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章草水平

 鸿墨轩3dec 2011-10-27

如何提高章草水平

范 强

  章草,作为隶书的草写,字形偏方,取横势,结体简约,字字独立,在笔法上保留着较多的隶意。经历代书家锤炼,成就了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但终归未像二王系列书法一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章草是一块尚可深度开发的芳草地,但就章草写章草,理论上成系统、有深度的阐述较少,而且,在字形变化、跌宕起伏、情绪表达等层面,现存有限的章草碑帖表现出了较大的缺陷。只有在“开放”上做文章,与相关理论融会贯通;在“结合”上下功夫,从相关碑帖中找联系,才能拓展新境界。
一、在“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选好章草的正确路子。
   学习章草,应从字法固定、风格稳定的碑帖入手。像吴皇象《急就章》、晋索靖《月仪帖》等,一般尊为章草正宗,可以防止和纠正初学章草点画线条漂浮之病,适于精临。通过这些基础碑帖的临学,掌握笔法规律,熟悉结字特点,规范章草草法。
   有一定基础之后,应选个性碑帖进行临学。比如陆机《平复帖》与汉简保持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强调点画的连续性,用笔技巧纯熟,如能反复揣摩,必有心得。还有,王蘧常章草熔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于一炉,开前人未有之境,蟠屈龙蛇、古拙凝重,独树一帜,适宜反复临学。通过这些个性碑帖的临学,把握好用笔和结体的变化。
二、往“上”寻源,向“下”探幽,搞好章草的相关临习。
   1、临习隶书。隶书笔法严谨,体势多变,研究隶书,章草直接受益。为写好章草而临习隶书,如能把握住隶书或开阔或严整的结体,把握住隶书或朴率或古穆的味道;如能把握住隶书绞转的用笔,点画的粗细大小变化, 


位置上的错落有致,定会受益匪浅。尤其需要把握住用笔的左右开张,明显的左掠右波,横向的舒展和纵向的紧凑。这些精华如能学到手,可以直接融入章草,强化章草的特点。
   2、临习今草。今草没有章草的“燕尾”,结体由“扁”趋“长”,字与字之间也偶相连续。临习今草,有利于从对比中反衬章草的特点。字势上,偶有今草的纵势,可以对比强化章草的横势;笔法上,偶有今草的提按,可以对比强化章草用笔的绞转;在动静上,偶有今草的灵动,可以对比强化章草的端庄、厚重;在正斜上,偶有今草的欹斜、险绝,可以对比强化章草的平稳;在气韵上,偶有今草的字间疏密、顾盼、大小,可以对比强化章草的字字独立等。
   3、临习汉简。汉简也是草创隶书,是章草的孪生姊妹,临习汉简,对章草必有裨益。为了提高章草水平而临习汉简,重在把握形态与用笔的变化,生辣劲健的、古朴沉雄的、工稳端正的,都要悉心感悟,以强化自然生趣、磊磊落落、粗犷拙实的追求;重在把握用笔迅捷而不拘谨的率意之气;重在把握字里行间不计疏密,“疏处愈疏宜于驰骋,密处愈密不宜容针”。把握住了这些,对提高章草的情趣、章法等无疑有直接的帮助。
  三、从“形”处把握,在“神”处琢磨,搞好章草(及相关书体)的科学临写。
  临写,作为章草书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有一个“用心”临写和科学临写的问题,有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的问题。科学临写能事半功倍,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反复揣摩,谙熟于心。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过程,是最易被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临习前,揣摩笔法、结构、章法,感悟味道,十遍八遍,刻于心际,极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章草;二是精写单字,把住根本。应对章草(及相关书体)的单字进行反复临写,体会用笔特点和结字规律。掌握了单字的固有特点后,应强化正斜写、收放写、大小写,在变化中强化对单字规律的把握和基本技法的熟练;三是临写创作,把住运用。单字临写的着力,容易出现字漂亮、章法差的问题。因此,每次临池,在单字临写后,不妨通临几段,不计长短,重点在“计白当黑”上下功夫,从临写碑帖规律的总体感觉上去体会字的大小、正斜、扁长,用笔的粗细、方圆,用墨的浓枯,气韵的贯通,气势的鼓荡,把通临当作单字体会的应用和加深,把通临当作创作,这样,频繁的创作和总结,必然对章草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从“体系”上构建,在“应用”上着力,搞好理论的系统研究。
        没有理论的系统研究就没有操作的融会贯通。理论在作用上与实践往往是“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明白了一些理论即能提高很多具体的操作。因此,必须构建章草及相关书体的理论体系。要把握的不仅是知识点,关键是精髓。在章草及相关书体的理论体系完全构筑后,应该侧重研究章草与相关书体之间的关系,本着“兼融又自然”的原则,以章草理论为统领,让其他书体理论的精髓有取舍地进入章草,使章草内涵得到更大的丰富;其他书体理论“有条件”地进入,在丰富章草的同时,又不“喧宾夺主”,不仅能强化章草特点,还会使章草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书法理论在指导操作的过程当中,弄不好就会落入“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尴尬关系中,囿于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同时还有一个强化理论应用的问题,而且要一点点地感悟,变理论为能力,通过点滴突破的积累达到系统的突破,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