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廉夫《王羲之评传》第一章:生平及佚事(一)

 三岛清风客 2011-11-02

郭廉夫《王羲之评传》第一章:生平及佚事(一)

    一、生活的时代

  王羲之的"人生长途"跨越了两个朝代,经历了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建立这样的历史大动荡。

  公元265 年司马炎逼魏元帝让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这位晋武帝登基之初,清廉、简朴,两年后,就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全国得到了统一,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晋武帝开始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热衷于享乐,宫中的美女就有一万余人。上行下效,他的文武官员也奢侈腐败,草营人命。后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两人斗富,公然把人命当儿戏。王恺请客吃饭时叫美女吹笛,吹错一个节拍立即处死。石崇叫美女在席间劝酒,客人不喝酒,立即将美女杀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晋武帝很会玩弄权术,但太子司马衷却愚庸至极。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一阵蛤蟆的叫声,问侍郎贾胤"此鸣者为官乎?为私呼"?问蛤蟆是官的?还是私的?原来很精明的晋武帝,后来变得非常昏庸,在张泓等人的欺骗下,竟让司马衷继承了皇位,史称惠帝。有一年四处灾荒,饿殍遍野,这位白痴皇帝得知后竟说:这些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力何不吃肉粥呢?这些都是历史笑话。惠帝妃子贾南风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与太医令程据、洛阳小吏荒淫共寝,臭名远扬,让这些人治理国家,情况可想而知。汝南上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顒、成都工颖、长沙王义和东海王越等八王,为了中央统治权,你争我夺,长期混战。他们甚至勾结少数民族首领,互相残杀,搞得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惠帝当政十九年,公元307年被毒死。司马炽即位,这就是晋怀帝,他做了不到七年的皇帝,永嘉七年(公元313 年)匈奴贵族刘曜攻破了洛阳,他就当了俘虏,天子之尊丧失殆尽。后来他也被毒死,年仅三十岁。同年,十四岁的太子司马邺继位,这位晋愍帝他的下场并不比他父亲好。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整个国家分崩离析,军队不堪一击,西晋王朝已摇摇欲坠。公元316 年愍帝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投降了刘曜。过了几天愍帝被解送到平阳,他见到了汉主刘聪连忙下跪叩头,从此他成了刘聪的阶下囚。西晋传了四主、历时五十二年,就灭亡了。司马邺在被俘期间受尽了凌辱,刘聪率百官打猎,司马邺手执长乾为其开路。在宴会上为客人斟酒,雨天为客人撑伞,清洗杯盘,连刘聪上厕所也叫这位昔日的皇上拿马桶盖,最后被迫喝药酒自杀身亡,结束了屈辱的被俘生活。

  愍帝死后,镇守在江南的琅邪王司马睿称帝,重建晋政权,改建邺为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得以建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原伦陷,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民族矛盾成了主要矛盾。世家豪族辗转逃到南方,他们之间原有的矛盾转变为次要矛盾。为了加强地主阶级的力量,他们需要建立他们自己的政权,以维护他们共同的利益。

  在建立东晋王朝时,王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早在西晋"八王之乱"时,王导与司马睿"素相亲善"、"雅相器重,契同友挚"。王导深知司马睿在江南政绩平平,"不显的然之迹",再加上他不是司马炎的嫡系后代,"名论犹轻",故更缺乏影响和威望。南渡的士族对他能否抵御外族侵扰、光复中原缺乏信心。鉴于上述原因,王导请握有军权的堂兄扬州刺史王敦共商定国安邦大计,采取种种措施扩大司马睿的影响,提高其社会地位。

  农历三月初三上已观禊,王敦奉司马睿乘肩舆出巡,王导和北方迁来的一些名士等有身份的人骑马尾随其后,队伍浩荡,声势煊赫。此举惊动了建邺城内外。原来江南士族首领纪瞻。顾荣等对司马睿是不同一顾的,现在,见他这般威风,大力震惊,便刮目相看了。他们"相率拜于道左",后来包括贺循在内的许多名士也都归附司马睿了。有一次北方来的士族首领在长江边聚会、饮酒,大家面对滔滔江水无不触景生情,对中原失守感叹优伤。这时王导慷慨陈辞,号召大家全力扶助司马睿,以期收复中原。他的一席话得到与会者的赞同。王导又劝司马睿"宾礼故老,存问风俗",宠络人心。"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由于得到江北南迁士族的支持和江南土著土族的拥护,司马睿做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愍帝被杀后,他立即登基成了东晋第一个皇帝——晋元帝。

