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原创]却病十法

 abc麻烦 2011-11-10

        在清朝的养生专著<<养生秘旨>>中,提到却病的十种方法 。其中观点也许不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对我们从精神和心理上防治疾病,却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也有极大的裨益。现不揣浅陋,加以阐释(黑体为原文),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获益。
        静坐观空,觉四大原从假合,一也:“四大皆空”是佛教术语,认为人身和万物都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暂时假合,且万事万物都“有生必有死”,连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不能避免,何况我们人呢?白居易有句诗写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细思我们人生仅区区几十年的光景,与遥遥无边、茫茫无尽的宇宙长河相比,只是一瞬间、一刹那而已。《菜根谭》上有句话说得好:“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常这样思维能开阔我们的心胸,避免过分地狭隘和贪恋。“静坐观空”对日益浮躁和执着的现代人来说,的确是一味良药,我们可以因此多一份超然的心态,但不可落入消极和虚无的歧途。
        烦恼现前,以死譬之,二也:如意之事不常有,不如意事常八九。知道了这一点,也就不会过分地失意了。“死去原知万事空”,对于死去的人来说,世上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是没有丝毫意义的。所以,当我们有烦恼时,不妨假设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或者已经死去,这样就能少一些对名利恩怨等的执着和贪爱,看淡了这些令人产生烦恼的身外之物,烦恼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乃至无影无踪。人生苦短,如驹过隙,假设我们明天就面临死亡,那么今天该怎样度过呢?时常地这样自问,将有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我们也会在当下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常将不如我者,强自宽解,三也:“人生能知足,烦恼一时除”,“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我一直哭,我一直哭,哭我没有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人,他竟然连脚都没有”,“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等等,讲的都是知足常乐之道。同七、八十年代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却并未相应提高多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欲壑难填和不知足。若能常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就可以知足常乐,胸中的憋闷和不平也会减少许多。如:我有吃有穿,想想那些缺衣少食的;我平安无事,想想那些祸不单行的;我一家团圆,想想那些妻离子散的;我今有疾病,想想那些未成年而夭折、青壮年而遇难的,等等。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里所说的知足,针对的是我们的物质生活,而在求知、人格完善等方面,则需一种不知足和向上进取的精神。
        造物劳我以形,遇病稍闲,反生庆幸,四也:康健时,我们忙碌地奔波,那里有什么尽头。现在病了,自然也就减少了许多事务,不正好可以享受一下清闲无事的时光吗?试问人生能有几日闲,得闲且闲,有乐且乐,与其庸人自扰,倒不如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除了积极治疗外,要尽量地把“生病”这种劣势转化成优势,因为“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若终日闷闷不乐,不但辜负了大好时光,更于病无益。正如白居易《把酒》诗所写:“把酒问青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不只是商品、服务等存在质量问题,人活着是否更要讲求质量?假使你活了一百岁,但如果终日浑浑噩噩和烦恼无边,那你的生活质量就肯定不如只活了三十年但却高高兴兴和充实饱满的人。 “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从某种角度讲,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宿业现逢,不可逃避,欢喜领受,五也:古人认为,我们现今所遇到的包括疾病等种种痛苦和灾难,是由于我们前世就已经种下了“因”,不是无缘无故的,也是不能逃脱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如今得以偿还宿债,所以要欢喜地领受。这种“宿命论”,如今相信的恐怕不会多了。但我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多学科也是按着“因为A,所以B”的因果思路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现在我们身患疾病,则与我们以前的饮食、运动、心理等因素有关,如今只有自食其果了。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除了依靠药物治疗,还需注意心性、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养生和锻炼,以求“将功补过”。
        家室和睦,无交谪之言,六也:交谪是相互谴责的意思。“一家之计在于和”,对一个家庭来说,和是最宝贵的,家和才会万事兴。对于病人,“和”更为重要,心平气和了,身心才会调和、通畅,也才能做到“三分病七分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管谁有了过错,不要一味指责,这样只会使彼此不高兴。要相互忍让,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和争执不休。我们都讲道德修养,但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努力地做到少发脾气或不发脾气,正是我们每日应力行的修心养性之道。从一周不发脾气,到一月、两月乃至更长的时间,那时再看看与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
        众生各有病根,常自观察克治,七也:人之所以生病,除了先天因素,也和一个人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有关。我国古代医学更是强调七情六欲对养生的影响,认为“百病从心生”,所谓“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药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现在人们也逐渐认识并承认许多疾病确实与喜怒哀愁等七情六欲有莫大的关系。在疗养上,有人甚至提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也说明了医心的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治方法是本末倒置,虽有“急功近利”之效,但不会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害之弥深。只有洞明了疾病的起因,并加以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才有“斩草除根”的可能。 
        风露谨防,嗜欲淡泊,八也:有这样一首养生诗:“坐卧防风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亦不醉饱卧风中,风留五内成灾咎。”<<黄帝内经>>上也有“避风如避矢石”之说。中医认为风对人伤害极大,如不注意提防,将是中风、半身不遂等疾病的重要诱因。现在人们几乎家家有电扇或空调,更应注意风和冷气对人的侵害,不要贪图一时之快而留下无穷的后患。至于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陆游曰:“妙于饮食,不如寡欲。”李时珍曰:“忧愁思虑则伤心。”由此而知,养心的最好方法是嗜欲淡泊和清心寡欲。人生在世,不过“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其它一切皆是长物,人的身体最终都不能带走,过分地贪求那些身外之物,又有什么用?人生就象一阵风,而“吹过的风能带走落叶吗?”这主要针对那些过分执着、贪婪以及承受着重重压力的人。世界上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有时我们的放弃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到生命更深层的涵义。
        饮食宁节勿多,起居务适勿强,九也:古人云:“凡当得病,宜先减食”、“口腹不节,致疾之因;贪虑不正,杀身之本”、“饱生众疾”、“爽口物多终作疾”、“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等等。特别是晚餐,更要少食,唐朝孙思邈说:“夜饱损一日之寿” 、弘一大师也说:“戒晚食为养生善术”。另外,平常起居要注意适应季节的变化,不要勉强忍耐和逞强。
        觅高朋亲友,讲开怀出世之谈,十也:“开怀出世之谈”,是指能令人胸怀宽阔、境界高雅、超脱世俗的言论。我们不能看破红尘和去寻找什么世外桃源,但对名利、是非、得失等少些依恋和计较无疑是有益的。凡事想开些、超然些、乐观些、积极些,就不会像坐井观天的青蛙那样鼠目寸光,就能避免庸俗无聊、低级趣味、悲观消沉和自私自利,就能多一分潇洒和轻松的心情。这样将有助于我们减轻精神的压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以上十种方法,着眼点多是在修心养性上下工夫。这对于紧张忙碌、心境浮躁和欲火攻心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对症的良药。心境恬淡、豁达乐观,不仅是养生之道,更是快乐之本,我们的生命质量将因之而得到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