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淀在西河坝的记忆:乌鲁木齐河

 大漠胡杨的图书馆 2011-10-23

沉淀在西河坝的记忆:乌鲁木齐河

http://www. 天山网   2011年10月21日 10:15:38    我来说两句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乌鲁木齐河,乌鲁木齐的母亲河,哺育了这座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使得这个城市在明朗之外,多了温润与细腻。同时,这条河流还造就了一条神奇的公路———河滩公路。行驶在河滩路上,似置身于巨型凹槽中,又像游在一条车河中,微微仰视这座城市,视角独特。

乌鲁木齐河源于天格尔山北坡一号冰川,向东北流经后峡,在英雄桥出山口,经乌拉泊洼地转向北,沿现在河滩路穿城而过,进入米泉东道海子一带,散流消失在准噶尔荒原。乌鲁木齐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每年四五月春季融雪和七八月山洪下泄水量较大,冬季为冰封期,平时河床一部分干涸,流量较小。

在1965年之前,乌鲁木齐河还穿行奔涌于古河床上,位于乌鲁木齐西城墙之外,老百姓习惯上称之“西河坝”。时光变迁,尽管这条河已不是过去的模样,但在许多老乌鲁木齐人的心中,曾经的“西河坝”依然清晰在记忆里。

①1953年发洪水,西大桥被冲毁前瞬间。图中中桥、三桥已被冲垮,后来其木材冲到西大桥,形成了拦水堤,直接导致西大桥被冲毁。

②解放前旱季时,驼队从西大桥下经过。

③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红山公园,河水丰沛时可泛舟。图/蔡美权提供

泉涌西公园

河上架三桥

这个时节,一个深秋的午后,人民公园内湖心亭前,几位老人在晒太阳玩牌。老人们的话题,少不了忆旧。提起过去的西河坝,就都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起那条曾朝夕相伴的河流和周边。

刘荫楠所著的《乌鲁木齐掌故》中记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公园(即“人民公园”)南面的树林沿乌鲁木齐河延伸到南郊燕儿窝一带,早年老百姓把西公园称“树窝子”,地面有纵横交错自然形成的小渠,有绿草茸茸的沼泽地,地毯般绿茵茵的草坪,到处都是大小自流清泉。还有乌鲁木齐河潴成的一个大湖沼,四周芦苇丛生,绿树环绕,俗称“海子(今鉴湖)”,并因此而得名“海子沿”。成为边城天然风景区,是盛夏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西公园因环境优雅,曾是乌鲁木齐最高档的宴请之地。1928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考察团在此受到了热情款待。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清晨,市民都要到海子沿采摘沙枣花和艾叶,并在清泉(也称龙泉)旁洗漱。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1960年前后。

刘文虎老人,60岁,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西公园的围墙是由乱石板垒的,门票收5分钱。文革前夕,鉴湖重修时,他来西公园玩,和小伙伴捞了几桶十多公分长的狗鱼,美美的打了顿牙祭。

乌鲁木齐河是季节性河流,多数时候水流并不丰沛。刘文虎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大桥附近的河滩上有很多筛沙子的人,沙子供应大部分城区建筑使用。还有人用河床上的白鹅卵石煅烧石灰,据说质地很好。民间传说河里有沙金,因此有人带着搓衣板状的筛金工具,成日忙碌,一层层筛选着。刘文虎时常站在西大桥上“看稀罕”,看看是不是真有人筛出了金子。

“那时西公园里到处涌泉水,要是能保留到现在就太美了。”家住中桥附近和田街的79岁蒙古族老人哈克林颇为感怀。他生于乌苏,1952年作为土改积极分子来乌鲁木齐学习汉语,此后一直留乌工作生活。

和大家一样,西公园也是他常去游玩的地方。他还记得,那时离西公园不远红山嘴下河沿有座庙,附近还有澡堂子。哈克林老人说,“当时乌鲁木齐地下水位很高,河两岸住家户家家有水井,深的三四米,浅的挖一个扁担的深度水就往上涌。夏天,小孩都喜欢摇着辘轳打水喝,井水十分清甜。从黄河路到龙泉街,到处涌泉水,人走路都要绕弯弯呢。”

河流穿行主城区,人们往来自然少不了桥梁。1957年,哈克林在乌鲁木齐成家后,一直住在小十字附近,直到1984年搬至中桥现址。“那时,横跨在西河坝上的有三座桥,分别是西大桥、中桥、三桥,都是木头桥,其中西公园旁的西大桥最宽最气派,卡车对开能轻松错开身。冬天乌鲁木齐一下雪,全城人都出来清雪,人人拉着装满雪的爬犁,统一倒在西大桥下,桥下有个下河沿的路。春天开化时,雪水就变成了巨流。”

当时,三座飞架木桥沟通了河两岸,对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中桥比较陌生。“中桥的桥墩有腰粗,排列紧密,桥身是拱形的,上面铺着木板,汽车、驴马车都在桥上过往。”哈克林老人伸展两臂比划着,“中桥具体位置就在现在的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宫至河滩对面。1953年中桥曾被洪水冲垮,后修复。1966年,旁边修建了钢筋混凝土小桥通行车辆,中桥只让行人通过。中桥于1973年拆除,1985年竣工的人民路立交桥又取代了混凝土小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