  司马睿心里很明白,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得力于王导的支持,他拉着王导去接受百官朝拜,王导坚决推让不肯。晋元帝任命王导为丞相、骠骑将军、封武冈侯,任王敦力大将军、都督荆。江、扬。湘、交、广六州军事。这种由王氏兄弟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与司马睿共同治理东晋的局面,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局面被后世称之为"门阀政治"。这种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于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是当时皇权不振、士族专兵这一现实决定的。晋室在北方已失去生存之地,司马睿系旁支弱藩,既无法统、实力,又无功劳影响,他无法控制士族这一强大的社会阶层,由于北方流民南来,补充兵源,当时武将(流民帅)也随之而来,组成了由士族掌握指挥权的军队,这使士族专兵成为可能。"王与马,共天下",后来变成"瘐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一直沿续到淝水之战前,对东晋的经济、文化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晋王朝建立以后,"常患官少才多,无地以处",从北方南渡而来的士大夫和南方原有士族的权力如何分配,成了棘手问题。权衡结果是:南方原有的上族保留其既得的利益,而南渡的士大夫也要安排其官衔职位。而这样势必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朝廷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郡县划小,官府增多,每个官府人员增加,特别是号称江南富庶之区的吴郡、吴兴郡、会稽郡首当其冲,吴郡有户二万五千,但设置了十一个县,每具二千余户;吴兴有户二万四千,设县十个,每县亦两千余户;只有会稽郡户数三万,设县十,每具平均三千户,这是当时很大的县了。有的小县甚至户不满三百,有的郡户不过二千。王羲之给谢尚的信说:"江左平日,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②机构、郡、县增多,人员数量也为之增长。仍以郡、县为例:据《晋书·职官志》:"郡国户不满五千者,置职吏五十人,散吏十三人;五千户以上,则职吏六十三人,散吏二十一人;万户以上者,职吏六十九人,散吏三十九人。郡国皆置文学椽一人。"县一级,"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十八人,散吏四人;三百以上,职吏二十八人,散吏六人;五百以上,职吏王羲之任会稽内吏时,谢安尚未出世,原作给谢安的信,应是结谢尚的,故改。四十人,散吏八人;千以上,职吏五十三人,散吏十二人;千五百以上,职吏六十八人,散吏一十八人;三千以上,职吏八十八人,散吏二十六人。"再加上五百户以上的县所设置的乡级官吏,由下而上,刺史及朝廷各衙门,征、镇、安、平诸将军幕府,其人员数量非常庞大。这么多的官吏,他们不是无所事事,尸位素餐;就是到处扰民,搜刮钱财。据王羲之说:"又自吾到此,从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错违背,不复可知,??主者莅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动费万计。"各官府之间"为法不一,牵制者众"。

  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法",起初是"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后来徒有虚名,官职成为中正官的一种交易,任人唯亲愈演愈烈,逐渐发展成"门阀专政"。

  由于西晋的连年战争,特别是西晋灭亡后,北方大批士族逃到江南,东晋政权建立后,形成了"北方大族为主,南北大族的共同专政"局面。它的特点是重视"门资"。没有一定的家庭、士族背景,那么与政治舞台是无缘的,"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①正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门阀士族是历史进程中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门阀士族中的人并不全是昏庸、无能之辈。东晋之初,风雨飘摇,中原少数民族首领虎视眈眈,南北土族、移民与土著人矛盾重重。加之皇帝短命,弱主强藩,形势十分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庚、桓、谢四家为建立和巩固政权出力最多,威望也最高。他们联合南方士族,实行集体议政方式,初定国家大事,尔后经皇帝(或代替年幼皇帝摄政的皇太后)决定,诏令实施,这实质上是君主制下士族权贵合议的国家体制。明帝大宁三年诏:"大事初定,其命惟新。其令大宰、司徒已下诣都坐参议政道,诸所因革,务尽事中。"这些都足以说明并不是所谓"政出多门"。

