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章末检测

 中学化学课堂 2011-11-09

专题一、物质的检验

1检验要求:所用的方法要简便,利用物质的特征反应,反应现象明显。

2检验步骤:(1)取样:

每次取少量进行检验,不能将待检试剂全部取出或在原试剂瓶中检验。

若试样为固体,有时需要将它配成溶液后再取样。

(2)观察试样外观,得出一定结论,再进一步检验。

(3)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进行物质检验得出结论。

3检验一般方法

(1)物理检验法:根据物质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2)化学检验法:根据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的明显差异(如生成沉淀、沉淀溶解、生成气体等)对物质进行鉴别。在实验应用中,一般是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配合使用。

4物质检验的一般类型

(1)不用任何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2)只用一种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3)任选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1  某白色固体,经过初步分析得知,其含有Na2CO3Na2SO4NaClCuSO4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两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份白色粉末固体的组成成分而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甲取少量的白色固体在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甲判断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和稀HNO3,看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放出,甲判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将甲(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2 mL转移到另一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和稀HNO3,结果也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乙断定原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Cl,乙的结论__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uSO4溶液为蓝色,而实验现象是无色溶液,故无CuSO4

(2)Na2SO4BaCl2===BaSO42NaClBaSO4不溶于水和稀HNO3

Na2CO3BaCl2===BaCO32NaClBaCO3不溶于水,溶于稀HNO3BaCO32HNO3===Ba(NO3)2H2OCO2

(3)NaClAgNO3===AgClNaNO3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但由于甲的第二步实验使溶液中新生成了NaCl,故不正确。

答案 (1)固体中不含有CuSO4 (2)Na2SO4Na2CO3 (3)不正确 甲在溶液中加入BaCl2引入了C1

特别注意检验时不要引入干扰离子,选择试剂要慎重。

2  以下四组物质的水溶液,需要对各组中的溶液进行鉴别,其中仅用溶液间的两两混合,就可以完成鉴别任务的是(  )

AHCl  Na2CO3  Na2SO4  BaCl2

BBaCl2  AgNO3  CaCl2  HNO3

CNaOH  Na2SO4  Ba(NO3)2  HCl

DMgCl2  Na2SO4  Ba(OH)2  KOH

解析 A项中,两两混合后,能与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是BaCl2溶液,与之不反应的是盐酸,两种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现象的是Na2SO4溶液;在B项中,只能鉴别出AgNO3溶液和HNO3溶液,不能再把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区分开;在C项中只有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又不溶于NaOH溶液和HCl溶液,故不能鉴别;在D项中MgCl2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一种无明显现象;Na2SO4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两种物质无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

答案 A

专题二、以物质的量为桥梁的各物理量间的转换

 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算的桥梁,可把物质的质量、粒子数、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如图:

应用上述关系可以解决不同量之间的转化,计算时可把已知量先换算成物质的量,再用物质的量去转化,即见量化摩使计算变得简单。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 NO2分子

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H2O分子

解析 A项中O3的分子数为×6.02×1023/mol6.02×1023,故A正确;B项中4.6 g NO2含有的原子个数约为1.81×1023,而分子个数由于存在2NO2N2O4的平衡,无法计算出其中NO2的具体分子数,B错;C项因不知其体积,只知道浓度,无法计算Cu2的个数,C错;D项中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错。

答案 A

有关NA的陷阱设置: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 Pa25时等。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等。

(3)物质组成和晶体结构陷阱: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O3CH4等多原子分子。

专题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判断所给温度和压强下该物质是否为气体,可适用于单一气体,也可适用于混合气体或化学反应前后的气体。其次要注意题给条件,注意推导,切忌死记硬背公式。

4  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A原子                       D.有2A原子

思路点拨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微粒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n(B)2n(O2),根据氧原子守恒知,一个B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

答案 A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相联手,就可以由气体的体积关系确定气体的化学式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是: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数比;

根据分子数比确定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由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一物质的化学式;

最后导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验其正误。

专题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解题思路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型比较复杂,关键是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mol)和溶液体积(L)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定义式cB入手,欲求cB,先求nBV

(2)从换算式入手: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cBg·mL1)

饱和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关系

cB  g·mL1)

(3)从守恒观点入手

稀释或混合: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溶液中的离子电荷守恒

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不变。

5】 (1)30%H2SO450%H2SO4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40%,如果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40%

(2)已知98%的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试判断49%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9.2 mol·L1

思路点拨 解题主要依据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溶液的密度与浓度有关。

解析 (1)若两溶液等质量混合,设两溶液的质量均为m,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为:

w(H2SO4)×100%40%

30%H2SO4溶液和50%H2SO4溶液密度分别为ρ1ρ2,则ρ1ρ2

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设两溶液的体积V,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为:

×10%40%×10%40%

(2)分别计算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98%49%H2SO4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则c110ρ1 c25ρ2

因为ρ1ρ22c2c19.2 moL·L1

答案 (1)等于 大于 (2)小于

1.密度与浓度的变化关系

若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若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小。

