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智慧名言(一)

 寒江庐主 2011-11-02
延壽藥言
第一編 立身

孝友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

孝弟者,仁之祖也。—管子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俄諺

最親愛、最仁慈者,無如我之雙親。—卡匿奇

余兩親之洪恩,雖建黃金之紀念碑高矗雲表,未足言報。—披卻路

大孝終身慕父母。—孟子

事親以得歡心為本。—曾文正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當家纔知米貴,養子方知親恩。—諺語

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孝經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家語

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留;夜誦此語涕莫收。—陸游

父母原來樹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風,勸君儘力生時養,死後悲號總是空!—古詩

椎牛而祭,不如雞豚之逮親存也。—曾子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無父母時方知;世間最難得者弟兄,有弟兄時不覺。—羅仲索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經

三兄四弟一條心,門前泥土化黃金。-諺語

同氣連枝各自營,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法昭禪師

忠厚

萬事處之以寬,則福自厚矣。-勸善要言

人之存心仁厚者,其用尺度量衡、必公平均一,不貪小利,以虧他人,此即善也。-袁氏世範

肩擔小民,一錢五分本錢,入市營利,一家性命所係,我卻要在他身上去討便宜,能有幾何?-焦淡園

錢財不可不惜,然亦不可苛刻,我能寬一分,則人受一分之惠。如小本生理及挑負奔馳者,惟仗工夫氣力養家活口,尤當加倍優恤;在我釐毫之寬,所去有限,彼得一釐一文,所喜無窮。-願體集

作事要留餘地,責人切忌盡言。-金纓

責人時:要含蓄,忌太盡;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呂新吾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無窮受用。-邵二泉

覺人之詐,不宜說破,惟以至誠遇之,待其自愧可也。-申涵光

察見淵魚者不祥。-列子引諺

凡應人接物,胸中要有分曉,外面須存寬厚。-願體集

與人反對,當使人注意,勿使人忿怒。-英諺

有退步時須退步,得饒人處且饒人。-西溪叢話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諺語

浮躁淺率,褊窄迫促,德不足才亦不足;凝重寬厚,廣大從容,德有餘福亦有餘。-胡達

謙卑何曾致禍,忍默沒個招災,厚積深藏遠器,輕發小逞凡才。-呂近溪

人若開口便刻薄、尖酸、好議論人者,不惟無福,而且無壽。-願體集

古銘云:「恭則壽。」此是實理。我常見龐眉鶴髮之人,必有謙抑恭敬沈潛簡重之色;彼輕浮驕肆者,往往夭折;自古才子不永其天年,總是器小自滿耳。-劉忠介

正直

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有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申鑒政體

正直者,策略之上乘也。-莎士比亞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

日間作事,無愧於心,夜間睡眠,安然自適。-哈定

日間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喫驚。-諺語

他人之舌,吾不得而箝之,能修德義,讒言自息。-鐵滔

吾人反身自省,倘絕無愧疚之處,幸福也。-英諺

不正直,則時時畏人知,精神之苦痛無窮。-陸費逵

姦姦巧巧,背上揹把稻草。-諺語

良心之責甚於笞。-雷克斯

世界無論何時,無不需要正人,到處有厚禮等待著他。-瓦那美刻

人有以失機自憾者,不知人苟立志於正直,則決不為世間所閒卻;虛心平氣以觀世,凡用人者,孰不願得正直者而任之乎?斯邁爾

常見有樸訥之人,毫無特長,僅以正直之故,得人信用,致成大業。而才華卓越之人,身敗名裂,甚或陷身囹圄,皆不正直之故也。-陸費逵

誠實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曾文正

誠實之人,彼蒼獨厚遇之。-樸柏

處己、臨下、事上,皆當以誠為主。-薛敬軒

誠實為人生之至寶。-西諺

再沒有比至誠之力強的。-德意志青年團標語

以至誠待人,尟有不令人感動者。-羅明德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大樂莫如無愧怍,至誠乃得有經綸。-何丹溪

誠者萬善之本,偽者萬惡之基。-勸善要言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書經

汝若欺本心,本心必復汝之仇。-利差特

人說一句謊話,每視為無關輕重,殊不知尚須另造二十句謊言,以維持其先發之一句也。-瑪克俄瑞

挾智術以用世,殊不知世間並無愚人。-胡文忠

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禮記

不誠實者,早晚必歸失敗。-瓦那美刻

謹慎

真正大英雄,卻於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羅大經

諸葛一生惟謹慎。-諺語

治心有無窮工夫,敬之一字,乃大總括。-高忠憲

勤為無價寶,慎乃護身符。-姜太公

小心謹慎,是做人的要件。-斯密斯

大禍奇災,不入謹慎人家。-勸善要言

慎乃百年提撕緊鑰,敬為千聖授受真傳。-勸戒全書

調養怒中氣,隄防順口言,留心忙裏錯,愛惜有時錢。-汪綬之

責人時,須想著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律己時,須想著細行不衿,終累大德。-朱樹新

終身為善不足,一日為惡有餘。-何垣

立名以一生,而失之僅頃刻。-英諺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諺語

下錯一著棋,滿盤皆是輸。-諺語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北夢瑣言

幾事不密則害成。-易經

君子不願聞人之私,聞人之私者,危道也。-閱世芻言

見善如渴,聞惡如聾。-勸世要言

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大戴禮記

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荀子

吾人最大之安全係恐懼心。-希司比亞

天下之事,勝於懼而敗於忽。-呂東萊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則蹶;行險途者畏而慎,故徐步則不跌。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說苑