  东晋时期除个别高级官员专权跋扈外,一些身居高位、辅政的重要人物尚能以大局为重,为东晋政权的巩固竭尽全力。王导在元帝时任丞相,后来又经历了明帝、成帝,"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善处兴废"。成帝五岁时继位,"主幼时艰",年轻的庚亮辅政,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然而庚亮"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康帝时,庚亮的弟弟庚冰辅政,"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②孝武初年由王坦之与谢安辅政,王坦之在政治上推崇谢安,但反对他狎妓奢华的作风。王坦之临终时致信谢安、桓冲,没有涉及自己的一点私事,谈的都是国家大事,这些人物传记的记载难免有些溢美之词,但基本上是事实。

  东晋初期如何安置南迁的侨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西晋永嘉之乱起,江北的"幽、冀、青、并、兖及徐州之淮北流入相帅过江淮",以后"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③,总计人口达一百多万。当时东晋草创,经济上根本无力救济,如此庞大的流民队伍,在王导主持下东晋朝廷制订了侨寄法,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借助大族力量垦荒务农,对流民免其赋役,这不但对安定人心,减少社会混乱起到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人口稀少,农业技术远不如中原地区先进。大批流民进入这一地区,为这里的农业增添了充足的劳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侨居农民"区种寂麦",他们与当地原来农民和睦相处,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同时进行。随着"京洛倾覆",门阀士族相率南渡过江,他们之中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将书法艺术等带到江南,使晋代的文化艺术延续发展下去。

  由于较好地处理了南北士族之间和南迁侨民与上著之间的种种矛盾,所以出现了"君臣和睦"、"君臣戮力"、"上下同心"的政治局面。这对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这是就东晋初期的整体而言的,同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与前期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东晋南北大族地主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实行联合专政的门阀政治。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实行"按丁课田",强制每一个成年农民耕种一定数量的田地,并按一定的田地数量收取租赋,就是所谓的"课田"。世家大族地主们占有大量的土地而没有课田。当时的王氏家族经济势力强大,受赐钟山田八十多顷,他们"汽山封水,保为家利"。东晋世家大族经济的发展为东晋政治上的统治创造了物质条件,北方大族在江南为了保存既得利益不想收复失地,他们很明白"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①离开苦心经营的江南沃土、产业,冒着很大的风险北伐,去收复失去的江山,士族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对于北伐,虽然在一些北方来的将领中表现出强烈愿望,并付之于行动,但结果都失败了。这中间,除了他们个人的、客观的原因以外,缺少世家大族的有力支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客观上说,这一阶段由于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生产有了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二、家 世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①,小字阿菟。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南)。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 年),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 年),②享年五十九岁,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大王"。

  玉羲之出身名门望族,琅邪王姓原本出自姬姓,其家史可以追溯到周代。根据记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敬宗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③王羲之十七世祖王元为避秦乱由咸阳迁至琅邪。从太子晋算起,到王羲之曾祖父王览已有二十六世。④王览和王祥是同父异母弟兄,他们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人们并不陌生。一年冬天寒风凛冽,大地冰封,一位青年正脱去上身的衣服,俯卧在河面的冰上,不多时他胸下的冰冻化成一个窟窿,忽然一条鲤鱼从中跳了出来,那青年用双手捉住,兴冲冲地向家奔去。因为这个青年的继母,身患疾病,想吃鲜鱼,这便是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的故事。那位青年就是有名的孝子王祥。王祥常受继母的打骂虐待,从不记恨在心,他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感情甚好,弟弟在母亲毒打哥哥时经常以自己的身体作掩护。

