸葛故居遭破坏后,六角井就成了判断诸葛草庐位置的依据。如明朝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徐学谟到隆中时,住持道人曾对他说:“孔明祠西有八角井一为草庐之据”(八角应是六角之误)六角井何时砌成今天的形状,何时加的井栏,己无考证。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曾对井栏进行过维修。

 

躬耕田

躬耕田现泛指老龙洞冲的二十亩田地,其实历史记载的躬耕田是乐山和旗山之间的诸葛庙冲的一百多亩田地。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指的这个地方。郧襄观察使赵宏恩于康熙五十九年把隆中的庙产和躬耕田亩数详细地刻在碑上,上面开列的躬耕田是一百一十六亩,庙前地二十亩。说明老龙洞冲的二十亩属庙产,不是躬耕田。而真正的躬耕田是诸葛庙冲的一百多亩地(即现襄樊学院校址占地)。此事《襄阳府志》、《襄阳县志》隆中山图中也有标志。赵宏恩还因躬耕田,抱膝石相望远近各构一亭。清代对乐山南面的抱膝石有明确记载,与之相望远近的躬耕田就只能是诸葛庙冲的田地。老龙洞冲的田地和诸葛庙冲的田地,诸葛亮可能都耕种过,后人为了纪念,定哪一块都可以,但躬耕田的本来位置是应该交待明白的。宋代曾巩用“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明代吴绶用“食力安生业,山前数亩田,雨晴耕白水,春暖放乌犍。东作思无逸,西城望有年,后来持此术,佰业富西川。”等诗句来赞颂诸葛亮躬耕自食,宁静致远的情景及其立志统一国家,等待时变的心情。

    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郧襄观察使赵宏恩维修隆中诸葛故居时,曾于躬耕田旁修建了躬耕亭。清光绪年间(公元1874年—1908年)程文炳维修隆中诸葛故居时,在躬耕亭处修建抱膝亭并立抱膝处石碑(躬耕亭没有恢复),并将部分躬耕田改为方池种莲藕,名曰:“荷花池”。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蒋介石、刘骥等人维修隆中古迹时,对躬耕田的一部分荷花池再次作了整修。1984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在躬耕田上重建四角亭一座,额“田园淡泊”匾,亭中竖“躬耕陇亩”石碑,以增宁静淡泊之风味。

 

    小虹桥横跨诸葛庙前小溪中段,是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出入必经之桥。该桥小巧玲珑,如虹跨溪,初建时为拱形。刘备冒大风雪第二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此桥相遇。当时黄承彦触景生情,雅兴勃发,正高吟:“骑驴过小桥,独吟梅花瘦”。因在小虹桥处发生了这段趣事,小虹桥便一直作为隆中诸葛故迹的一个景点,为后人所珍视。

    明弘治二年后,随着草庐位置的下移,小虹桥也随草庐下迁而东移。明朝时广德寺住持大云和尚曾募捐修此桥。《造小虹桥碑》描述当时的小虹桥为:“雨济长空横素影,云收大地露真形,水从半月溪边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小拱桥朽坏以后,改为青石板桥。1984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新建石质小虹桥,恢复了拱形,两旁安装了雕花石栏扳,桥体隽秀,并立石碑以记其事。

 

    隆中山

隆中山向西一脉回旋向南又折向东,时起时伏,势若蟠龙,因此又叫伏龙山。老龙洞就位于这“蟠龙”之腰的山脚下。洞北是隆中山的主峰。洞西山梁俗称龙稍,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洞南的山梁叫乐山,山上怪石磷峋,因诸葛亮经常登此山弹琴作乐而得名。洞东是窄狭谷地,老龙洞泉水就是从这里流出。谷地里有池塘和田地共二十多亩,是诸葛亮的躬耕田。老龙洞四面环山,如在玉玦之中。周围松柏交翠,山水相映,一径小溪把老龙洞的泉水引到诸葛亮的躬耕田。这里秀丽幽深,风景别致,自古就是隆中的风景点之一。  
   老龙洞传说很多,相传老龙洞很深,有人说它一直通到南漳县,也有人说它一直通到四川。还有人传说里面住着老龙,老龙洞泉水就是老龙的唾液。因此,水质甘甜,喝了此水能使人更加聪明,诸葛亮智慧超人就是喝了此水的缘故,这是老龙洞名字的由来。