勿輕小事,小隙沈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關尹子

寸火能焚雲夢,蟻穴能決大隄。-抱朴子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野。-漢書

小孔不補,大孔叫苦。-諺語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誌

塞一蟻孔而河決息,施一車轄而覆乘止。-意林引物理論

不以小事為輕,而後可以成大事。-拿破崙

常存敬畏。-胡安璞

沈靜

青人易犯幻想之病,幻想太過者,其面貌必現呆滯之狀;甚有呼之不應,與不言,若不聞者;治之之法,莫妙於靜。-百科全書

身之修養主乎動,心之修養主乎靜。-蔣維喬

莊敬自強,安肆日偷。-禮記

知慮生於精神,精神生於安靜。-胡文忠

靜中有無限妙理。-朱子

無上妙道,原從沈潛幽靜中得來。-修道真言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呂新吾

靜默能增加人思想之速力。-瓦那美刻

凡係天君澹定之人,其云為動作,常有真理與之為伴。--

心安理得。-諺語

涵養到著落處,心便清明高遠。-程子

登高使人意遐,臨深使人志深。-顧子義

琴淡得古趣,心清聞妙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澹始長。--

清明在躬,志氣如神。-禮記

人心如水,靜止則明;不為物引,不為欲縈,主一無適,積養自純。-敬字訣

多讀古人書,靜思天下事,乃可歛浮氣而增定力。-李文忠

感情不可過熱烈,因為熱烈感情的橫流,極易衝破理智之堤。--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諸葛亮

學者萬病,只一箇靜字治得。-呂新吾

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呂近溪

輕浮二字,是子弟百惡之根。-張履祥

鎮靜工夫,為人生行事最不可少者;此如珍貴之藥石,能治療各病;因人生一切煩惱,皆由性情浮躁而來也。

勤儉

黃金無種子,惟生於勤儉之家。-英諺

池水不流動,則生腐敗小蟲;心神怠惰,必生邪念惡感。-巴敦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曾文正

當省而不省,必致當用而不用。-魏禧

今日用盡,明日求人。-呂近溪

濫用者必苟得,揮金如土,斷斷不能不取非其有。-座右銘

欲去貪污,不可不先去奢侈。-西細洛

欲矯奢侈之弊,當自不負債始。-司邁爾斯

不足生於無度。-家語

能儉約者不求人。-曾文正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程子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喫。-諺語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金纓

儉之一字,其益有三:安分於己,無求於人,可以養廉;減我身心之奉,以賙極苦之人,可以廣德;忍不足於目前,留有餘於他日,可以福後。-唐彪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朱用純

節省一辨士,等於賺一辨士。-英諺

凡己所能為之事,勿使他人為之。-脫拉夫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諺語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張知白

人生境遇本無一定,心以為不足,則常不足;心以為有餘,則常有餘;一切服食酬應,終宜不脫寒儉本色。-陳眉公

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處亂世尤以戒奢侈為要義。-曾文正

觀人家起臥之早晚,而知其興衰。-龐氏家訓

長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諺語

服僅文身,何必太絢。食惟果腹,豈可過豐。-安樂銘

人若以時裝自衒者,直如裁縫匠之玩物。-英諺

勤為財之左手,儉為財之右手。-赫顯理

勤以得之,儉以守之。勤而不儉,無異左手拾而右手撒也。-密爾頓

安分

進取之念,人所同具,但須明現在之地位,按步就班,漸次而上;若欲急進而力有所不逮,則不如意事,必紛至沓來,而身心交病矣!

天下事豈能盡如人意,心境須恬適,隨遇而安;苟稍有不如意者,便生見少觖望之想,徒增鬱鬱耳!-陳眉公

人何以有失望,多因不能安分,希望太大,動遭失敗之故耳。

要無煩惱要無愁,本分隨緣莫強求,無益語言休開口,不干己事少當頭。-羅念菴

無論處何境遇,而敬、恕、勤三字,無片刻可弛;苟能守此數字,則無入而不自得。-曾文正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貴莫貴於不求,賤莫賤於多欲。-高忠憲

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

有麝自然香,不必當風立。-諺語

鼓鐘於宮,聲聞於外。-詩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漢書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晉書

珠在山不求貴價於人,人自貴之。-論衡

分也者,分也。言政治者重分權,言學問者重分科,言生計者重分業。凡一社會必賴人人各審其分之所在,而各自盡其分內之職,乃能生存發達。苟人人不安於其本分,而日相率以希冀於非分,勢必至盡荒其天職,而以互相侵軼為事,則社會之紐絕矣!-梁啟超

吾人生此環境,丁此時期,惟有勤勉乃身,委曲求全,所有尊己黜人的誇誕之念,及羨人恨己的怨艾之念,均是不可存的。-梁啟超

平情而論,世界上比我們用力多而成功少的人,實在數不勝數;縱令有一二才具不如我者,而能身居高位,亦必有其特長。小而言之,即如在戲班中當個班主,乞丐內做個頭目,乃至於在土匪中充個首領,亦必有他的相當能力和才具,始能被人擁戴,否則決難持久。所以人貴安分,不可妄自尊大,怨憤不平。