  这些动人的故事在民间传为美谈。王祥受聘出任徐州别驾时,管辖沂海地带,其间"教化大行",故而在临沂流传"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的歌谣。后来王祥官职很高,为大司农,晋武帝时拜太保,晋爵为公。王览亦官至光禄大夫,他共有六个儿子,排行第四是王正,他就是王羹之的祖父。父亲王旷,字世宏。西晋末年任丹阳太守,永兴二年(接上页注)"少而好兵",在赞扬他的武功时批评了他缺乏文治之才)王贲(秦统一六国的功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附载"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离(《史记》载:"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宗谱》说王离"字文明,封武城侯"。

  上离生二子元、威、王威为太原王氏始祖)王元《秦末大乱,国破之后由秦都咸阳迁居琅邪皋虞城(即今山东墨城)王谆王渊("字光杰,仕汉至吏部侍郎")-王吉("字子阳,汉宣帝时为博士,后至谏议大夫,自即墨迁琅邪临沂都乡南仁里",《汉书》卷七二有传。)王骏(《汉书》说:"骏以孝廉为郎,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光禄勋匡衡亦举骏有专对材,迁谏大夫,迁越内史??")王崇("字安庆)

    王羲之生卒年学术界有多说,本书采用303 年生一说,其他说详见本书《有关争论的问题》章节。根据《宗谱》所载:周灵王泄心公元前571 年即位,公元前545 年逝世。其子景王贵不是灵王泄心的长子,是在周灵王废太子晋为庶人的情况下登上王位的。太子晋改名为王侨。王侨生一子,名敬宗,据此王敬宗为王羲之的第二世祖。王羲之的世祖依次列如下:王侨(原为太子晋)-王敬宗(曾为周朝司徒)-一王森。("多智略,任上卿,封平安公")-王斌(东周中军大夫)-王升。("以文学著名,隐居不仕")-王昱(官任大司徒,退居后作《道义论》)-王硕("勇力过人,力能举鼎。仕魏,赠广武君。")-王错("官任上军大夫")-王谕("仕秦为大将军")——王息(在秦国"官任司寇,敬陈条策,封忠烈侯")-王恢。("仕秦封侯阳君")-王永(官任中军大夫,后恬退,屡召不就")-王颐("善承先志,累征不仕")一王翦(秦代名将,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说他同上又字德礼,以父任为郎,历刺史、郡守、治有能,上擢为大司徒,封平阳侯,三世并以清廉著名??"〕王遵(字伯儿为后汉中大夫,封义乡侯)王书("名音,字少元,官至大将。")-王融(字巨伟,官至散骑侍郎)。王羲之二十五世祖。元配姜氏,生一子王祥。

  继配朱氏,生一子王览。王览为王羲之自祖父。(305 年)十二月,右将军陈敏反叛,攻秣陵,王旷弃官逃归淮北。司马睿过江称晋王,他"首创其议"。文献载:"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诸人在此时(王汝涛按,指公元307 年春夏之交)闭户共为谋身之计。王旷世宏来,在户外,诸人不容之。旷乃剔壁窥之曰:'天下大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将欲告官',遽而纳之,遂建江左之策。"在建立东晋过程中,王旷"功当不在王导之下"。永嘉三年(公元309 年),任淮南内史的王旷奉命与刘聪在"长平之间"交战,部下施融将军主张利用河水以阻刘聪,王旷不但不听,反而认为施融焕散军心,削弱斗志,故而一意孤行,致使施融与另一将军阵亡。上党之役惨败后,王旷情况如何,特别是在318 年司马睿称帝后,历史缺乏记述,故后人有很多猜测。

  王羲之有一胞兄王籍之,在《晋书·王羲之传》及其他史籍中均无记载。王羲之在《誓墓文》中曾说,"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按他自己所述,他有个胞兄,在他少年丧父以后全靠母兄抚育成人。晚清鲁一同在撰写《右军年谱》时,也未指出《誓墓文》中的"兄"是何许人。王羲之叔父王彬传中记有"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王彬有两个长兄,一是王旷,另一人是王廙,王廙子中没有籍之,推测应为王旷之子即王羲之胞兄。王籍之在"敦平"(即公元324 年)任安城太守,王玉池根据王羲之《建安》、《灵柩垂至》、《硬安和》等帖认为"似籍之后又曾任建安太守,卒葬其地,至羲之晚年才迁会稽"。