    明朝吴绶在题老龙洞的诗中说:“泉深岩穴古,时有老龙眠。门掩云中石,功成涧下田。一溪青草合,千古碧萝悬。欲觅英雄迹,高风尚宛然”。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明代中期,老龙洞洞口的岩石象千姿百态的彩云一样。老龙洞的泉水所流经的小溪的景色是:清澈的溪流,两岸长满了青草,狭窄处野藤蓬生,几乎掩盖住溪流,宽阔处间或悬挂着千年萝藤。田园淡泊,溪流淙淙,古藤倒挂,碧草如茵,好一幅诸葛故居的恬静风光。

    1985年,国家投资近百万元对老龙洞风景点进行了建设。沿三顾堂西去五百米左右,就是老龙洞景点大门,大门上额“老龙洞”三字特别醒目。进大门向西有曲廊、长廊直通老龙洞茶室和小卖部,洞口溪中有曲桥和大、小水榭连接,在曲桥和水榭上可近观一条老龙正欲窜出洞口。洞口上方似奇峰深山,旁立老龙洞碑铭。由大门折南,过石拱桥,到隆中书画社,折西可到方亭歇息。南边大门是园林式建筑,由正园形门洞和花架式的其它建筑组成,南北两门间的谷地凿为人工湖。整个建筑雅致、古朴。人们面对这美丽的山水,淡泊的田园,联想到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叱咤风云、扭转乾坤,备受历代人民祟敬的诸葛亮和对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及隆中的山山水水的尊崇之意便油然而生。

 

    梁父岩

梁父岩在明代已见著作叙述。因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常到山前岩上引吭长吟《梁父吟》,抒发情怀,后人为不忘前贤的这一雅致情趣,将此岩称之为“梁父岩”。宋代王安石有“搔头《梁父吟》,羞与众争光。”明代吴绶有“半山岩石好,梁父昔时吟。出处关成败 兴亡自古今”的诗句。赞颂诸葛亮吟啸待时,静观时变的气质和风范。

    梁父岩和抱膝石原在诸葛草庐西边山上,由于诸葛故居东迁,梁父岩随着下移。原位于乐山咀东边,1963年因扩建公路被炸毁,为不忘此景,现在公路西面山咀上重刻“梁父岩”以志之。

 

    半月溪

半月溪形成的历史渊源流长,明朝王越写诗说:“一曲溪流几许深,三分事业已消沉。水光依旧清如镜,照见武候忠义心。”说明半月溪是小虹桥附近的一泓碧潭,清澈明净,能倒映天空中的云彩,是刘备三顾茅庐经过的地方,后来草庐被毁,古迹东移,半月溪也随着东迁到面山东头山咀处。现在半月溪在诸葛庙冲小溪中段,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在半月溪遗址附近建有房屋四、五百平方米,1979年后交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影响了此景的修复。

    半月溪原是一个较大的水坑,上面浓荫覆盖,坑内水清见底,水味凉甜。行人至此,常掬水解渴,以解旅途之劳。据传说半月溪在中秋节时,兰天疏云,浩月圆亮,而俯首溪中,所见圆月却弯弯如娥眉。吴绶曾说半月溪:“月照玻璃缺,水涵玉玦得。”半月溪因此得名。

 

    古柏亭是明代成化(公元1465—1470年)初年吴绶在维修隆中诸葛故宅时修建的。开始建在三顾堂后边现在草庐亭的位置,用茅草覆盖而成,揭以古柏,以昭亮节。明朝弘治二年古柏亭遭到破坏,并随诸葛故居东迁到东山洼里。

    清初,赵宏恩维修隆中古迹时,将三顾堂从东山洼迁到原来的位置,在原古柏亭处修建了草庐亭。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李敏学、永升先后对诸葛故居进行了维修,他们将赵宏恩建在躬耕田旁的躬耕亭改为古柏亭。清朝光绪九年,程文炳又将古柏亭修建到三顾堂后数十步的半山腰上。近百年来,由于没有对其维修,古柏亭早起摧毁。1985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在程文炳修建古柏亭的地方重建了现在的古柏亭。

