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馆(25)这里有杏林高手出没

 吴越尽说 2021-06-03

苏州百馆(25)这里有杏林高手出没

第二十五趟百馆之旅

吴门医派,源远流长


从隋唐至清末,在1000多年科举历史长河中,苏州文武状元总数居全国各府之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姑苏状元,甲冠天下,建树斐然者颇多,有清时“四朝元老”潘世恩、清末外交官洪钧,还有明朝首辅申时行等。

说起申时行,便绕不开他在苏州的遗迹。在苏州,他可是个“房产大户”。据《吴门表隐》记载,申宅共有8处,分别题名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而今天小i要带大家参观的就是其中一处宅第——春晖堂杨宅

 旧日状元府 


春晖堂位于景德路一带,从景德路拐入汤家巷,右手边不远处可见一扇门,门上痕迹斑驳,上书“蘧草园”和“春晖堂杨宅”字样。

两侧白墙高大,气势宏伟,布满的爬山虎,青黄相间,又平添几分苍茫古韵。

春晖堂原主申时行,为嘉靖41年状元,万历11年入阁为首辅,执掌相印9年之久,直至万历19年辞官返归故里。

后来,随着申家没落,这处故宅也几易其主,先后归阳山富商朱鸣虞、清朝刑部侍郎蒋楫、太仓状元毕沅等。光绪20年,珠宝商杨洪源购置用作住宅,将其主厅命名为“春晖堂”。此后,这座宅第就被称为“春晖堂杨宅”,传至今日。

 今时漾春晖 


“杏林春晖,治病救人”,如今的春晖堂,已有了另一层含义,从昔日的状元故宅,摇身一变,成为了苏州中医药博物馆为振兴苏州中医药事业,弘扬吴门医派的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力量。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于2002年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正式开馆,是国内最早的地级市中医药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设在景德路,紧邻原苏州市中医医院的西侧,馆舍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平方米。展厅共分8室,基本陈列物分类为陶瓷、铜器、杂项、中医古籍、名医造像、名医遗物、中药标本等。


01
 良 相 府 邸 

博物馆展厅大门中间悬挂着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曼翁(即沙曼翁)撰写的“苏州中医药博物馆”牌匾。

两侧则悬挂着葛惠男教授撰句、书法名家瓦翁书写的对联:“良相何在申府半街看盛衰;名医几多吴门一叶颂古今”。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道出了博物馆所在地的历史及吴门医派的特色。

正门右侧,碑刻着“春晖堂修缮记”,详细地讲述了这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即“春晖堂者,吴人申时行故宅第之主厅也”。

一进展厅大门,巨形石雕两边的石刻醒目地点明了吴地医药的文化传统,“济世之道莫大乎医,去疾之功莫先乎药”,“作为医师,宜兴悲悯,当先识药,宜先虚怀,勿责厚报”,寥寥数语,道出了医药的功能和为人医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02
 吴 医 起 源 

从巨型石雕左侧进入,第一、二展厅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吴医的形成与发展。

吴地早期以道家为主,唐代出现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周广。金元以后,受到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以及易水学派张元素等的医学理论的影响,形成了吴门医派

明清时期,苏州中医处于鼎盛时期,呈现世医多、儒医多、著述多的特点,并创立了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温病学派”

此外,在苏州中医学界,还发现了几个令人惊奇的第一:苏州僧人知聪,早在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之前就多次前往日本讲学,成为中日交流的第一人;清代名医唐大烈把当时苏州地区41位医家的论文编纂成《吴医汇讲》,是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宋代的平江图上已有“医院”的标记,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实物可考究的第一所医院


03
 吴 医 几 多 

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第三、四展厅,分别介绍了古代与近代的吴中名医。

吴中地区,历代名医有近2000人,医官、御医百余人。存世医学古籍有1000多部,内容涉及医经、伤寒、经络、本草、针灸、温病以及临床各科。

如明末清初的吴有性,亲历疫情,首创“戾气”学说,著有《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温病学说源流”转盘,展示了温病学派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从春秋到宋代、从金元到明代、从清代至今。

康乾年间的名医叶天士,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创立了“温病学说”,成为温病学派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温热论》等,对医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馆内还专门摆放了一座叶天士的铜像。

△清代鼎盛时期,出现了以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从这张“叶天士温病学说源流图”中可看出叶天士的学说并不是其一家之言,而是在前人数代医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天时、地利、人和” 让叶天士脱颖而出。

晚清民国时期的曹沧洲,善治温病,绰号“赛华佗”,曾任御医,为慈禧太后诊过脉,著有《曹沧洲医案》等书。


04
 识 医 问 药 

博物馆的第五展厅为苏州老字号药铺陈列。宋代,苏州设有“太平惠民药局”、“济民药局”,专门经营药务。明清时期,苏州中药业发展较大,百年药铺有宁远堂、雷允上诵芬堂、沐泰山堂等,鼎盛时期有国药铺179户,药材行95户之多。

展厅按照苏州雷允上诵芬堂的旧貌复原了药店,展示了当时店堂的陈设、柜台和帐台。

△雷允上诵芬堂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六神丸、行军散闻名,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之称。其创始人雷大升也是一代名医。

第六展厅则陈列了各色苏派特色中药及制药工具。

△制药工具:瓷研、铜捣筒、药榨床。

苏州地产资源丰富,据1985年苏州市第三次地产药材资源大普查,共有400多个品种,其特色药材有:薄荷、淡水珍珠、荷叶、芡实、灯芯草、代代花、绿梅花、枇杷叶、芦根等。

△清代药政管理碑:当时的政府对苏州的医药行业进行管理的公告。

第七展厅则展示了针灸铜人及医疗器具用品。吴医医疗器具品种繁多,有诊断和治疗的用途,质地上有金属制品、象牙制品、瓷制品、竹木制品等。

△此为明代针灸腧穴铜人的仿制品,其原件现存于南京博物院。此件曾在2009年的比利时中国文化节上展出。

从左往右依次为:民国铜熏香炉子、民国陶药罐、清代鸡鸣炉。鸡鸣炉:晚上在炉子下面放上蜡烛,然后把人参、木耳等药材放进炉里开始煎药,至早上鸡叫时分火就会自行灭掉。

△清代外科常熟名医余听鸿的35件白铜外科手术器械,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一套手术器械。

竹夫人:用竹子做成的,中空,四周编有网眼,可通风散热。


05
 名 医 诊 室 

最后一个展厅为名医诊室,此展厅复旧了一家苏州清代的名医诊室,用来反映当时医生看病的场景。

苏州的名医一般都是以在家开设私人诊所的形式看病。这个诊室便是以叶天士的故居为背景,里面设有诊疗桌。

在诊室左侧,有一花园,通向汤家巷侧门,庭院虽小,但其内假山、水池、半亭、廊轩俱全,花木扶疏,芭蕉摇曳,一派苏州园林景象,在此也可一窥当日申宅往来盛景。

2020年10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