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对弱者的“无意识伤害”·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

 越爱越可爱 2011-11-14

    “联防队员强奸案”阴霾未去,犯罪嫌疑人杨喜利已被拘留,但受害者家庭却遭受着“二次伤害”。因被指“通奸”,女受害人被曝9日早上再次割腕自杀,目前正在医院抢救。(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2版)

    懦弱、通奸……在凶徒施暴,践踏了个体尊严后,这些冰冷的字眼,像是最坚硬的铁轮,碾过他们荒凉的内心。强者凌辱,已让受害者濒临崩溃、痛不欲生;而舆论非议、各种追访,则在痛揭伤疤、伤口撒盐。这是何其的残忍?

    同情不意味着正义,悲悯之名,不是粗暴干预的幌子。妻子受难,未能相救,在世俗想象中,这似乎是庸暗过度,与情义相违。杨武的死忍,也被解读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犬儒生存,毫无自尊。公众未经考证的定性,价值先行的表态,织成了舆论场的喧嚣。冠冕堂皇的鄙夷、指责,仿佛是开一场人性的“大批斗”。

    而“通奸”之说,也让女受害者无以承受,也让舆论风向陡转。这幕悲剧,经由八卦联想,被轻佻地阐释成了狗血情景。可这终属私生活,无违“强奸案”定性。好以正义自居的我们,莫非要拿着“莫须有”的罪名,将受害者塞进道德的囚牢?

    正如央视记者柴静叩问的那样,人们指责杨武太懦弱,但有谁换位思考下,杨武这么多年反抗的代价?他经受的风霜,是否已沦为他负隅反抗的心灵包袱?连“私闯民宅不合法”、“正当防卫”等概念都一无所知,在基础秩序崩坏的情境中,在“我跟警察是铁哥们”的威胁下,他的恐惧、绝望,都湮没在了我们义正言辞的鄙夷中。

    面对媒体的破门而入、直接逼问,杨武一家近乎崩溃,无语凝噎。在“镜头暴力”下,他们再次受到裹挟,躲无可躲,暴露于镜头下的是不尽脆弱。没人给他们“喘息疗伤”的机会,有的是借“追寻真相”之名的意志胁迫,是“只看到新闻点,没看到关怀”的倚强凌弱。受害者颤颤栗栗,任凭伤口一次次被撕开……

    是的,凶徒太狂暴,弱者太无助;但反求诸己,亢奋的看客又何尝不是施暴者?假借着各种堂皇理由,肆意地剥开受害者的痛处,满足着“卫道士心理”,却对弱者的抽泣视而不见。或许,我们只是在“无意识地伤害”。但改用哲学家塞内加的话:“有些罪恶与同情是近邻”,纵然目的正义,我们也应提防“隐性的恶”——须明白,弱者的苦难,从来都不是廉价的消费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