 

    沿三顾堂后面拾级而上,约百余米处有一既高且平的场地,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在这块平地上有一组结构紧凑的古建筑,这就是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为诸葛亮修建的草庐。 

   这个地方高深幽静,群山环抱,松涛常鸣。后面是巍巍伏龙山,下面是诸葛亮留下的各种遗迹,楼阁祠宇在眼底或隐或现;对面的乐山,玲珑碧翠,如排几案;隔谷相望的旗山,更显出卧虎的雄姿。在这里能看到隆中龙盘虎踞的气势,领略到躬耕处田园淡泊的风光。乾隆年间将这处古建筑改名为“卧龙深处”。这个名字既高雅又恰切,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光绪末年,才改名为“野云庵”。

野云庵是隆中名胜古迹之一,但在明朝弘治二年被襄简王朱见淑毁坏后就再也没有恢复,具体建筑形式和规模也无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赵宏恩维修隆中古迹时,就在三顾堂西侧修建了一个"野云亭",残坏以后,再也没有恢复。我们现在只能从古人描写野云庵的诗中来领略野云庵的大致情况。现抄录明朝吴绶、王越留下描写野云庵的两首诗:

野 云 庵

    (明) 吴绶

    英雄千古宅,僧舍静相依。 野色堆红叶,溪云锁翠微。 断碑书往事,残馨响斜晖。 行客祠前过,如瞻羽扇挥。

野 云 庵    (明) 王越

    万叠云深扫不开,半星无处着尘埃。 就中结个茅庵子,只许清风明月来。

    根据这两首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野云庵的大致轮廓,它位于诸葛草庐旁边,里面住着管理隆中诸葛草庐事务和从事宗教活动的和尚。野云庵有类似祠宇性的建筑,还有清静的茅庵子,是一个"半星无处着尘埃"的地方。门前有许多参天古树,因此它有"溪云锁翠微"和"万叠云深扫不开"的景象。

    如上所述,野云庵在明代就是隆中的一个著名风景点,但遭破坏后就没有恢复。它和卧龙深处是两个不同的风景点,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1984年维修时又恢复了卧龙深处的名称。野云庵的恢复有待将来。

卧龙深处

  改建后的卧龙深处是一个两旁带院以中院为主的清式祠宇建筑。东院名“畅怀”,三进二天井,是管理人员居住的房子。主体中院三进二天井,大门上书原全国人大王任重副委员长题:“卧龙深处”四个字,四门柱祠宇建筑上飞檐斗拱满布,与东、西院相间的封火墙错落有致。进大门,照壁上悬“藏龙胜地”金字大匾,下边是诸葛亮抱膝吟啸像和梁父吟歌词。两边墙上挂着四幅仿古画,隆中四时山水尽收画中。院内有回廊。二进堂内悬“抱膝长吟”金匾,下塑诸葛亮幼年像,天井内立尹会一修建草庐碑记,碑上镌有诸葛亮像和诸葛亮像赞。三进堂上方挂有“咏啸待日”匾,堂内有诸葛亮的亲朋师友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庞统、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人聚会的大型泥塑,后墙壁上是一个反映东汉末年形势的壁画。回廊内镶嵌着庞德公等八人的生平简介碑刻。西院是一组园林建筑,大门上题“笔情墨趣”。院内置假山石和花草树木,幽静清雅。后堂以“丹青苑”名之,为文墨大师们留言挥毫之所。

草庐亭

    草庐亭位于隆中山畔,清初赵宏恩建,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居住房子的象征性建筑。这里背山向谷,周围竹芭松茂,环境幽胜。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指的就是此室。

    诸葛亮离开草庐后,其弟诸葛均也离开隆中,仕官在外,故居无人管理。以后曾有一户姓董的人家住进了草庐,因全家得病相继死亡,就再也无人居住了。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306年),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到隆中,看到诸葛亮草庐已经破烂不堪,只能“觌而故墟”了,为此,刘弘曾为诸葛草庐立碣表闾。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到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这时诸葛亮草庐已经后人修整,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惟丰”,与当时盛行的祠庙差不多。习凿齿为此写了一篇《诸葛亮故宅铭》。

