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零点谈心 2011-11-17

一、教学目标、教材与学情

事理说明文是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实用文体。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这是学习事理说明文的目标定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安排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单元要求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了解课文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写简单的说明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巩固和加深事理说明文的知识,这对学生阅读此类文体和写简单的说明文是有收获的。

二、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一——学习事理说明文清晰的结构安排

从文本看,文章紧扣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疑,引出说明的中心,从突出入手,抓住人们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进行层层解说。主体部分巧妙而自然地从六个方面说明花色形成的原因。这样既脉络分明,中心突出,又匀称整齐,浑然一体。对学生来说,可较好地把握说明文的特点之一: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二)重点二——了解和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说明文已成为阅读题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材料均来自课外,基本选取的是最新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方面的文章。以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说明方法为主。而本文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多处采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以及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学中应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讨论,达到解答重点的目的。

(三)难点——把握准确而严密的语言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时,多次用了修饰和限制性的词语,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事理。文章中的有些一般少量渐渐等词语的使用更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同和接受。所以学习此篇课文是学生学习说明文语言准确而严密的范本之一,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认识,同时也可介绍一些常见的考题题型,供学生及时掌握。

三、设计理念及意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文单元安排的最后一课,对本单元说明文知识有一个复习、总结、提升的作用。在文本的阅读中,借助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理解,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有关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训练点以及命题的热点,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多种运用,语言准确而严密,是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的十分突出的特点,体会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说明文写作及阅读分析说明文是有帮助的。

四、教学流程

(一)环节一:温故知新

    请同学小组讨论本单元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后让一学生归纳小结,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引导总结。明确说明文的阅读,应该掌握五个大的知识点:(1)说明对象和特征;(2)说明方法;(3)说明顺序;(4)说明的结构;(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二)环节二:激趣导入

    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科普说明文,采用有趣的小实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在对文本感知前,教师适时地通过直观形象的小实验:把红色或紫色的牵牛花分别放在碱性和酸性溶液中花色的变化。引入本文课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而增强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环节三:自主解题

让学生就课题,分析题意。课文的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什么句子?作为标题它揭示了说明文的哪些知识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设问句。它揭示了说明对象及其花的特征。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放在段首,这样层次分明,内容衔接自然,说明重点突出。

(四)环节四:研读文本

感知课文:学生通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弄清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从哪些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些顺序能否调换?

学生自由朗读,完成圈点勾画和评点任务,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反馈。老师点拨。

明确:课文第2——6自然段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且依次用首先还需要还有等词语领起,由此体现出这三个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主次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顺序不能调换。

课文第7——10段又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从古到今的纵向顺序,写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所以这几段的顺序也不能调换。

教师引导概括:本文在介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现象时,都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设问句领起每一段,紧接着用一句话作概括解答,再进一步阐述说明,这样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同时说到六个方面的原因,又巧妙地安排了主次、先后、横向、纵向顺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五)环节五:探究交流

1.请学生说出常见的九种说明方法,然后再读全文,找一找课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课文说说其作用?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勾画相关语句,作标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相互学习、质疑、启迪。也可根据学生的说明文阅读水平,确定其中几段作为精读,力求弄懂并找出相应的说明方法。

点评示例一:说明人工选择对植物的影响比自然选择更显著,列举国内人工栽培牡丹新品种和国外人工培育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

教师可明确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学生根据此思路,得出:举这些例子具体、形象透彻地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工选择的道理。

点评示例二:将花青素在酸性的细胞液中呈现红色,与花青素在碱性或中性的细胞液中呈现蓝色或紫色相对照;将酸性的花青素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与中性或酸性的花青素以及胡萝卜素反射出其他颜色的光波相对照等比较说明方法。

明确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此思路得出:突出说明了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的特点以及突出说明花朵呈现各种颜色的物理学原理这一特点。

点评示例三: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这一句中的杰作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学生得出:杰作一词生动、形象了说明了大自然的功劳。

教师小结:说明方法的分辨及其作用,是学生学习说明文应掌握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这一知识时,可介绍一些答题方法,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此考点的正确解答。

2对文中涉及的某些科学概念的理解及对某一内容要点的概括,一直以来,也是学习说明文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通过学会筛选重要信息,找出文章提供的明示或隐含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示例:文章第7段中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这一句话应如何理解?

请学生找到答题区域,并勾画重要信息,筛选作答。

明确:此句话是结论性的语言,可在本段的前半部分找到答案:说明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端和短波一端发展的不同情况,强调了红色的花是由裸子植物原始形态的绿色逐渐演变而成为红色的。

3.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主要指在说明事物、理解事物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准确性往往表现在句中的修饰语、关键性的中心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上。

示例:第4段中,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就用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事例等,请同学试着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语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删去?

可提示学生答题思路:不能。因为句中这一词语+说明对象范围(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删去后+效果。

(六)说明文语言拓展练习

中华鲟是我国的特有珍稀物种,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句中主要一词说明中华鲟绝大多数分布在长江水系,还有极少量分布在其它水系。使用主要一词体现了文章语言准确的特点。如删去后表达就不准确。

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明确:不能。可能一词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把它去掉,就变成肯定语气,表达就不准确了。

(七)反思与强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反复强化的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导者和对话的首席,应十分注意信息反馈。这个学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和探究性阅读,强调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课文。其阅读视点的变化,既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引。

学了这篇事理说明文后,学生对这种文体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有条有理地结构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应用、准确而严密的语言有了启迪。布置学生课外练笔,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这样读写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说明文阅读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