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生活-快乐 2011-10-27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高中考察学习报告(2011-09-27 11:51:53)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高中考察学习报告

编者按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顶层阶段,居于“龙头”地位,是衡量一个地方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市高中教育通过资源优化、创新管理,实现了逆势发展,连年被济宁市评为高中教学先进单位。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名市建设,9月21日至23日,市教体局组织各高中学校负责人先后到寿光一中、昌乐二中、莱州一中、莱州双语学校等全国知名学校考察学习取经。考察组一行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查阅相关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观摩校园文化等形式,以学生的心态,边走边看边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学习既有思想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标杆。现将大家共同的学习体会整理如下,愿与道同者共勉。

 

一:思想比方法更重要

 

高尔基说:“思想的火焰,能照亮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打开人生之谜,揭示朦胧的大自然的奥秘。”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就是思想播种的过程。学校教育的使命绝不单单是交给学生一种生活的所谓技能,更应该是给予精神的启迪和召唤。

此次学习考察的寿光一中、昌乐二中、莱州一中都是高中学校,其连年创造的高考传奇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探究的冲动不亚于一次探宝。我们所到之处都在寻觅,都在分辨,都在思索,学校蓬勃发展的“芝麻之门”究竟在哪?一程下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学校的奥秘不仅在于方法的巧,更在于思想的深。比如,寿光一中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长”是目标,“健康”是保障,“健康成长”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性本真的成长;昌乐二中的办学理念是: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成功”是目标,但我们要怎样的成功呢?成功之于学校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考上满意的高等学府而成为应试的奴隶?“精彩的故事”这样一个界定立时把学校教育赋予了血肉和灵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不仅仅是刻在了墙上,更刻在了从校长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里,并一以贯之的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学的每个层面。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谈到学校的发展战略时说:“教育必须回归本源,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课堂是不道德的课堂,从一定层面上讲,高考就是考人品。”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更加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实施学生自治“三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能力)工程、“海量阅读”工程,积极开展艺体社团活动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综合认知和适应能力,学生情商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乐观,更富有情感和爱心。事实证明,这种立体的育人措施不但没有影响高考质量,反而实现了大面积丰收。

反思我们自身,我们一直都承认甚至强调,高考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贯彻得又怎么样呢?患得患失的情绪有没有?虎头蛇尾的情形有没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措施有没有?碰到问题绕着走的惰性有没有?解放思想是个永恒的课题,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我们还仅仅是跨入小学门槛的孩子。我们应该反思,长期以来,我们自以为入道而循术的思路是否正确?如果思想的问题解决不了,方法不就是个“皮囊”?基于此,我们是否应该向思想的“伪解放”进攻呢?我们认为,思想不能真正解放既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在解决态度问题上首先要克服一个“俗”字,就是要克服庸俗的社会人才观,始终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决不能把“人民满意的教育”片面理解为“升学教育”;在解决能力问题上首先要克服一个“懒”字,就是要克服懒得想、懒得做、懒得反思的惰性,永不满足,永不骄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魄力和锐气,多想事,勤干事,干实事,以我们扎实的工作业绩赢得社会的肯定和支持。

 

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市委书记李长胜在教育名市建设动员大会上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课程开发质量和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建设一批品牌学科、品牌课题和品牌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任何丢掉课堂或弱化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亵渎!本次考察的几个学校无不是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无不是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第一评价指标,无不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硬任务。以昌乐二中为例。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一直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高效益”。因而,昌乐二中多年来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理念: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唯一的钻石途径。他说要打造高效课堂,“唯一”的途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经过反复听课和研究,他们结合黄冈、洋思、杜郎口的经验,又依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反复实践和提炼,逐渐形成了昌乐二中模式的特色教学。简称“271课堂教学模式”。 271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即一堂课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在深入解读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给考察组印象最深仍然是教学推进机制的建立。教学推进机制的建立,核心任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其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在具体措施上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精神激励,二是活动促进,三是环境内化。比如在精神激励方面,昌乐二中赵丰平号召广大教师进行六项修炼,并身体力行:修炼上进的事业心、修炼博大的爱心、修炼坚强的意志、修炼豁达的胸怀、修炼协作的能力、修炼认真的态度。在活动促进方面,莱州一中坚持推门听课制度,以教科所和年级组为两个校领导带头每天至少听两节课,每个星期实行总评比;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大比武,比赛的主要项目是备课、作业批改、现场赛课;每周一次集体教研备课,包保领导亲自参与。莱州双语学校开设“百师讲坛”,充分发挥了本校名师的示范带动效应。在环境内化方面,昌乐二中启动园丁读书锻造工程,鼓励老师们读书并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年聘请专家学者给老师们充电;学校还与曲师大合办了150人的研究生班……所有这些都为教师的成长铺设了快车道,为学校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也许,我们教学上的真正差距不在教学模式本身,而在于落实的细节上和落实力度上。

 

三、规范是最大的特色

 

