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史讲义 书圣王羲之系列 ——王羲之的青年时代

 山兄的书院 2020-07-16

引言:

王羲之是谁?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书圣。他的书法之名,他的生平事迹,我们大都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他是一个生活在1600多年前的极其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我们要研究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要把他放到他所处的历史年代当中来考察。把他放到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中去品味。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他生平事迹的历史逻辑,从而陷入重重迷雾,无法解释的泥潭之中。那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王羲之的年代吧!

一、王羲之所处时代的历史坐标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殁。41年之后即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至此,曹操父子呕心沥血,从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起兵讨董卓开始,到魏元帝咸熙二年止,历经75年的曹魏政权,被司马炎以“禅让”的名义窃取。司马氏晋朝开国,建都洛阳,史称“西晋”。41年之后,公元304年,匈奴人建“前汉”政权,仅7(公元 311),前汉建威将军刘曜先破洛阳,俘获晋怀帝;随后兵围长安,逼刚刚被推上帝位的晋愍[mǐn]帝出降,西晋就此灭亡。事变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所以史称“永嘉之乱”。(从立国到覆灭,西晋朝满打满算仅存续50年)

西晋覆灭之际,司马懿曾孙、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即兄弟之子,堂侄)、琅邪王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在永嘉之乱之前,在提前南渡到建邺立足。(建邺,南渡之后不久的公元313年改名为健康,今南京市)公元317年,在王导的联络、组织、号召、串掇下,南渡的北方门阀士族联合南方当地士族共同拥戴司马睿,使之在建康重建晋廷。史称“东晋”。东晋朝的前段,是"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是王羲之时代的历史编年坐标。

 西晋灭亡之后,中华地域情势如下:

北方:“五胡乱华 ”。五胡:  匈奴 、鲜卑、羯jié 、氐dī、羌

“五胡”加上北方汉人,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立国政权。十六国轮番登场,为了方便记忆,我将之归纳为一句口诀:五凉、四燕、三秦、两赵两汉、一胡夏。

五凉:前凉(汉人)、后凉(氐)、南凉(鲜卑)、北凉(匈奴)、西凉(汉人)

四燕: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高句丽)

三秦: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

两赵:前赵(匈奴)、后赵(羯jié

两汉:后汉(匈奴)成汉(巴氐)

一胡夏:(匈奴铁弗)

16国中,鲜卑建5个,匈奴建3个,氐dī建3个,汉人2个,羌、羯、高句丽各1个。)

由此可见:北方战火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充分体现出一个“乱”字!

南方:汉人文化传承“衣冠南渡”。东晋小朝廷“偏安”一隅,相对安定。

今天我们虽然将东晋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他的统治范围仅限于江南半壁。此时,中华大地已经是事实上的南北朝。这就是王羲之时代的历史编年坐标。

二、王羲之所处时代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

我将之归纳成“三个时代”,一曰:“文的自觉”的时代;二曰:门阀士族恣意妄为的时代;三曰: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

1、“文的自觉”的时代;

“文的自觉”是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的说法,意思是指文学自身觉悟到独立存在的价值,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

处于乱世之中的魏晋时期,社会混乱不堪,但思想上却异常活跃,文化空前繁荣,(这一现象在民国时期得以再现,现在我们思想文化界好多人对民国时期念念不忘,觉得是文化人的天堂,出现了一大批堪称大师的文化名人,如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陈寅恪、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金岳霖、林徽因、胡适、鲁迅、钱钟书、郭沫若)黑暗的政治背景,朝不保夕的生存环境使文人士大夫从内心深处对社会和人生进行重新思考,同时,受玄学思想的影响,他们就把这种对社会和人生思考转变为对哲学的玄思,对文化的思考这样,士人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重视自我价值,张扬个性,一反汉代以前士人群体在各朝代中砥砺操行安邦定国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勇于担当的常态,开始饮酒、服药、清谈......其突出特征是冲破虚伪礼教的束缚,无视礼法任诞旷达洒脱不羁。形成任达放诞的社会风气。总之,内心意识的觉醒对其思想、生活、行为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又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衣食无忧,不需要为日常生活操心。那他们操什么心呢?他们操文化的心、操艺术的心、操哲学的心......“清谈”在当时很流行,士人们将它视之为高雅风流之举。什么是“清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扯淡!就是侃大山!侃的内容大都是以他们的人生感悟来对老庄、周易等著作中的诸多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特别善运用语言机锋,选辞择语古怪刁钻,以此来展示他们的旷达和机敏。他们热衷于文化艺术,追求自然适性、追求美,并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一时期的文人活动,形成与汉代以前士风迥然相异的魏晋风度文史家们也称之为“晋代衣冠”。