  伯父王廙(276-322),字世将,晋室过江之前他的书法号为独步:"工于草、隶、飞白,祖述张(芝)、卫(瓘)遗法??其飞白志气极古,世将书独为最。垂雕鹗之翅羽,类施旗之卷舒??"他同时也是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精通史籍、美术、音乐、杂技等。"羲之少朗拔",幼年丧父,很受王厚的赏识与栽培,在书法和绘画上得到王廙的悉心指导。王羲是晋元帝姨表兄,曾是晋明帝少年时代的绘画老师,王廖逝世时,"帝犹以亲故,深痛愍之。丧还京都,皇太子亲临拜柩,如家人之礼。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王廙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和与皇室的特殊关系,对王羲之的成长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王羲之族伯王敦(266-324),字处仲,小字阿黑。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据记载,他甚喜颠草,"初以工书得家传之学,其笔势雄健。"

  王羲之从伯王导(276-339),字茂弘,官至太傅,拜丞相,封武冈侯,谥文献。工行,草书,"晋元、明二帝并攻书,皆推难于导,故当世尤所贵重"。东晋初期,王、谢、郗、庚(又称王、谢、袁、萧)为四大家族。后来"四家"的说法虽有不同,但王、谢总在其中,王、谢两家集中皇室朝廷的大部分重要权力,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无怪乎羊士愕咏出这样诗句:"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情况正是如此,在《晋书》中王氏、谢氏列传占据很大的比例。王羲之随父母迁至建康后,住在繁华街市夫子庙附近的一个巷内。因为王、谢两家多芽皂衣,后来此巷索性改称为"乌衣巷"。此巷那时非同一般,轿起轿橰,车水马龙,达官显贵,络绎不绝,然而历史的风云驱散王公贵胄们的宴席,这里也由盛而衰,故而唐代诗入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这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宣和书谱·草书二》。(撰人不详,有人认为是元代延陵吴文贵所撰。)

    三、少有美誉

  永嘉五年(311 年)六月,匈奴首领刘聪命刘曜、石勒攻克了西晋都城洛阳,怀帝被俘,这位阶下囚于永嘉七年(313 年)死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这段时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加之司马睿在江南招揽人才,北方士族大批南迁。书法与文化教育联系在一起,当时的平民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缺少文化,更谈不上有什么书法家。而士族中的人文化程度较高,自然书法家全集中在他们中间。北方士族南迁,北方的书法也随之带到了江左。这就是书法史上常说的"渡江"。由于交通等原因形成的两大书派,这次得到了会合与交融,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为书法新秀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家于313 年随琅邪王氏家族迁居建康。王羲之自小求知欲很强,善于思考,对什么事都想弄个究竟。他十二岁的时候发现父亲经常一人待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阅读,神态极其虔诚和认真,然后磨墨写字,最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书放在枕中。王羲之乘父亲外出的机会,偷偷地溜进卧室,将那本书拿了出来。此书原是卫夫人所藏的蔡邕的《笔论》,先由王旷存放,等王羲之年龄稍大一些以后,便作为教科书学习之用。