什么是特色教育?什么是教育特色?我们认为,无论概念名词怎样界定,都不能违背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二是学生成长的生理规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办学行为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规律的基础工作,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时刻都离不开规范这个标尺。谁丢掉了这个规矩,企图剑走偏锋,甚至大谈什么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那么,学校势必偏离发展的正确航道,深陷畸形发展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在考察学习过程中,考察组一直想深究洞悉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独辟蹊径,但是每到一个学校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如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如何落实全省素质教育政策规定,特别是如何主动落实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40条,一片“规范”之声振聋发聩!那人家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有“特色”?关键是落实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用“精、严、细、实”几个字来概括。比如在管理体制方面,几个高中学校与我市两处高中一样,都是级部负责制,但是寿光一中的九个中层科室就设置得很科学,更体现了扁平横向管理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比如在运行机制方面,寿光一中实行严格的三级督导制度,即校级督导、级部督导和学生督导,督导结果当天汇总全部公示到相关级部和班级,能立即解决的,各单位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各单位必须制定整改具体措施和时限。莱州双语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和细化,班主任一册在手,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工作任务了然于胸。比如在课堂教学方面,昌乐二中制定的导学案包含预习案、探究案、复习案,贯穿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并且在每个案的编制方面花大本钱,全部由任课教师集体编制,编制内容既不能超量,更要在重点、难点方面体现针对性和代表性。莱州双语学校确立问题教研原则,把解决一个个课堂实际小问题作为教研的方向和目标,真正发挥了教研的指导作用。各学校都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和推门听课制度,在具体执行上都由包保领导带头,都有督评措施跟进,坚决不讲情面,坚决不走形式,坚决不落俗套,确保每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都能实现应有的管理效益。

总之,教育是神圣的、严肃的、令人敬畏的生命课题,教育之旅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她追求的是天高云淡一池水的真实和淳朴,而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虚伪和浮躁。规范表面看是四平八稳,但实际上需要做很多的功课,如果这些功课没有做好,我们还是不要过早的、过急的打出特色的旗帜吧!

四、盯紧“5%香水配方”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越深究越让人惊奇的领域——程序的东西很好掌握,而其中的精髓,却像滑滑的泥鳅,可以若隐若显地感知,但很难抓紧。比如,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用起来,效果截然不同。善于启发老师思考的莱州双语学校校长赵福庆提出了“5%香水效应”的概念。他说,其实,每位教师的差别并不大,就像百货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可这5%是最关键的。香水的5%在于配方,教师的5%是思想——对教师工作来说,那95%可以复制与模仿,就像小组合作的形式和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而不能复制的5%,却最终决定了教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魏书生、李吉林的东西不容易学,原因就是他们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教学设计的背后,都有无数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支撑。”赵福庆一语点破了“题”。

可思想从何而来?

“读书、实践和反思,是教师拥有思想的三件法宝,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畸形发展。”赵福庆说。

读书即学习,没有系统的、全面的、长期的学习,实践的土壤就失去了雨水的浇灌和肥料的滋养;实践即探索,没有主动的探究精神,那我们的学习就是坐而论道、空中楼阁;反思即矫正,思而不学是空虚的,学而不习是浮浅的,习而不思是庸俗的。

学习、实践、反思,是教师拥有思想的三件法宝,更是学校追求卓越的不二法门。

我们关注并提倡每一个教师从个体的角度抓住这三件法宝,但我们更期待学校从整体组织的层面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成长内驱力,使其找到寻宝的捷径和用宝的信念。

比如,莱州双语学校为了促进教师思考,专门为老师建立了博客。每篇文章,赵福庆都会看一看,写些评论。教师在博客中展示的才华,甚至成为他挑选中层干部的依据之一。为充分发挥本校名师的示范带动效应,学校近年来还设立了百师讲坛,让各级各类名师、管理有特色的班主任教师登台做讲座,刚开始可以念稿30分钟,后来一律脱稿讲,并且越讲越长。这样的成长方式,让每位双语教师都能拾级而上。榜样就在身边,同事就是名师,这样的教师群体怎么会缺乏学习的动力,怎么会缺乏实践的活力?

比如,昌乐二中提出:培训是最好的教育,学习是最好的管理。学校有一所“昌乐二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专门锻造“领跑的教师”。学校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合办了一个152人的研究生班,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观念和技能的培训。实施文化富脑工程,将学习和读书变成昌乐二中教师的生活方式,学校常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请著名专家来校讲学,督促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争当专家型教师。大练基本功,内化教学文化。实行“导师制”,开展新老教师拜师活动。

比如,莱州一中积极引导教师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实践内容;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总规划和个体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要求不同类别的教师坚持每天或每周撰写教学后记,把不成功的课例以“教学病历”的形式记录下来。每星期组织教师对个人反思后撰写的教学后记进行交流,每月收集一次教师的“教学病历”,并组织交流。另外,学校还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教师评价制度。在评先选优上,遵循机会均等的原则,注重精神鼓励,制定出一系列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脱颖而出的激励政策。在校外,积极为教师争取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等学术职务;在校内,增设“功勋教师”、“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教坛新星”等奖励项目,让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在眼里,只要有才能就不会埋没。在用人方面,引进能本管理新思维,大胆提拔骨干教师,使他们在教学管理岗位上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莱州一中现有的10名教学部主任,都是近两年成绩卓著的骨干教师,他们以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带动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转自曲阜教育网)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