欲除煩惱先忘我,各有因緣莫羨人。-古詩

守本分而安歲月,憑天理以度春秋。-安樂銘

樂天知命故不憂。-易經

樂乎天命復奚疑?-陶靖節

知足

過莫大於不知足。-老子

人若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倪文節

古詩有云:不結良緣與善緣,日貪財利苦憂煎,豈知往世金銀寶,借汝權看幾十年。又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蓋求足何時足?知足便足也。-邵康節

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儉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焦澹園

童生進學喜不了,尚書不陞終日惱。-呂近溪

財多越求,官高越謀,人心不足,何日夠休。-安樂銘

不知足詩曰:終日奔波只為飢,纔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轎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裏足,除是南柯夢一回。-邵康節

苦樂無常境,得失無定形。人處苦境時,望稍勝此者,即為至樂;及到彼境,則相習以為固然,久之又成苦境矣!相遞而上,在在皆然。故云:『人心不足蛇吞象。』言無滿足之期也。能知此理者誰乎?|劉忠介

不著袈裟嫌多事,一著袈裟事更多。-諺語

凡所難求皆絕好,及能如願轉平常。

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而後知健康之可貴,兵燹而後知清平之可貴,失業而後知有業之可貴。凡一切幸福之事,均過去方知。人在福中不知福。-諺語

緩步當車,晚食當肉,寡營是智,無病是福,這個中間討了多少受用。-吉人遺鐸

德業常看勝於我者,則愧恥增;境遇常看不及我者,則怨尤息。

想到沒得著時,便是布衣也好;想到沒得喫時,便是蔬菜也罷。

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以上俱勸戒全書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安樂銘

孔子蔬水曲肱,樂在其中,顏子陋巷簞瓢,不改其樂。此處見得一分,則心泰一分,見得十分,則心泰十分。-陳廷敬

勢至八九分即已,如張弓然,過滿則折。-朱子

飽三餐飯當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無名氏仿康節詩

樂不可極,樂極生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家坐無聊,須念食力擔夫,紅塵赤日;我官不達,當思高才秀士,白首青衿。-金纓

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古詩

自公侯以至乞丐,所處各不同,而不如意之事,亦各有之。-劉忠介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曾文正

人人知足,則天下有餘;人人安分,則天下無事。-呂新吾

立志

將相無種,聖賢豪傑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能做得到的。-曾文正

英雄不怕出身低。-諺語

有志者事竟成。-漢光武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王陽明

志士惜日短,愁人苦夜長。-傅玄

思謀進步,為有價值之人類。-西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大丈夫不可無此氣慨。-朱子

行事莫將天理錯,立身宜與古人爭。--

希望者,思想之母也;思想者,事實之母也。-莎士比亞

人生倘有希望,則艱難之中,自有慰藉;黑暗之中,自有燈火。-偉人修養錄

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靈魂也。-機埃的

吾人莫大之尊榮,初不在能不下墜,而在下墜之後,復能上升。-哥爾彌斯

呼吸一過,萬古無輪迴之時;形神一離,千載無再生之我。-呂新吾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你的生命的榮枯,全視你自己怎樣去培養。-斯邁爾

上帝待人,至為公允,善耕耘者,必能得好收穫。--

造物能予人以豐年,不能植不耕之田。-魏了翁

天下惟自己培植自己乃可靠,外人及父兄均不能代謀也。-胡文忠

各人喫飯各人飽,各人洗臉各人光。-諺語

能予汝以滿足者,惟有汝而已。-域遜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孟子

吾人第一須認定事業上之進步,決非偶然,能較勝一籌者,必其私人教育為之也。人而不能前進,必其心智或道德上,夙有偏跛,自傷無益,但宜速自救濟耳。-布林頓

自己不滿足於自己的人,應當改造自己所不滿足的地方與不快樂的部分。-瓦那美刻

人生好似一座危險的長橋,實在不容易過,吾人不過則已,過則必須振作精神,小心謹慎,否則是難免不出危險的。-羅明德

天下斷無不盡義務、老享權利之事,亦無毫不勤苦而能成功之理。所以吾人除急謀自立以求解決一己之生計外,實無善法以維持自己的活路和生存。-菲斯的

時至今日,吾人惟有向自立之目標努力,不可預存望人幫助之心。須知天助自助者,我能自立,然後愛我者,方能為我盡力也。--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曾文正

吾生平所學,得一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范純仁

光陰似箭,冉冉又過十年,念德業之不進,愧名位之久竊!此後當於勤儉謹信四字之外,加以忍字渾字,痛自鍼砭。-曾文正

熟思生平,不堪回首!間閱舊稿,深恨學不向前,可憂可愧。-吳康齋

陽氣所發,金石為開;精神一到,何事不成。-程顥

祇要自家上進,那怕人家看輕。-諺語

果決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機會多失於躊躇。-撒伊拉士

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左傳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張居正

