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体常识、关联词与修辞常识

 风长吟 2011-10-25
文体常识、关联词与修辞常识   

语文常识

一、诗歌常识

1、诗歌是同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偏重于抒情言志,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抒发思想感情。

2、诗歌的特征

1)抒情性: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长于抒情。

2)音乐性: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3)形式美:指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3、诗歌的分类

1)按有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为:

(1)叙事诗:《木兰诗》、白居易的《长恨歌》

(2)抒情诗(占大多数):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2)按诗的表现形式分为:自由诗(新诗),格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也叫近体诗),古风(格律较宽的),民歌(如信天游)格律诗分为律诗与绝句(五律和七律或五绝和七绝)

   学习时要懂得分辨。

4、怎样读诗

读诗要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要捕捉诗人真切的思想感情。具体来说就是

1)从诗的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诗歌所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2)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3)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

4)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

小说常识

一.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人物形象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故事情节
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1)开端 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发展 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高潮 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4)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五、小说分类

1、按照篇幅分: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2、按所描写的内容分:分为武打小说、言情小说、侦破小说等

3、按形式分:有章回体等
小结:
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常见的关联词

1、表示并列的:
要……还要。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又……又 除了……还要(还有)。。。
2、表示递进的: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还
3、表示条件的:
即使……也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虽然……但是
除非……才   除了……都是     任凭……都(也)
4、表示假设的:
即使……也    就算……也  哪怕……也   假使(纵使)……也(还是)  
就算……也(还是)   一……就  如果……那么  要是……就  如果说……就
不管……还是(都)
5、表示因果的: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么(也)  
本来……谁知(结果/可是)  为什么……是因为(原来)  
6、表示选择的:
既然……就(也就)  不是……就是  或者(是)……或者(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决不)  要么……要么  是……还是
表示转折的:虽然……但是  却    然而   本来(要) 可是(但/只是、只不过) 本想  罢了  
修辞格常识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①更多的时候,(是)乌云四合,层峦叠嶂。②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偏正关系。例如:他有钢铁的意志。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①唯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鹰。②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①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③(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

(5)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例如:《荷塘月色》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

5、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2、种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方式。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孙犁)(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例如: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 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②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

3、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4、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重点在行为动作;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6)结果代原因。例如:那得意的神态与滑稽的模样,令人见之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7)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3、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4、运用借代需要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5、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关,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四、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3、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几点。(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例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例如: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年胜过两三(二十)年。(3)夸张的使用要注意文体特征,合理运用。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五、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⑤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①②③⑤。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④⑥。

3、对偶的形式。(1)成分对偶。例如:①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②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2)句子对偶。例如: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4、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六、排比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句子排比。即几个单句或复句构成排比。例如:

①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纯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②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排比的作用(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七、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义。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①在这个问题上,小王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八、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而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设问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问句本身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强调内容;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九、反复(重现)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反复的种类:(1)接连反复:①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遗体的灵车,碾过我的心。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隔反复: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他们不惊诧;捕禁官吏,严刑逼供,砍头示众,密密杀戮,他们不惊诧。在学生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反复的作用:强调,用于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十、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①我失骄杨群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2)语意双关:①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②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十一、反语

反语就是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反语的种类:(1)表示讽刺的反语:①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屡血痕抹杀了。 ②再如《藤野先生》中,描述“清国留学生”在花下的附庸风雅,说他们顶着“油光可鉴”的发髻,“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个“标致”,明褒实贬,表现出作者对这类“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厌恶。

(2)习惯性的反语:①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②今天下雨路滑,我差点没摔死。(3)表示亲密或喜爱的感情的反语:①几个女人有一点失望,也有一点伤心,各人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②嘿!小鬼。双关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但是:反语的表里意思是相反的;双关的表里意思是相关的。

十二、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并显现一个道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十三、映衬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按照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得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悲凉的心情。反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用“……但我还以为船慢”反称“我”的急切的心情。

十四、顶真(顶针、联珠)

顶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顶真修辞格具有蝉联续接的特点,这种语言方式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相递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实具有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成了文字游戏了。

十五、其他

1、通感

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方式。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形容的通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比喻的通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和移用的区别:移用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替换;通感则侧重在感觉上相移。

2、婉曲(委婉、讳饰)

要表达的意思不直截了当说出来,而是用委婉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修辞方式。如: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暗示“又挨打了”。

3、回环(回文)

回环就是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说明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如:

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注意与顶真的区别:回环只有两个语言片断,顶真则不限于两个;回环是甲-乙,乙-甲;顶真是甲-乙,乙-丙。

4、呼告

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①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呼人) ②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呼物)

5、互文

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7\文言文的修辞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语言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官员年老辞职称为“乞骸骨”等等,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