    从晋代到隋朝的三百年间,隆中诸葛亮草庐经常有人维修。盛弘之《荆州记》记载:“齐建武中(公元494—497年)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肖懋”。隋时井水干涸。 
   唐朝开国后不久,很快出现了“贞观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很快,隆中诸葛故居的建筑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唐朝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隆中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一块,李景让撰文,孙樵写了题记。文章对诸葛亮的政绩和军事才干无限敬佩,对诸葛亮死后五百多年,梁汉一带人民还在歌颂他的功德非常感慨。唐昭宗李晔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唐朝廷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在隆中立碑记念。这时,诸葛亮草庐和武侯祠就非昔日诸葛亮草庐可比了。

    到了宋代,诸葛草庐内已有诸葛武侯塑像。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到隆中瞻仰武侯遗像,写诗赞颂诸葛亮为“万乘师”。从《舆地记胜》记载来看,宋代又修建了三顾门。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诸葛草庐,称为隆中书院,一直到明初。明宪宗成化初(公元1465—1470年),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因来镇压“荆襄流民”起义到隆中,对诸葛草庐进行过维修。

    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朱见淑袭封襄王(襄简王),他迷信风水,“慕隆中山佳奇,择为坟地,”定隆中山为座山,与隆中山隔谷相对的山为面山,较远偏东的山为旗山,用以衬托作为藩陵的座山。毁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今咏啸山庄位置)另建草庐。迁书院于襄阳,封山驱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筑,碑刻石铭,荡然无存,这是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一千二百多年诸葛草庐遭到的最大浩劫。

    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暂理襄阳府事的光化王朱佑櫍奏请明朝廷,经明朝中央政府批准,将诸葛草庐迁到今武侯祠下面五十米处,距草庐原址(即襄王陵)二百米左右。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桢和他的上司阎芹宣等,见诸葛草庐水浸虫蠹,早已倾毁圮残,风雨飘摇,于是就在东山洼里重建了草庐。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挥师湖广,攻下襄阳。1643中4月,闯王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建立新顺农民政权。起义军杀藩王,同时挖掘了那个迷信风水的襄简王朱见淑的坟墓,为隆中诸葛草庐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郧襄观察使赵宏恩到隆中寻草庐故址,但见乱草牵衣,断碑卧水,一片衰败景象,于是就在襄简王陵墓旁建了一个草亭,作为草庐遗址的纪念。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在赵宏恩的支持下,改建了草庐,即1984年改建为卧龙深处的野云庵。

    赵宏恩建的草庐亭是单层六角草亭,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改为双层六角草亭,并用石柱。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到隆中,见祠宇荒落,草庐无存,邑志所记诸名胜,淹没不可辩认,于是在所谓草庐故址,依山为屋,修复“卧龙深处”。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兵备使者刘保林在今三顾堂与武侯祠之间也建过草庐。这些迁移和新建的草庐,虽都出于好心,但都因有失真迹,未被后人认可。因此,直到今天人们只承认清康熙五十九年赵宏恩在襄王陵旁边建的草亭作为诸葛草庐的象征。其他或随着毁坏,自然消失或改其他名称。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到隆中,见诸葛草庐年久失修,日见颓废,山水依旧,景物皆非,对草庐亭等进行了维修,将草亭改为砖墙瓦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和襄阳地区、襄樊市人民政府曾于1954年、1957年、1964年、1979年多次对草庐亭进行过维修。草庐亭现为双层六角亭,有木梯通二层,门额题“草庐遗址”四字,门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对联,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作了高度评价。