艄工多,舟必敗。-李光弼引諺

築室道謀,三年無成。-諺語

頭腦宜清靜,思慮宜周密,決斷宜迅速。-修養叢談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呂新吾

事有宜急了者,有宜姑置者,了之所以安心也,置之亦所以安心也,不了又不置,終日縈縈擾擾,究竟於事無益。-居易金箴

截斷嚴整之時多,則膠膠擾擾之時少。-朱子

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餘閒;因循人似閒,心中常有餘累。-呂新吾

無論甚麼計畫,一旦著手以後,不論經甚麼時期,起甚麼變化,要一定不變、不受挫折的徐徐前進。-瓦那美刻

堅忍

堅忍心乃成事之根基。-哥崙布

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曾文正

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利器。-後漢書

不遇艱難,不知己之力。-約翰遜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

凡事之勝利,屬諸最堅忍之人。-拿破崙

忍耐勝運命。-卡倍爾

人生學問,正當在失意中磨鍊出來,勿為境累也。-陸清獻

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重擔子須是硬脊梁漢方擔得。-程顥

忍辱所以負重。-陸遜

要甜先苦,要逸先勞;須屈得下,纔跳得高。-呂近溪

成名立業者,多困窮家之男兒;敗家喪身者,多富貴家之子孫。-金纓

忍不過時,著力再忍;受不得處,耐心且受;這箇中間,除了多少煩惱。-吉人遺鐸

作人以能耐勞忍氣為要,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曾文正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黃山谷

逆我者,只消一箇忍字,定省片時,便到順境,方寸寥廓矣。故曰:『忍過事堪喜。』-李迪光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尹和靖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忍者,眾妙之門,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暫忍暫益,久忍久益,化有事為無事,變大事為小事;忍之忍之,人無奈我何也。-劉忠介

人生惟處艱難困苦之地,傷心吞淚之時,最易消磨志氣,傷害心性。須知逆來順受之義,自為寬解,安命守義,庶有進步。-箴言類鈔

閣下此時所處,極人世艱苦之境;宜以寬字自養,能勉宅其心於寬泰之域;俾身體不就孱弱,志氣不致摧殘,而後從容以求出險之方。-曾文正

孔聖之忍飢,顏子之忍貧,閔子之忍寒,淮陰之忍辱,張公之忍居,婁公之忍侮;古之為聖為賢,建功樹業,立身處世,未有不得力於忍也。凡遇不順之境者其法諸。-白居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違即忿然發,是無涵養力之人也。-寶訓

懲忿

世事萬變,人生不如意事,十居八九,忿怒之發,夫豈能免?然其害甚大,不獨殘害身體,摧傷精神,且足令人灰心短氣,動作失度,而患瘋癡。-百科全書

對人而怒,是為他人之過失而罰自身也。-英諺

忿怒在智者心中,停留不過片刻,然恒止於愚者之心中。-斯邁爾

智者不怒人何也?人不善則惡,善人無可怒,固不當怒;至惡人雖有可怒,然怒之無用,且必致取禍;智者所以一概不怒也。--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論語

忿怒之人,及氣平之後,反怒其前此之怒。-撒伊拉斯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曾文正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諺語

兩悔無不釋之憾,兩怒無不成之禍。-呂新吾

怒時計數至十,極怒之時,計數至百。-費聖槎

犯而不最省事。-人生必讀書

神歛方能言簡,氣收自覺怒平。-庸行篇

對答溫和之人,即能制怒之人。-英諺

溫和之答語,能解忿怒。-西諺

改過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君子無他技能,惟寡欲及善補過耳。-潘諮

余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曾文正

有真實的決心,打勝自己的過失,必有無窮的快樂涌現出來。-瓦那美刻

人有過失,非其父兄,孰肯誨責?非其契愛,孰肯諫諭?泛然相識,不過背後竊議之耳。-袁氏世範

仲虺贊揚成湯,不稱其無過,而稱其改過;吉甫歌誦周宣,不美其無闕,而美其補闕;是則聖賢惟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陸宣公

過後方知前事錯,老來纔覺少年非。-安樂銘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論語朱註

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反省悔悟,為自新之基。-偉人修養錄

後悔之淚,可以洗罪過之污。-西諺

人能一旦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亦不害為君子。-王陽明

看人祗看後半截,浪子回頭金不換。-諺語

人雖甚怒其人,而見其人之怵惕自咎,則怒亦自止;人雖棄絕其人,而見其人能引咎圖新,則絕可復收;故曰彌天罪過,當不得一箇悔字。-人譜

學然後能知過,學之篤,然後能改過。-潘南山

才敏過人,不足貴也;博學過人,不足重也;勇力過人,不足敬也;人生第一善行,惟勇於改過而已矣。-人譜

一日,與友人論修身之道;友人曰,吾老矣,某曰,公勿自棄,平日為惡,即屬纊時幹一好事,不失為改過之鬼,況一息尚存乎?-呂新吾

汝勿謂世間多惡人,汝苟能立志為一善人,世間即少一惡人。-喀來魯

自家過失,不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呂近溪

無心之失,說開罷了,一差半錯,那箇沒有。-呂近溪

只常看看自己有不是處,便是進步。-朱子

當悔者既不可追,但不可再萌可悔之事耳。-薛靜軒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袁了凡

莫煩惱前頭失處,且喜樂今日覺處。-王一庵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靖節

終日安坐,未飢而飯至,未寒而衣添,飲酒食肉,呼奴使婢,居有華堂,出有舟輿,可謂色色如意;不於此為善,更且使性氣、縱喜怒,有些子事,便不耐煩,甚且行造罪孽,豈不可惜!嘗念及此,久久自然寡過。-願體集

第二編 處世

謙讓

滿招損,謙受益。-易經

君子大過人處,只是虛心。-曾文正

千古之聖賢豪傑,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謙字。-曾文正

勞謙二字,受用無窮;勞所以戒惰也,謙所以戒傲也。-曾文正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易經