常见的溶液中,氨水、酒精等溶液密度小于水,NaClHNO3H2SO4等溶液密度比水大。

2.等体积或等质量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1)等体积混合

溶液的密度大小1 g·mL1,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它们的平均值。

溶液的密度小于1 g·mL1,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它们的平均值。

(2)等质量混合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它们的平均值,与溶液的密度无关。

变式训练

 若以w1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A2w1w2                             B2w2w1

Cw2>2w1                              D2w1>w2>w1

解析 设溶液的体积为V L,密度为d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虽然溶液浓度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有V L×103 mL/L×d g/mL×w/M g/molV L×c mol/L,即c103dw/M。依据题意a103d1w1/17b103d2w2/17,因2ab,所以有2d1w1d2w2,又由于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即d2d1,代入上式得w22w1

答案 C

专题五、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γ)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之比。即均等于该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等于各气体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等于系数”×22.4 L)

3.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经常视情况将相关物质的质量、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溶液、气体体积换算成它们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数找出比例关系(c·V)

4.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

        2H2 +   O2 点燃, 2H2O

化学计量数γ之比   2     1    2

粒子数之比  2    1    2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1 mol    2 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比  2×22.4 L      1×22.4 L

质量之比  4 g    32 g    36 g

由上可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比(同状况下),不等于质量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时应遵循上述比例关系。

5.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格式:

(1)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B)[或质量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V(B)或溶液体积V[B(aq)]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

(4)写出所求物质的数学表达式。

(5)写出解答和答案。

6】 6.5 g Zn在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解析 设产生H2的体积为V(H2)

Zn2HCl===ZnCl2H2

65 g  22.4 L

65 g  V(H2)

V(H2)2.24 L

答案 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误区警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列比例关系计算时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相当

7】 将一块铁片放入500 mL 1 mol/L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小心洗净后干燥称量,铁片增重0.8 g,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9 mol/L  B0.85 mol/L

C0.8 mol/L  D0.75 mol/L

解析 CuSO4 x mol参与反应。

CuSO4Fe===FeSO4Cu   m

1 mol  56 g  64 g   8 g

x              0.8 g

x0.1 mol

剩余n(CuSO4)0.5 L×1 mol/L0.1 mol0.4 mol

c(CuSO4)0.8 mol·L1

答案 C

差量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差量法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质量差、物质的量差、物质的量浓度差、气体的体积差。

1BC [量筒不能用于加热,试管和坩埚能直接加热,烧杯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

2B [选项AC易引起爆炸,选项D中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易引起液体飞溅伤人。]

3A [汽油和煤油互溶,不能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只能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由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将O2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H2OCu,2CuO2,2CuO,最终无剩余气体。]

4D [由题可知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321,根据电离方程式可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2)(1×3)343]

5BC [所含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选项A中由于两者摩尔质量不同,因此两者物质的量也不同;选项B中标准状况下5.6 L N211 g 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25 mol,符合题意;选项C中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符合题意;选项D中前者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后者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不符合题意。]

6C [428 g NH4Cl的物质的量为8 mol,根据题意需要KCl 1 molK2SO4 4 mol,质量分别为74.5 g696 g]

7(1)错误;22.4 L O2的状态不明确,没有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

(2)错误;80 g NaOH溶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由于题中未给出溶液的密度,因此无法求出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3)错误;由于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因此18 g水的体积远小于22.4 L

(4)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8(1)5% (2)0.278 mol/L

解析 500 mL葡萄糖水溶液中含溶质葡萄糖25 g,相当于0.139 mol,因此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0.139 mol/0.5 L0.278 mol/L

9.第一步加入Fe,得到铁铜混合物和硫酸亚铁,操作方法是过滤;第二步加入硫酸,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操作方法是过滤;最后一步操作是加热蒸发。

解析 欲回收金属铜,则需加入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铜单质,考虑到同时回收硫酸亚铁,可加入金属铁。为了保证铜全部析出,因此铁必须过量,过滤后得到铁铜混合物,再加入硫酸可溶解金属铁,同时得到硫酸亚铁溶液。

100.56 g

计算:需要K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n(KOH)cV0.2 mol/L×0.05 L0.01 mol,需称取KOH固体的质量为m(KOH)0.01 mol×56 g/mol0.56 g

称量: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精确称量KOH固体0.56 g

溶解:向50 mL烧杯中加入KOH固体,注入约10 mL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静置冷却至室温。

转移:把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 mL容量瓶中。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匀。

定容:继续加水至离刻度线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容量瓶刻度线正好相切。

摇匀: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颠倒摇匀。最后转入洁净的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浓度及配制日期。

110.434 mol/L

解析 20K2S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为:n11.1 g/174 g·mol10.0638 mol,溶液的体积为:(11.1 g100 g)/1 080 g·L10.103 L,因此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0638 mol/0.103 L0.62 mol/L,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为:0.62 mol/L×350 mL÷500 mL0.434 mol/L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

1.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下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  )

