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Hernioplasty for Incisional Hernia)
【概述】
腹壁切口疝系指发生在腹部手术切口部位的疝,多发生在纵行切口之后, 尤其是腹直肌旁切口。诱发切口疝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术中和术后处理不当,例如缝合层次错位,腹膜缝合不密,有撕裂或缺口,或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等;二是术后腹内压增高,如腹胀、频繁呕吐和剧烈咳嗽等。
【适应证】
小切口疝适于使用单纯修补术;大切口疝适于使用成形术。
【禁忌证】
年老、体弱者宜使用腹带包扎,不宜手术。
椎管内麻醉最常用,也可用全身麻醉加肌松弛药。
【手术步骤】
(1)做椭圆形切口,这样可以把原手术切口瘢痕一并切除。应该记住,疝囊往往就在皮下层中,疝的前面仅覆盖着萎缩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时注意勿切破肠管等内脏(图1)。 (2)先在切口上部往深处分离,达到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清除疝囊周围脂肪结缔组织,显露疝囊及疝环部(图2)。 (3)切开囊颈部,还纳其内容物至腹腔,在伸入腹腔内的手指保护下,扩大腹膜切口,分离附近粘连,直至整块切除疝被盖及周围附着的脂肪结缔组织。 (4)全周切除疝环处瘢痕组织,露出正常外观的腹壁各层组织,然后用不吸收缝线分层缝合腹壁各层组织(图3,图4,图5)。 (5)如腹壁缺损较大,两侧边缘直接缝合张力太大,难于拉拢时,应做疝成形术,即用自体阔筋 膜,或用尼龙布、涤纶布、聚四氟乙烯布等与腹膜、腹直肌后鞘一起缝合修补缺损。必要时,在腹直肌前鞘处再用同样材料缝补一层(参见人造材料修补术图1)。 (6)缝合、覆盖在其前面的皮下组织及皮肤。 (7)腹壁放置细硅胶管做闭式引流。3~5d后拔除。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术后处理】
(1)防止腹胀,必要时行胃肠减压。直至能肛门排气。 (2)巨大腹壁切口疝修复后可使膈肌上抬影响心肺功能,宜严密监护。 (3)应用有效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 (4)腹部包扎腹带,包扎时间视疝大小而定。 (5)术后2周左右拆线。 (6)术后3周左右可以轻度活动,2个月左右可以恢复一般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