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中的发音(原创)

 成靖 2011-10-17

歌唱中的发音(原创)  

2011-10-15 09:29:1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我曾跟张德玉副教授学过三年音乐,对歌唱的认识,对歌唱的感悟,都是在学习、探索和思考中收获的。人的情感、情绪状态及运动过程,是音乐的表情。音乐主情而不主性,是情感的艺术。什么是歌唱?我想,所谓的歌唱,指的是人的情感表达,它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歌唱能做到声音自如,声区上下统一,声质圆润悦耳,声音穿透力强,那么歌唱就能扣人心弦。

       歌唱中的发声应有气息的支持,应有共鸣,位置高,上下声音统一。我们在听李谷一、王菲、张靓颖、刘欢、邓丽君等歌星演唱时,能感受到他们的歌唱运用自如,能强能弱,圆润,声音传得很远,有穿透力,音色柔美,轻松自如,能持久。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就是掌握了发音的发放。歌唱固然有天赋,如果不讲究歌唱的方法,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再好的歌喉,唱出的歌,不是跑调,就是失去音准。作为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歌唱,有它的方向,有它的脚步,有它的“眼睛”。歌唱的心理状态,关乎歌唱质量。如有的人在练声时感到有困难的音存在,面对观众的眼睛和热情,这些困难,可能消失或减轻,也可能失衡或加剧。如何掌握歌唱中发声呢?我想,学会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练声更是重要的。优美声音的产生在于音乐审美的感知。它包含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而音乐的欣赏则是生产优美音乐的标点。如欣赏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就可领略曲中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和精致细腻的配器,就似一幅淡雅素丽的长卷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帘上,就可让我们翱翔于联想的天空,又如欣赏《同一首歌》,当我们置在优雅的情境之中,就会自然生发出“敦煌为圆心的民族,海岸线像一只船,那长城就像五千年未待的梦,汉字有谁不懂,一样肤色和脸孔,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我向西,引北风,身影婆娑。”的感受。欣赏音乐是完美歌唱的一个基础。同一首歌,不同人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觉得悦耳,有的人觉得难听,这是正常的,就像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对歌唱而言都属于通感的范畴,正如钱钟书所说的那样: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鸟声竟薰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得流水声,绿影“生”寂静感,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声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如相通,彼此相生。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视觉和听觉,在欣赏曲名时,就可以在无声中听到有声。聆听名曲时,也可以在无形中见到优美的画面,如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的“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的景致;欣赏德彪西的《大海》,会让人联想到蓝色的海洋,飞翔的海鸥;欣赏格罗菲的《大峡谷》,便会想到险峻的峡谷;欣赏舞剧《天鹅湖》里的“四小天鹅”的乐曲时,可以联想到明快、亮调的优美彩配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感知音乐,都是为了把歌唱中的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准确的发音服务。正如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巴拉所说的:“歌唱不应当是声音,而是用整个发声机能活动。”

         歌唱靠的是声音,而声音来源于声带。声带是发音器官的声源部分。声带是两片位于喉节上端的三棱形的薄膜组成,左右各一,它的前三分之二是薄膜,后三分之一薄膜里包有软骨,声带由许多有弹性的纤维组成,另外有许多筋肉帮助它动作。两片薄膜之间是声门,当我们吸气时,声带左右分离,开成声门,让气息流入,此时起发声就开始运做,里边的气息就会向声门冲击,压出的气,冲开声门振动,声带就产生声音了。压气出声门的力量与声门闭合阻气出来的力量,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越尖锐,发声越轻松,越省气,越省力。假声带位于真声带的上方,它的作用不甚明了,大概是当真声带发声时,作为辅助之用,又可以防止污物侵入真声带及防止咽食物时,落入声门。发“胸”声时,声带做整体运动,发“头声”时,声带做边缘振动,发声由低到高。学歌唱的人通过长期的刻苦磨练,是可以掌握发音技巧的。如果仅仅会用“胸声”发音,用“胸声”的方法来发高音,那就会困难;如果用这种方法勉强发高音,就会导致发音器官的病变,如声带充血,水肿,最后高音也将出现障碍。歌唱时不是声门直接挡气,而是假声带挡气,假声带越会挡气,声音越自如,声音才能自如飞翔。发声时,声带以下是气,声带以上是声音,呼吸产生一个气压,而假声带阻气,能使声音流畅,下边气息就得到了保持,会将声音源泉不断地往外送出。每唱出一个音,都需要把音控制在前面来,除个别因歌曲表现的需要外,声音从头到尾都应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