  蔡邕,东汉陈留园(今河南杞县)人,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

  "蔡邕飞白得华艳飘荡之极,字之逸越,不复过此。"《笔论》是他的著作之一,是一本传授笔诀,进以书法启蒙教育的学习真书、行书的好教材。

  王羲之看到这本《笔论》后,按图索骥,不断地临习,纠正自己的笔法错误,在书法上大有长进。作为父亲看到儿子的进步,自然喜出望外,感到由衷的高兴。当父亲仔细察看儿子的书法时,突然警觉起来,终于发现了秘密:断定儿子对于枕中《笔论》必"窃而读之"。王旷直接了当地提问儿子。根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诸王南迁,舍宅为寺"。此寺几经更名,金皇统四年(1144年)修建时。觉海和尚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墨迹面成的"集柳碑"碑文,以记盛况。碑文云:"其地盖东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故宅也。昔晋祚中缺,元帝渡江,临沂诸王去乱南迁。""晋祚中缺"是抬两晋怀帝从311 年被俘到313 年"驾崩"一段皇位空缺时间。《晋书·王舒传》云: "及元帝镇建康,因与诸父兄弟俱渡江委质焉。"王舒系王导的弟弟,王氏家族的南迁是在元帝改建邺为建康后,正式改名的时间是313 年,故王羲之南迁为313 年。此注参照唐士文《王羲之生卒年和南渡时间》一文。 [东汉]蔡邕的《笔论》流传于后世颇为神奇,首先得到密传的是他的女儿蔡文姬,其次是韦诞,后来钟繇"苦求巨法,诞不与"。韦诞死后将《笔论》带进了坟墓,钟繇无奈之下密令将韦诞的坟墓掘开,得到了《笔论》。钟繇从书中得知,"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其朽法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钟繇并未将密传的《笔论》公开,他死后将此书也带进了棺材里。公元230 年, 钟繇死后五十五年(公元285 年),他的学生宋翼用他老师的方法破了钟繇墓。将蔡邕密传的《笔论》抢救出来。宋翼遵循书中的笔法进行创作,名声大振,并写了续集。宋翼是钟繇的学生,钟繇死后五十五年墓方被打开,这时宋翼至少七十岁多了。卫夫人十二岁左右,大约过三十年才传到了大王手中。起初是王旷得到《笔论》,后交给卫夫人以授王羲之,这就是所谓的"枕中秘"。

  据《世说新语》和《晋书》记载,王羲之幼年时言语不畅,有"涩讷"之疾,长大以后却变得"辩赡",即能言善辩了。王羲之机敏过人,才华横溢,与一般纨绔子弟绝然不同。他十三岁时曾去拜谒当时的名士周。周老先生官拜礼部尚书,德高望重,赢得很多的人敬仰。他识才、爱才,竭尽全力推举人才。由于他在朝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所以经他褒奖、推荐得到重用的人数很多。当时的文人学士,群趋而至,都想得到他的品题。

  王羲之到周府上,只见华堂满座,他老人家设宴款待宾客,经过仆人引见,周接见了王羲之," 察而异之",通过交谈感到这位少年才学超群,将来必成大器。普希金小时候在皇村学校读书,有一次他当众念完他写的一首诗歌时,他的老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俄罗斯未来的伟大诗人就在这里,这位伟大诗人非普希金莫属,结果是一语中的。而周对王羲之的预言也是准确无误的。当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学术高度的人才能发现。也许是当时受经济条件所限或许是缘于某种刁俗,炙牛心为一种名贵的菜肴,宋代虞侍诗云:"客来愧乏牛心炙,茶罢空堆马乳盘。"炙牛心待客,具有礼仪的性质。据说这道菜主人请谁先尝谁就是最高贵的客人。周在众多客人没有动箸之前,首先割中心炙给王羲之品尝,这一举动震惊了满堂宾客,大家对面前这位外表普通的孩于顿时刮目相看了。

  王羲之受到如此的殊荣和礼遇,一时名声大播。周因王羲之的关系与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周认为:王导有管仲遗风,王羲之有廉颇、蔺相如的气度。

  少年王羲之还深为从伯王导、族伯王敦器重。当时阮裕有重名,为王羲主薄。王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薄。"阮裕字思旷,是一位博学多才、仗义豪爽、"兼有诸人之美"而很有作为的青年,在王敦的眼中,阮裕是一代典范。可是王羲之与其相比,却没有任何逊色之处,当时阮裕已是青年,羲之却是一个少年,羲之经过一个阶段的成长,在才智方面超过阮主薄是无庸置疑的。王敦对羲之不但宠爱而且寄予厚望。阮主薄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王承、王悦并列称为"三少"。成人,吾当授汝。'羲之拜曰: '愿早授之,使得成人已为暮学。'旷语大纲,羲之学功日进。"《晋书·王羲之传》所指"王氏三年少"为王羲之、王承、王悦三人。《世说新语·赏誉》所指王氏三少年为:右军、安期、长豫。右军、长豫分别是王羲之,王悦的别称,安期是谁的别称呢?安期同是王应的别称、王承的表字。王应是王含的儿子。后过继给王敦。王悦是王导的儿子,他们是同辈人,年岁相差不大。而王承根据《晋书·王湛列传》"王承,字安期"。又说"寻去官,东渡江,及至建邺,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承少有重誉,而推诚接物,尽弘恕之理,故众咸亲爱焉。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可见王承是王羲之伯父王导的同一代人,故相提。