抱膝亭

    抱膝亭位于三顾堂前面约100米处。诸葛亮在隆中时常抱膝长吟,后将其常坐之石称为“抱膝石”。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赵宏恩在此处修抱膝亭。现在的抱膝亭是光绪十四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程文炳重修的。程文炳在《抱膝处碑记》中说:“武侯祠东南百余步,有阜隆起,纵横十余丈,自后山逶迤而下,至此气为之聚,……乃构亭其上,高四丈有余,围七丈余。”亭在绿荫丛中,六角形,三檐三层,檐角高翘,造形挺秀端庄。亭内有木梯可登楼赏景,另有一番情趣。亭前立有“抱膝处”三个大字的石碑,据说字为书法家张裕钊所书。 
   公元1719年赵宏恩所建抱膝亭在三顾堂前数十步的山脚下,抱膝石附近,而现在的抱膝亭已是他所建躬耕亭的位置,是程文炳维修隆中古迹时易地的。赵宏恩根据史书记载,将躬耕亭安排在躬耕田附近,将抱膝亭建在抱膝石旁边,是符合他相望远近恢复历史面貌原则的。清末、民国时期对抱膝亭的维修,均按程文炳建造的格局。

    1978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又请襄阳县泥咀镇谭庄村老艺人翟宽章对抱膝亭按原样式维修了一次。抱膝亭后有明朝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雕塑的大型龟座《草庐碑》。碑高大雄伟,龟昂首负重,即古朴又富有生趣,无疑是一件大型艺术珍品。碑的正面有石南江汇题“草庐”二字,碑阴有“龙卧处”三个大字。据说,碑座的龟是龙的大儿子,叫赑屃,它善负重。

    该碑因年久失修,碑座下沉,碑身倾斜,1981年蔺德义组织人将碑吊正,把碑座上提加固,并在四周安装石栏板以利保护。

  武侯祠

    武侯祠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位于隆中山腰。武侯祠始建于晋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都有维修,只是史记不详而已。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习凿齿到隆中看到诸葛故居的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惟丰”等装饰物,与当时盛行的祠庙无异。南北朝、隋时,诸葛故居都经常维修。唐朝后期,朝廷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立碑于隆中,纪念武灵王的庙堂理所当然的比纪念武侯的祠宇要宏伟、高大得多。到了宋代,隆中武侯祠内已塑有诸葛亮遗像,宋代人苏轼、陆游和刘光祖都曾写诗撰文推崇诸葛亮。元代广德寺书院从广德寺迁到隆中。改称隆中书院,成为本地的最高学府。明初,吴绶对隆中武侯祠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

    明朝弘治二年隆中武侯祠等诸葛故迹被藩王朱见淑所毁,隆中一带的老百姓对荒残愚昧的朱见淑十分痛恨,对勤劳智慧的诸葛亮更加敬仰和怀念。于是,他们自动募资在隆中山东梁修建了诸葛祠庙,对诸葛亮进行祭祀。

    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光化王朱佑櫍暂理襄阳府事,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朱见淑的不满,改变藩陵和祠庙的对立局面,他向明朝廷提出“隆中东去数十步,山有一洼,宜将诸葛亮庙移建于此。”庙成之后,翰林院拟文,皇帝“敕赐庙额”并“定与祭品”,“春秋致祭”。这样以来,武侯祠便由显目的东山梁下移到低洼的山洼里(即现在的隆中书院西边)。祠庙下移山洼,常遭水淹,到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就已圮陋,风雨弗支了。监察御使王秀又重修了一次,再次把武侯祠在东山洼里固定下来。

    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中宪大夫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桢到隆中,见东山洼里的武侯祠又风雨飘摇了,于是他和他的上司阎芹宣等,又在东山洼里修建草庐、三顾堂、武侯祠等。

    清初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观察史蒋兴芑才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相当于明朝中叶老百姓修建武侯祠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武侯祠的位置。清朝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李敏学、永升、程文炳等对武侯祠均进行过维修。民国时期,蒋介石也拨款对武侯祠进行了维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1957年国家拨专款对武侯祠等诸葛故居进行修缮。1973年又对武侯祠大殿进行了改建,后移两米多,抬高近一米,使其更加明亮雄伟。1980年对武侯祠二殿进行了翻修。

