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回归文本

 付金川的石头 2011-10-18

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回归文本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新探

南京晓庄学院附小  金立义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阐释在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为什么要立足、超越、回归文本,什么是立足、超越、回归文本,又怎样立足、超越、回归文本,以及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三者关系。

【关键词】

文本、立足、超越、回归、统一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阅读教学上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肤浅甚至误解,导致教学操作失当,如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造成了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它本该有的价值……

语文课走样了,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语文的主体被淡化,甚至失落了。于是乎我们的语老师困惑了,茫然了,发出了感叹:课改了,语文课不会上了。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究竟该如何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进行思考与探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思考,认为阅读教学的改革应该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和回归文本”的统一。

一、立足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

1.为什么要立足文本?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所需。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纽带。从教育文化学角度讲,教材实质上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因为任何教材都蕴含着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而教学只有立足文本,才能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品性的陶冶。

② 文本的价值决定了教学要立足文本。

就语文教学而言,文本主要形式是教材,而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又特别强调文章的典范性、时代性和文化内涵,强调从母语教育的角度要求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样一个蕴含着社会规范文化、凝聚了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心血、智慧的“文本”总体上是优于单个教师的智慧的。学生只有理解了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因此阅读教学根本任务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对文本悟义、悟道、悟情、悟法。

    2.什么是立足文本?

立足文本,就是指教师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徜徉文本,静心阅读,吟咏品味,含咀英华,和大师对话,在读中感悟、品味、理解、欣赏语言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3.怎样立足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师生之间展开语文活动的首要凭借,也是核心材料。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蕴藏的含义,体会文字里流淌着的情感。

    抓住主线,整体设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正曾经说:“我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备课上的!”细细品味霍老的话,觉得意味深长:霍老是把主要的时间花在了备课上,而我们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改作业了,用在补差上了。教材没有研读好,就去上课,这样的课质量能高吗?质量不高,再去恶补,恶性循环,循环往复,语文的教学质量怎能高?

要想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首先要务本: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地把握住作者的价值取向、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教材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教学思路。

所谓的整体设计就是要宏观把握教材,扣住课文的主线,抓牵一发而带全身的问题进行教学。

【典例一】《最大的麦穗》的整体设计:(苏教版教材第11册)

抓“错失良机”一词进行教学:“良机”在课文中指什么?弟子们是怎么错失良机的?(课文3-4小节主要讲了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错失良机呢?(课文第6小节即苏格拉底的话)你从“错失良机”中明白了什么?(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典例二】《珍珠鸟》的整体设计:(苏教版教材第8册)

抓“美好的境界”一词进行教学设计:课文中“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课文4-6节讲人与鸟相处得很和谐)美好的境界又是如何创造的呢?(课文的1-4小节描写了作者是怎么善待珍珠鸟的)

【典例三】《剪枝的学问》整体设计:(苏教版教材6册)

抓“我”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进行教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围绕这4个关键词语先提问,再研读课文。

【典例四】《石头书》整体设计:(苏教版教材5册)

抓“刨根问底” 进行设计:川川和磊磊问了哪些问题?又刨到了哪些学问呢?

整体设计由于目标集中,环节简单,节省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真正地到文本里走了几个来回,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人。

    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教学有了主线,教师还要考虑应该抓住哪些词句让学生进行感悟,把立足文本落在实处,体现语文课的味道。

立足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感悟。什么叫读书?触摸文本,披文入境,潜心会文,这叫读书。什么叫感悟?感受领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悟遣词造句之妙,悟布局谋篇之美,悟情感思想之真。

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精细阅读,乃古代之良好传统。品词析句就是立足文本的具体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A抓关键点导悟。

    关键点是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提纲挈领,全毛皆顺。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珍珠鸟》第四小节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来体会珍珠鸟的胆子是逐步变大的:只在竟然索性反而笼子四周我的桌上我的杯子上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的手指,让学生在读这段话时注意这些词语,再连起来想一想,看看悟出了什么。由于教师引导巧妙到位,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出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和鸟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B导语描述促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课堂上的导语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教师充满激情,绘声绘形,栩栩如生的描述,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感觉,在脑中很快形成表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体悟。

