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某公书法集序

 哀默再来 2011-10-27
夫古文字書法之興也夐矣!殷墟甲文之“聿”字,即今“筆”字之初文,象以手執毛筆之形。徒以竹木易朽,彼時書跡,蕩焉無存,遂使今之治書史者,妄謂三代有契刻而無墨書。迄乎嬴秦,文字歸於一統。相斯命筆,號曰玉箸。小篆風行,彬彬大盛於天下矣。西京以降,徒以隸書易施,而篆法大壞。觀夫今所存兩漢碑額,可知也。自炎漢以迄有清,千餘年間,號為篆書精能者,一李陽冰而已,所謂“斯翁之後,直至小生”者也。有清三百年間,樸學大興。叔重之書,家弦戶誦;歐公之錄,口沫手胼。流風所被,類能篆書:或有學人出其緒餘者,若孫星衍、洪亮吉是也;或有印人發為翰墨者,若鄧石如、趙之謙是也。至若清季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者流,則精力所萃,盡在於斯,折衷二篆,終臻大成。遂為近現代古文字書法,開闢一新領域,開示一新方法,厥功偉矣哉。余昔年撰楊濠叟《在昔篇》導言,約略言之矣。此古文字書法史之大較也。   碻哉劉融齋之談藝也!其言曰:“書者,如也。如其才也,如其學也,如其志也,總之曰如其人也。”蓋志足以強筋骨、學足以養脂澤、才足以潤豐神。故劉子玄之論史官,標舉才、學、識三端。移以律書家,何嘗不然。更有可論者:我人欲以古文字書法名家,于劉子玄、劉融齋二家之言,尤須三致意焉。先師蔣峻齋維崧先生嘗從容語余曰:“寫古文字,一要有學問,二要有見解,三要有才情。”蓋有學問方知命意之所,有見解方知取捨之方,有才情方具度越之能。生當今日,地不愛寶,三代秦漢之書跡,不擇地而出。此鄧趙楊吳輩何嘗夢見者!書家若能不囿於舊方法、覃研於新資料,則江山代有才人出,豈詩人之虛語也哉!   我友有李公某某者,沉酣八法有年矣。公餘之暇,手檢顧王段戴之書;坐臥之處,山積甲金磚甓之錄。古文奇字,應聲而出其形;轉注假借,隨文而發其蘊。以古文字名家者,公推其精勤;以翰墨名世者,咸慕其學養。余嘗笑謂李公:其學也可及,其勤也不可及;其藝也可及,其人也不可及。近出其所為古文字書法,大篆浸淫兩周,古豔斑斕;小篆上溯斯冰,麗則深雅。以金文所書《蘭亭序》、《將進酒》,並皆長篇;不有其學,曷克臻此。以大字所書《石鼓文》、《沁園春》,並皆巨制;不有其才,豈能措手。歡喜讚歎,無間言矣。辛卯仲秋,後學某某謹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