答案 C

解析 酒精属于易燃物。

2.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漏斗 量筒 蒸馏烧瓶 天平 分液漏斗 研钵 蒸发皿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⑥

答案 C

解析 用于过滤;用于蒸馏;用于分液;用于蒸发结晶。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放有等质量的纸)

答案 C

解析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在相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分别通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内的压强最小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气

C.氢气                                D.二氧化氮

答案 B

解析 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气体,nm相同时,M越大,n越小。

5.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

B75 mL 3 mol·L1 NH4Cl

C150 mL 3 mol·L1 KCl

D75 mL 2 mol·L1 CaCl2

答案 A

解析 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是:N1 mol·L1×0.05 L×3×NA0.15NAA选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1 mol·L1×0.15 L×NA0.15NAB选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3 mol·L1×0.075 L×NA0.225NAC选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3 mol·L1×0.15 L×NA0.45NAD选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2 mol·L1×0.075 L×2×NA0.3NA;所以答案为A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30 g乙烷(C2H6)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

答案 C

解析 30 g C2H6的物质的量n1 mol,其原子数目为8NA

7.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准对着自己或别人,且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 B错;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C错;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D错。

8.已知某饱和溶液的: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密度。下列有关以上条件的组合中,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④可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A正确;由①⑤④也可求出溶质物质的量,nm (溶液)××B正确;由c mol/L知, C正确。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 g 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时,压强为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到5×104 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答案 C

解析 11 g 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等温等容条件下,

n21.25 mol

N1.25 mol×6.02×1023 mol17.5×1023

10.拟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

NaCl溶液(BaCl2)

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

B

KNO3溶液(AgNO3)

加适量KCl溶液,过滤

C

NaCl溶液(I2)

加酒精,分液

D

KNO3溶液(I2)

CCl4,分液

答案 C

解析 C中萃取剂酒精和水互溶,无分层现象不能进行分液操作。

11.分别用10 mL 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答案 C

解析 把三种硫酸盐的体积看成1 L,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由Ba2SO===BaSO4知,1 mol BaCl2反应消耗的n(SO)相等,则提供1 mol SO需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33

12.关于在4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解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答案 B

解析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36.5 g,溶液的质量则为(36.5 g100 g),溶液的体积为 m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13.体积相同的某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 mol

0.2 mol

0.1 mol

(2)

0.1 mol

0.3 mol

0.1 mol

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仅c(K)相同                          D.仅c(Cl)相同

答案 A

解析 (1)中:n(K)0.3 mol0.2 mol×20.7 moln(Cl)0.3 mol

n(SO)0.2 mol0.1 mol0.3 mol

(2)中:n(K)0.1 mol0.3 mol×20.7 moln(Cl)0.1 mol0.1 mol×20.3 moln(SO)0.3 mol

14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将其配制成1 mol/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答案 A

解析 300 mL溶液中含有n(NaOH)1.5 molV()1.5 LV(H2O)1 200 mL

15.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00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不少考生马上联想到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滴管等仪器,因而先查选项中有无容量瓶,由此否定ABD选项,认为C是正确答案。若能注意到所配制的浓度为,并掌握浓溶液稀释的计算和配制技能,则会发现D应属可选之列,而BC中将NaOH固体直接放入量筒、容量瓶中溶解的操作都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

16(9)实验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_

答案 (1)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2)2.9 (3)AC

解析 本题是教材要求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础型题目。重点考查了实验仪器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即误差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或偏低主要考虑配制过程中溶质是否损失和溶液体积所受到的影响,这是关键所在。A增大了溶质质量,C缩小了溶液体积,二者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DE损失了溶质,FH增大了溶液体积,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17(10)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SO4CaCO3Na2CO3 (2)Na2SO4MgCl2 (3)KNO3NaClKCl

解析 根据实验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对于KNO3NaClKCl,题目中没有进一步用实验检验,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18(12)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溶解① BaCl2② NaOH③ Na2CO3④ 过滤⑤滤液适量盐酸⑥ 蒸发、结晶、烘干⑦精盐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2)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3)在此酸性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4)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与150 mL容积相接近的容量瓶

解析 (1)鉴别SO的特征试剂为含Ba2的溶液,可取步的上层清液再加BaCl2,看是否还产生沉淀来判断,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BaCl2已过量。

(2)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有Ca2CO===CaCO3

Ba2CO===BaCO3

(3)如果先加盐酸调pH值再过滤,可能使部分沉淀溶解,导致所得食盐不纯。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求所选容量瓶的容积应与待配制溶液的体积相等,如果不等应选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即250 mL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而图中所示没有按要求做。

19(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35.1 g NaCl放入50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溶液100 mL,该容液恰好与200 mL 0.100 mol·L1AgNO3溶液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

答案 3 L

解析 设与AgNO3溶液反应的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不规则容器的体积为V,则:200 mL×0.100 mol·L1c×100 mL

c0.2 mol·L1

依据稀释前后NaCl的质量不变得:

02 mol·L1×V×58.5 g·mol135.1 g V3 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