    四、婚姻佳话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②。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官至太尉、为人正直的郗鉴(269-339)虽年逾半百,但家中还有一个掌上明珠、年已及升的女儿尚未出嫁,他想物色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以解决女儿的婚事。在上层社会,婚姻总是带有政治色彩,"先求族,后择人",是都鉴选婿的最佳方案。当时王氏家族可谓是门第显赫,人才济济。王导丞相子、侄有十余人,考虑从中遴选一位,作为乘龙快婿,岂不美哉!故"使门生求女婿于导"。门生到王导家,王导请他去东厢去挑选。消息不胫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前来选婿,听说那位千金小姐相貌端庄,性情温柔,谁都想接往抛悬在头顾上空的"彩球",与这位京城少有的窈窕淑女匹配成婚。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地在大厅等候。唯独王羲之若无其事,袒露着肚皮,躺在床上大啖大嚼胡饼,他对选婿毫不在意,给门生极深刻的印象。门生回到主人家中向郗鉴享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郗鉴慧眼识人才。"'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①,从此"坦腹东床"成了女婿的美称,"妙选东床"传为美谈。郗鉴之所以选中羲之为婿,王羲之不矫揉造作,纯真直率,风神潇洒,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这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不光如此,更主要的是王羲之那时已有很好的名声在外,他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特别是他的书法已崭露头角。郗鉴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女儿及两个儿子(郗惟、郗昙)在书法上很有成就,他平时很重名节,羲之在许多方面符合他要求的标准,成为理想的女婿人选,是不足为怪的。

  东晋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个性自由,特别重视人格和人的价值,讲究潇洒、傲岸、放诞的风度美,蒙以"骨鲠"著称的名士王羲之,被选中也反映了一种时代趣尚。

  郗璇确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郗鉴为了教育好子女晚辈含辛茹苦,关怀备至。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乡野树皮、草根都被吃得一干二净,郗鉴所在的乡间也不例外,郗鉴是高平金乡入(今山东金乡),儒雅德高,平时不薄百姓,所以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乡亲们仍千方百计地照顾其兄于郗迈、外甥周翼。据《晋书·郗鉴传》记载:"初,鉴值水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后来粮绝,菜尽,乡亲们只好直言相告:"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到了江左,郗鉴呕心沥血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他们一个个抚养成人。东晋时郗迈官至护军,周翼为剡县县令。

  并论,他不可能与王羲之、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年。《晋书·王羲之传》之所以造成错误是引《世说新语·赏誉》时在"安期"是指谁的问题上张冠李戴了。综上所述,王氏三少年是指王羲之、王悦和王应,他们不但年龄相当,而且同为琅邪王氏,而年龄比他大许多的太原王氏的王承不属此列。马宗霍《书林纪事·闺阁名媛》:"王羲之妻郗氏,鉴之女也。甚工书。兄愔与昙谓之'女中笔仙'。"

  婚后郗璇作为一个贤妻良母,她对王羲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书法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一生生了八个子女:玄之、凝之、官奴(女儿)、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不幸的是玄之、官奴先后夭折。中年丧子,"黄梅不落,青梅落",作为做父亲的"祠庶子哀摧",是悲痛欲绝的。王羲之寿命不长,妻子郗璇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郭廉夫,笔名仲扬,1938年生,江苏扬中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职称编审。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协艺委会委员,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获奖,在《文艺报》、香港《大公报》、《美术》等海内外报刊发表,作专题介绍。同时有《色彩美学》、《王羲之评传》十余种著作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其中三种著作在全国获奖。曾在《美术史论》、《装饰》、《书法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鉴于他对文化艺术的突出贡献,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教三江学院艺术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