山峭者崩,澤滿者溢。-新書

強者折,銳者挫,堅者破。-管子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抱朴子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林逋

善戰者不怒,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

過剛則挫,過直則屈,不為物先,無得無失。-弱字訣

好大言者,必無真實本領。-修養叢談

驕者,朝富、午貧、夕辱。-西諺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呂新吾

家敗離不了一個奢字,人敗離不了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了一個驕字。-曾文正

君子生於濁世,當思所以善處;必須虛己接物,和易謙恭,方為處世良法。-邵康節

地球且圓,為人更不能力。-閱世芻言

處亂世宜圓。-洪自誠

心誠色溫,氣和詞婉,必能動人。-薛敬軒

禮貌為最高之權術。-美貢

明鏡止水以存心,光風霽月以待人。-葉繩祖

自家認了不是,人再不好說你;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踢你。-呂近溪

我打人還,自打幾下;我罵人還,換口自罵。-呂近溪

到知非時,聞過則喜;能自謙者,益尊而光。-安樂銘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呂近溪

富貴居鄉,被人侵侮,每每有之,然畢竟是我好處;若使人望影遠避,不敢拾其田一穗者,雖是快意,然其為人可知矣!-唐彪

子弟子未知艱苦,眼孔大,口氣大,呼僕喝婢,習慣自然,驕傲之氣,必至敗家。-曾文正

天下之物,紆徐柔和者多長,迫切躁急者多短,人生壽殀禍福,無一不然,褊急者,宜深想而時戒之。-呂新吾

徑步窄處,須讓一步予人行;滋味濃時,須留三分予人食。-願體集

世路風波,翻覆莫測,細思惟有讓人為妙;讓則爭者息,忿者平,怨者解;天下莫大之禍,俱消於讓之一字中矣。-徐嵋雲

與人共事,要學喫虧;俗云:『終身讓畔,不失一段。』-左文襄

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見。-曾文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諺語

強中更有強中手,英雄背後有英雄。-諺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公子又在後。-莊子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於大海之鵬,則渺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言行彙纂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事林廣記

今人不忍一言之忿,或爭銖兩之利,遂相搆訟;夫我欲求勝於彼,則彼亦欲求勝於我,仇仇相報,遂至破家蕩產,禍貽子孫!豈若含忍退讓;使鄉里稱為善人長者,子孫亦蒙其庇乎?-王陽明

冤有頭,債有主,冤家宜解不宜結。-諺語

柔弱保身之本,豪強致禍之原。-勸善要言

強勉者有功,謙尊者終吉;惟驕與怠,是禍之媒;禍之既來,悔何可追?-江瀚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菜根談

天道有滿損虛益之義,鬼神有虧盈福謙之理;自古只聞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未聞忍與讓反以釀後來之禍患也。欲行忍讓之道,先從小事做起,每見天下大獄,多起於小事。故凡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受得小虧,則不致於受大虧。-張文端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書經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無爭。-文中子

圖謀人類和平,乃人類最大之責任。吾人若能互相謙讓,即為建築和平之最要基礎。-羅明德

中國人幾千年酷愛和平,論到箇人,便重謙讓;論到政治,便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這種精神,不但要保存,並且要發揚光大。-孫中山

恕道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金纓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乃接物之要。-薛敬軒

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呂新吾

凡一言一動,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不惟積德,亦是福相,謹之慎之。-張廷玉

己情不可縱,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袁氏世範

恕心養到極處,祗看得世間人都無罪過。-呂新吾

看天下無一箇不好的人,胸次方見其大。-陳獻章

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諺語

我不知何者為君子,但看日間每事能喫虧的便是。-魏禧

用「學喫虧」一語律己,以「怪不得」三字待人。--

「甯人負我,毋我負人。」此語當留心。-薛敬軒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之干,可以理遣。-晉書

無固則大,無我則久;渾然太虛,中含萬有。-虛字訣

觀書要能自出見解;處世無過善體人情。--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之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人辛酸;居安樂之場,當體患難人景況;處旁觀之地,要知局內之苦心。-勸戒全書

別人情性,與我一般;時時體悉,件件從寬。-呂近溪

痛癢以設身立見,甘苦惟易地皆知。--

看人擔擔不費力,自己擔擔值千金。-諺語

人皆不知他人擔負之重。-西諺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則易;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薛敬軒

未做官兒說千般,做了官兒是一般。-諺語

禮、義、廉、恥,以之責己,則能寡過;以之責人,必致寡合。-省心錄

以己之廉,病人之貪,取怨之道也。-程顥

責人到閉口捲舌面赤背汗時,豈不快心,然淺隘刻薄甚矣。--

平生祗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諺語

廣廈細旃,侍者不稱苦,而坐者稱苦;安車遠道,負者不言勞,而坐者言勞;豈非不平之事。-勸戒全書

人當每事自反;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兄弟、朋友、妻子以及於童僕、雞犬,到處可憎,終日落火坑中,不得出頭矣。-羅仲素

邵康節云:「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此雖就花酒說,而寓意無窮;蓋言凡事留些有餘不盡,方有意味也。親族鄰里,居址甚近,相與甚久,凡牲畜之侵害、僮僕之爭鬥、言語之忤逆、行事之錯誤,勢不能免,惟在以心體心,彼此相容,只知反己,不必責人,方能處久;若不忍小忿、遽生瞋怒,或自恃財勢,必欲求勝,萬一彼不屈服,必至仇怨相尋,終無了時矣。-願體集