C想象情境促悟。

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悟,想象就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它是感悟的催化剂,能激活思维。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脑中浮现出形象来,再通过脑中的形象来品味语言,这样学生悟得深。

比如在执教《白鹭》时:“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这样的段落让学生读完后,想一想,在脑中浮现出白鹭的形象来。

D强化诵读体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凡读书,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诵读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重点小节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去读,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E自读批注感悟。

王尔德曾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可见习惯非常重要。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习惯是“自动化”,学生一旦养成批注的阅读习惯,自然能读进去,能真正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内含。

总之,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学习之本。立足文本,解读文本,用好文本,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是阅读教学的“保底”工程,是语文教学之根。根深才能叶茂。离开了文本,其他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因而阅读教学只有立足文本,方能壮基保底,让语文不变味,不走样。

二、超越文本,扩大文本的价值。

学生接受文本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习练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也就是说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文本中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超越, 让学生在超越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1.为什么要超越文本?

 ①文本的容量有限。

“立足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容量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

语文的学习是积沙成塔,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课本的4.5倍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规律,超越文本。

2.什么是超越文本?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

一是让阅读教学“回归生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

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语文之树生命常青的命根,更是阅读教学的命根。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教学将面对“枯枝朽木”而陷入死水一潭之中。阅读教学中,超越文本,必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一是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文本”活起来、生动起来。二是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理解,个性化、生活化地“解读”文本,即创造性阅读。

二是让学生与书结伴,与书同行,博览群书,书香飘溢童年。

3.怎样超越文本?

在阅读的想象中超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课文常常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一方面是以课文词句为触媒,从中生发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蕴,超越了文本。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动员学生想象30年后,当我真的与老人相遇时,我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体会老人乐观自信的特点。

在阅读的范围上超文本。
   阅读教学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正是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沟通。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应当是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变成常规化、常态化,让课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要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读美文,读时文,读经典名著,读热销儿童小说。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作品“马小跳系列”等。教师要在班级营造读书的氛围,要引导鼓励,甚至和学生一道读,还要构建读书交流的平台。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排行榜、小书虫评比活动,开出必读书目并建立题库进行跟踪评价。

在体验性阅读中超越文本。

现代阅读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注重情感体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文章都饱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产生强烈感情,获得独特的体验,超越文本所赋予的意蕴。

比如《剪枝的学问》教学,学生明白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谈感受。如有的学生就说:“平时作业错了,我有时不能及时订正,现在我知道了及时订正,是为了减少错误,提高成绩。”

④同异结合法超越文本

阅读教学中,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如阅读《三袋麦子》一文后,让学生思考: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它聪明能干。先作求同思维,肯定学生的分析。再作求异思维,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假如给你一袋麦子,你准备怎么做呢?让学生假设自己,提出自己的办法。有的学生就提出来:吃一半,留一半,这样做最保险。

总之超越文本,大大地拓展了阅读教学的空间,学生把课文越读越长,课本越读越厚,学生的视眼开阔了,思维敏捷了,耳朵灵敏了,智慧变多了。文本的价值也在超越中得以扩大。

三、回归文本,提升文本的价值。

1.为什么要回归文本?

阅读教学需要超越文本,但如果无度,很容易出现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造成“散乱的活跃”局面。因此,阅读教学要注意适度超越,更要注意适时回归。回到文本的血脉,回到文本的意义场。只有回归文本的超越才会让文本催生出真实而丰盈的教育意义。及时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获得积累,确保语文意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什么是回归文本?

回归文本,就是对文本价值的再提炼,再认识,再领悟,再尊重。与立足文本比较,应该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是学生认识的飞跃,发展的体现。

3.怎样回归文本?

回归文本的形式很多,方法灵活,现列举几例:

    ①用成语歌或名句回归。

在学生学完课文或某一部分后,出示一组与课文相关的成语歌或名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如学习完《九色鹿》一文后,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一组成语歌:

如《九色鹿》执教结束时可以出示一组成语歌:

见利忘义          恩将仇报       反复无常          背信弃义  

出尔反尔          自食其言       恩重如山          感激涕零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诵读法回归。

一些感情丰富的课文,在学习完后无需再说什么了,把课文拿起来读一读,用文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来唤醒、来触动、来引爆学生的情思,滋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