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漫记

 苏迷 2011-11-08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漫记

徐宁 史鉴

 

追忆昔日的光荣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故乡,吴中地区“世医多、御医多、儒医多、名医多”,自古以来名医辈出,从周代至今,有记录的名医达数千家,其中医官、御医就有百余人。吴中医家以儒为医,不但擅长医道,而且精通文墨,他们“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断总结和记述前人经验及个人行医心得,撰文著书,医学古籍汗牛充栋,历经战乱兵燹、社会动荡还能遗存至今的历代吴医古籍尚有500多种,所以,今天我们仍能接触到如此之多的刻本、抄(稿)本,其中有很多是善本、孤本,可谓全国之最,但历年来流散的就更多,可见其学术成就不同凡响。南宋时期,苏州先后出现了医院和药局,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宋代石刻《平江图》上,刻有医院标记,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实物可考的、定名为“医院”的最早一所医院。宋绍定四年(1231年),苏州知府吴渊还创建了第一所官办药局济民药局。元代名医葛乾孙著有《十药神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专治痨病的专书。明代杨循吉在《苏谈》中首次确定了“吴医”的名称。清代唐大烈将苏州地区、包括自己在内的31位医家的医论、杂著汇编成《吴医汇讲》一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学杂志。苏州又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以苏州名医叶天士为代表的一批温病名家,如薛生白等,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著书立说,自成一派,其中尤以叶天士所著《温热论》影响最大,因此形成了吴中医学的“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三大特点,苏州名医之多,著作之富,是国内任何一个地区都无可比拟的。吴门医派的另一个特色是发达的中药业。苏州药材交易市场繁荣,药商又多集中于阊门外运河两岸,古城内外各种名号的中药店、药材行、参茸店星罗棋布,达340家之多,如百年老店“雷允上诵芬堂”“沐泰山堂”“宁远堂”“童葆春堂”“良利堂”“天益生堂”等,都以“道地药材,精心炮制,优质饮片,精当修合”特色闻名四海。更有中成药“六神丸”“行军散”“玉枢丹”等誉满海内外……这些都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辉煌。

解放后,苏州市的中医药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1956年在数家中医诊所的基础上成立的苏州市中医院,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苏州市中医医疗、科研、教学的中心,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医院人才荟萃,技术精湛,力量雄厚,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并接受各国专业人士来院进修学习,常举行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等等。目前苏州市中医院、苏州市中医研究所、苏州市中医学会、苏州市中医学馆的“四位一体”,已成为苏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吴门医派在为苏州的医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古迹、故居、墓葬、传说、故事、处方、著述、学术思想、诗文、书籍以及治疗工具、碑刻、药店等,如何充分整理、发掘、研究、展示、利用、开发这些宝贵的中医药历史文化资源,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尤其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我市有识之士们四处奔走呼吁,倡议筹建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如原江苏省卫生厅叶橘泉副厅长捐出自己在西美巷的住宅,想建立中医纪念馆;市中医学会在组织编辑大型中医典籍《吴中医集》的过程中,发掘出大量吴中医学文献资料,因而多次建议我市筹建吴中医学资料馆;市政协委员们也纷纷提议创建中医药博物馆。随着苏州进入了新世纪,吴中医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终于,创建中医药博物馆的机遇降临了。

精心修缮春晖堂

紧邻苏州市中医院的西侧、景德路黄鹂坊桥东堍,有一处古宅群,占地好几亩,原先是居民区,后来成为百货公司的仓库和办事处。随着苏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市对古代建筑的控制、保护、开发、利用也日益重视。据市文管部门对该处古建筑的调查,原为明嘉靖年间苏州状元申时行故宅的遗址。申时行,苏州人,明万历十一年入阁为首辅,执掌相印九年之久。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返归故里,在此筑蘧园,会友朋,唱诗咏物,赋闲自慰。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变迁,申氏故宅先后归阳山富商朱鸣虞、清朝刑部侍郎蒋楫、太仓状元毕沅、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富商梁友松等。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为珠宝商杨洪源购置用作住宅,将其主厅命名为“春晖堂”。

2001年5月,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卫生局和苏州市中医院为弘扬吴门医派传统文化,振兴苏州中医药事业,决定筹建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它将主要陈列吴门医派的诊疗器具、医学典籍、吴中中医药方面的各种实物、名医家事迹及成就介绍等,还将深入开展吴中医学的研究工作。苏州中医药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进一步光大吴中医学,造福广大群众。馆址设在哪儿为好?经有关方面多次研究,反复论证,鉴于“春晖堂”优势地理位置和百货公司对建馆工作的支持,决定筹资500余万元,购下“春晖堂”主厅及其后楼厅的使用权,作为中医药博物馆馆址。筹建小组邀请了文管专家及有关部门对“春晖堂”修缮方案进行多次论证,通过招标形式由苏州香山一建集团公司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负责施工,对“春晖堂”与其后楼厅、庭院建筑进行修缮,由苏州市文管会古建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前后历时十个月,于2002年7月竣工。修复后的“春晖堂”大厅面宽三间,左右抱楼,通宽二十五米,进深十三米,气势极为轩敞,民间称之“百桌厅”。厅堂巨柱石础,扁作梁饰有山雾云和抱梁云图案,前设双翻轩,后设单翻轩,檩枋间有斗拱牌科五排。牌科间有福寿木纹图饰,风格浑厚,古朴凝重。庭院内假山、水池、半亭、廊轩,花木扶疏,芭蕉摇曳,一派苏州园林景象。