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又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自求其過耳!自求其過,則時時反己,無暇責人矣。--

自反二字,是省事養氣最上法門。-魏禧

度量

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曹植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論語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存誠錄

我以為圓,人以為方,方則方耳,於圓何傷。-老學究語

玉之寶者,其光必藏;劍之良者,其鋒必歛。--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新序

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裏好撐船。-諺語

受盡天下百般氣,養就胸中一段春。-李文忠

世間無一處無拂意事,無一日無拂意事,惟度量寬宏,有受用處。--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願體集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呂新吾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意。-曾文正

吾人對於誹謗之來,但當愍社會之涼薄,而動其慈祥挽救之心;不必怒社會之輕狂,而講求對付報復之法。--

心體澄澈,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常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菜根談

無論何人,必不於奴僕之前逞英雄。-機埃的

區區與人較是非,其量與所較之人相去幾何?-呂新吾

有鳳凰翔於千仞之氣象,則不為區區小利害所動。-程子

齒以堅毀,故至人貴柔;刃以銳摧,故至人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至人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至人貴深。-莊子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大丈夫不可無此度量。-朱子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世間大福德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劉忠介

舉大事者,不記小怨。-漢光武

縱觀古今,橫覽六合,凡一團體之中,其為眾望所歸者,常不在有霸才之人,而在有大度之人。-吳貫因

識高則量大。-程顥

信用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輕諾者必寡信。-老子

有求而不許,始雖拂人之意,而終不害乎信;諾人而不踐,始雖不拂人意,而終害乎信。-呂大臨

凡與人言,即當思其事之可否,可則諾,不可則無諾。若不思可否,而輕諾之,事或不可行,則必不能踐言矣。-薛敬軒

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可不可,須便說,不可含糊。-申涵光

輕諾者必寡信,與其寡信,不如勿諾。-申涵光

信用之落地,如鏡之破,不能再圓。-英諺

信用是成功階梯之第一步。-常識寶庫

人能信用我,即為將來發展之機會。-修養叢談

信則人任焉。-論語

公平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

古今來一切革命,大都由不平而起。-托爾斯泰

公平能使人友愛。-西諺

公平為人類最高之理想,公平為一切正義之根本;不平則為禍患之原,戰亂之因。-世界改造之原理

凡與人分財,必須均平;若少有偏私,則心不公而品行從此壞矣。--

勸君莫著一毫私,若著一毫私,終無人不知;勸君莫用半點術,若用半點術,終無人不識。-寶訓

處事應物,惟無私心者,乃當於理、而得其平。-胡文忠

愛人止於敬,處事持其平。--

盡心則無愧,平心則無偏。--

物有兩端,相反相生,執中兩得,逞一兩傾。-中字訣

敬是聖學一字訣,中是千古道脈宗。-呂新吾

損人利己殃潛伏。忍氣平心禍自消。-安樂銘

中國的家族,有平均繼承的習慣,朋友有互助義務的習慣,社會中有施衣施粥施藥的習慣,學說上有責備為富不仁的習慣;凡此種種,都含有公平的精義在內,大有保存發揮的價值。-吳鼎昌

謹言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

言語簡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袁氏世範

德進則言自簡。-程顥

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論語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左傳

心平氣和則能言。-朱子

氣不平,則發言多失。-許衡

同一言也,和其聲以言之,則聞者喜;厲其聲以言之,則聞者怒。多門之室生風。多口之人生禍。-呂新吾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傅奕

無多言,多言多敗。-家語觀周金人銘

人之所以輕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責故耳。-朱子

吉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易經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呂近溪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甯默毋躁。-菜根談

力微休重負,言輕莫勸人。-諺語

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孫子

言人之善,擇於膏沐;言人之惡,痛於矛戟。-說苑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易入,怒則執轉甚。-吳曾

若人正當盛氣,若遽阻他,反不投機,是增人之過也;待氣平時,方緩與說,尚可冀改。-澹園醒語

人有過失,或素相親厚,欲其改悟,祗宜於僻靜處,面與其人委曲言之;出我之口,入彼之耳,方是相愛相成之意。-胡師蘇

溫和之命令中,含極大之威力。-西諺

唐德宗奉天改元,罪己詔下,雖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感激。-陸宣公傳

語言之間,最可積德。如見人為善,以一言贊成;見人為惡,以一言諫止;人有爭訟,以一言勸解;人有冤抑,以一言辨明;以至勿訐人陰私,勿談人閨閣,其功俱無量。凡人喪身亡家,語言占了八分。-高宗憲

禍莫大於縱己之慾,惡莫大於言人之非。-蔡虛齋

將欲論人短長,先思自己何如。-賈石葵

罔談彼短,我豈無短?靡恃己長,人各有長。--

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孟子

樹樹有皮,人人有臉,見人破綻,替人遮掩。-老學究語

樹怕剝皮,人怕傷心。冤家路窄,無處躲身。-老學究語

言語之過,似小實大,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語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陳眉公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實聞目見,不可出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酒謔,慎勿形言。-袁了凡