魏晋士人生活清闲,向往自然适性、无拘无碍的生活方式,极力寻求一种空灵淡泊、超然世表的精神状态,逐渐培养成了一种闲逸淡雅的审美趣味。他们不为政治而艺术,而是为艺术而艺术。所以鲁迅才评价为:这是一个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

2门阀士族恣意妄为的时代;

魏晋时代是门阀士族恣意妄为的时代。魏晋的历史,是政治强人和门阀世家的历史。比方说曹氏父子、司马氏父子,都是政治强人。再到东晋的王、庾、桓、谢之家,也都是强人政治的延续。“门阀”是什么呢?在这里有必要要特别多讲一下。“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所谓门第,是指世家家族的显赫程度。社会地位和声望的高低等级。这是一个不落于纸上而只在存在于人心的衡量指标。譬如:百年以来家族出了多少个“及第”之人?(“及第”就是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做官)及第做官的人数越多,其家族的显赫程度和社会地位就越高,然之,这个家族的门第就越高。“阀阅”是家族宅院的大门两侧的柱子。左侧称“阀”,右侧称“阅”。“门第”与“阀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阀阅之所以高大,是因为宅子大;宅子之所以大,是应为门第高,门第之所以高,是因为家族做官的人数多且官做的大;家族做官的人多、官大,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必然水涨船高,继而就可以借势大量兼并田亩土地;田多地广,其依附于土地生存的农民的人数就越多;门阀地主因此而获得的剥削对象就越多;因而获得的利益就越大;进而就积累成数代相传的富贵大家。富贵大家的子弟是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的,他们干什么呢?读书! 聘请名师学习书法!他们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使之具备做官所需的一切素质,再通过本身就为世家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度”,出士做官就成必然。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再往下就是门第阀阅更高更大的又一次循环?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九品中正制”是晋朝沿用魏文帝曹丕建立的文官选拔制度。“中正”一词,既是是朝廷专门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也是朝廷对这个职位官员的道德要求。即必须中正客观,不藏私心。程序上由中正官负责品评与他同籍的士人,包括住在本州和散居在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其一,考察家世:考察其家庭出身与背景。包括父祖辈的资历和仕宦情况以及爵位的高低等。其二,考察行状:也就是个人的品行才能的总评。和现在的品德评语差不多。当时的总评都很简括,例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其三,定品:确定品级。依据士人的行状和家世,将品评对象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候选人经选拔定品后,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但是,晋朝开国后完全是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的子弟,即便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为下品;而出身豪门的世家弟子,即便行状不佳,也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最终,“九品中正制”就演变成了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豪门望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了。

“士”,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其中魏晋名士更是为大家广泛关注的群体。魏晋文人大夫全都出身于名门世族,同时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特权。门阀士族借助他们所取得的政治地位、通过“九品中正制度”垄断选官、任官、做官的权利,垄断文化艺术,大肆兼并土地、攫取巨大经济利益......所以我们说:魏晋时代是门阀士族恣意妄为的时代。

3、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

魏晋时代是书法繁荣昌盛的时代;李泽厚认为“文学的自觉”“非但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美的历程》97~100页)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书法之所以被士人阶层所垄断,是因为书法是可以表现自然适性、超然世表和闲逸雅趣的文化载体。所以,书法就被士人阶层和世家门阀的子弟们热切追捧。他们把书法艺术与宇宙人生相联系,从而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大书法家。所以这一时期又是一个书法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就可知晋人的“玄谈"只不过是选辞择语古怪了一些,生活的信念却并不怪。甚至恰恰相反,他们更加重视人生,更加重视艺术,尤其重视“人"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晋代出了个王羲之或是王羲之出在晋代,也就毫不奇怪了。

