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级 关元 —— 献给长辈的穴位

 清廉人生 2011-10-13

每个人都有父母亲,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在他们有生之年,自己能为他们尽一份孝心。
很多和我一样留学海外的学子,或者是不在家乡,外出闯荡的同辈,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能经常留在家人身边,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自从接触针灸以来,我有一些心得体会,这里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家人有点帮助。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岁数大了以后,身体会有许多变化,比如气短气喘,腿脚无力,腰足不仁,尿频尿急,两眼昏黑欲成内障,等等,这些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就拿尿频来说,你可以想象一个晚上起床七八次,整夜不能合眼是什么滋味么?很多老人为此几乎是生不如死。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改善这一切——温灸。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中医界,相对于针法,对于温灸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在很多医院里,可以说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事实上,真正的高手,第一选灸,第二选针,第三才考虑汤药,温灸产生的热力,能渗透至人体的腠理和脏腑,其效果,很多时候让银针或汤药望尘莫及。
首先,要知道两个穴道。
第一——中极。中极穴属任脉,为下起第二个穴位,膀胱的募穴,换句话说,这个穴位是通向膀胱的门户,比如你想从上海去南京,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沪宁杭高速,或者沪宁铁路线。所以,很多膀胱的疾病,比如膀胱炎,前列腺问题,特别是尿频尿急,都可以通过灸中极来得到改善。
第二——关元,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丹田穴,道家认为丹田是人身之根本,中医也向来非常重视这个穴位,因为它是小肠经的募穴。人身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寒症所致,比如浑身无力,精神不振,消化不良,腹痛下痢,或者一到冬天手脚冰凉等等;中医认为,一个正常的人,他的身体就应该像一个小火煮着的粥,人体的热气是通达四肢的;而人身的火来自两个地方——心脏和小肠,他们彼此互为表里,或者说他们就是一对兄妹,一个阴,一个阳,一个管内,一个管外,身体的寒症,往往是因为火力弱了。关元穴,简单来说,就是调节火力的一个通道。经常温灸关元,可以向人体输送阳气,散寒除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一句话,上岁数的人经常温灸关元穴,只有好处,没有副作用。
这两个穴位怎么找呢?先找到神阙(也就是肚脐,别告诉我你找不到……),然后一路往下到身体正面的尽头,也就是耻骨,在经络学里面,这也是一个穴位,叫曲骨。曲骨和神阙连成一条线,把它分成平均分成五段,一共有六个端点,也就是六个穴位,从下往上分别是——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和神阙。这是最标准的取穴方式——度骨法,一般不会弄错的;很多书上写关元在脐下三寸,这个就不是很清楚,因为每个人身体的尺寸都不一样。
节气中有夏至,冬至;夏至主动,主发,冬至主收,主藏,在冬至那天你睡一整天觉,抵得上你平时睡一个礼拜。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节气的关系,这一个点就是收藏到极致的时候,藏的越好,第二年就生发的越好。同样的,温灸关元最好的时候是立秋的前后数日,所谓春灸气海,秋灸关元,这个时候你一天灸个几十壮,抵得上平时灸几百状。
今年的立秋是阳历八月七号,差不多就是四周之后,一年一次,如果错过了,可又要等到下一年啦。
温灸取材简单,只需要一斤生姜,一包艾绒;而且价格便宜,十几二十块钱就搞定了。
祝愿大家的父母长辈身体健康,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最后,摘取一段《窦材灸法》供大家参考(窦材,宋代太医,著有《扁鹊心书》)

窦材灸法节要

1、久嗽不止,灸肺俞穴各五十壮即止,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2
、虚劳咳嗽,潮热,咯血吐血,六脉弦紧,此乃肾气损而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3
、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艰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4
、中风失音,乃肺肾气损,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壮。
5
、中风病,方书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黄帝正法。灸关元五百壮,百发百中。
6
、伤寒少阴病症,脉缓,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魇,噫气,吐痰,腹胀,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
7
、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三百壮。
8
、虚劳人及老人与病后大便不通,难服利药,灸神阙一百壮自通。
9
、水肿膨胀,小便不通,气喘不卧,此乃脾气大损也,急灸命关二百壮,以救脾气,再灸 关元三百壮,以扶肾水,自运消矣。
10
、小便下血乃房事劳损肾气,灸关元二百壮。
11
、砂石淋诸药不效乃肾家虚火所凝也,灸关元三百壮。
12
、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13
、中消病,多食四肢赢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百壮。
14
、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劳伤肾,又致骨痿,急灸关元百壮。我
15
、昏睡不省人事,饮食欲进不进,或卧或不卧,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虑耗伤心血故也,灸巨阙五十壮。
16
、行路忽上膝及腿。如锥痛,乃风湿所袭,于痛处灸三十壮。
17
、寒湿腰痛,灸腰俞五十壮。
18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19
、脚气少力,或顽麻疼痛,灸涌泉五十壮。
20
、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
21
、耳轮焦枯,面色渐黑,乃肾劳也,灸关元五百壮。
22
、中年以上之人,口干舌燥,乃肾水不生津液也,灸关元三百壮,若误服凉药,必伤脾胃而死。
23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也,风邪所乘之征,灸关元三百壮,若服辛温除风之药,则肾水愈涸和,难救。
24
、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减速一分,务要紧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其灰以鹅毛扫去,不可口吹。癫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之人怕痛,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