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肠吻合器的常用术式主要包括:①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②门奇断流术,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③门奇断流,胃壁血流阻断术;④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⑤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⑥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⑦直肠前切除,直肠结肠吻合术;⑧部分小肠或大肠切除,肠吻合术;⑨胰尾或胰体尾切除术。
【手术步骤】
1.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1)游离及切除近端胃及食管下端,远端胃残端小弯侧用XF缝合关闭(图1)。 (2)于胃大弯侧预定吻合处戳一小孔,将GF的中心杆经此小孔插入胃腔再经胃大弯侧残端引出,将抵针座置入食管断端,收紧结扎食管断端的荷包缝合线,将吻合器身套在中心杆上并顺中心杆进入胃腔,与抵针座靠拢(图2)。 (3)调整好适当的间距,“击发”完成吻合,胃大弯侧残端再用XF缝合关闭(图3)。
 图 1
 图 2
 图 3
2.门奇断流术,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 (1)在完成贲门部及食管周围的血管离断后,于胃体前壁距贲门8~10cm处横行切开一小口,长2~3cm。 (2) 将装配好的GF经此切口置入胃腔,再通过贲门进入食管下端,旋转尾端螺丝使针座与抵针座分开,用一根粗的不吸收线绕于食管外并收紧结扎,使食管壁被结扎紧贴于中心杆上,将抵针座与针座靠拢,调整间距,然后“击发”完成切断及吻合。 (3)胃壁的切口再用XF缝合关闭(图4)。
 图 4
3.门奇断流、胃壁血流阻断术 (1)在完成贲门部及食管周围的血管离断后,于贲门下2cm的胃小弯侧横行切开胃壁约1cm。 (2)取除CF侧-侧吻合器的切刀,只保留4个推片。再将CF两片分开,一片经胃小弯的切口置入胃腔,另一片置于胃的后面。 (3)将两片对合夹住胃后壁,尖端抵达His三角区,靠拢扣紧后向前推动推杆,完成胃后壁4排钽钉的缝合阻断线。再以同样方法完成前壁的缝合阻断线(图5)。前后壁的阻断线应在His三角处相接。 (4)然后将胃小弯的切口用不吸收线缝合(图6)。
 图 5
 图 6
4.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 (1)整个胃及食管下端的游离及切除完成后,十二指肠残端用XF缝合关闭,食管断端做好荷包缝合线。 (2)提起近端空肠,于屈氏韧带下15~20cm处将空肠横断,游离延长远端空肠系膜,于距空肠断端4~5cm处的肠系膜对侧肠壁戳一小孔,将GF中心杆经此孔插入肠腔并由空肠断端伸出,再将抵针座放入食管断端内。 (3)收紧结扎荷包缝合线,将吻合器身套在中心杆上并顺中心杆进入空肠腔与抵针座靠拢,调节间距,然后“击发”完成吻合。空肠残端再用XF缝合关闭(图7)。 (4)再行近端空肠与远端空肠的端侧吻合,仍用GF吻合,方法同上,并从近端空肠残端置入导管,早期可做引流,如有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后期尚可做管饲用(图8)。
 图 7
 图 8
5.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1)完成了胃与十二指肠的游离后,于幽门下切断十二指肠,残端做好荷包缝合线,于预定切除部位横断胃体。 (2)胃残端小弯侧用XF缝合关闭,残端大弯侧暂不缝合。于胃体部后壁大弯侧距胃残端4~5cm处戳一小孔,将中心杆经此孔插入胃腔再由胃断端伸出,将抵针座放入十二指肠残端。 (3)收紧结扎荷包缝合线,顺中心杆套上吻合器身并进入胃腔。靠拢并调节间距,然后“击发”完成吻合(图9)。 (4)胃大弯侧残端再用XF缝合关闭(图10)。
 图 9
 图 10
6.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1)胃及十二指肠游离后,先于幽门下切断十二指肠,残端用XF缝合关闭(图11、图12)。 (2)切胃、缝合关闭胃残端及戳孔插入中心杆等步骤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3)提起近端空肠,于预定吻合部位(距屈氏韧带约10cm)的肠系膜对侧肠壁切除约1cm 直径的肠壁组织,绕切缘做好荷包缝合线。 (4)将GF的抵针座经此孔置入空肠。收紧结扎荷包缝合线,顺中心杆套上吻合器身进入胃腔,与抵针座靠拢,调整间距,然后“击发”完成吻合(图13)。 (5)胃大弯侧残端再用XF缝合关闭(图14)。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7.直肠前切除,直肠结肠吻合术 (1)取腹会阴手术体位,经腹部切口游离及切除病变直肠或乙结肠段后,分别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断端做好荷包缝合线。 (2)将装配好的GF34经肛门插入直肠内。当GF前端露出直肠断端时即旋转尾端螺丝,使抵针座与针座分开,收紧结扎直肠端的荷包缝合线,再将抵针座置入结肠断端。 (3)收紧结扎结肠的荷包缝合线,旋转尾端螺丝,使针座与抵针座靠拢,调整间距,然后“击发”完成吻合(图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