上流社会对书法的追捧与热爱无以复加。即便是家里老人过世,办白事的礼仪中,如果不清名士书法家提写碑文,书写挽联就是不孝!比如王羲之的曾祖父去世,就请了当时的书法大家卫瑾提写的碑文。在魏晋士人看来,所有的艺术形式中,书法最能体现文人士大夫的雅量品目”和“人格风骨”。是等级最高的艺术。书法的形式看似简单,但在笔墨纸张之间形成的墨迹线条,极其丰富复杂。就好比文人雅士爱玩的围棋博弈一样,黑白之间可以演化成无穷的天地玄机与物事变化。东汉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在上流社会“以书法为雅”、“以书法为尊”“以书法为乐”的群体氛围下,那些领导群伦的门阀大家族就成了培养书法家的“温床”。这一时期涌现出灿若繁星的书法家群体,比如:卫衡、卫烁(卫夫人)庾氏兄弟、王导、王洵、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陆机、卫瑾、索靖、谢安、鉴亮等等,他们的书迹,无一不被后人所追捧,他们这些人的名字震烁古今,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无一不是如雷贯耳的牛人。

三、青年王羲之的故事之——东床快婿

为了增加讲述的趣味性,我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章回小说的标题:

东床坦腹、才俊洒脱不羁;慧眼识珠、郗鉴选得佳婿

如果把魏晋的众多的书法家比着夏夜满天的繁星,那王羲之无疑是这一众辰星之中最明亮、最璀璨、最耀眼的那一颗!魏晋之后的历朝历代,多少人对王羲之无限敬仰、顶礼膜拜,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用最高、最雅、最美、最隽咏的文辞来形容。比如:“虎跳龙门,龙卧凤阁”,比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青云之闭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本来是曹植《洛神赋》中描写赞美“洛神”宓妃绝美芳姿的,但用这些美好的词句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之美,我们咋就觉得是那么的“贴切”呢!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号澹dàn斋,汉族,祖籍琅琊láng yá(今山东临沂)因其书法文章冠绝当时,流芳后代而被评价为“墨池草隶兰亭文章,传之百代弥远弥光。”是中华文明有史以来最富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书法圣人”。

琅琊王家从汉末开始就是当地的豪族,也就是门阀大地主家族。成书于元朝的《二十四孝》中,写有一个“卧冰求鲤”的故事:说孝子王祥早年丧母,继母不慈,由是失爱于父;但是王祥不生怨恨,一如既往地对父母孝顺。父母生病,他衣不解带的侍奉汤药茶水。有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数九寒冬,河面封冻而无法捕捞。王祥脱去衣裤,赤身卧于冰河之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坚冰。王祥的孝心感天动地,忽然河冰化开,冰缝处跃出两条大鲤鱼来......这个故事中的“王祥”就是王羲之的祖上,西晋朝的开国元老之一。是王羲之曾祖父“王揽”的嫡亲哥哥。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西晋尚书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为西晋“淮南太守”;王羲之的大伯父王导,就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组织号召门阀氏族拥戴琅邪王司马睿江南立朝的王导”,是东晋政权的实际缔造者,长期担任东晋的“司徒”(相当于丞相);另一位伯父“王敦”长期担任东晋的军事统帅;东晋一朝的政治、军事权利几乎都在琅琊王姓一家手中,是东晋朝影响力最大的家族。

王导是一位极有远见得政治家。西晋末年,八王蠢蠢欲动,王导看出天下将乱,于是主动结交琅琊王司马睿,帮助其南渡建立东晋政权。陈演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有这样的评述:说“王导作为北方氏族领袖,南渡之后代元帝笼络江东氏族,整合北方南渡氏族内部力量,团结南人北人两种势力,以抵抗外辱,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延续,不谓民族之功臣,是非平情之论也”。

陈寅恪,现代学问大家。其母亲是浙江绍兴人。绍兴方言读恪què从小到大,一直称陈寅恪为“恪què”,因此,陈家至亲三代包括陈演却本人都读成què为尊重大师之意,陈演恪先生的同辈好友,也都跟着读què音,约定俗成,恪这个字用于陈寅恪这个特殊的名字时,就读成què。这是文化人应有的修养。