         歌唱要发声,而发声就要打开喉咙。所谓打开喉咙,就是要打开喉咽和口咽腔。具体的做法就是放松下巴,在较深气息的支持下,将喉头向下稳定在一个位置上。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抬起软腭,打开颌关节,使咽壁站立,从而形成一条想象中的自上而下的歌唱管道,以保证声音能自由地收放。在肌体活动的过程中,将喉头向下稳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是歌者不可缺少的品质。感知音乐,聆听声响,接受信息,就能将艺术的通感融入自我的审美感受之中,就能把歌唱与舞蹈、戏剧、美术有机结合在一块。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沈湘说过:歌唱时要把喉头始终保持在下面。无论是男女,好是高低声部,歌唱的喉头一定要往下拉。喉头如能往下拉,声音就越能往上唱,共鸣点就越集中,”古人云:擅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息是好声音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好声音的“眼睛”。优秀歌者的声部是好的,姿态也是好的,而“眼睛”在于听众,听众是群体的宣传器。发挥感觉或意象之间的混合和交错的联想作用,不仅有助于听众对音乐作品的了解,还有助于发展听众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没有好声音的支持,一切的歌唱都是空的。歌唱中的正确呼吸是深呼吸,即先将气息从腹部和小腹处自然地吐干净,保持胸部不动,两肋积极扩张,吐气后马上用闻花般的感受向下吸入气息并保持。吸气的同时,可以体会到横隔膜下降。吸气时,只要将小腹微微内收,用腰围扩张的感觉去歌唱,一定会收到很佳的歌唱效果。歌唱用气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果用抬钢琴的感觉去体会歌唱,那么气息将会沉下,横膈膜也会下降。歌唱的窗户一旦打开,就打开了真正的喉咙。打开喉咙的歌唱,是原生的歌唱,更是科学的歌唱。如果不强调气息沉下来,而吸的很浅,吐的也很浅,那么打开喉咙时,喉结的稳定度就会存在着达不到气息的缓冲,就会存在不够到位的问题。因为气息沉不下来的压力在胸部和喉部,歌唱时一张嘴,舌骨和甲状骨势必卡在一起挡气,就会影响喉咙的收敛,就会引起喉位上提,从而影响喉位的稳定。气息是歌唱的主流元素,当气息处于下沉的状态,横膈膜也会下降,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解决了喉咽部的压力,就解决了喉部的压力。

         学过音乐的人都知道,没有音乐欣赏的歌唱,是不完美的歌唱,没有高位置的歌唱,更是不完美的歌唱。无论是什么声部,头腔共鸣的获得,需要高深的技巧,它要求歌唱者做到兴奋、激情,只要轻松地打开鼻咽腔,让鼻咽腔部分兴奋起来,就能完成高位置的歌唱。获得头腔共鸣的方法很多,如微笑状、兴奋状等等,目的是让声音在鼻梁眉心处唱出哭泣的感觉。歌唱者要想得到上下统一的高泛音共鸣,千万不可忽略打开喉咙和喉位置的稳定。对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声响的模拟,如鸟鸣声、雷声、机器声等,或是借用某一种既定的音调或乐器,象征某种形象,或以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事物的态势,静态的如目光、黎明、柳树等;动态的如马不停蹄,波涛汹涌,万里行军等,也是获得上下统一的高泛音共鸣的源泉之一。只有放下喉咙,打开喉咙,产生共鸣,使喉咽腔协调通畅,直达鼻咽腔和头腔,才能更有效地使鼻咽腔和头腔产生共振,从而产生穿透力很强的“高位置”的“头腔”,进而产生共鸣。歌唱不仅能激起人们的某种情感,还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优美的歌声不仅能影响人的表情,还能影响人的意志。它能起着其它姐妹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作用。迈克尔.杰克逊的风采在于摇滚乐《我们同属于一个世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让人活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之中……轻松、优雅、休闲、愉悦的歌唱能使人忘却整日的劳作所带来的疲倦。歌唱者一般都站着唱的,掌握正确站立的姿势,是歌者所必需的。歌唱者无论是站在舞台上,还是站在声乐课上,都要始终保持全身心的自然放松和积极向上的歌唱姿势,不能松松垮垮或僵硬拘谨,要始终处于“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最佳的状态之中,以便更好地顺畅气息,打开喉咙。

        歌唱者演唱时的身体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处在“前松后紧”的状态之中的,只有做到身体前半部分的“松”,才能完成后半部分的“紧”。歌唱者的上胸部应是自然地挺起,胸肌应放松,不紧,不压,不憋,不塌;双肩与胳膊要自然松重,呼吸时决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能紧张,表情应兴奋而舒展,眼应炯炯有神,心也应沉着冷静。头的前部,嘴角一下,包括下巴、下颌、下腭的各部分肌肉、牙关节、舌根、前颈部要处于非常放松的那种“懒洋洋”的状态。正如罗丹所说的“艺术就是感情”那样,把放松与获得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块,自然就有“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不足舞之蹈之“的感受,自然就会生成“听之而任之,任之而随之”的心情。消除紧张的心理,目的在于激起兴奋点,在于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对于身体后部分,脊柱的支撑足以满足歌者的发声。只要挺拔脊柱,颈椎上端略微梗直,就可以形成头部重量的轴心,就可以在不用力的情况下,给咽腔通道一个固立的稳定,从而推助共鸣的形成。歌唱中的发音训练,就靠“前”靠“后”的问题争论历来已久,今后可能还要继续下去,这是因为艺术存在着一个风格和流派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唱法都存在一个“前”“后”关系的问题。“前”“后”的问题实质是吐字、咬字和共鸣的协调统一的问题。演唱中的“字正腔圆”很有哲理性,因为它把共鸣与咬字、吐字协调了起来。音乐作品最深沉的意蕴,多是将无穷之意隐含在有尽的形式之中,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歌唱最深层的意蕴在于声的协调与完美,在于靠“前”与靠“后’的协调与统一,具有理想性和现实性。在歌唱中,如果一味地强调靠“前”,特别是过分地强调口腔共鸣,而不顾打开喉咙,不注意咬字和吐字,不强调明亮集中的声音色彩,那么给听众留下的声音就很沉闷,如果唱词模糊,那么听众也会觉得这是歌者的一种缺失。有人认为歌唱的训练,实质就是发音的训练,这种观点是不完整的。歌唱的训练,实质是由系列活动组成的,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歌唱者在歌唱时的心理状态是很重要。一方面要解除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另一方面还要解除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只要持之以恒地参与练习和舞台实战,就能生产出好声音,就能掌握歌唱中发音。

 只限在网易上刊发郑隆生(笔名:黄山晓风)2009年8月25日下午3时即兴写于黄山中心城区——屯溪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