言多語失,時刻當誡。樂極生悲,事理之常。--

好說人陰私事及閨門醜惡者,必遭奇禍。-願體集

面諛之詞,有知者未必感;背後之議,銜之者常刻骨。-陳仲醇

凡稠人廣眾之前,最宜謹默,切不可議人短長,必有彼所親厚者。-吉人遺鐸

交接宴會之間,人品不齊:或素行有玷,或相貌不全,或今雖貴顯,而出身本微,或先世昌隆,而後裔流落,言語之間,須留心檢點,切勿犯人忌諱,令其愧恨;此中結怨者甚多,不可不慎。-願體集

親戚故舊人情厚密之時,不可以私密之事語之,恐一旦失數,則前日所言,皆他人所憑以為攻訐之資。至於失歡之時,不可以切實之語加之,恐忿氣既平之後,或與之通好結親,則前言可愧。大抵與人忿爭之際,最不可指其隱諱之事,揭其閨門之醜,暴其祖父之惡,此禍關殺身,非止傷長厚也。-司馬溫公

厚時說盡知心,隄防薄後發洩;惱時說盡傷心,再好有甚顏色?-呂近溪

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不消。-諺語

刃傷可療,舌傷不可療。-西諺

不加思索而說話,猶如不瞄準而放槍。-西諺

是非場中,人用口,我用耳。

天予人兩耳兩目一口,蓋欲使其多見、多聞、而少言語。-梭格拉的

與人講話,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須強說。-呂近溪

言無理處休開口,話不投機但點頭。--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韓非子

欲人無聞,莫若勿言;欲人無知,莫若勿為。-漢書

每見人以機密之言露人,乃慮其為人傳說,因丁寧反覆戒其勿傳,何其愚也?夫己不能密藏,而反欲人之勿傳也,有是理哉?--

論學要精詳,論事要剴切,論人要帶三分渾厚。-呂新吾

大率言語,須是含蓄而有餘味。-程顥

天下之理,非見之極明,勿遽下斷語。-笛卡兒

未定之事,不可輕以臆斷;無據之事,不可輕以指人。-安樂銘

聽言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孟子

惟善人能受善言。-國語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範身集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呂近溪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語

人能是非吾言者,教我也;不可當面錯過,反生瞋怒。-箴言類鈔

凡在朋儕中,切戒自滿。惟虛故能受,滿則無所容,人不我告,則止於此耳!不能日益也。故一人之見,不足以兼十人,我能取之十人,是兼十人之能矣;取之不已,至於百人千人,則在我者豈可量也哉!-許魯齋

無稽之言勿聽。-書經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諺語

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足深信。--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諺語

有以名利之說來者,勿問大小,悉宜應以淡心;有以是非之說來者,勿問彼此,悉宜處以平心;有以學問之說來者,勿問合否,悉宜承以虛心。-呂新吾

人說非理語,不能制止時,則可以不答銷之。-胡氏家訓

觀人

人之性行,有所短必有所長;與之交游,當常念其長,不顧其短,方可久處。-袁氏世範

凡取人,當捨其舊而圖其新。自賢人以下,皆不能無過,或早年有過,中年能改,或中年有過,晚年能改;當不追其往,而圖其新可也。若追咎其往日之過,而棄其後來之善,將使人無遷善之門,而世無可用之才也。-薛敬軒

用人當取其長而捨其短;若求備於一人,則世無可用之才矣。-薛敬軒

人各有能有不能,能典禮者,不可令其理財;能理財者,不可使之典禮。一人之身,而責之以百官之所能備,雖聖哲亦有所不能。--

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有大譽、無疵其小故。-淮南子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管子

凡人之品格,觀其所讀之書可知,一若觀其所交之友而知其人。--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諺語

論人之過,當原其心,不可徒泥於跡。取人之善,惟據其跡,不必深求其心。-王鏡水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而補短,則天下無不可用之人;責短而捨長,則天下無不可棄之士。-陸宣公

取人之直、恕其戇,取人之樸、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辨、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高道淳

是故善用才者,如大匠之任木,大者為柱,小者為桷,較短量長,位置各得其所;夫然後才大者得完其用,而才小者亦能以一職自效,天下不至有棄才也。--

人類之普通性,樂於指摘人,而不樂於推崇人。吾以為當此人才缺乏之秋,對於社會之賢,應持扶植人才主義以獎進之,使其大得社會之信用,然後社會事業乃容易建立;否則若過事苛責,即不免令人灰心,而社會事業遂難期發展矣。--

交友

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

結交貴乎謹始。-程顥

交友之道有三:當面須敬重,背後須稱揚,遇必要時須幫助。-西洋古格言

欲人之愛己,則必以先愛人作交換條件。-威廉姆斯

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身不用禮,而望禮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孔子

朋友不可輕率交之,亦不可輕率棄之。-梭倫

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與之合。-薛敬軒

交淺而言深者愚也。-漢書

先淺後濃、先疏後密、先遠後近,交友之道也。總之以道義相勉,始終一敬,方為善交。-胡氏家訓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張英

以鏡自照見形容,以人自照見吉凶。-大戴禮記武王鑑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

居必擇鄉,游必擇土。-荀子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論語

居要好鄰,行要好伴。-諺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凡人須尋幾箇好師友、好榜樣。-曾文正

人伴賢良志氣高。-諺語

多交一今人,不如多交一古人。-羅明德

書籍者,無友之人之友也。-希拉德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己讀書,如逢故人。-金纓