司马睿得到王家的鼎力相助,听从王导的建国方略,逐渐赢得南北氏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得以稳固。司马睿完全信任王导,称他"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所以才有传闻说:元帝司马睿有一次邀请王导同车共辇,对王导说出了“从此之后,王与马共天下”的感激之言。

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西晋被灭国是在公元311年。西晋被灭国时王羲之8岁。而王家追随琅邪王司马睿南渡是在永嘉元年(公元307),也就是说王羲之在4岁时就随家族南渡到了建邺。所以王羲之是实实在在的在东晋成长起来的才俊。他七岁学书,启蒙老师卫烁是东晋朝廷尉卫展的女儿,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的妹妹)汝阳太守李炬之妻,故称“卫夫人”。卫夫人与王羲之的母亲是表亲。其书体风格接近汉末钟繇,有人评价她为“清秀版的钟繇”。(见卫夫人的小楷碑帖)。唐代韦续则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王羲之七到二十岁都在跟卫夫人学习,前后12年的时间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书法基本功。传说他7岁时在一块木板上为皇帝写字,就得到了皇帝“入木三分”的赞扬,12岁那年在他伯父那里得到了蔡邕的《笔论》,得以书艺大增。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说王羲之幼年时寡言少语,大家也未觉得他有了不起的才干。或许是因为年少丧父的打击,有一些颓废情绪。但成长到了20岁前后,王羲之的才能突然之间就爆发了,他变得能言善辩,口才极佳。以“个性正直、刚健”而著称。文章书法也得到极大提高,尤其善于书法,冠绝古今。成了东晋朝闻名天下的青年才俊。是什么机缘让他得到了如此之大的改变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成长到20岁这一年,确实有这么一个机缘,一个事件发生了!一个外秀慧中、气质高雅、书法极佳、被上流社会称之为“女中笔仙”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这个女子是谁?太尉郗鉴家的女儿——“郗璿”。

这一年太尉郗鉴家的大女儿郗璿年方16,待字闺中。

在古文中,“文”和“字”各有其涵意,独体字称为“文”,合体字称为“字”。比如“日、月”各自独体时,就是“文”;日月合体组合起来成为“明”时,就叫“字”。所谓“待字闺中”就是把未婚的姑娘比着独体的“文”,正等待着与她的另一半合体为一个“字”,所以叫做“待字”。“待字”就是等待另一半的意思。

据《晋书.卷八十》记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这个故事得重新用俗语讲一遍:太尉郗鉴,东晋时期的朝廷重臣,位居三公之列,还是当时的有名的书法家,共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名叫郗璿,不仅长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蛋,且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有一种常人难以比拟的内在气质。郗璿十六岁的时候,上门提亲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出身显赫的公子哥,但在郗鉴看来,这些人都配不上女儿郗璿,他必须要亲自为女儿挑选一个如意郎君。于是就派门生去求见丞相王导,请求与王家结亲。王导欣然应允。说王家子侄众多,你自己去王家东厢随意挑选吧!王家世代豪门,宅院阔达不知有几进几房,东厢数十间房是王家专门安排给未婚的子侄读书、居住的地方。(古代豪门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安排布置的:东厢安排给未婚的男子读书居住,西厢则是姑娘小姐的闺房,《西厢记》大家都十分熟悉,西厢住的是什么人?崔莺莺和丫鬟红娘。如果崔莺莺住到东厢,就不合规矩了!)住在东厢的那些个王家的少爷公子们,得到郗家选婿的消息,加上早就知晓郗家大小姐的美貌与才名,于是激动万分,都十分愿意做郗家女婿。于是,东厢好一番热闹,一个个梳洗穿戴,精心修饰。打扮好了的就规规矩矩、装摸做样的坐在学堂里读书。郗家来人郑重礼貌的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汇报说:王家儿郎个个精神,品貌可嘉。也许是听说郗家来人选婿,所以显得矜持做作,有一点装摸作样。唯有一人例外,他坦胸漏腹卧于东床之上,旁若无人的吃着东西,对郗家的选婿不以为意。郗鉴当即拍板说:此人正好做我郗家的女婿!于是郗鉴亲自到访王家,落实亲事。得知这个“东床坦腹”之人就是王羲之。郗鉴当即下聘,择羲之为快婿。于是得尽千古芳华的“东床快婿”之成语就此产生。