社会各界热烈响应

筹建园林式的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将是我国第一家中医药博物馆。它的建成将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吴门医派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使吴中医学重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四面八方,社会各界纷纷热烈响应:苏州市西山镇退休教师费凤图先生,赶来苏州向博物馆捐上珍贵的中医古籍《伤寒来苏集》《古方选注》《医方集解》《古今名医方论》《妇婴至宝》等53部百余册,“我祖上几代中医,我不当医生,但应当支持中医事业,捐出更有意义。”

苏州电视大学退休教师祁兆坷骑着自行车专程到中医院,把老伴陆湛正珍藏了40多年的50多本中医药古籍,捐献给即将开馆的中医药博物馆。其中有光绪年间出版的《急救应验良方》《时病论》,民国二十年发行的《伤寒论》等47本线装本;《膏丸簿》《张千里夫子医案》等4本手抄本,是陆湛正的老师——市中医院老中医程良士当年留下的。中医院的总务科长钱永提,五世从医,听说要筹建博物馆,特意发动家族成员,共捐献中医古籍30多卷,及药罐、脉枕和挂号骨牌等9件器具。这些都是珍藏了很多年的老钱的祖父——一代名医钱伯煊的旧物。中医院第一任副院长、外科名医陈明善的后人,捐出不少中医外科器具,其中一方文物是名医的处方笺木章,这是吴中医家当年悬壶济世的珍贵见证。著名老中医郭寿恒捐出金针一套、照牌、古籍等;著名老中医陆颂文捐出55年的沐泰山膏方单等;东山收藏家顾自立捐出一方少有的怪石名章。还有来自西山的两个农民,一早来到医院等开门,捐了不少古籍和药罐,说是上辈做“赤脚郎中”时留下的。

多么可爱的苏州市民,他们怀着对中医文化的深厚感情,无私地将自己家中珍藏的文物、中医药古籍、中医药治疗器具、照片、拓片等捐赠给中医药博物馆。此外,陕西、上海、南京、成都、杭州等地的医史博物馆等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已收到各种捐品400多件。

全国第一家

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厅。该馆负责人华润龄先生和苏州市中医学会秘书长俞志高先生介绍说,中医药学理论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第一展厅展示了我国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在隋唐以后,中医学、药物方剂学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金元四大家的问世与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促进了中医的学术发展。漫步在第二展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吴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吴地早期医学以道家为主。唐代时曾出过御医。金元以后,形成了“吴门医派”。明清时期,苏州中医处于鼎盛时期,吴中医学呈现世医多、儒医多、著述多的特点,并创立了“温病学派”。第三展厅和第四展厅是历代吴中名医及近代吴中名医介绍,在此,我们将欣慰地看到我们的祖先对医学上的贡献,吴中地区名医辈出,历代名医有一千多人,医官、御医百余人。存世医学古籍有五百多部,内容涉及医经、伤寒、经络、本草、针灸、温病以及临床各科。

吴中医学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吴药的发展的基础上的,据考证,苏州在宋代就设有“太平惠民药局”“济民药局”等专门经营药务。明清时期,苏州中药业非常兴盛,百年药铺有宁远堂、雷允上诵芬堂、沐泰山堂、陆良利堂等,炼制的六神丸、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成药颇享盛誉。苏州中药业的鼎盛时期有国药铺179户,药材行95户,参茸店20户,祖传秘方小肆35户之多。在中医药博物馆馆内,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原来中医药离我们不远,日常所见的珍珠、荷叶、芡实、玳玳花、绿梅花、枇杷叶、芦根等都是苏州的特色药材。第五展厅让我们见识到了资源丰富、形形色色的苏州地产药材。1985年苏州市第三次地产药材资源大普查中,我市就发现有四百多个品种。在展厅里,琳琅满目的中医资料、医疗器具、制药器具、中医(药)古籍、苏派中医标本,以及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雕像等等,让我们对博大精深的吴中医学叹为观止。在此,我们还能观摩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医疗,参加中医调养保健知识讲座,学习太极拳、剑、操,学习气功,并欣赏具有吴门医派神韵的集休闲、疗养、治疗、膳食为一体的高档次特色旅游服务……如此丰富的参观内容,能不去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