一開卷,便有無數好人相交接。-嚴棲幽事

良書為最良之朋友。-卡林

良友之價值,過於親戚。-西諺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管子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及近鄰。-諺語

有數多良友之人,稱為富者可也。-德諺

人當與人長者為友。-烏屋落夫帥

吾人能與年長者為友,幸福也。-英諺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樂毅

交之初也,多見其善,及其久也,多見其過;未必其後之遜於前也,厭心生焉耳!人之生也,但見其過,及其死也,但念其善;未必其後之逾于前也,哀思動之耳!人能以待死者之心待生人,則其取材也必寬;人能以待初交之心待故舊,則其責備也必恕。-願體集

感情之為物,融合甚難,挑撥極易。-黎宋卿

失友甚易,得友甚難。-英諺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范忠宣

朋友相處,常見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王陽明

尚義

人逢艱難,始知真友。-西細洛

我欲求人,甚難開口;當思人欲求我,便該應命。-陸清獻

凡親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難於啟齒者,便當揣其意而先問之;力所能為,不可推諉。-呂新吾

親戚貧窘時,見吾若難開口;或於冰凍十二月,見其衣單,不妨脫一件予之,或於青黃不接時,見其食貧,不妨攜升斗周之,默體其心,陰行善事,庶幾君子哉!-陸清獻

古人所以重俠烈者,非無謂也;人當危迫之際,呼天不應、呼地不應、呼父母不應,忽有人焉,出力護持,不及於難,濟天地父母之不逮,故知俠烈不可及也。-人生必讀書

富貴者於財,貴在知足;我高堂大廈,文繡章身,膏梁適口矣!要知彼草房茅舍,寒無棉被,薄粥不飽者,觸目皆是;以此自反於心,不惟知足,且應感慨好義矣。--

同一人類,若生活上相差過遠,以致釀成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相對立,決非社會之福。故必貴乎有急公好義之士,努力設法拯救,以挽此危機。--

富者擁資鉅萬,決非一人之力所致;廣而言之,實由於社會全體的援助而來。故富者應將其富之一部,捐助於公共事業,實為對於社會全體應盡之義務。--

報恩

飲水思源。-諺語

以德報德。-論語

夫禮者,報本反始,不忘其初也。-禮記

得魚不可忘筌;得兔不可忘**。-諺語

受人點水之恩,須當涌泉而報。-諺語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諺語

和氏之璞,天下之美寶也,待鑑識之工而後明。-鹽鐵論

騏驥雖疾,不遇伯樂,不致千里。-說苑

士為知己死。-豫讓

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土報之。-豫讓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事;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韓信

喫人茶飯,與人擔擔;得人錢財,與人消災。-諺語

食人之祿,忠人之事。-諺語

昔人不忘一飯之恩,況有大於此者乎?-羅明德

知恩報恩,方為君子。-諺語

忘恩負義者,不齒於社會。-梁啟超

匹夫之交,尚不負心,何況大丈夫乎?-晉書

人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國策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竹窗隨錄

應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凡舉事,毋為親者所痛、而為仇者所快。--

英氣最害事,渾涵不露圭角便好。-薛文清

莫因事變之來,便倉皇失措,先要定己之心,心定自有區處。-高道淳

凡事須小心寅畏,仔細體察;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處,防備到人所防備不到處,方得無事。-朱子

應事最要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事最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薛文清

凡事有疑,慎毋遽行。-王亨理

會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會做快活人,省事莫惹事;會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會做快活人,小事化無事。-吉人遺鐸

救既敗之事,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菜根談

最無味者,是管閒事。-人生必讀書

凡事後而悔己之隙,與事後而議人之隙,皆閱歷淺耳!-曾文正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處之以淡。-陳赤

過去事丟得一節是一節;現在事了得一節是一節;未來事省得一節是一節。-醒心格言

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擇就交,話休不思就說,事休不算就做。-呂新吾

人如輕我、騙我、謗我、欺我、笑我、妒我、辱我、我惟有敬他、容他、讓他、耐他、避他、不理他。-願體集

在我既實見以為是,即當置毀譽於度外。-畢達哥拉斯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行雖無過心常恐,事到難平意貴和。

話到口邊留半句,事臨頭上用三思。

言如來到口邊,三思更好;事縱放得心下,再慎何妨。

遇事退一步,彼時似怯懦,後來討得心靜;出言讓兩句,當前若窮屈,追思愈覺情長。

飽諳世事休開口,會盡人情但點頭。

凡事總求過得去,此心先要放平來。-以上俱安樂銘

凡事惟適中、可久。

做事不求快心、求安心。-以上俱人生必讀書

掃興、敗興之事,皆從高興而來。-修養叢談

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須防人不堪。--

祗要我看得寬,縱喫虧有限;若教人過不去,恐受累無窮。--

君子不迫人於險,當人危急之時,操縱在我,寬一分、則彼受一分之惠;若扼之不已,鳥窮則攫,獸窮則搏,反噬之禍,將不可救。-慕容農

窮寇勿追。-司馬兵法

急流勇退。-麻衣道人

事不見機,必至取辱。-閱世芻言

與狐議裘,無時可得。-潛夫論

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漢書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教羊牧兔,使魚捕鼠,任非其人,費日無功。-焦氏易林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賈誼

身事家事世事,每有進退艱難、不可著手處。偶記得一句四書,便立地解脫,沛然行之。-教諭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