16岁的郗璿与20岁的王逸少当年结为夫妻。从此琴瑟合鸣,相亲相爱一生。作为妻子的郗夫人十分能干,为王羲之操持家务,生养七子一女。(个儿子从长到幼分别叫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和王献之,唯一的女儿叫王孟姜。而在七个儿子之中,王献之的书法成就是最高的,和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郗璿为王家开枝散叶,延续香火做出了重大贡献。王羲之晚年在《十七帖》中写到:“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惟一小者尚未婚耳。”同生就是同一母所生。就“七儿一女皆同生”推论,王羲之夫妇情爱的专一,没有纳妾。这在东晋朝的豪门大族中是绝无仅有的。至于《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的堂侄孙王惠看望90岁的右军夫人的记事,这位90岁仍在世的“王右军夫人”是不是郗璿?在史学界一直有争议。直到20167月,上海图书馆受赠入藏了《郗璿墓识》石刻拓本,《郗璿墓识》清楚明白的记载着郗璿卒于(穆帝时期)升平二年,,即公元358年。当时王羲之56岁。根据她比王羲之小四岁来看,郗璿生于公元307年。享年51岁。由此看来,《世说新语》中这位90岁仍在世的“王右军夫人”就不可能是郗璿,而是郗璿过世后王羲之的续玄的夫人。凭“七儿一女皆同生”一句就可以断定:王羲之夫妻感情笃专。王羲之在青壮年时期,是绝对没有纳妾的。郗璿过世三年,王羲之卒。

郗夫人未出阁前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书法文章不让须眉。但很遗憾的是现世没有她的作品遗存。有坊间故事说:她最小的儿子献之小的时候学书练字,写了一个大小的“大”字拿给王羲之看,王羲之觉得这个字上紧下松,就随手提笔在“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大”字便成了“太”字。他让儿子拿去去请教郗夫人。郗夫人见到后笑着对王献之说:吾儿学书三年有余,终于有一点像你父亲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郗夫人通晓书法,懂得鉴赏。是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的。

王羲之20岁之后的一段时间,东晋朝有一段中兴期。曾经出兵收复过北方的一些地区。东晋中兴为王羲之渡江北上,到许昌、洛阳、泰山等地游学提供了机会。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游学,在北地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亲眼看见了秦代李斯、汉代蔡邕、魏代钟繇、梁鹄等人的书法碑刻,欣喜若狂,觉得对书法的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这种眼界大开的认识,为他之后的书法精进指引了方向,成为他书体风格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这次游学的深刻感悟,他写在了《题卫夫人笔阵图》里。他说“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 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翻译一下:我少时学卫夫人书,就以为得到大能了;及到渡江北游名山,见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又到许昌,见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又在从兄王洽那里,见了张《华岳碑》,开始知道学卫夫人书,空费年月了,于是改变师方向前代大师的碑刻学习。

从此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王羲之对卫夫人教导的“清新秀丽”的书体风格产生了强烈的反叛,开始崇尚力量与奇异的北风书法。我们看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姨母帖》,就可以看出他的变化与反抗。(见《姨母帖》图片)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gòu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因反惨塞",是"因为哀痛伤感反复涌现,以至于凄惨之情充塞胸中"之意。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首、顿首。突然遭遇姨母哀事,心中被哀伤摧迫,悲痛之情难自禁。怎么办呀怎么办呀! 王羲之在这里因为哀痛伤感反复涌现,凄惨之情充塞(胸间),以至于语无伦次所以反复地顿首再顿首。

王羲之和他的姨母感情十分深厚。从帖文来看,王羲之突然得到姨母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连正常的事务都不能安顿料理了。

现存的王羲之的字,面貌不尽相同,大凡有流便古质两种,《姨母帖》属于后者.王羲之此类早期作品,其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全篇文字古拙奇异,参差错落、刻意不求工整,大开大合。这种章法与他成熟之后的“中正平和”的风格相比,是有较大的差异。

那王羲之最终是如何练就“中正平和”、冠绝古今的书法绝技?他又是如何历经尘世沧桑,成就为伟大的“书圣”的呢?我们来看下一节: ——宦海沉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