    武侯祠为四进三院的层台建筑。除第三进为卷棚式外,其他都是单檐硬山建筑。中院有左右廊房,院中两棵参天古柏,给人以古刹寺院之感。三殿内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后面大殿内有诸葛亮及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塑像。四个殿堂里挂有董必武、郭沫若等名人的匾额、题词和对联;二殿内有诸葛亮活动过的地方的图片及八阵图拓片等文物。西侧配殿是三义殿,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东西墙壁上有关羽、张飞的木刻传记。前面的客堂院内,有一棵四百多年的桂花树,昌盛繁茂,金秋季节,香溢满山。
“古隆中”石牌坊

     “古隆中”石牌坊,是隆中的标志,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中)湖北提督程文炳所建,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十个抱鼓将四柱固定,上面雕梁画栋,起角弯爪,单檐斗拱,带脊座吻,线雕、浮雕、缕空熔于一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坊体高大,蔚然壮观。

    古隆中石碑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用青石开榫组装而成,正面大门上线雕“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柱上线雕唐代大诗人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两边小门上雕诸葛亮“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和渔樵耕读,二龙戏珠等图案。背面大门上方刻“三代下一人”。两边门柱上刻“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匾对及双凤朝日、鹿鹤同寿、麒麟送子、赤虎朋寿等,整个雕刻再现隆中的田园淡泊的自然风光,上面的匾对对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作了高度的概括和颂扬。

石碑坊在1955年由隆中文物管理处清洗修理一次。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扫“四旧”,安排当时隆中大队大队长唐大兴带人拆除,唐借口怕砸伤人,没有拆,但被打掉左侧石抱鼓一只。1980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用环氧树脂进行了修补。

    古隆中石牌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隆中重要文物古迹之一。

荷花池

    荷花池是清朝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维修隆中诸葛故居时在躬耕田上开方池种莲藕而得名。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刘骥组织人员进行过一次整修,在荷花池的四周安装了木栏,池中建亭台,用铁索和抱膝亭联接,上面铺木板,形成由荷花亭到抱膝亭的空中索桥。他们还组织演员在抱膝亭化妆,通过索桥到池中亭台上演戏,人们可以坐在四周的木栏上看戏。三、四年后,木栏、索桥、亭台全部朽坏。荷花池也被后人改为稻田。

    1983年。隆中风景区管理处对荷花池进行了一次彻底改造,清除了淤泥,四周堆砌山石,池中重建了荷花亭,并种植荷花二十多种,给隆中风景增添了色彩,荷花池至此才真正名副其实了。

铜鼓台

    铜鼓台位于隆中武侯祠大殿东北角,是一个亭阁式的建筑,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刘骥为安放诸葛铜鼓所建。

    诸葛铜鼓是清同治初在广西出土,由广西藩司李承思捐送出来的。铜鼓高二尺许,阔一尺八寸左右,旁铸四蟾蜍,工艺精细,相传是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此鼓正放可敲打作鼓,鼓声响亮,倒放可做炊具煮饭,一物二用,实乃一件珍贵文物。

    铜鼓台于1950年就已倒塌,目前已经恢复。

诸葛草庐

    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边有一个占地约100平米,高约10米的土堆,上面圈砖圈石隐约可见,这就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

    《襄阳县志》第一卷陵墓条记载:明襄简王朱见淑墓在城西隆中山。

    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敕赐忠武侯庙额檄文碑》载:“襄简王先年慕隆中佳秀,择为莹地,……将诸葛亮庙迁移山之左臂”。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郑杰《重修诸葛武侯祠记》云:“草庐故址,封为藩陵”。

    朱见淑弘治二年袭封襄简王,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死,说明他在袭封襄王后,即1489年就开始破坏草庐为自己修陵墓。上面的材料距朱见淑死少则十几年,多则二、三十年,朱见淑夺草庐旧基建造陵墓是没有什么怀疑的。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赵宏恩《重修武侯祠碑记》云:“询其所由,盖缘明时襄藩以形家之言夺草庐之址,营窀穸之域,自闯逆发掘,至今荒废无能反正者”。由此可知,襄王陵曾被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发掘过,陵墓的地面建筑也应毁于是时,对此,《襄阳府志》也有记载。

    现在襄王陵已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中风景区管理处立碑标记。陵墓上面及四周古木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是人们游览隆中的又一去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