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木原创】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麒麟合创 2011-10-12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册有篇郑振铎先生的《海燕》。粗看题目以为是高尔基的《海燕》,但此海燕非彼海燕,此文意非彼文意。在备课过程中,对这个飞进千家万户的小精灵动了点感情,勾起我对它的无限联想。

       燕子,这个北方农村的常见的飞鸟,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小时候,因父亲的名字里有个“彦”安,农村人便以此音为讳,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会对你时而不时地叫“燕子”或“燕”等。大人我们便无以应对,倘若是小孩子,则少不了一番唇枪舌剑,或者打个天昏地暗。小小年纪当知道维护为长者的尊严。总之,凡是和燕字有关的字都让我有点过敏,以之为讳。但家乡的燕子,的确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印象中,春天总是燕儿带来的。每当燕儿飞来时,柳枝就变绿,小草就青了,冰就化了,孩子就可以自由自在田间地头嬉戏了……所以,儿时的我们是盼着燕子早些归来的。每当秋意乍寒时,我都会目送南翔的燕子,消逝在湛蓝的天空中,久久不舍……当然,燕子并不总是让人伤感,夏季的燕子,则是小伙伴们的玩伴,在柳荫下,看斜燕穿柳帘,看乳燕吸泥,看双燕嬉水,看群燕狂舞……每每让我等如痴如醉,乐而忘暑……燕儿带给了我们的此许狂想的梦,悠远的梦。

       及成年,脑子里,关于燕子的印象就只有一首写燕子的咏叹的诗了。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老先生借小小的堂前飞燕,道出了世道的更迭,世事的苍桑,说破了个中的滋味,给人以无尽的历史感。刘老此物运用的极为妙,妙在以普普通通的飞燕,看似平淡实则道出其中石破天惊的道理,给人以震憾,叫那些逐名逐的人们冷下来,静思之。燕子的形象便从些在我心中定格为一不凡之物。超然高妙,妙在不俗也。

       那绕梁的双燕,那穿牖而过的伶俐,令人折服。那啄食而来的翩翩来燕,记我看到了燕子的两情相悦,看到到白头共生。那喂养幼燕的执著,让我感动飞禽的母爱伟大。虽是小小的鸟,但义薄云天,不可小视之。

       燕子将巢安在房梁上,每日于门上的窗棂折空格里,进进出出,着实让孩子们仰面羡慕不已。尤其是到了燕子孵化期,小燕子出世,把脖子伸到窝外,张大嫩黄地嘴,唧唧地叫着。每每老燕飞来喂食时,总是把细细的脖儿涨得鼓鼓的,粗得让人担心。小孩子们总是对这高空的鸟儿很是好奇,通常会用杆去捣燕窝,当然这也是无心之过。更少不了被大人们训斥。自然,也就不再过分地顽皮了。但总会仰面去欣赏燕子的飞翔的美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