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搭建脚手架

 平平网 2011-11-17

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搭建脚手架

——我读“学习性评价”丛书

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 张铁道

普及高质量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促使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为此,许多专家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建议,许多名师也讲述着自己的实践案例。然而,一线教师在努力学习这些理念和经验,并努力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却往往发现难以奏效。究其缘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缺乏以有效教学实践为指向的方法论支持,换而言之,就是缺乏教师连接外在知识与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脚手架。

最近,本人有幸读到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习性评价”丛书(中学版)(英国伊恩﹒史密斯著)。这套仅有32万字、200页、标价40元的“丛书”,带给我期待了许久的愉悦学习的体验。

“学习性评价”丛书(Assessment for Learning)针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目标,在整合已有教育理论和成功实践基础上,以“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目的在于指导教师有效地创设“使学生得到充分支持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自主的求知者”,和“更有效率的学习者”,并由此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学习性评价实践倡导以下理念:第一、当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越多,并有机会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及其过程,他们的学习就越有效;第二、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任务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理解和能力的契合程度;第三、明确学习目标及其成效评价指标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性;第四、学习的成效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自信心;第五、教学反馈对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持续努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习性评价认为,只要学习者自身努力,得到教师帮助,并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所有人都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作者认为,上述理念对于长期以来不容置疑的传授式教学提出了挑战,进而主张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

在内容结构上,丛书作者总是由现实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谈及“为什么要分享学习目标和实现指标”主题时,作者分析指出,应试教育驱使教师关注完成任务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表现而不是学生的进步,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据此,作者指出,“只有当学生获知关于自己学习的信息时,他们才能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负责。”由此,结合教师需要提出,如何编制学习目标、如何编制教学预期指标、如何向学生回馈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具体教学技能的实践方法。

“学习性评价”丛书努力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方法指导。丛书围绕4个实践领域分别提出50项具体实践方法。例如,针对怎样借助评价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就列举出了18项实用建议,其中包括“鼓励学生更加开放地讨论和思考他们的学习方式”、“强调遭遇困难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询问学生今天在学校的收获”等。在鼓励教师多用激励性评语时,作者提示可以用诸如:“你做得非常好”、“你开始理出头绪了”、“你考虑如此深入让我印象深刻”、“继续努力——这真的不容易!”。又例如,关于“设计团队挑战”方法,作者以制作产品为例将团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归纳为“确定教学主题-了解相关知识背景-聚焦特定问题-制作产品过程-明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及资源-合理确定分组”。

除了具体方法之外,丛书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实际教学案例。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什么?”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明白“学习就是一种有目的地获取知识或理解事物的思维过程”,还组织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发现,学习不仅仅是“死啃书本、找到正确答案、填鸭式学习、死背硬记、抄抄写写、完成作业”;还应该是“刨根寻底、讨论、深入思考、言之有理、解释观点的能力、思维活跃、认真阅读、仔细检测”。在指导教师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开放性问题时,作者提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助于拓宽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这是一个多边形吗?”可以变为“多边形的特点是什么?”“什么食物对我们有益?”变为“我们如何知道什么食物对身体是有益的?”“这个人值得信任吗?”变为“这个人的什么行为使你觉得他不值得信任?”此外,教师可以将陈述性的问题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例如,让学生看地图说明突尼斯季节性的降雨量和干燥地带,就不如让学生为一组考古学家实地考察突尼斯提供气候咨询报告来得更具有激励性。

“学习性评价”丛书密切结合一线教师需求提出改进实践行动指南的同时,作者建议,一线教师不宜急于求成,而应采用渐进性策略,逐步完善自身教学方式;开展坦诚、公开的同行交流;起始阶段可以从日常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 “分享教学目标”、“提更好的问题”、“让反馈更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主题开始。同时,作者还建议教师采用“4P原则”,即“实用性、个性化、学生受益、持之以恒”。 

除上述特点之外,丛书采用的“读者友好”的体例。具体表现在简明实用,一页一题,易读易行,而且图文并茂,使人在兴奋、共鸣和顿悟中一口气完成阅读,并萌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反复阅读品味这套丛书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这真是一套教师不可多得的改进教学实践的指导书。它也为我们思考如何为教师提供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教学成效,促进少年儿童学习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2010-11-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